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发银行风险管理_第1页
浦发银行风险管理_第2页
浦发银行风险管理_第3页
浦发银行风险管理_第4页
浦发银行风险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天 津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学 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浦发银行危险治理完成期限:2021年 3月 21日 至 2021年 6月10 日学 习 中 心 某某某 年 级 2009级专 业 工商治理 指 导 教 师 某某某姓 名 某某某 学 号0接受任务日期 2011.3.21 批 准 日 期 2011.3.2312 / 17摘 要在金融行业中,危险治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在商业银行的运作过程中,危险治理几乎涉及到各个方面。作为完善商业银行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危险治理的策略关系到商业银行自身进展的好坏,同时也关系到我国金融业的健康进展。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加深,我国

2、银行业面临的金融环境更加复杂,使得商业银行在危险治理上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如何在危险治理方面制定比较完善的策略,成为了银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从危险治理的基础理论出发,以我国民营商业银行浦发银行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浦发银行危险治理现有的策略,在此基础上从商业银行主要存在的危险因素角度对浦发银行危险治理的问题进行分析,最终针对浦发银行实际,提出了优化危险治理的对策。关键词: 危险治理 浦发银行 策略abstractin the financial sector, risk management is a vital part, especially in the cou

3、rse of the operation of commercial banks, risk management, involves almost all aspects. improve the commercial banks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management, risk management strategie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commercial bank itself,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

4、hina's financial industry. however, with the gradual deepening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china's banking industry is facing more complex financial environment, making the commercial banks in risk management faces increasing challenges, therefore, how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t

5、o develop risk management more complete strategy,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issues facing the banking industry. from the basic theory of risk management to the private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bank of chin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alyzes the existing chinese bank's risk manage

6、ment strategy, from commercial banks on the basis of risk factors mainly the perspective of risk management in pu fa bank problem analysis, and finally for pu fa bank actually proposed to optimize risk management solutions.keywords: risk management pu fa bank strategy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引 言1第一章 相关

7、理论研究概述11.1国外研究现状11.2国内研究现状2第二章 浦发银行危险治理现状分析32.1 浦发银行进展及现状概况32.2浦发银行危险治理现状32.2.1浦发银行危险治理进展历程32.2.2浦发银行危险治理的现有策略4第三章 浦发银行危险治理存在的问题分析43.1信用危险治理失衡,资产业务过于集中43.2内控制度不健全使操作危险治理事后多于事前53.3危险治理手段落后,缺乏先进治理理念5第四章 浦发银行危险治理的策略研究54.1建立信用危险预警线,完善授信治理体制64.2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三步走策略64.3提高危险治理技术水平,建立全方位危险监控系统7结 论7参考文献9致 谢10引 言

8、2021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银行破产的事实为我国商业银行危险治理敲响了警钟,在全球化的金融危机的激烈竞争中,我国银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一方面是国内银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使得竞争愈发激烈,另一方面是我国全面开放的银行业,开始与国际知名商业银行进行深度接触,国际银行给我国银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的进展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危险形式,让许多银行在危险治理方面更加慎重,更加格外,危险治理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最为脆弱的环节之一,解决危险治理的难题已迫在眉睫。第一章 相关理论研究概述1.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信用危险的研究分为传统的信用危险识别和违约评估与现代

9、信用危险模型治理两个阶段。信用危险评估方法体现出从简洁到复杂、从定性到定量、从微观层次的个别资产信用危险评价到宏观层次的资产组合信用危险评价,不断尝试采纳新的技术方法向前进展。与市场危险研究相对较为成熟和操作危险研究相对薄弱相比较而言,无论是传统的信用危险识别、违约评估还是现代信用危险模型的研究,其成果均较为丰富。传统的信用危险的早期研究形成了古典信用危险治理的专家制度模型,主要包括:sc要素分析法、lapp原则等;但其主观性过强的明显缺陷使得对信用危险识别的研究转向多变量统计方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neural network,nn)。非参数方法的研究主要有lunay(1993)的聚类分析

