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的教案_第1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的教案_第2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的教案_第3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的教案_第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的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年级语文上册的教案【-申请书】教学目标:1、理解诗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2、体会作者借对梅花凌寒独放品格的赞美来表白自己坚贞不屈、不怕挫折的心境。3、背诵并默写古诗。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要求1;教学难点:要求2。教学日期:教学流程:1、初读诗句,了解主要内容。读题,简介作者后,检查学生对“凌”字字形掌握的情况。先指几名朗读能力稍差的学生读并稍加指导,之后学生自读诗句,边读边想作者写了梅花的哪几个方面的特点。2、细读诗句,理解诗意。第一、二句。首先让学生参考注释试着讲讲两句诗的意思。注意启发学生运用过去学习古诗的方法,对每个词加以理解后,适当添加一些恰当的词,再调整一下顺序把意思连起

2、来。指几名语言表达能力稍差的学生说说,再帮其订正,直到他表述清楚、准确为止。启发学生从“墙角”、“数枝”中体会出梅花“形孤”的特点;从“凌寒”、“独自”中体会出梅花“姿傲”的特点。朗读体会。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之后再读,深入体会。第三、四句。参照注释试着说说诗意,再集体讨论订正。在理解这两句诗意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启发学生想象出梅花洁白如雪的特点,虽然不是雪,却像雪一样洁白。轻声自由读诗句,体会梅花“色洁”、“幽香”的特点。感情启发,朗读体会。3、再读诗句,体会作者的心境。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说说这首诗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并分析从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启发想象,体会意

3、境。请学生认真地想象并体会:诗句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画面?这种画面使人产生怎样的感受?思考好之后用自己的话说说。再读诗句,边读边思考,从“凌寒”等词语中体会,作者表面上赞美梅花凌寒独放,实际上是在表白什么心境?(可适当地作背景介绍)需要注意的是,对诗人心境的体会是个难点,只要有所体会即可,不必深究。朗读诗句,边读边体会作者的感情。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板书: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形孤)凌寒独自开。(姿傲)遥知不是雪,(色洁)为有暗香来。(香幽)表达了“坚贞不屈、不怕挫折”的心境。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学准备:1、课前搜集郑燮的故事,有关竹的诗句2、小黑板或课件教学日期:教学流程:一

4、、导入:1 看图:图上有什么?(板书:竹石郑燮说到诗人,他还有一个比他的名“燮”更有名的号板桥)2 你知道郑板桥的故事吗?学生交流,老师适时补充(1)江苏兴化人,扬州八大怪之一(2)写过“难得糊涂”(原意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3)早年家贫,中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后因帮助县民诉讼得罪地方豪绅而罢官(辞行前,百姓跪请挽留,板桥当即题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做鱼竿”说他两袖清风回扬州吟诗作画去了,表现得十分坦荡、洒脱)(4)故事:一天,郑板桥听说镇江江心有座焦山,风景优美,栽了许多竹子。于是他每天逛竹林,摊开纸作画,画上留下了许许多多竹的形象

5、。那一竿竿墨竹翠茎葱葱,枝叶扶疏,配上一两块清奇古怪的石头,题上几句妙趣横生的诗文,让人耳目一新。3 郑板桥人称“诗书画三绝”,特别是他画的竹兰、山石,形象逼真,姿态万千。留下了许多名画竹石图、丛竹图、墨竹图、兰竹芳香图课件欣赏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题写在竹石图上的诗。师吟诗,生读读古诗。二、学诗1 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能够学习更多的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2 学生说说学古诗的有效方法。3 学生自渎,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弄懂诗意。合作学习、自我体会均可。4 反馈:抓住哪些字眼来理解?你认为哪些字词写得最传神?(“咬”字

