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出菇方式对香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_第1页
不同出菇方式对香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_第2页
不同出菇方式对香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_第3页
不同出菇方式对香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_第4页
不同出菇方式对香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不同出菇方式对香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ifferent Ways of the Mushroom's Impact on Mushroom Yield and Quality学院名称: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生物技术 学生姓名: 学 号: 2014年5月 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安阳工学院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

2、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安阳工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 日 期: 目 录摘要IAbstract 引言1第一章 概况21.1 香菇的营养和保健作用21.2 香菇发展历程和主要栽培方式21.3 香菇发展前

3、景3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42.1 供试菌种42.2 培养料42.3 试验地概况42.3.1 试验所在地42.3.2 试验地点42.3.2 试验地点42.3.3 栽培场所42.4 栽培工艺42.5 菌种制作52.5.1 装料52.5.2 接种52.5.3 菌种培养52.6 栽培袋制作52.6.1 拌料52.6.2 装袋52.6.3 灭菌52.6.4 冷却62.6.5 接种62.7 菌丝培养62.7.1 环境条件62.7.2 料袋摆放62.7.3 翻堆72.7.4 刺孔增氧72.7.5 散堆72.8 试验处理72.9 试验方法72.9.1 排场72.9.2 炼筒82.9.3 转色管理82.9.4

4、 出菇管理92.9.5 菇潮控制10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113.1 不同出菇方式对香菇产量的影响113.2 不同出菇方式对香菇产品形状的影响113.3 不同出菇方式对香菇商品性能的影响13第四章 讨论154.1 香菇栽培季节154.2 香菇覆土栽培的优劣154.3 层架栽培的优劣154.4 畦面立式排放出菇方式的优劣15结论17参考文献18致谢19不同出菇方式对香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摘要:香菇栽培广泛,出菇方式灵活多样,为了研究探讨适宜高产优质栽培的最佳出菇方式,20132014年在河南省修武县开展了三种不同出菇方式对比试验。试验共设置三个处理,分别是塑料大棚地面立式排放出菇、层架出菇、覆土出菇,

5、设三次重复,以当地主栽方式层架出菇为对照。经过比较,认为覆土出菇产品个体发育好、产量高,建议进一步试验、示范、推广。层架出菇方式利于培养优质菇,适合小规模和庭院种植。地面立式排放出菇方式省时省工,适宜规模化种植。三种栽培方式各有优缺点,每一种方式都有它的适应性,生产实践中应根据生产条件、规模、管理水平灵活选择运用,并有针对性地逐步改进技术措施。关键词:香菇;出菇方式;产量;品质;试验Different Ways of the Mushroom's Impact on Mushroom Yield and QualityAbstract: Mushroom cultivation is

6、extensive, the mushroom way agile diversity, in order to study the best way of the mushroom is suitable for high yield and good quality cultivation, the author in 2013-2014 in henan province XiuWuXian has carried out three different ways of the mushroom. Trial set three processing, plastic greenhous

7、es are ground vertical emissions from mushroom, the mushroom, the mushroom turns the soil layer, a repeated three times, and layer frame the mushroom in local's main way to control. Through comparison, think covering the mushroom products good ontogenesis, high yield, suggested that further test

8、s, demonstration and promotion. Layer the mushroom way to cultivate high quality mushroom, is suitable for small and courtyard planting. Ground vertical emissions saving time and labor for the mushroom way,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cultivation. Each ha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ree kinds o

9、f cultivation way, each method has its adaptability, should according to production conditions in production practice, scale, management level flexible choice to use, and have gradually improved technical measures.Keywords: Mushroom ; Mushroom way ; Production ; Quality ; TestI引 言香菇栽培历史悠久,栽培方式多种多样,但

10、主要栽培方式有段木栽培和代用料栽培两大类,应用较广泛的是代用料栽培。其中木屑袋式栽培法由于产量高、周期短,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我国北方袋料栽培多用温室、大棚作为出菇场所,具体出菇方式却表现出多样化。随着社会进步和消费需求增长,广大消费者对食用菌产品质和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适应市场需求,就要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提高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在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探索适合当地生产条件的栽培技术也是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据调查,对于香菇的栽培,不同出菇方式对产量和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探讨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出菇方式,在河南省修武县开展了不同出菇方式对比试验,取得了初步结果。现将试验

