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新【精品】范文资本论蕴含的生态经济思想及其当代借鉴资本论蕴含的生态经济思想及其当代借鉴 中图分类号:a12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生态经济思想是马克思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其经济学巨著资本论中用大量的篇幅剖析了生态经济思想,这一思想奠基于劳动价值学说和剩余价值学说基础之上,以商品二重性分析为起点,分析背后的劳动二重性,经过逻辑引申充分阐释了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人与自然物质变换关系,生态经济思想自然流露。充分借鉴资本论中的生态经济思想,对于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理顺经济发展方式、创设生态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树立生态发展理念、助推生态环保的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2、关键词:资本论 生态经济 当代借鉴 引言 生态经济思想是马克思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其经济学力作资本论中以商品分析为起点,从中深刻剖析了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并且揭示了在人与自然异化背后隐藏的制度根源。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我们应该以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借鉴资本论中的生态经济思想,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理顺经济发展方式、创设生态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树立生态发展理念、助推生态环保的社会建设,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资本论生态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 劳动价值学说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两大重要组成
3、部分,也是资本论的重要内容。几乎马克思所有的经济学思想都是奠基于这两大学说的基础之上的,当然马克思的生态经济思想也势必从中汲取营养。 (一)劳动价值论是生态经济思想的理论奠基 资本论这部鸿篇巨著是马克思基于古典经济学派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劳动价值论中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建构的,深刻指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正如他所说:“只要承认某种产品的效应,劳动就是它的源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1975)。“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本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2000)。在这里,马克思着重强调了劳动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创造价值的源泉,比如原始社会劳动还不具备这一职能,只有随
4、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达到特定的历史阶段,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时,抽象劳动才成为了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强调,不仅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而且价值量的大小也是由劳动时间来衡量的,当然这里的劳动时间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正如他所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正常的社会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1975)。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和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和资本家也处于异化的状态,究其这些异化的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故此,只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消除
5、这些异化现象,物质资料生产的目的才会摆脱价值增值的束缚,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将打破价值增值的魔咒,从而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异化最终得以消除,进而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才能实现平衡发展。 (二)剩余价值论是生态经济思想的理论前提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思想的核心所在,是其建构的庞大的经济学大厦的基石。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却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本身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唯一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追求剩余价值。为了进一步明确剩余价值创造的源泉,马克思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进一步指出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从而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剥削的现实
6、存在。可变资本就是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力的价值和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价值增值,是两个不同的量。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时,正是看中了这个价值差额”(资本论第1卷,2004)。剩余价值理论的建构深刻揭示了资本家进行生产的实质,指出了资本家和工人对立的经济根源。为其建构人的自由解放学说奠定了经济学基础,人的自由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资本主义没有实现人的解放,更谈不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只有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从而达到生态自然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由此可见,剩余价值理论使工人看到了自身
7、异化以及人与人异化、人与社会异化的经济根源,从而为其阐释生态经济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石。 资本论生态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资本运动是从商品二重性开始的,商品是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细胞”,也是马克思建构其经济思想的逻辑起点。 (一)商品二重性中蕴含的生态经济思想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人类生产劳动的结果和凝结物,是人类进行社会劳动所追求的终极目的。物品必须同时满足“有用”和“用于交换”两个条件才能成为商品。对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清晰表述,“价值只有在使用和消费中才能实现”,“使用价值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1972)
8、。商品的二重性根源于具体劳动创造的使用价值和抽象劳动创造的商品的价值。人类一方面通过有目的的改造自然物的物理、化学、空间结构的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进而实现了“自然物与人类劳动的结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商品的生态自然属性,使人类获得了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形态各异的商品之所以能够交换并不在于其自身具有的生态自然属性,而在于衡量劳动产品本身物的性质的恰恰是反映这些物的天然属性的社会属性即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1972)。 商品的二重属性相互依存辩证统一。尽管商品交换主要依托其社会规定性,然而却无法剥离商品使用价值的自然生态关系,缺少它商品就失
