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咬文嚼字教案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4/d866445a-95ff-46b9-b7e9-1edc6f3e1705/d866445a-95ff-46b9-b7e9-1edc6f3e17051.gif)
![(完整word版)咬文嚼字教案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4/d866445a-95ff-46b9-b7e9-1edc6f3e1705/d866445a-95ff-46b9-b7e9-1edc6f3e17052.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咬文嚼字教案 学习目标: 1、学生探究目标 学习课文, 探究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 从而自觉养成 “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确谨严的语文学习习惯。 2、教师引导目标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引导学生探究。 (2)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把握“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 可选择从列举的事例及分析入手, 进而探究作者在文中所传达的观点, 让学生在 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中习得“咬文嚼字”的方法,并能运用之。 教学方法: (1)探究学习法。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形成自己对问题 的看法。 (2)讨论交流法。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通过讨论交
2、流,激活学 生的思维,从而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确谨严的语文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打一谜语让同学们猜:小老鼠看书咬文嚼字 2、请同学说说“咬文嚼字”的含义不注重实质,过分推敲词句。是一个贬 义词。大学问家、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却在名为咬文嚼字的文章中赋予了它一 种新的意义,我们来学习一番, 看看从中能获得什么教益, 给我们学习语文有什 么启发。 明确本课学习目标:学习课文,探究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 的重要关系,从而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确谨严的语文学习习惯。 这就是我们这一课的学习目标。 二、学习课文内容 (一)、整体理解 要求:在预习的基础上再粗读一遍文章,注意
3、这样几个问题: 1、给文章标出标号,并概括段意。 2、文章观点性的语段是第几段?作者主要的观点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出 来。 师:好,粗读一遍,回答刚才我提出的两个问题。 文章共分 6 自然段。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1、2)从郭沫若修改剧本屈原台词谈起,具体写如何“炼 字”; 第二部分:( 3、 4、 5)品味史记中“李广射虎”一段,通过与王若虚 的改文比较,证明“咬文嚼字”,实际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突出“咬文嚼字” 的意义; 第三部分:( 6)对典故“推敲”提出异议,再次强调文字上的推敲,实际 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观点性语段在第 3 段,作者主要的观点概括一下就是: 咬文嚼字,实际上
4、就 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这个道理大家是否接受?那么, 我们是否学完了?没有, 对,知道是什么 比较容易,比较难的是为什么和怎么办。 我们不能像一句北京俗语所说的那样“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我们还要从 大学问家那里学些咬文嚼字的本领。 (二)、再读课文 1、请同学再读课文,看一看朱光潜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 要求:认真研读,仔细分析,填表: 投影一、二 例子 分析 道理 “你是没有骨气的 文人”一句的修改 不同句式,不同意味 文字与思想感情关 系密切 史记 “李广射虎” 一段的修改 增减文字,意味不同 “僧推月下门” 一句 的推敲 不同字眼,不同意味 2、具体分析 作者是不是很“随便”地举出这
5、三个实例? 一一不是。 3个修改实例中,第一例是修改后增色不少,表达效果增强了; 第二是改坏了,越改越不好的;第三例是怎么改怎么有理的。 (师:把第1个实例中有关修改后增色的分析给大家找出来,分析一下。 师:把第2个实例中作者认为修改后失色的语句读出来。 生读。 师:再把关于“推敲”的推敲的道理读出来 (生读) 师:我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修改会增色,有的修改会失色,而有的 修改又怎么改怎么有理呢?评判增色、失色和修改有理的标准是什么 呢?大家能不能从作者的分析中归纳出来呢? 修改字词 ,不仅是在修改字词,在文字上推敲, 骨子里是在思想情 感上“推敲”。 这句话非常关键。这也是本文最重要的一句
6、话,它告诉我们,在语言文 字上进行“推敲”时,改好改坏的依据是 思想感情 ,这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即“咬文嚼字” 表面上是在锤炼文字,其实是在 锤炼思想感情 3、视时间而定:插入提问: 对“推敲”这一典故,朱光潜先生和韩愈的 观点发生了分歧,你们如何看待? 其实, 朱光潜先生的观点之所以不同于韩愈,根本原因还是取决于如何理 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即运用怎样的字词, 取决于作者所要表达的 思想感情。 三、 运用实践 1、运用咬文嚼字这一标准,对下列几个炼字炼意的例子,学着朱光潜先生的做 法,咬一番,嚼一番,咬出感情,嚼出味道来,怎么样? 投影三 春风又“到”江南岸 红杏枝头春意“闹” 春风
7、又“绿”江南岸 红杏枝头春意“浓” 眼”看朋辈成新鬼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忍”看朋辈成新鬼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2、交流 例1: “绿”字较之“到”,写活了江南的勃勃生机,又流露出喜悦兴奋的心情。 红杏枝头春意“浓” 红杏枝头春意“闹” 刘公勇在词话里称“一闹字卓绝千古”。 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红,其红 之浓,且将无“声”的景象附着了有“声”的意味。它准确、鲜明、生动,带有 动态地刻画春天的蓬勃生机, 并把作者对春天这样一个万物萌发, 生机盎然的季 节的到来的欣喜用一个 “闹”字表达了出来。 作者的感情态度尽含于一个闹字之 中。 眼看”有冷眼旁观之意,少了“忍看”一词中“
8、强忍着”的悲愤意味 例4: “一枝”乃画龙点睛之词,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 于众梅,悄然“早” 开,更显此梅不同寻常,写出了诗人因突然发现这奇丽的 景象而产生的惊喜之情。 小结:通过本文学习,我们欣喜地发现,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如作一番咬文嚼字 的推敲,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可以说,文学的深刻魅力就在于此。 五、延伸练习 一)、赏读下面两段文字,谈谈自己的看法 1、(苏)东坡闻荆公(王安石)字说新成,戏曰:“以竹鞭马为笃,不知 以竹鞭犬(旧时笑也作 )有何可笑?”公又问曰:“鸠字从九从鸟, 亦有证据乎?” 坡云:“诗曰: 鸠在桑,其子七兮。和爷和娘,恰 似九个。” 公欣然而听,久之始悟其谑也。(宋)苏东坡戏谑编 2、王荆公会客食,遽问:“孔子不撤姜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装工程简易协议条款
- 机械设备进口物流代理协议
- 剧院改造贷款协议
- 广告牌运输与安装合同
- 服装物流服务协议模板
- 展览馆混凝土配送承包协议
- 国际体育用品居间协议
- 咖啡馆装修合作协议
- 爬升模板滑膜施工方案
- 便利店水电改造合同
- 阅读理解特训卷-英语四年级上册译林版三起含答案
- 国库集中支付培训班资料-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及业务操作教学课件
- 屋面及防水工程施工(第二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诗词写作入门课件
- 2023年上海青浦区区管企业统一招考聘用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3年高一物理期末考试卷(人教版)
- 2023版押品考试题库必考点含答案
- 空气能热泵安装示意图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检验批填写全套表格示范填写与说明
- 最新《工会基础知识》试题库及答案1000题【完美打印版】
- 办公家具项目实施方案、供货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