11、开展情况和初步结果总结如下,供讨论。第一章 概况1.1香菇的营养和保健作用香菇(学名:Lentinula Edodes),原产中国,又名冬菇、香蕈、花菇,是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口蘑科,香菇属一种食用真菌。香菇是人们重要的食用、药用菌和调味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被人们誉为“菇中皇后”,在民间素有“山珍”之说。香菇高蛋白、低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粗纤维含量相对较高,每100g阔叶香菇干品中蛋白质含量17.53g,较猪肉高33%;脂肪含量1.81g,是猪肉的5.0%;碳水化合物含量53.18g,粗纤维含量6.01g,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营养保健食品1。香菇含有腺嘌呤、胆碱,可预防

12、肝硬化并降低胆固醇;酪氨酸氧化酶,可降低血脂;含香菇多糖,可通过增强人体免疫能力而辅助抗癌;含干扰素诱发剂双链核糖核酸,可以降低病毒;含大量的钾盐,是高档碱性食品;含5-鸟苷酸、香菇精、月桂醇等,使香菇独具特香。因此,香菇被誉为“菇中之王”,是食药用菌中的重要品种之冠2。1.2 香菇发展历程和主要栽培方式香菇栽培历史悠久,早在800多年前已经开始砍花栽培,选择自然条件适宜的山林,依靠自然条件生长,“靠天吃饭”。本世纪50、60年代开始人工接种段木栽培,将适宜栽培香菇的阔叶原木砍伐后,做成直径大于8cm的木段,用以生产香菇。70年代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率先利用木屑菌砖工艺技术。80年代技术进一

13、步改进,在我国南方以木屑为主要原料采用塑料袋栽培法,之后经过不断更新发展,香菇产量大幅度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种植区域不断扩大。栽培料也由传统的有限几种阔叶木屑发展为多种木屑、竹屑、农作物秸杆、谷壳等。生产方式由零星种植发展为产业化经营,中国香菇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北方地区从80年代后开始种植香菇,生产发展迅速,目前已经成为农民致富的途径之一。河南省是全国香菇生产大省,其发展经过了80年代之前的段木栽培,90年代初至2005年前后的木屑代料栽培快速发展,2005年之后木屑代料栽培全面提升发展三个阶段。目前全省香菇主产县达8个,香菇产量占全省食用菌总产量的17%左右,为全省栽培的第二大菇类。驻马

14、店、南阳、周口、三门峡、焦作等地都开展了香菇集约化生产与经营,驻马店泌阳、南阳西峡等地香菇闻名国内外。香菇栽培季节有春栽秋冬出菇,秋栽冬春出菇,冬栽夏秋出菇等等。栽培方式以塑料袋栽培为主,又分为小袋栽培、中袋栽培、大袋栽培。栽培场所从房前屋后到温室、大棚3。出菇方式灵活多样,有脱袋层架式栽培、脱袋地畦栽培、带袋层架式栽培、地栽套种栽培、网棚压块栽培等多种方式,每一种方式都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和农民智慧的结晶。1.3 香菇发展前景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广大消费者越来越追求健康营养的食品,香菇产品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一是香菇富含营养,具有保健作用,被誉为“菇王”,其口感好、味香,烹饪做法

15、多样,倍受消费者青睐,国内外市场潜力巨大。二是香菇在其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施用量少,是人们公认的难得的无污染食品。三是我国种植香菇的原料资源丰富,又拥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广大菇农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4。香菇是我国传统出口食用菌的重要产品之一,在日本、韩国市场占有一定份额。四是香菇“肉”厚,耐贮藏、运输,便于经营。五是香菇便于加工,既能通过保鲜、烘干、盐渍等初加工,又能通过各种工艺加工成香菇酱、调味品、香菇饮料、香菇松、保健品等系列产品。河南省地处中原,是南北气候过渡带,属暖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日照充

16、足,四季分明,雨量集中,全省年平均气温一般在1216之间,大体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山地与平原间差异比较明显。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均较大,全年无霜期从北往南为180240d。年平均降水量约为500900mm。气候适合发展香菇生产。河南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推进梯次发展的中间地带,是全国重要的铁路、公路大通道和通信枢纽,利于发展现代农业。香菇生产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主要表现在生产技术不规范,与国际先进技术相比,产品质量较低。因此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要加强香菇规范化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2. 1 供试菌种供试香菇菌种为808,从浙江丽水林科所

