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专项训练第 31 讲: 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专项训练东方双语实验学校李秀红 张泉权一、复习要点1、正确辨识和运用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借代等常见的修辞手法,理解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2、能依据要求选用、仿用、变换句式;3、语言表达能做到简明、连贯、得体;4、理解并掌握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二、考点分析有对修辞手法的辨识选择题,包括一种或多种方法的辨识。解答时,要求考生能透彻了解八种修辞手法各自特点,尤其注意区别清楚容易混淆的几种修辞手法,如比喻的三种形式,设问与反问的区别,排比与反复的区别等。有对各种修辞作用的理解、分析、判断题。解答
2、时,除了抓住各种修辞的本质特征去辨析外,更重要的是结合句意进行理解,不仅要分析修辞对描述对象的表现效果,还要体会出作者珠思想、意图。有的还要结合课文内容去把握。还有修辞手法的实际运用题(包括主观题和客观题).三知识储备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九种:比喻、比拟(分为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这些修辞中,考查的最多的是比喻。对这九种要求掌握的修辞格,首先要熟记其定义、理解其要点,并能正确辨析,熟练运用。一般说,比喻、比拟、夸张、借代是语言类;对偶、排比、反复是结构类;反问和设问表述增强语气类。这九类修辞手法的含义、作用和表达效果各不相同,下面做一简要归纳 。
3、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某一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作用:即打比方,帮助人容易深入理解。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简洁,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比喻由三部分构成: 1本体、 2喻体、 3比喻(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 像、似、若、犹、好像、仿佛 ) 乙( 喻体 )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 : 甲是 ( 喻词 : 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 ) 乙。明喻在形式上是
4、相似关系 , 暗喻则是相合关系。借喻 : 只出现喻体 , 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如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具体见下表:类别 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例句像、似的、好明喻 甲像乙出现 像、如、宛如、出现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好比、犹如暗喻 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出现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借喻 甲代乙 不出现无出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注意:不要把有“像”“好像”的句子都看成比喻句。在多数情况下,“像”“好像”“仿佛”表示比喻,但是要注意以下情况不是比喻:表示比喻的:他长得很像他哥哥。表示推测、揣度的。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表示例举。如:攀枝花有很多风景优美的
5、去处,像二滩水库、米易溶洞。表示想象。托起它,好像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在我掌中似的。2 比拟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作用: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令文章更生动。( 1)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例句: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春朱自清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6、 春朱自清(2)拟物 ( 借物模拟人):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例句: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例句: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2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淀孙犁)【比喻与比拟的比较】比喻和比拟,都是加强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手段,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式。初中教材中说:“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晚乙事物 ,甲乙两物有主有从 ;比拟重在 "拟 ",即将甲事物当作乙事物 ,甲乙两事物彼此相融 ,浑然一体 ." 这仅是一种概括性的区别原则 ,如果教
7、师照本宣科 ,不仅初中学生不易理解,就是初中学生也怕难于接受 .我以为必须作进步的全体阐释。(一 )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惑知事物。比拟即模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渭、动作、行为等 )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 ,能活动 ,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
8、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请看如下例句:(1)故人已经成为瓮中之鳖,不好玫暂且围着算了。(徐海东奠基礼 )(2)他确乎有点像一橡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老舍骆驼祥子)(3)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杨朔金字塔夜月)(4)真理它却不会弯腰。(臧克家胜利的狂飚)例( 1)取瓮中之鳖待擒这一点说明敌人当时的处境,二者有相似点,能给人具体形象的感受,这是比喻。例(2)从树的外形特点联想到样子的外貌、气质特征,两者有相似点,也属比喻。例(3) “月亮”“星星”本是无生物,并无“露面”“惊散”这样的特征,现以生物的特征描写它们,只是为了让其情态逼真,跃然纸上,这是比拟。例 (4)
9、将无形的抽象物“真理”人格化、形象化,也属比拟。(二 )比喻与比拟的句式结构不同。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借喻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例如“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袁鹰十月长安街 )。这是暗喻、由本体(长安街)、喻体(大海 )、喻词(成 )构成,又如“我们之闻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 (故乡 )。这是借蝓,借“厚障壁”比喻“我”与闰土之间形成的隔阂。它把本体和喻词都隐去了,只用喻体代替本体。另如“波
