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生抗挫折教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_第1页
加强学生抗挫折教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_第2页
加强学生抗挫折教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_第3页
加强学生抗挫折教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加强学生抗挫折教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滕伟摘  要:本文从学生实际出发,分析了中职学生的情况特点,从心理、人际交往、行为习惯、学习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等方面分析,提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减轻学生挫折压力,加强学生挫折耐受力的锻炼,指导学生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顺利度过,青春期。关键词:中职学生;抗挫折;教育:g712                &#

2、160;  :b               :1002-7661(2014)22-356-01中职学校的生源一般都是中考落榜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就承受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在经过初中苦读之后,仍然无望升入高中继续学习,由于不能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学习上的挫折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进取心。这就要求中职学校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挫折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实施一些教育措施和方法,开展一些活动对学生进行抗挫折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承

3、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一、挫折形成的原因挫折是指挫败、阻挠、失意的意思,即俗话说的碰钉子。挫折其实是一把双刃剑,能够激人上进,也可使人从天堂坠落地狱。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来说,心理防卫机制尚未完善,无法正确对待外来刺激,在遭遇挫折后,往往会导致一系列不可预料的后果。形成挫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是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是属于外来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与社会因素两种。疾病、老去、死亡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法则,天灾人祸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人们都难免遇到生离死别和天灾人祸的袭击,这些不良的自然环境会给人造成心理挫折。一般来说,来自自然环境的心理挫折不是主要的,由社会因素造成的挫折对人的影响更大。社会

4、因素主要指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受到的人为因素的阻碍。如人与人之间不良的人际关系、不当的管理方式以及受到不公平的对待、才能得不到施展等都会使青少年产生挫折心理。主观因素引起的挫折也可称为自身因素引起的挫折。生理上,由于自身的容貌、身材、体质、能力、知识等条件的限制使自己所要追求的目标不能达到而产生挫折。心理上的原因更为复杂。青少年个性尚未完善,认识不够全面,想事情容易偏激,耐力不够,加上年龄普遍比较小,社会阅历也不够,没有扎实的实践基础,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幻想,常常对自己抱有过高期望。而复杂的社会及残酷的现实常常令他们手足无措,信心倍受打击,形成了挫折心理。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挫

5、折是普遍存在的,也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在人生的旅途上,挫折情境常常发生,这是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当挫折情境发生时,要让学生采取积极的态度看待挫折,把挫折看成是生活的挑战、成长的机会。正如巴尔扎克所说的:“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事实上,挫折并不都是坏事,处理得好的话,它也可以成为自强不息、奋起拼搏、争取成功的动力和精神催化剂。因此,人在挫折面前要保持勇气和信心。学生只有对挫折有了这样的认识和心理准备,才能勇敢地迎接挫折的挑战。三、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信心是一个人对待自己的积极的评价。一

6、个缺乏自信的人,往往会在挫折面前无所适从。如果自己不信任自己,那么遭遇挫折时就会萎靡不振,无法应对挫折,无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自信是成功的条件,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挫折承受力,就必须让他们有一颗坚强的心。当挫折出现时,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帮助学生找到切合实际的方法和奋斗目标,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恢复自信,扬起希望的风帆。同时,学校可有意识地开展歌咏、演讲、球赛、技能、运动会等各项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勇敢挑战。当他们取得成绩或进步时及时进行肯定的表扬,既能使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能恢复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四、引导学生减轻挫折

7、压力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腾,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 “岛屿”和 “暗礁”,遇到压力和挫折时,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适合自己的应付方式或方法。学校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教教育育讲座等活动,使学生在遭受挫折时,一方面能采用自我鼓励、情绪转移,学会宣泄等正确方法进行自我调试,另一方面能得到心理老师及时恰当地引导,提出一些克服困难的建议,鼓励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也可以减轻学生所面对挫折的压力。五、引导学生加强挫折耐受力的锻炼挫折耐受力只有在克服挫折的实践中才能形成。学生只有亲身经历了挫折,

8、并克服了挫折,才能获得真正的心理上的轻松和愉悦,形成良好的性格,掌握克服挫折的技巧,提高挫折耐受力。这种亲身经历是任何说教不可替代的。所以,教师要在不伤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有意为学生设置一些挫折情境,如拓展训练、特殊条件下的生存训练、到边远山区体验生活等。让学生在克服挫折的实践中,学会处理挫折的技巧,提高挫折耐受力。同时,学校还可以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如招聘、实习、勤工俭学等使他们及早融入社会,克服就业性挫折,培养其创业意识,为毕业后的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六、引导学生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学生经历了一次挫折并战胜之是一次成功,但并不意味着一次或几次成功就能磨砺出坚强的意志和抗挫折能力,而是必须对整个挫折产生原因、克服的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获得理性认识。这样,抗挫折能力才能持久,才能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财富。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橇起一个地球。”我想,对于教师来说,这句话是否也可以稍做改动一下:“给生活在阴影中的孩子一点阳光吧,您也许就能收获一片灿烂!”从挫折中学到知识,吃一堑,长一智。不能从失败中学到知识的人是没有什么希望的,人不应当两次在同一个地方跌倒。对于在生活中遭到的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