17、菌种场引进808香菇原种。2.2 培养料栽培种培养基配方:木屑78%,麦麸20%,石膏1%,糖1%。栽培料配方:木屑1000kg,麸皮200kg,石膏20kg,另加尿素、磷酸二氢钾3kg,石灰5kg,含水量55%60%,PH值77.5。2.3 试验地概况2.3.1 试验所在地河南省修武县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介于北纬35°07'3935°2832、东径113°0817113°3203之间,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4.5,春季平均气温14.8,夏季平均气温26.4,秋季平均气温15.0,冬季平均气温1

18、.7。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0.1,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7.2。气温年较差27.1,年平均降水量560.4mm。按照降水分布情况,一年又可分为干、湿两季,冬半年少,夏半年多,降水主要出现在汛期68月。全年降水量1月份最少,只有5.2 mm,7月份最多,可达154.9 mm。年平均无霜期216d,年平均日照时数2062.4h,光热资源丰富,有利于食用菌生长发育。全县2013年食用菌总投料量达15000余吨,其中香菇投料量3500余吨,年产香菇3000余吨。2.3.2 试验时间与地点20132014年在河南省修武县五里源乡卧龙岗村,修武县香菇生产基地进行了三种不同出菇方式对比试验。2.3.3

19、栽培场所栽培场所为塑料大棚,位于背风、向阳、通风良好处,砖混基础,水泥基复合材料栱杆,塑料膜外加草帘遮阴。接种室、栽培大棚东西走向,长50m,宽14m,面积700m2,中柱高3m。层架栽培于菇棚内搭建菇床,长7m,宽0.8m,菇床高8层,层间距0.2m,一层面积5.6m2。2.4 栽培工艺香菇生产程序包括:制种配料装袋灭菌接种培养排场转色出菇管理采收5。2.5 菌种制作2.5.1 装料按栽培种培养基比例配好,均匀搅拌,装入18cm ×55cm聚乙稀袋,装袋松紧适宜。 2.5.2 接种选择洁净、密闭条件好的房间,接种前用气雾消毒剂灭菌,通风后开始接种。接种人员用75%酒精擦拭手。接种时

20、用0.2%高锰酸钾擦洗原种袋,用75%酒精浸泡过的毛巾擦拭料袋,用接种锥在料袋一侧均匀扎一排3个菌孔,另一侧交错排列扎3个孔,将原种块塞进菌孔,以胶袋密封。2.5.3 菌种培养香菇接种后将温度控制在25 左右培养,超过30 翻垛降温,放风通气。2.6 栽培袋制作栽培袋制作程序包括:拌料袋装、扎袋口灭菌冷却接种。2.6.1 拌料8月5日开始拌料,按配方比例,计算出栽培用料量。将木屑、麦麸、石膏等干料翻拌至拌匀,加水至含水量达到55%60%,以用手握料成团,松开料散开为宜。 2.6.2 装袋拌料后装袋。用长55cm,宽18cm的低压聚乙烯专用筒料,先扎紧一端,用火熔密封,以不漏气为准。将混合均匀的

21、培养料装入袋中,松紧适中,以手托袋中间,感觉不松软,料袋不变形为度。装好后把袋边擦净,防止杂菌感染,用线扎紧,用胶袋密封,防止蒸料时蒸汽进入。装料要急时、总时间不超过3h,防止培养料发酵。装好料后将料袋搬运到指定地点,搬运过程中要细心,不要刺破料袋。培养料装量与灭菌设备工作量相衔接,做到当日配料,当日装好,当日灭菌。2.6.3 灭菌装好的菌袋立即进行常压灭菌。灭菌前以花砖垒成18cm高的平台,长宽各4.5m,布置加热管,把料袋放于平台上,整齐摆放1213层,一次排放6t料,用聚乙烯农膜覆盖,然后用常压锅炉通过加热管加热。大火加热达到100,然后保持36h左右停火。 2.6.4 冷却停止加热后,