10、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高尔基海燕)。这却是拟人句,将“波浪”当作人描写,赋予它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比喻和比拟虽然是两种党见而又容易混淆的修辞格,但只要我们把握了区分两者的要领,就会一目了然。3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
11、(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具体代抽象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工具代本体。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借喻与借代的区别】借喻和借代都是隐去本体,只出现客体 (喻体或借体 )的辞格,因而容易混淆,下面介绍简便的辨析方法。首先看本体和客体之间是否有相似性,没有相似性的肯定不是借喻。如“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中“旌旗”“烽烟”
12、到底是借喻还是借代用法呢 ? 先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旌旗:旗帜的通称,这里指部队。烽烟: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高台上点燃起来作报警用的火,后泛指战火或战争。大家想想,“旌旗”和“军队”,“烽烟”和“战争”之间没有任何相似性,因此可以判断这两词的用法不是借喻。借代的本体和客体之间有相关性,借代用法就是借用和本体相关的事物来代指这个本体。古代军队在行军和作战时都举着自己特有的旗帜,旗帜既用来区分敌我,又用来指明军队前进的方向。因此可以用旌旗来代指军队。“旌旗十万”即“十万旌旗”。“旌旗”不能发出“斩”的动作,能发出“斩”的动作的肯定是人,所以“十万旌旗”指“十万军队”。同理,古代一遇敌人侵犯,边境
13、就燃狼烟报警,所以“烽烟”“狼烟”俨然成了战争的代名词。“南国烽烟正十年”就是“南国战争正十年”。所以,把握住借喻的本体和客体之间具有相似性、借代的本体和客体之间具有相关性这一特点,就能将二者区分开。其次看能否转换成明喻,能转换成明喻的是借喻,不能转换成明喻的肯定不是借喻。如“敌人像狗一样夹着尾巴逃跑了”运用的是明喻,换成借喻就是“这条狗夹着尾巴逃跑了”。在上面两句中,本体是“敌人”,喻体是“狗”,喻词是“像”。由明喻到借喻,只是省略了本体和喻词。因此所有借喻只要增加本体和喻词都可以转换成明喻。“旌旗十万斩阎罗”一句假设是借喻用法,“旌旗”是喻体,“军队”是本体,转换成明喻就成了“军队像十万旌
14、旗一样斩掉了阎罗”,显然不成句子。同理,假设“南国烽烟正十年”运用的是借喻手法,那么“烽烟”是喻体,“战争”是本体,转换成明喻就成了“南国的战争像烽烟一样整整十年”,显然不成句子。因此可以断定以上两句不是借喻用法。再,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是借喻用法,也可以是借代用法。那么如何辨别呢 ?这时就要看与客体相应的词语是否采取相应的比喻说法。借喻是以此哺彼,重在喻,因此与客体(喻体 )相关的词语必须采取相应的比喻说法,借代是以此代彼,重在代,因此与客体(借体 )相应的词语不必改成与之相应的说法。请看下面两例。A1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借喻 )A2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榨尽
15、了我们的血汗。(借代 )B1大白熊呲牙咧嘴向我扑来。(借喻 )B2大白熊答应了我的价钱。(借代 )上面两组中 A1 、B1 都是借喻。 A1 中客体是“毒蛇猛兽”,与它相关的词语“吃尽”“血肉”都采用了相应的比喻说法。这句话可改为明喻“最可恨那些敌人像毒蛇猛兽一样吃尽了我们的血肉”。A2 是借代,不能换成明喻。因为与客体(毒蛇猛兽 )相关的词语 (榨尽、血汗 )没有改为与它相应的说法,可见客体只是作为一个代号,换个名字罢了,并不是用来打比方的。毒蛇猛兽代指反动统治者或敌人。改为一般说法就是“最可恨那些反动统治者榨尽了我们的血汗。”第二组中 B1 是借喻,可转为明喻“那个人像大白熊一样向我扑来。
16、”形象地描写了那个外国人肥胖的身躯、笨拙的动作,又像熊一样凶狠。而在B2 中“大白熊”仅代指那个又白又胖的外国人,是用某人的特征来代替该人,与它相应的词语“答应”没有改成描写动物相应的说法。若改为一般说法就成了“那个人答应了我的价钱。”但不能改为明喻:“那个人像白熊一样答应了我的价钱”,显然不成句子。总之,看与客体相应的词语是否采用相应的比喻说法。若是借喻,与客体(喻体 )相应的词语必须采取相应的比喻说法;若是借代,与客体(借体 )相应的词语不必改成与之相应的说法。如果从以上三方面进行辨析,就不难将借喻和借代区别开。如“丈夫难过了,她却觉得安慰,到底,萤火虫飞回了车间,她自己也没影响工作。”
17、(离不开你 ) 这句是借喻用法。首先萤火虫光虽弱但也要奉献给社会,与耿玉亭身体残废却坚持工作、为社会作贡献二者有相似性,其次与客体 (萤火虫 )相应的词语“飞”采用了比喻说法,由此可判断这句话运用的是借喻手法。4夸张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作用: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1) 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例句: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2) 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例句: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
18、天地。(3) 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例句: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相近,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易于记忆,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主要方式: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6排比
19、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或增强表达效果)。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7. 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即根据表达需要 , 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
20、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作用: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怎样区别排比和反复排比句至少是三个句子,反复句是两个以上的句子。排比句的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有共同的词语。反复句是两种以上相同的语句重复,为了突出强调。如: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排比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反复)。8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或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
21、出来。即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总的作用是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也可以婉转表达情感,引起读者思考和重视,领会主题。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9反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作用:表达鲜明,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例句:我呢,我难道