10、、tam(1992)叫将k近邻判别用于信用危险评估。为了检测不同统计模型的预测效果,essences(1977)、entry(1957) ten(1959)51、tammy,hang(1992)对各种不同的多元统计模型预测效果进行了大量实证比较,得出了各自的优劣结论。tamkl992)叫首先将nn引入信用评估中。nn的拓展研究主要有:arles(1998)将模式阳引入信用危险分析;reedman &altman(x995将概率nn应用于信用危险分析,发觉概率nn的正确率明显高于lda。此外,在信用危险识别与违约评估中,大量研究将nn与多元统计方法相比较。迄今为止,从实证角度对各个信用危

11、险模型进行系统比较分析的文章较少。hooray(2003)35和croupy &calais(2000)2,在对各模型进行模拟的基础上分别在文章中指出,各种不同的模型对在同一时点的相同资产组合进行评估时得出的结果相近。国外对现代信用危险模型的有效性验证研究结果显示,上述模型均是有效的信用危险量化技术,并且在对不同的信用资产危险度量中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委员会推出新协议提倡使用irb治理信用危险,并推举使用上述模型进行内部评级,可见现代信用危险模型已经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使用。但nickel(l995)168研究指出,上述模型在对美国之外的债务人和对银行及金融机构进行评估时效果很差。

12、sights和weiss在不完全信息市场中的信贷配给(1981)一文中,提出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借款人会产生改变期初申请贷款时的用途转而从事高收益、高危险的项目的动机,这就导致银行的预期收益降低而危险增高,从而使得银行面临“道德危险”。商业银行面对借款人的道德危险,可以采纳的措施之一就是提高透支利率,用提高利率增加的利息收入来补偿可能出现的坏账损失,同时也带来不利后果。首先,面对高利率,那些能按时偿还的安全客户会主动选择退出这一高价信贷市场,但危险客户由于从事高收益高危险项目,无论成功有否都敢于贷款。其次,借款人为了支付高利率会选择把贷款用于高危险的投资项目上,以博取高收益,银行收不回贷款的危

13、险就更大,这就是“逆向选择”现象。1.2国内研究现状宁婕、徐柳在金融危机下对我国信用卡现状的一些思考认为,银行间恶性竞争、盲目发卡,导致“睡眠卡”过多、卡使用率低下,是银行信用卡业务盈利少、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邓玺在美国的信用卡收入危险构成及相关性研究认为,信用卡收入构成的80%来自于透支,而透支带来的危险(即坏账和欺诈)是信用卡成本的最大构成项目;收入、危险相关性研究表明两者呈开口向上的二次抛物线关系,即在一定的收入规模以内,收入的增长幅度大于危险的增长,信用卡产业存在明显的规模效益。李慧妍(20盯)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盈利性分析一文中主要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盈利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了

14、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盈利性差的一些主要原因,证明信用卡透支余额是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盈利性的关键因素。中国工商银行课题组(2006)通过研究分析发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收益较少,盈利能力很低,该课题组研究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盈利不足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周林松在贷记卡利润模型分析及市场营销策略一文中分析发觉利息收入和持卡人年费收入占据了信用卡收入总额的绝大部分,而利息收入主要取决于透支利率、滚债率和持卡人应付息未清偿的余额;为提高利息收入,在透支利率一定的情况下,信用卡的市场营销策略就是围围着刺激滚债率以及增加持卡人应付息未清偿的余额而展开的。周宏亮、穆文全(2003)详细阐述了

15、信用卡业务危险治理的理念、技术和相关法规以及美国所采纳的先进的信用卡业务危险治理方法。 第二章 浦发银行危险治理现状分析2.1 浦发银行进展及现状概况上海浦东进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发银行)是1992年8月2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1993年1月9日开业、1999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交易代码:600000)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设在上海。秉承“笃守诚信、制造卓越”的经营理念,浦发银行积极探究金融创新,资产规模持续扩大,经营实力不断增加。至2021年12月底,公司总资产规模达21,621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11,465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6,387亿元,实现税后利润19