22、当温度降至7080左右时趁热出锅,将蒸过的料袋移至消毒过的接种室内冷却。 2.6.5 接种在塑料大棚内用聚乙烯塑料膜间隔成接种帐,大小以每间摆放1200袋料为宜。接种前用气雾消毒剂消毒,袋料、接种工具移入接种室后,室内进行二次消毒,消毒后通风1h开始接种。接种时用消毒盒消毒。接种人员穿干净工作服,戴口罩,用75%的酒精擦手。准备好适量75%的酒精用以栽培袋消毒。为了加快接种速度,保证接种质量,接种时将工人编成4个人一组。第一人用纱布醮酒精在料袋表面迅速擦洗一遍,然后用锥在料袋一侧顺袋长方向按等距离打上一排3个接种穴孔,穴孔直径1.5cm,深约2cm,再翻过料袋另一侧,错开对面穴孔位置打一排3个

23、孔,即每袋料两侧两排6个穴孔。第二个人用无菌接种镊子夹出菌种块,迅速放入接种孔内,塞好,菌种略高于袋面。第三人用3.253.6cm×3.54.0cm的胶片封好接种穴。第四个人把接种好的料袋搬运到指定位置。边打穴、边接种、边封口、边搬运,动作要迅速、熟练,尽可能地在短时间内完成,接种过程中不开门,接种完成要清扫场内杂物,然后盖薄膜。一个星期后的每天清晨要进行通风换气一次,时间1h左右。2.7 菌丝培养2.7.1 环境条件香菇接种后,将菌筒放置在卫生条件好,通风、阴凉、光线弱的地方进行菌丝培养6。湿度:发菌期保持室内空气干燥,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下。温度:保持培养室内温度25左右,料温

24、不超过28,注意通风降温,保持室空气新鲜。光照:保持室内黑暗。2.7.2 料袋摆放7,8接种培养料袋摆放整齐,层高10层左右,堆垛间保持一定距离,以利于通风。2.7.3 翻堆接种后10d第一次翻堆,将料袋摆放成“井”字型,高7层9,10。以后每10d左右翻袋一次,袋上下左右调换位置,使发菌一致,同时检查香菇菌丝生长情况,去除污染。2.7.4 刺孔增氧接种后15d,菌丝伸长10cm左右,袋温比室温高3左右,此时氧气不足,满足不了菌丝生长需要,将胶袋一边揭起通风,同时保持培养室通风,室内温度25左右为宜。接种后20d,结合翻堆开始刺孔,每隔10d左右在离菌丝生长点2cm左右刺孔810个,逐渐加大刺

25、孔数目11。2.7.5 散堆当培养袋菌相连,随着刺孔增氧,袋温比室温高5左右,此时加大通风量,必要时散堆降温。2.8 试验处理试验设置三个处理,每个试验小区100袋,三次重复,试验共用900袋料。处理B:塑料大棚地面立式摆放出菇。处理C:塑料大棚覆土出菇。处理D:塑料大棚层架出菇。2.9 试验方法2.9.1 排场2014年3月初,栽培袋已经在发菌棚内发好菌,菌丝发满、基料内长满菌丝体,进入香菇转色管理的关键时期。通过打孔增加其内部氧气、排除废气、提高代谢和散失部分水分,每袋打孔70个左右,然后移入出菇棚内按照试验设计进行摆放。处理B:在大棚内做畦,畦宽150180cm,东西走向。离地面30cm

26、左右高处用铁丝拉线,每畦7道拉线,间隔25cm,畦与畦之间留50cm走道。将发好菌的料袋立于拉线间,菌筒与畦面成80°夹角,料筒与料筒之间隔57cm,每畦摆放8排。处理C:在大棚内挖畦,东西走向,畦宽100cm、深20cm、长度15m,把菌丝体达到生理成熟的菌棒脱去菌袋,紧贴横卧于畦内,覆土1cm后上盖草并喷湿。覆土选用未种过食用菌的沙壤土,加3%的石灰粉。处理D:把菌丝体达到生理成熟的菌棒均匀摆放于层架上,菌棒垂直于层架走向,每层架上摆放两排。2.9.2 炼筒各处理按照设计要求摆放好后,不闷棚,保持通风,棚上覆盖覃帘遮阴,进行低温炼筒3d,温度保持18左右。2.9.3 转色管理将经