9、去了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只认清商品的自然生态属性,而忽视其社会规定性同样不能达到对商品的完整认识。因此,商品必然是自然生态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体,在表面上呈现出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背后必然隐藏着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二)劳动二重性所展现的生态经济思想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完商品的二重性后紧接着就揭示了决定商品二重性的劳动的二重性。在这里,所谓的劳动二重性绝不是指所有的人类劳动而专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马克思指出,一方面在生理学意义上所耗费的人类劳动力,就其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这一属性而言,它形成商品的价值;另一方面在其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人类劳动力的耗费上,就其具体的有用的劳动属
10、性而言,它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由此可见,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只是生产同一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不同侧面,而绝不是两个劳动。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具体劳动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过程,它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物质条件得以改变,进而使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向更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转化;另一方面,抽象劳动则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劳动交换过程。社会活动的顺利开展必须依托每个个体借助一定的社会物质力量,进行合理的分工与合作,有机联系在一起,单个个体是无法完成生产商品的活动的。由此可见,生产商品的二重劳动同样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是自然生态属性和经济社会属
11、性的辩证统一。 (三)生产过程所折射出的生态经济思想 社会生产过程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运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就其实质就是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和人与人进行劳动交换的过程。马克思对此曾明确指出,社会生产过程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的生产过程,也是一个在历史上经济上独特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过程,是生产和再生产这些生产关系本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1974)。这一论述显然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生产过程生产人类所必需的各种物质资料,这一过程是自然物质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这一过程也生产着人与人的生产关系。因此,社会生产过程是生态自然过程与经济社会过程的
12、统一体,是生态自然过程和经济社会过程的相互交融。这种统一与交织存在于任何社会历史形态中,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发生改变和不同的只有这种统一和交织的形式。 生产过程的劳动二重性又源于人的二重性。无论是人的自然属性还是社会属性都统一于人的生产实践。无论在生态自然系统中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还是在经济社会中的社会关系的形成都要通过实践本质得以体现。由此可见,人的本质在于人的实践活动,故此,处在劳动中的人的二重性也就势必决定了生产过程中劳动的二重性。 (四)社会再生产理论中所蕴含的生态经济思想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的最根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改造自然和创造财富的开始。人类要想永续的生存和发展下去,就必须不断地进
13、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故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物质资料生产部分引入了两大部类范畴。第一部类生产资料是为了再生产的持续进行,第二部类消费资料则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由此,马克思把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置于生产和消费关系中,认为消费是保持工人自身体力和劳动力,维持生产延续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为了再生产出新的工人的需要。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开始就纳入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种生产关系就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活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1974)。 人类在进行物质生产和自身生产的过程中也进行着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也可以称之为交往形式的生产和再生产。这种形式生产的存在是
14、为了其他生产和再生产的顺利进行,马克思对此也有所论及,他曾经指出,为了进行生产,人们必须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一定的联系和关系范围内,人们才能与自然发生关系,才能进行生产。 (五)物质变换与物质循环理论中的生态经济思想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的核心,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关键在于厘清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发生物质变换的中介是劳动,正如他所说的:“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活动来引起、调控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1972)。人类的劳动过程实际上就是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过程,离开了劳动,人与自然不可能有任
15、何的物质交换,人类也就不可能获取自然的任何物质,对此他也有所论述,“自然界没有制造出人和机器,它们都是人类劳动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1980)。劳动在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过程中也在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而,人类劳动既是社会生产活动,也是一种经济行为,人类劳动过程也是把社会经济活动引入自然生态的过程,是使两者相互交织的过程。在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过程中,人类绝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通过自己能动性的发挥去改造自然,使自然为人类服务。但是人类在发挥自身能动性的同时不能过分陶醉其中,必须尊重自然界自身固有的规律,运用这些规律为人类造福,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否则势必破坏人与