16、0.76亿元。浦发银行将陆续推进金融创新,努力建设成为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现代金融服务企业。2.2浦发银行危险治理现状2.2.1浦发银行危险治理进展历程浦发银行自成立以来,其针对危险治理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具体分析如下:第一阶段:成立时至上市前。这个阶段浦发银行的危险治理体系还没有成型,基本上处于混乱无需的局面,表现出的主要状况是危险无处不在,监管无序乏力。浦发银行成立之初,由于是首钢全资组建,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看作是“首钢的银行”,此时的浦发银行经营的地域只局限于北京地区,危险治理的概念还没有在内部形成,尽管后期有33家公司发起改制为股份制银行,但浦发银行在这个阶段恰巧遭遇了我国商业银

17、行不良贷款急剧攀升的时期,当时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达到了18.2%的平均数,处于格外时期的浦发银行,每年都进行大量的不良贷款的核销,针对此种情况,浦发银行并没有在危险治理上进行规范和统一,只是简洁地将资产和负债分割治理。第二阶段:上市后至2021年。2021年,浦发银行上市,使得这个阶段成为浦发银行高速进展的时期,也是其危险治理逐步步入正规化的时期,面临着我国加入wto所带来的国际金融业的压力,浦发银行逐步意识到危险治理对公司的重要性,因此在2021年成立了专门进行危险治理的部门,同时对本行资产和负债进行治理,取得的明显的成效,2021年至2021年,浦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由13.2%

18、下降到了3.4%,充分显示了浦发银行危险治理对贷款业务方面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在2021年德意志银行开始获得浦发银行部分股权,逐步从整体上转变了浦发银行的危险治理理念。第三阶段:2021年至现在。浦发银行在上市两年多的时间之后,最终掀起了对危险治理的体系的最大变革,目光开始聚焦在全面危险治理的长效监督上,此次变革的设想开始于2021年,大胆采取“一部六室”的做法,比当时任何商业银行的危险治理都有较深的进步,其模式是危险治理采纳总部负责制,下设六大部室,分别为信用危险室、政策危险室、产品危险室、市场危险室、操作危险室以及运行危险室,各由一位室主任负责。这种严格的危险治理体系为浦发银行带来了前所

19、未有的进展动力,使得浦发银行的危险治理工作逐渐从局部走向全面,各项制度开始健全,有效幸免了重大危险的发生,使银行资产质量明显提升。2.2.2浦发银行危险治理的现有策略浦发银行在经过改制和转让股权之后,危险治理方面取得不断进步,已经构建了初步的全面危险治理体系,目前浦发银行针对主要危险都采取了不同的治理策略,现一一分析如下:(1)信用危险治理策略:首先浦发银行从本行的组织机构设置和职能分类划分出发,在行内建立了分工明确、职责分明、相互牵制的信用危险治理模式,通过董事会下面设置交易控制委员会及危险治理委员会,分别全权负责交易治理与危险治理,由总行的政策委员会制定重大信用危险治理政策,各地区信用危险

20、治理部负责执行,包括所在地区的分行和支行,并实施由授信审批委员会集体审批和专职授权审批结合的审批模式。(2)市场危险治理策略:针对银行市场危险主要来自利率和汇率危险,近年来,浦发银行依据商业银行市场危险治理指引的有关精神,时刻关注全球经济的改变及市场环境的改变,制定了与公司整体策略和危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市场危险限额治理体系。第三章 浦发银行危险治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在最近几年,浦发银行对经营活动中危险治理的执行情况主要通过资本足够率、危险集中度、资产流动性及拆借资金比例四大指标来衡量。截止2021年底,浦发银行通过主动调整贷款客户结构,提高客户质量,加大了低成本负债组织力度,控制高成本资金来源,使

21、得负债结构逐步优化,银行收益不断提高,据统计,2021年浦发银行危险治理的主要指标之一的资本足够率达到10.57%,核心资本足够率达到6.49%;不良贷款则陆续实现双降,其中不良贷款率为1.18%,同比降低0.27个百分点,危险集中度较低。可以看出,浦发银行这几年的危险治理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随着国家金融政策的宏观调控,国内银行业面临着多方面压力,浦发银行也不例外,危险治理整体形势并不乐观,尤其是从微观角度来看,浦发银行本身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章就对浦发银行危险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3.1信用危险治理失衡,资产业务过于集中信用危险是任何银行在经营治理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危险之一,因此,对