27、过炼筒的菌袋进行脱袋,用锋利的刀片沿着料筒面纵向划开,剥掉塑料袋,不要划着菌丝。准确把握脱袋时间,即菌丝达到生理成熟时脱袋。避免脱袋太早不易转色,太晚菌丝老化,常出现黄水,易造成杂菌污染,或者菌膜增厚,香菇原基分化困难。脱袋时的气温保持在1525,将要脱袋转色的菌袋用刀片划破,脱掉塑料袋。处理B脱袋前,先将畦底铺一层炉灰渣或沙子,把脱袋后的菌筒按58cm的间距立排在畦内。菌柱以7080°的角度斜靠在铁丝上。脱袋立排菌柱要快。处理D,把脱袋后的菌筒均匀摆放在出菇层架上,每个层架放两排,菌筒与层架走向垂直,内侧一端两个菌筒相距5cm,外侧一端各超出层架10cm,菌筒间距58cm。处理C,

28、覆土前脱袋,按要求摆放。脱袋后,要保湿、保温、遮阴。大棚密闭3d升温到25左右,不超过28不通风;脱袋后的菌柱要防止太阳晒和风吹,这时温室内的空气相对湿度最好控制在85%左右,塑料膜上有凝结水珠为宜,使菌丝在一个温暖潮湿的稳定环境中继续生长。有黄水的菌柱可用清水冲洗净。经过3d后,菌筒表面出现短绒毛状菌丝。当菌丝接近2mm长时开始通风降温。温度保持在2025,同时加大温差,日夜温差保持10左右,促使绒毛状菌丝倒伏,这样就在菌筒表面形成一层薄的菌膜。避免温度高时绒毛过长,转色后菌膜过厚,推迟出菇,影响产量;温度低时不转色或转色慢。同时增加揭膜次数,降低塑料大棚内湿度,避免湿度大时绒毛不倒伏或倒伏

29、后重新形成绒毛层。绒毛倒伏后,每天放风23次。每次约30min,增加氧的供给和光照。光照强度可调控在1000lx左右;香菇菌筒表面干湿交替,限制菌丝生长,促其转色,用手指触料筒面有指印时,再覆盖薄膜。开始转色时,加大通风量,每次通风1h左右。结合通风,每天向菌柱表面轻喷水12次,喷水后要晾1h再盖膜。转色过程中,菌筒外面分泌黄水珠,这是出菇先兆。黄水珠形成初期,加厚顶棚厚度,拆稀东南向围帘,延长揭膜时间,用脱脂棉将黄水珠吸掉,确保正常出菇。通过掀、盖塑料薄膜,调节棚内菌筒温度、湿度、通风及光照状况。菌筒表面颜色逐渐转成粉红色,乃至形成红褐色、有韧性的菌膜。正常条件下,经15d左右,菌棒即完成转

30、色。其感观标准为:料表面呈棕色至棕褐色,“色花斑”约占菌棒总面积的10%以下;菌膜厚度适中;菌棒富有弹性,敲击有干木棒的声响;重量较转色前减轻20%左右,转色前每袋料2.753kg,转色后约2.252.5kg。2.9.4 出菇管理经过培养,菌丝生理成熟、转色正常的菌筒进入出菇期,经温差、湿差和光的刺激,就会自然形成菇蕾。催蕾出菇时搞好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管理。温度:香菇属于低温、变温结实性食用菌类。菌筒转色后,要使它顺利形成原基,必须拉大昼夜温差。日间采光增温,晚止通过揭膜放风,日夜温差达10以上12。湿度:菌筒含水量控制在50%55%为宜,不超过60%,不低于40%,菌筒重量与装袋时原量相

31、比,如重量减轻15%20%左右,即菌筒重量在2.252.5kg时,无需补充水分,若减轻超过20%时适当补水,采取注水法补充水分至含水量达50%,避免菇体因缺水长势减弱,造成香菇减产。在催蕾阶段注意增温的同时要保湿,早晚喷水,勤喷少喷,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即棚内薄膜上有一层水珠为适2。分化出菇盖、菇柄后,稍微降低湿度,以薄膜内部无水珠滴下为准,防止红色链孢、绿色木霉发生。覆土栽培的在出菇后,菇蕾分化期间每隔23d在畦面喷水一次,避免喷在菇体上。通风:香菇是好氧性真菌,随着菇蕾的发育,对氧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保温保湿的同时,根据天气情况决定揭膜次数和时间,阴天湿度大,适当增加通风量,

