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_第1页
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_第2页
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_第3页
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    李东阳摘要:到2015年“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标顺利实现,然而在此过程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本文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及概念出发,从全局性、创新性、长远性、关联性四个方面构建一套完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关键词:战略新新兴产业;概念;评价指标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及概念本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义如下:在一定时间段内以科学技术突破为前提,以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的融合为基础,有着高附加值、高成长性、高回报率并最终成长为国家支柱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有重要影响的新兴产业。二、战略性

2、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上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本文从全局性、创新性、长远性、关联性四个方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系统的评价。(一)全局性指战略性新兴产业有着很强的发展效应,对经济发展贡献大,有着持续高速增长的增长率,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综合国力起到推动作用。本文选取以下指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局性进行评价:1、总资产贡献率指标。反映产业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其计算公式为:p=(+t+r)/c其中p代表总资产贡献率、为利润总额、t为税金总额、r为利息支出、c为平均资产总额。2、经济增长率指标。反映产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设为第i产业部门初始状态的产品需求量,为平均增长率,则i产

3、业部门在第t期的产品需求量为。3、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反映的是产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其计算公式为:v=g/w其中v代表全员劳动生产率,g代表工业总产值,w代表全部职工平均人数。4、规模效应系数。反映了产业的生产规模状况。其计算公式为:m=/x;i=1,2,3其中为某产业内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x为该产业的总销售收入。5、从业人数占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人数的比重。反映了产业在就业吸纳能力。其计算公式为:其中为某一产业从业人数,l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从业人数。(二)创新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科学技术的突破为前提,以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的融合为基础的,创新作为技术进步

4、的直接来源,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本文拟从创新实力、创新效率、创新潜力三个方面系统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本文选取以下指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性进行评价:1、r&d经费投入强度。反映的是产业的创新实力。计算公式为: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投入/销售收入。2、技术密度系数。反映的是产业的创新实力。计算公式为:表示i产业技术人员总数,x为i产业从业人员总数。3、专利密度系数。反映的是产业的创新效率。计算公式为:专利密度=产业专利总数/产业企业数。4、新产品收入比重。反映的是产业的创新效率。计算公式为:新产品收入比重=新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收入。

5、5、科研经费增长率。反映的是产业的创新潜力。计算公式为:科研经费增长率=科研经费支出增长/上一年科研支出长远性。(三)长远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长远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市场、产品、技术等方面有着巨大的、长期的、可持续的稳定的潜力,具有广阔的潜在市场。另外一个方面是环境的友好性。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够有效地解决我国所面临的资源约束趋紧和自然环境恶化等问题。本文选取以下指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长远性进行评价:1、需求收入弹性。反映的是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计算公式为:其中为收入需求弹性,y为国民收入,为第i产业部门产品的需求量。2、成长的稳健性。反映的

6、是产业在成长过程中产业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v=/n;i=1,2,3其中表示持续运行3年以上的企业,n为企业总数。3、发展潜力值。该指标用来衡量产业结构优化潜力指标。计算公式为:dp表示发展潜力值,表示各子行业增加值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表示各子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在此的取值为1、2、3,其中1表示初级阶段,2表示中级阶段,3表示高级阶段。4、单位耗能产值率指标。反映了产业部门耗能能力。计算公式为:=/为i产业利用的j能源总量,为j能源的单位使用费,n为划分的能源种类。5、单位三废排放产值率指标。衡量的产业的环境友好度。计算公式为:=/其中为i产业的产出的j废弃物总量,为j废弃物的单位治理费用。(四)关联性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具备很强的带动性,能够向前向后带动一批相关及配套产业,产业链长、覆盖面广,能够形成产业集群。本文选取以下指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性进行评价:1、产业感应度系数。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每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计算公式为:r/n。2、产业影响力系数。是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