22、信用危险的治理方面,浦发银行通过成立专门的部门机构,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治理,但是由于信用危险大多来自于银行的贷款业务,而贷款业务又是银行的最主要资产业务,所以浦发银行在信用危险治理上,对贷款业务相对宽松,与其他业务的治理上体现出较大的不均衡,而由于贷款业务所带来的资产业务过于集中的情形无形增大了银行的信用危险。贷款业务已成为浦发银行利润的主要收入来源,尤其是由贷款所产生的利息,2021年,浦发银行利息收入为433.68亿元,其中贷款利息收入为270.09亿元,占总收入的59.45%,这种单一的利润来源,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很简洁造成浦发银行盈利能力的不断下降,为公司带来巨大危险。3.2内控制度

23、不健全使操作危险治理事后多于事前随着本世纪初新巴塞尔协议的公布,全球各大商业银行开始对操作危险的治理逐渐重视了起来,我国商业银行也不例外。与信用危险和市场危险有所区别的是,操作危险主要来源于商业银行内部,这种潜藏于银行日常经营业务过程中的危险,有些很难发觉,很简洁对银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2021年以来,在浦发银行内部由于操作危险引发的案件很多,2021年至今,浦发银行涉及在会计、出纳、储蓄业务、对公业务等方面的案件主要有贪污、挪用、抢劫、偷窃等,共计67起,涉案金额达到10772万元,这些金额最终被追回无几,都让浦发银行自身承担了损失。3.3危险治理手段落后,缺乏先进治理理念在现阶段,国际方

24、面对银行业危险治理的理念是:危险治理基于制度,更重于方法和观念。也就是说,银行的危险治理需要制度作为基本的支撑,但由于影响银行危险的因素众多,想要对各类危险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就一定树立先进的治理理念,使用先进的治理手段进行。就目前浦发银行危险治理的方法上来说,多采纳传统的内部控制方式,即以摆正员工思路、提升员工防范意识为先,然后辅助于一些监控工具进行危险控制,全行至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监控网络和监测计量,只有危险部门能够使用一些简洁的工具对信贷业务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而且对国外一些先进的治理理念,如危险治理分析的var和raroc方法的使用上,还处于比较粗浅的阶段,从而无法使得信用危险

25、、市场危险和操作危险在治理上达到统一,形成统一的危险治理战略体系。第四章 浦发银行危险治理的策略研究由前文分析可知,浦发银行的危险治理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步提高,但在信用危险治理、市场危险治理、操作危险治理及危险治理手段方面依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章从浦发银行内部出发,提出优化浦发银行危险治理的一些策略。4.1建立信用危险预警线,完善授信治理体制银行主要业务之一的贷款业务,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之一,但因浦发银行贷款业务的过分集中,使得信用危险倍增,虽然贷款业务的集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银行经济效益,而且也有利于发挥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但是,它所产生的危险与效益却不成比例,潜在的危险远远大于效

26、益。鉴于此,浦发银行一定通过以下两种措施来完善信用危险治理体系:一是在信用危险治理过程中科学进行授权授信。浦发银行应针对贷款业务上,建立分层决策体制,对业务较为集中的地区进行等级划分,使不同地区的不同分行、支行具有不同的贷款审批权限,并在对客户评级的基础上,对客户进行相应的授信额度,有利于减少由于业务集中而带来的信用危险。同时根据业务分布地域的情况,适当在业务较少的地区下放贷款审批权,便于扩大贷款业务。二是对浦发银行所集中的信贷行业和信贷客户实行授信预警线。在浦发银行的经营活动过程中,应定期对比较集中地区的主要客户进行危险的评级和分析,了解这些客户所处的行业的市场及实际的经营能力等,并定期对主