32、以保证菇体质量。光照:香菇发育要求一定的散射光,光照不足时菌盖颜色浅,菇柄长,商品价值降低,光照保持在300500lx,以棚内能阅读报纸为度。通过上述管理,香菇正常出菇,4月上旬形成头潮菇。2.9.5 菇潮控制香菇具有潮次分明,多潮出菇的特性,其中,采头潮菇后的管理是取得高产优质的基础。头潮菇采收后停止喷水10d,揭膜通风,降低菇床湿度,晾干菌筒。10d后给菌筒注水,使菌筒重量接近原装料时重量,即每筒料重2.753kg。然后覆盖薄膜保温保湿35d,让菌丝复壮积累营养。35d后,按采菇前进行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管理,促使菌丝分化菇蕾,形成新的菇潮。以后每采收一次,补水一次,然后调控温、光、气、

33、水,形成一次菇潮,累计采收7潮菇。覆土栽培方式在每一潮菇采收后用土补缝,避免菌筒祼露。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3.1 不同出菇方式对香菇产量的影响按照试验设计搞好观察记载,分别调查记录每个处理、每次重复的产量。记录产量时,分别记录每潮菇的产量,然后以小区为单位合计每个重复的总产量。统计结果见表3.1。表3.1 各小区香菇产量统计表 单位:kg小区IIIIII合计平均B105.5100.8115.0321.3107.1C135.1130.8129.9395.8131.9D(CK)114.5113.5105.1333.1111.0合计355.1345.1350.01050.2平均118.4115.011

34、6.7116.7从表中数据看出,小区平均产量为处理B 107.1kg,处理C 131.9kg,处理D 111.8kg。处理C产量最高,依次为C、D、B。计算表明处理C即覆土出菇方式比对照即层架出菇方式增产(131.9 - 111.0)/111.0=18.8%,比处理B即畦面立式排放出菇方式增产(119.5 - 107.1)/107.1=11.58%,说明采取覆土出菇方式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处理B与对照产量相近,处理B比对照减产(111.0 - 107.1)/111.0=3.5%,减产不明显。3.2 不同出菇方式对香菇产品形状的影响在各小区头潮菇中随机抽取30个产品个体,分别测量产品个体菌盖直径

35、、菌柄长度、菌柄粗度,计算平均值。记录结果见表3.23.4。表3.2 各小区产品菌盖大小统计表 单位:cm 小区IIIIII平均B5.35.86.05.7C6.57.16.86.8D(CK)6.05.75.65.8平均5.936.576.13从表3.2看出,小区平均菌盖直径为处理B 5.7cm,处理C 6.8cm,处理D 5.8cm。处理C直径最大,依次为C、D、B。计算表明处理C即覆土出菇方式比处对照即层架出菇方式增大(6.8 - 5.8)/5.8=17.3%,比处理B即畦面立式排放出菇方式增大(6.8 - 5.7)/5.7=19.3%。说明采取覆土出菇方式的香菇菌盖明显大于其它两种出菇方式

36、。处理B与对照香菇菌盖大小相近,处理B比对照减小(5.8 - 5.7)/5.8=1.7%,减小不明显。表3.3 各小区产品菌柄长度统计表 单位:cm 小区IIIIII平均B5.15.75.75.5C5.35.05.15.1D(CK)4.95.45.65.3平均5.15.45.4从表3.3看出,小区平均菌柄长度为处理B 5.5cm,处理C 5.1cm,处理D 5.3cm。处理B长度最大,依次为B、D、C。计算表明处理C即覆土出菇方式比对照即层架出菇方式缩短(5.3 - 5.1)/5.3=17.3%,比处理B即畦面立式排放出菇方式比缩短(5.5 - 5.1)/5.5=7.2%。说明采取覆土出菇方式

37、的香菇菌柄长度小于其它两种出菇方式。处理B与对照香菇菌柄长度相近,处理B比对照菌柄增长(5.5 - 5.3)/5.5=3.6%,增加不明显。 表3.4 各小区产品菌柄粗度统计表 单位:cm 小区IIIIII平均B0.90.80.90.87C0.80.91.00.9D(CK)0.80.90.80.83平均0.830.870.9从表3.4看出,小区平均菌柄粗度为处理B 0.87cm,处理C 0.9cm,处理D 0.83cm。处理C菌柄最粗,依次为处理C、B、D。计算表明处理C即覆土出菇方式比对照即层架出菇方式增粗(0.9 - 0.83)/0.83=8.4%,比处理B即畦面立式排放出菇方式比增粗(0