22、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怎样区分设问和反问设问和反问都是有疑而问,但是设问是自问自答,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则是问而不答,以加强语气。如: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 ( 设问 )难道你就觉得只是树 ?( 反问 )此外,引用、反语、双关等修辞手法也常常会考到,下面简单说明。1引用引用现成的话 ( 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 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为明引和暗引两种。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1明引(直接引用)。例句:孔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2暗引 ( 间接引用 ) 。例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23、。2反语即通常所说的 “ 说反话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3双关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 ( 或音近 ) 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作用: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1谐音双关。例如: “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 (“杨 ”实际上是指杨开慧,“柳 ”实际上是指柳直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丝”即 “思” 的意思
24、,以此来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情)2语音双关。是一种根据词的多义条件而故意导致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在歇后语中经常出现。例如:茶壶里煮饺子 心里有嘴倒不出老太太抹口红 给你点颜色瞧瞧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四、例题解析 题一 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他发现是我,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老爷子小心,别顾着说话 看掉下来把屁股摔成两半!A比喻反问排比比喻B夸张设问排比比喻C比喻反问排比夸张D比喻反问夸张夸张解说 此题主要考查考生能否正确理解和辨识几种
25、常用的修辞手法,题型是一道正选题。从所给的选项看,设计意图非常明确,把几种判断上容易混淆的修辞手法拿来让考生分辨,这就要求在解答是一定要用心捕捉文句中体现修辞手法特点的信息,结合有关的知识加以判断。答案 C 题二 “ 远远望去,宛如一群雪白肥壮的大狮子,有坐着的,有卧着的,有两两相对的,有簇聚成团的,原来这是一座宣石假山”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答案 打比方;抓住了个园“冬景”的颜色、形状与白雪、狮子相似的地方,其作用在于突出个园的“冬景”的特征,使说明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使文章富有文采,激发阅读兴趣, ( 答到意思即可 )解说 考查的着眼点是对考生运用修辞手法能力的考查,同时
26、也对学生语文多方面的能力进行检验。 题三 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图书馆是书籍的宝库,那里贮藏着无数的人类智慧的结晶。B蚂蚁身躯虽小,但力量很大,一只蚂蚁可搬动一粒米,一群蚂蚁不就可以翻江倒海了吗?C那翠绿的叶片,那满树的繁花,给我这小小的书房带来了一室的春光,一室的清香,一室的暖意。D盛开的藤萝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彼此推着挤着,好不热闹。解说 这是一道错选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设计时没有给出可供判断的修辞手法,而是要求考生自己审读文句,独立体会出作者所运用的修辞。不仅如此,还要求考生对修辞手法运用的合理性做出判断。这就给考生提出了更高的
27、要求,对蚂蚁的力量进行夸张,但不知夸张的运用应注意:必须注意真实,不能哗众取宠;必须合乎逻辑,不能片面夸张;必须防止误解。答案 B 题四 文中的语言富有表现力,结合上下文作简要品析下面句子。金黄的麦子都张了口,几乎要叫出声来。答: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麦子等待收割的情形。解说 这道题表面上看来是一道语言品析题,其实考查的就是修辞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理解运用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文章,揣摩语句。 题五 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意义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想起它(纺车),就像想起旅伴,想起战友,心里充满着深切的怀念。运用比喻,抒发作者对延安纺车深厚真挚的感情。B、你们是早晨初升
28、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运用拟人,抒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朝气蓬勃的青年一代寄予厚望。C、奋斗,是改变现实的杠杆,是亿万人民共攀现代化高峰的紧实阶梯。运用排比,使抽象的概念和道理变得更加严谨。D、你就是调尽五颜六色,又怎能画出祖国的面貌呢?运用夸张,意在表明多调一些颜色,祖国的面貌是可以画出来的。解说 B 项修辞手法应为比喻, C 项修辞手法也是比喻, D 项意在表明即使你调多少种颜色,也无法把祖国的面貌画出来。答案 A五、中考演练1从修辞角度看,和所给句子同类的一项是()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C夺取全国的胜利,这只是
29、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D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2选出与“皎洁的月亮从云缝后面向下窥探着”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A朵朵浪花托起一个个美丽的传说。B休闲是人生一枚甘甜的果实。C他委屈的泪水像开了闸似的哗哗流了出来。D在这时代的主旋律中,也偶尔有几声不和谐的音符。3 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B同学刘欣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 ”C李明和
30、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 ”D李明的同桌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 ”4 下面的句子都运用了某种修辞方法。最能增强气势,突出“这种作风”的危害的一句是() 。A这种作风,对己、对人、对革命都是一种腐蚀剂。B这种作风怎么样呢?只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而已。C这种作风,难道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吗?D这种作风,拿来律己,则害了自己;拿来救人,则害了别人;拿来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5下面一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并结合内容简要说明它们的作用。井冈山的翠竹啊 !