27、要客户实施资金跟踪,建立客户授信预警线,确保不会因客户自身原因出现信贷危险,并通过对集中行业进行信用危险评估,建立对这些行业预期市场需求、价格改变等的监测体系,建立对应的信贷退出机制,规避无效信贷市场。4.2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三步走策略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对规避操作危险上有重要的意义,在对其余危险因素的控制上也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浦发银行一定通过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危险治理的保障体系,形成由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反馈的三步走策略,才能使危险治理更加高效。首先应建立较为科学的考核体系。对浦发银行来说,考核体系建立的目的是用来衡量从事危险治理的相关人员的效率的,在这个考核体系中,

28、要将行内的业务与危险进行挂钩,改善以往单一的利润考核的方式,而是把经济利润与经济资本回报率作为考核体系的主要指标,以此来建立长期的有效的危险治理约束机制,引导浦发银行各分行积极对业务进行扩张,并实现不断对资本和收入结构的调整。其次应有序开展合规治理建设。合规治理是银行业多年来一直强调的重要内容之一,浦发银行要能够通过合规治理的建设达到对危险的有效识别、准确评估和精准检测,而且通过合规治理能够将行内所有业务的关键危险点都能纳入到既定的制度约束中去,达到对违规事件的监控,确保制度的执行力。最终应确立三步走策略。在浦发银行垂直为主,水平为辅的危险治理监督过程中,要实施三步走策略,即先针对前台各业务部

29、门的事前预测和分析,将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预测,并制定相应的规避方法;之后通过危险治理部门进行监督和稽查,将一些还未发生的危险进行消除;最终通过对危险结果的反馈,为下一次有效预防做出预警。4.3提高危险治理技术水平,建立全方位危险监控系统在市场经济高度进展的时代,银行的危险治理势必会建立在先进的治理技术基础上,而通过治理的不断提高,建立起全方位危险监控系统,也是浦发银行未来危险治理的进展趋势之一。目前,包括银行在内的很多市场主体都已经意识到危险治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它不仅涉及到金融、市场,同时还涉及到财务、治理等多门学科,因此,如何将这些学科进行统一的糅合,达到危险治理水平的提高,是很多银

30、行追求的目标之一,针对这种综合性,国际上也出现了很多先进的危险治理工具,包括raroc、rapm、危险限额治理工具等,对浦发银行来说,一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这些工具加以利用并改进,具体可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在信用危险治理方面,通过借助客户信用评级工具和债项评级有关工具,实行统一授信制度以及危险评审机制和准入退出机制,实现对信用危险方面的综合治理。二是在市场危险方面,可借助var工具来进行危险的识别,以及压力的测试,通过每天都对var值的分析,结合本行实际,设置相关交易限额;同时可通过敏感度分析工具的应用,达到准时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来降低危险的目的。三是在操作危险方面,通过建立全方位危险监控系

31、统,确定监测指标,将潜在的操作危险和可能的损失能够进行量化,使危险发生几率降低,可采取的指标可以包括资产收益率、不良贷款率、流动性比率、贷款集中度等。并依托信息技术,将目前浦发银行拥有的信贷监控数据与非信贷监控数据进行全面整个,提高信息使用效率和危险分析能力。结 论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我国浦发银行在危险治理方面的策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该行危险治理的策略。通过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浦发银行近年来对危险治理的认识逐步加深,危险治理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但依旧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由于资产业务过于集中带来的信用危险,由于内部控制制度缺陷带来的操作危险以及由于整体危险治理技术不高而带来的各种危险。二是浦发银行可通过以下几种措施来达到危险治理的优化,通过建立信用危险预警线,完善授信治理体制来增加信用危险治理能力;通过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完善三步走策略来提高操作危险的控制能力;通过提高危险治理技术水平,借助先进工具来达到对市场的深入分析,从而规避各类危险。由于客观因素和本人水平所限,本文的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本文所提出的措施只是基于浦发银行内部出发的,而对于危险治理的问题,很多需要国家和政府从外部予以协调解决,关于这些问题,有待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