38、.9 - 0.87)/0.87=3.45%。说明采取覆土出菇方式的香菇菌柄粗度大于其它两种出菇方式。处理B与对照香菇菌柄粗度相近,处理B比对照菌柄增粗(0.87 - 0.83)/0.87=4.8%,增加不明显。3.3 不同出菇方式对香菇商品性能的影响采收香菇产品时,按照质量分为优质菇、一般菇和次品菇三个级别13。以体圆,菌伞肥厚,盖面光滑,质干不碎;手捏菌柄有坚硬感,放开后菌伞随即膨松如故;色泽黄褐,菌盖直径大于5.5cm,菌柄长度不超过7cm,粗度不低于0.8cm,远闻有香气,无霉蛀和碎屑等为优质菇。以体较圆,菌伞较肥厚,盖面较光滑,色泽黄褐,菌盖直径大于4.0cm,菌柄长度不超过9cm,粗

39、度不低于0.7cm,在当地市场销售顺畅为一般菇。以其余品质较差,市场销售价格低于一般商品菇为次品菇。以头潮菇为调查群体,采收头潮菇时,各小区随机抽取50个产品个体,进行分类,以处理为单位记录各级菇数量,计算据所占百分比。结果见表3.5。 表3.5 各品种香菇产品个体质量分级比例统计表 单位:% 处理优质菇一般菇次品菇B275815C285715D(CK)305713从表3.5看出,各小区优质菇率为处理B 27%,处理C 28%,处理D 30%。处理D优质菇率最高,依次为处理D、C、B。处理C即覆土出菇方式比对照即层架出菇方式降低(30 - 28)/30=7%,处理B比对照优质菇率降低(30 -

40、 27)/30=10%。各小区商品菇(优质菇与一般菇之和)所占比率为处理B 85%,处理C 85%,处理D 87%。处理D比率最高,处理B、C比率相同,均比对照降低(87 - 85)/87=2.3%,变化不明显。第四章 讨论4.1 香菇栽培季节香菇栽培季节灵活多样,因品种类型、栽培地区生态条件、栽培习惯不同,接种时间明显不同。本试验所选用的808为中温品系,理论发菌时间120150d,当地群众采取秋播春季出菇的栽培方式,即在8、9月份接种,接种后菌丝经过秋季快速生长、冬季缓慢生长,次年3月初菌丝发育成熟,日历时间达180210d。春季于大棚中排场出菇,合理利用了春秋两季适宜香菇生长发育的条件,

41、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值得进一步试验和借鉴。4.2 香菇覆土栽培的优劣从试验看数据分析,覆土栽培在产量和个体发育上均表现了一定的优势。这种优势的可能原因是:土壤保湿能力强,菌筒损失水份少,通过畦面喷水的方法,干湿交替,易于满足香菇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湿度条件;土壤中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可供利用,易于满足香菇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条件;地温相对稳定,不易受外界低温影响;营养集中在一侧出菇,个体优势明显。除此之外,覆土栽培还具有省工的优势,大幅度节省每一潮采收后补充水分、营养的繁琐工序。覆土栽培虽然优势明显,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劣势,表现在香菇需要顶土出菇,加上产品接近地面,喷水等管理过程易在菌盖皱褶中保留土壤

42、砂粒,影响产品纯洁度。因此在采用此法出菇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如喷水时尽量雾化、小心谨慎,防止土粒溅起。4.3 层架栽培的优劣香菇层架出菇方式是河南各地广泛运用的栽培方式,也是当地农民长期使用的主栽方式,因此本试验将此法作为对照处理。试验表明该法产品优质菇率最高,可能原因是料袋离地面较高,日夜温差较大,卫生条件好,利于栽培过程中检查管理。采用此法还有两项优势,一是栽培场地可大可小,能充分利用耕地、庭院、房前屋后、空闲房屋作为栽培场所,适宜不同规模种植。二是管理过程中工人能够直立操作,劳动强度较低。劣势是规模栽培中层架搭建耗时、费工、费料。4.4 地面立式排放出菇方式的优劣地面立式排放出菇与层架出菇方式产量和个体发育相近,优势是节省层架材料,排场省时、省工,适宜利用耕地建造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进行规模化栽培。劣势是栽培管理过程中工人需弯腰、下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