16、自然的和谐,阻碍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 物质变换是社会生产过程,而物质循环则更多的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这一过程是在动态变化中实现的,尤其是在社会和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不断变化过程当中实现的。人类进行经济活动首先必须从自然界中索取所需物质,经过人类的具体劳动使其具有有用性,符合人们需要,助推人类不断繁衍、发展,同时在这一交换过程中也会产生无用物质,这些无用物质重新返回自然,回归自然生态系统,再次为人类提供自然物质,这样循环下去以至无穷。反过来,自然生态系统在为人类经济系统提供物质需要的同时,经济系统也不断向生态系统输出能量和进行相应的补偿。两者的相互交换是通过人类生产实践这一中介环节实现的,通过这一
17、桥梁和纽带,社会和自然有机联系,经济和生态浑然天成,它们有机统一、动态平衡。 资本论中生态经济思想的现实借鉴 资本论这部著作中关于劳动过程、商品二重属性等问题论述时曾分析了森林、土壤肥力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也曾多次提及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物质循环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生态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必须探讨的问题。因此,深入挖掘资本论中所蕴含的生态经济思想对于我们搞好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为“经济建设生态化”理念确立提供智力支持 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我们必须及时转变经济发展理念。首先,必须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理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不止一次提及自然资
18、源的重要性,而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是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的核心问题。在人与自然关系的理顺上,必须牢固树立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当前,我国土地流失、资源浪费,自然资源受到严重破坏,这些现象的出现究其根源就是一味追求经济发展和眼前利益,漠视自然规律的后果。为此,我们要自觉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自然协调发展的经济发展理念,同时要珍惜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浪费,及时补偿可再生资源。其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倡导循环经济。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往往出现经济越发展,污染越严重,资源消耗越大的怪圈,致使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不协调。面临生态危
19、机的日益加深,必须把自然资源环境与人口、经济、社会相协调,充分考虑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节约资源消耗、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生态化生产经营模式,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性转变,努力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再次,倡导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一种适度节制的消费理念,这种消费模式提倡敬畏自然,节约资源,主张量力消费、适度消费,反对奢侈浪费。绿色消费不仅对消费者的节约消费、健康消费、理性消费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有所约束,而且对生产者也有从事绿色生产的规约。 (二)为保护生态经济的健康发展提出新的制度建设要求 建设生
20、态经济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牵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了创设良好的生态经济发展环境,必须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建立完善与生态经济相关的各项制度。首先,明确政府在生态经济建设中的角色定位。政府应对破坏自然生态的经济行为进行干预,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因素,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对经济发展中可能影响到的自然资源环境因素进行科学评估与预测。其次,建立健全保护生态经济的法律法规。我国之所以出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不相协调,很大层面上归因于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缺失或孱弱无力,应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提高其法律法规的地位,同时形成严格规范的执法监督体系,加强监管,切实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保驾护
21、航。再次,加强人口管理,提高人口素质。人口过多、素质不高无疑是造成人与自然矛盾冲突的重要因素,老龄化问题加大了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严重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此,必须大力加强科学文化教育,全力提升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生态意识,继续采取措施控制人口增长,有效缓解环境生态的承载力。 (三)为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观的确立提供理论支撑 资本论创作的制度前提是着眼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过程中充满了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给人和自然带来了的灾难,证明了这种生产模式与自然的对立。基于以上分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及物质变换的新形式的思想,进而达到自然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些思想把人、自然和社会的发展相统一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理念。同时这些思想也为中国共产党树立全新的生态文明观提供了巨大的理论支持,为建设生态文明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了“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五位一体”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出现的新理念,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一生态文明理念明确了由过去农业文明时代人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产品销售合同正式版样式
- 安装工程分包协议书
- 大学学校商业赞助合同
- 解除租赁合同赔偿协议书
- 北京清华附中上地学校C21级数学基础练习三及答案
-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
- 高三一轮复习英语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考点规范练12 LanguagesAroundtheWorld世界上的语言
-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地理
- 美国的选举制度:问题与制度分析-毛寿龙
- 4S店装修定金协议模板
- 北京三甲中医疼痛科合作方案
- ISO9001、ISO14001和ISO45001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三个体系的对比
- 住院医师临床能力考核(体格检查部分)评分表(医院医生用表)
- 高校实验室管理员工作总结
- 2024年5月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 QCT957-2023洗扫车技术规范
- 2024年保密知识测试试题库(综合题)
- 《做个加法表》名师课件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安全管理核查表
- ORACLE ERP EBS财务全模块操作手册中文版
- 人教版 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