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素与川芎嗪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比较_第1页
葛根素与川芎嗪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比较_第2页
葛根素与川芎嗪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比较_第3页
葛根素与川芎嗪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比较_第4页
葛根素与川芎嗪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比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临床医学论文葛根素与川茸嗪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比较【摘要】 目的比较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勻川茸嗪氯化钠注射液在治疗颈性眩 晕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 组,其中治疗组28例,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2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 组29例,用川茸嗪氯化钠注射液2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5 d为1个疗 程,均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9%,对照组93.1%>两组差异无 统计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与川茸嗪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相仿。【关键词】葛根素;丿| 茸嗪;颈性眩晕颈性眩晕亦称为颈动脉性颈椎病,是指凶椎动脉段受颈部疾

2、病影响而引起的 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以及血液黏度因素导致的一过性的脑缺血性眩晕1。它 以间歇性眩晕及发作与头部活动姿势有明显关系为主要的临床特点,是临床颈椎 病中较多见的一种,现已公认为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发 病年龄呈逐年减小的趋势,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1临床资料及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我院门诊颈性眩晕患者57例,随机分为葛根素组(治疗组)28例和川茗嗪 组(对照组)29例。治疗组中男20例,女8例;年龄3862岁,平均年龄(49.0±2.2)岁;伴高脂血症11例'脑动脉硬化2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2例; 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10±25)

3、岁;伴有糖尿病4例高脂血症7例, 脑动脉硬化3例。两组患者均排除脑部炎症、梗塞或山血急性期、外伤、内耳疾 病、眼病、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及证实对本药过敏等情况。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等方面相近,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按照青岛第2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拟定的诊断标准2 : (1)有持续,性头痛、 头昏、耳鸣等症状,颈部旋转和后伸时出现过性的眩晕、恶心、呕吐,甚至突 然昏倒;(2)椎间孔后缩试验阳性,臂丛牵引试验阳性;(3)颈椎x线摄片检 查有骨质增生,椎间孔缩小,有时可见椎骨移位及颈曲异常,同时经颅多普勒超 声

4、(tcd)检查证实为双侧或单侧椎动脉供血不足。1.3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江西东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000573) 200 ml(2 mg/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采用川茸嗪氯化钠注射 液(福建省龙岩市天泉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10275)200ml(0.8mg/ml) 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同时在治疗 过程中观察并记录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患者的肝、肾功能有无异常 变化。1 4观察指标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临床疗效。15统计学方法实验数据采用(士s)表示,组间比饺采用t检验。2结果2.1疗效判断

5、标准参照梅尼埃病疗效评定标准3判断。显效:症状消失,并且 可以参加劳动和工作。有效:视物旋转、浮动,站立不稳,耳鸣消失,无恶心、呕 吐,仅在行走时有轻度倾斜感或轻微漂浮感,有时仍有上述症状复发。无效:治 疗后眩晕、恶心等症状无明显改善或虽有改善但未达到有效标准者。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93.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提示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与丿11劳嗪氯化钠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相仿。见表1。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略)2.3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全血黏度、血 浆黏度、血细胞压积、血沉差异有

6、高度统计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 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提示在血液流变学方面两组药物 比较无明显的差异。见表2。表2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略)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厶p<0.012.4不良反应治疗组在用药期间未见到任不良反应,患者无不适主诉。对照组2例(6.9 %)出现 不良反应,1例因静滴过快出现头部不适感、恶心,经减慢滴速后自行缓解;另 外1例在用药2 d后山现了轻度皮疹,经对症治疗后消失。两组均未山现血、尿 常规及肝、肾功能异常。3讨论颈性眩晕的发牛与颈椎骨质增牛引起的椎间孔狭窄使穿过的椎动脉受压或动 脉粥样硬化使椎动脉

7、血管内壁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或椎动 脉血流受阻有关4。此外,部分患者特异性检查及手术后证实,椎基底动脉系 统缺血症状并非骨赘直接压迫引起,而是由于血液本身的黏稠度增加。灌流量减 少也是颈性眩晕的重要原因。本病以往多见于中老年人,近年由于各种原因,使 该病的发病年龄明显提前。在门诊以眩晕为主要症状就诊的患者中本病比例明显 增高。葛根素是从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屮分离出的一种单体,属于黄酮类化合 物。葛根素能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显著改善缺血组织的血供。此外,还具有 选择性b 1受体阻断作用,能够降低心肌耗氧量、抗血小板凝集、消除自由基和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作用5-6。治疗眩晕的机

8、制则与其扩张脑血管、改善微循 环、清除自出基等作用冇关。所以葛根素在缓解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同时又 降低了血液的黏稠度'使灌注量进一步增加'患者的症状从而得到明显的缓解。此外,葛根素还有轻度降压作用,所以据此表明其更适合于伴有高血压、冠心病 的眩晕患者。川茸嗪则为屮药川茸的主要成分,可抑制小血管平滑肌痉挛,减少 氧自由基和血栓素a2的形成,从而减轻组织细胞缺血,促进脑和内耳迷路循环功 能的改善,消除眩晕。此外,还具有扩张全身小血管、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 液黏稠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使脑血流量和供氧量得到明 显增加,这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降低血脂的作用,所以

9、比较适合颈性眩晕伴冇 高脂血症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相近,对比差异无统 计意义(p>0.05),且57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有了明显的改善,全血黏度、血浆黏 度、红细胞压积、血沉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vo.ol)。说明葛根素葡萄糖注 射液与川茸嗪氯化钠注射液在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微循环及降低血液黏稠度 方面作用相近,且效果均明显。【参考文献】1农文军,沈华川茸嗪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分析j 华夏医学, 2003,16(6) : 848-849.2孙宇,陈琪福第二届颈椎病专题硏讨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72-476.3陆志华,富敏玉爱维治加复方丹参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j新药与临床,1997,16(4):346-347.4傅志慧.葛根素治疗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