31、多少工地,多少工厂矿山,多少高楼大厦,多少城市和农村,都在殷切地等待着你们 ! 快快地去吧,带去井冈山人的心愿,带去井冈山人的干劲,也带去井冈山人的风格吧!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排比 )B嫩生生的荠菜,在微风中挥动它们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 拟人 )C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比喻 )D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反问 )7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的判断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2、 拟人。突出了春花的鲜艳美丽。 )B我觉得我简直诧异得要爆炸了,这样残酷无情的诬蔑!(夸张。强调了“我”遭到诬蔑后气愤的程度。 )C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 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 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 反复。表现了安塞腰鼓舞姿中的力与美。)D你别说,你长得还真像你的妈妈。( 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你”长相上的特点。)8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成就轰轰烈烈的事业,而在于具体做好了什么。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 做森林中挺 拔的一棵; 见到群芳争 艳的花园, 你只盼 无愧 地做花园中 普通的一朵 ;_, _。虽是一棵,却能抗击
33、风雨;虽是一朵,却能装扮冬天; _, _ _。这样的人生也就无愧了。9(1) 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上联:忆往昔沧桑岁月下联: _(2) 某中学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重返课堂,要在全校开展一次献爱心捐款、捐物、捐书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校园标语( 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等) 。(3) 某餐馆的广告词是:“好吃,您告诉大家;不好吃,您告诉我们。”这两句话看似挺自信,但仔细想想,这样说显得该餐馆对自己的饭菜质量仍没有十分把握, 如果稍作改动,改为:_ ,那就显得该餐馆对自己的饭菜质量自信多了。10对下面这个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句子: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
34、公试比高。A运用对偶、比喻、借代,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B运用借代、比喻、拟人,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C运用比喻、对偶、拟人,赋予寂静的大自然以旺盛的生命力,突出了无畏的气概和敢于斗争的精神。D运用借代、对偶、拟人,赋予寂静的大自然以旺盛的生命力,突出了无畏的气概和敢于斗争的精神。11下列只用了一种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每座 ( 桥) 都是一件艺术品,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字的诗,给首都增添了不尽的景致。B胡老爹方才这个嘴巴打的亲切,少顷范老爷洗脸,还要洗下半盆猪油来!C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1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衔接恰当、比喻贴切的一项是()石
35、间细流脉脉,_ ;林中碧波闪闪,_。A如线如缕如锦如缎 B 如火如荼如线如缕C如锦如缎如烟如鳞 D 如烟如鳞如火如荼13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判断有错的一项是()A今年收成不好,地里仅长了几颗粮食。( 夸张 )B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 反问 )C孩子们像盛开的花朵。( 比喻 )D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拟人 )14下列句子修辞方法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含着泪水,像一棵被雨水浇伤的禾苗,悲凄地站着,舍不得老师离去。B我终于走出了无垠的沙漠,可我的嘴唇干裂得像干涸的田野。C“解剖”自己要不怕痛,不怕丑,不推过,不护短。D通往山村的小路,弯弯曲曲,黑线一般。15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
36、法的一项是()A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B语言,也就是说话,好像是稀松极其平常的事儿。C“满招损,谦受益”是任何地区、任何时代都适用的真理。D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16仿照划线句的句式,写上两个与前面意思一样的连贯的句子。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一句关怀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_ _ _ _,_ 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17、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他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比喻)B、有了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和乐观的态度,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反问)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反复拟人)D、火辣辣的太阳把人的手和脊背都要晒裂了。(夸张)18、“对联寻亲”。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用线把它们连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首付分期购房借款合同范本规定6篇
- 年度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产业分析报告
- 年度吸污车产业分析报告
- 2025年度楼房建筑工程合同纠纷解决协议4篇
- 二零二四年养老社区三方物业服务委托合同文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船舶租赁船运输协议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酒店客房家具更新换代合同3篇
- 2025年度智能交通信号系统安装与维护承包协议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教育培训机构合同标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质量承诺3篇
- 2025年度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GB/T 33688-2017选煤磁选设备工艺效果评定方法
- GB/T 304.3-2002关节轴承配合
- 漆画漆艺 第三章
- CB/T 615-1995船底吸入格栅
- 光伏逆变器一课件
- 货物供应、运输、包装说明方案
- (完整版)英语高频词汇800词
- 《基础马来语》课程标准(高职)
- IEC61850研讨交流之四-服务影射
- 《儿科学》新生儿窒息课件
- 材料力学压杆稳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