6、极为有力,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根据学生学情板书:咬定  千磨万击坚劲立根  东西南北风三、体情1 合作表演竹与石的对话。2 诗人喜欢竹子吗?他是怎样表达的?再读古诗,体味诗人写竹,是写什么?(板书:咏物明志)借物喻人,表明诗人刚正不阿的品性,不怕打击、不畏风浪的气节。把自己想象成郑燮,说说自己看到竹石的心情、感悟3 怀着对劲竹、对诗人的敬佩之情朗读全诗(对读、指名读、齐读)4 你喜欢竹子吗?你认为竹子具有哪些品质?(如:竹是空心的,很谦虚;竹在生命的旅程中每成长一步会留下印记;竹不开花,朴素,保持本色;竹扎根很深,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四、拓展“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有竹,

7、“岁寒三友竹松梅”也有竹。有多少人吟诵过这看似普通的竹子!交流诵读我们课外搜集的竹的典故,竹的诗句。典故:宋代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诗句: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苏轼於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李白慈老竹“里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郑燮竹“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五、巩固在画的空白处题写竹石,要求默写。也可以题写你喜欢的写竹的诗句。竹 石郑燮板书:咬定 

8、0;千磨万击坚劲立根  东西南北风咏物明志教学反思:一、教材简析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口语交际与习作:通过口语交际与习作训练,深入思考和交流成长中的故事和成长中的问题。2、我的发现:通过阅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和习惯,体会到:读书时要深入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后,要想办法解决问题。3、日积月累:积累一些古代名句,通过了解古人对于成长和人生的一些积极向上的看法,受到启发和激励。4、展示台: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成果,体验成长的快乐。教学时间4课时第一课时“口语交际”(课前布置学生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收集资料)一、引入学习1、回忆本组课文,围绕“成长

9、的故事”谈谈自己的感受。2、谈话: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过获得成功的喜悦,有过遭受挫折的烦恼,也遇到过困惑不解的问题。但无论怎样,成长的经历都是令人难忘的。板书题目:难忘的成长经历二、明确要求1、自读题目,勾画口语交际与习作的要求。2、交流:说、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交流读乌塔的想法,写“从乌塔想到的;讨论信中的问题,写回信。三、口语交际1、认真阅读书中提示,以及乌塔、书信,确定自己感兴趣的话题。2、按要求独立准备,并说给自己听一听。3、根据选定话题进行分组。选同一话题的人过多,则可再分小组,每组以46人为宜。4、分组交流,要求每人都有机会交流自己的看法。5、

10、指名在全班交流,集体评议。6、根据评议修改自己的谈话内容,说给同桌听,注意两人间的交流。四、引导总结1、请你来总结这次口语交际活动。可从同学表现、老师表现、交际内容、交际方式等进行总结。2、请你为下一次口语交际活动提建议。教学后记:第二、三课时“习作”一、引入谈话:上节课,同学们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交流了难忘的成长经历。听过之后,我也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那些难忘的经历。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难忘的成长经历”。二、明确习作内容及要求1、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要写得清楚具体。2、写“从乌塔想到的”。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3、给“需要帮助的王虹”写回信。要把想说的意思写清楚,书

11、信格式正确。三、指导习作1、根据自己选择的话题理出提纲。2、交流提纲,分组指导。话题一:写谁的什么事。阅读本单元课文学习如何写。话题二:乌塔主要讲了什么事?你对文中什么问题最感兴趣?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建议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例子)。话题三:王虹遇到了什么烦恼?你的看法是什么?你认为她该怎么做?(指导书信格式)四、学生独立习作,老师巡视指导五、习作交流与讲评。1、指名读习作,集体评议。2、每个话题选出代表作讲评。六、修改誊抄。1、生根据讲评修改习作,可同桌互相提建议修改。2、誊抄习作。七、拓展活动话题一:编成短剧演一演。话题二:开展读书心得展示活动。话题三:自学信封写法,把回信寄给老师。教学后记:第四、五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一、我的发现1、自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对你有什么启发。2、归纳小结阅读方法:一边读一边想。3、交流自己的读书经验,说说自己读书时是怎样深入思考、发现问题的,以及发现问题后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二、日积月累1、自由阅读,要求读得通顺流利。2、指名读,纠正读音。3、默读,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