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人民医院基坑工程方案_第1页
第一人民医院基坑工程方案_第2页
第一人民医院基坑工程方案_第3页
第一人民医院基坑工程方案_第4页
第一人民医院基坑工程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襄阳东锦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第一人民医院儿科诊疗楼工程基坑 监测方案襄阳东锦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二 零 一 四 年 三 月 四 日第一人民医院儿科诊疗楼工程基坑监 测 方 案 编 写: 审 核: 技术负责人:电话3398672电传址:襄阳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城路11号襄阳东锦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二零一四年三月四日一、工程概况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诊疗楼项目基坑工程位于襄阳市樊城区朝阳路与解放路交汇处。设2层整体地下室。基坑面积大致呈矩形,南北向长约54.4m,东西向宽约26.70m,基坑周长约162.2m,占地面积约1453.81m2。基

2、坑开挖深度为11.95-13.75m。基坑北侧、东侧靠北为3-5层门诊楼,东侧靠南为空地,南侧为6-7层内科楼,西侧为朝阳路,基坑周边距离已有建、构筑物相对较近。基坑支护设计方案采用排桩+内支撑,外围采用桩间双管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基坑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二、监 测 项 目 及 依 据2.1监测目的该基坑监测的主要目的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及时了解和分析基坑边坡土体、支护结构、地下设施和周边建(构)筑物的受力和变形情况,及时地捕捉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做到信息化和情报化施工,从而确保基坑施工的顺利进行以及场地周边地上地下各项设施的有效运转和安全使用。2.2监测依据基坑监测严格按国家和地方规范、规程

3、进行,国家及地区相关技术规范主要有:(1)湖北省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T159-2012;(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6)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 111-98; (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8)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第一人民医院儿科诊疗楼基坑工程勘察地质平剖面图、柱状图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严格按国家和地方规范、规程进行,国家及地区相关技术规范主要有: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

4、07-2011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 8-2007三、监 测 项 目 和 仪 器 设 备3.1监测项目本基坑面积大,周长约为162.2m,水平位移及沉降都较突出。结合以前我方工程深基坑监测的经验,确定监测项目如下: 1.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观测及沉降观测;2.支撑轴力监测(应力应变);3.基坑周边建(构)筑物沉降监测;4深沉水平位移监测;5.水位监测;6.目测巡视。3.2监测仪器根据本工程的监测项目和基坑面积较大的特点,配备的主要监测仪器:1.中纬全站仪 2.DS05水准仪3.应力应变测试仪 4.水位测试仪,标尺 5.测斜仪仪器精度要求: 全站仪:转角差±1.3秒,测距

5、7;1.6ppm。 全站仪:一测回水平方向标准偏差2秒。水准仪:每公里高差偶然中误差0.7mm3.3监测精度围护墙顶水平位移:测量精度不低于二级,观测点坐标中误差1mm围护墙顶及围护产柱竖向位移:测量精度不低于二级,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1mm临近建筑物沉降:测量精度不低于二级,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1mm四、监 测 方 法 和 技 术 要 求4.1监测点布设监测点布设根据规范文件要求,共设立测点如下:(1) 支护结构水平位移、沉降观测点10个;(2) 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点共23个;(3) 周边道路沉降监测点5个;(4) 基准点为4个;(5) 支撑轴力监测点8个;(6)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4个;(

6、7) 水位监测点9个;(8) 立柱水平位移监测点2个。4.2监测方法及技术要求4.2.1基坑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用1416的膨胀螺栓或16钢筋布设在基坑边坡内侧,测点间距约15米,其位置见监测点点位布置图(支护结构水平位移观测点和沉降观测点二点合一)。水平位移观测主要采用视准线法进行观测,即沿基坑边线的方向上建立一条基准线,在该基准线的一端点设置全站仪,瞄准远方另一端点定向,然后转动全站仪望远镜,读取全站仪十字丝所对应的各测点的读数,比较相邻两次的读数结果,即可得出测点在该观测周期内的位移值。测量仪器为全站仪,作小角度测量求得水平位移量数值。在基坑不规则之处可采用测距法和收敛法,测

7、量仪器为全站仪和收敛计。支护结构的沉降观测采用S1级精密光学水准仪进行观测,水准路线应形成闭合路线,水准基准点应布设在基坑能影响到的范围以外的地方,且应不少于三个。用精密水准仪以水准基点为准,作环形高程测量求得沉降量数值。在不同的观测周期中,应使用固定的仪器和标尺;对水准仪应不定期进行I角检验。当I角大于±15时,应及时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要求进行校正。对于观测结果,应采用加权平均法进行平差计算。 基坑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及沉降观测点的形式和设置方法应根据工程性质和施工条件来确定或设计。一般基坑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及沉降观测点,大都设置在基坑内侧上方。我公司的观测点形式如下: 4.2.2

8、 基坑周边建(构)筑物沉降观测: 沉降监测点的制作和埋设:观测点的位置和数量,根据委托单位的要求、基础的构造、荷重以及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情况而定。为了能够反映出建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监测点要结合本工程建筑结构特点,布置在最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沉降变形特征且便于监测的位置。周边建筑物应首先沿其周围每隔1020m设一点,房角、纵横墙连接处以及沉降缝的两旁均应设置观测点(当委托单位有具体要求时以委托单位要求进行布点)。一般要求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监测点纵横向要对称,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同时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监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修装饰阶段因墙体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监测点,不能连续监

9、测而失去监测意义。如观测点的布置不便于测量时,测量人员应与委托方协商,选择合理的布置方案。所有观测点应加以编号,以便进行观测和记录。对观测点的要求如下:A. 观测点本身应牢固稳定,确保点位安全,能长期保存;B. 观测点的上部必须为突出的半球形状或有明显的突出之处,与柱身或墙身保持一定的距离;C. 要保证在点上能垂直置尺和良好的通视条件。根据本工程建筑结构特点及委托方的要求,沉降监测点必须在主体首层砼浇筑后,全部埋设完毕。4.2.3、观测点的形式与埋设沉降观测点的形式和设置方法应根据工程性质和施工条件来确定或设计。一般民用建筑沉降观测点,大都设置在外墙勒脚处。我公司的观测点形式如下:4.2.3应

10、力应变监测埋入式应变计的两端有两个不锈钢圆盘。圆盘之间用柔性的铝合金波纹管连接中间放置一根张拉好的钢弦,将应变计埋入混凝土内。混凝土的变形(即应变)使两端圆盘相对移动,这样就改变了张力,用电磁线圈激振钢弦,通过监测钢弦的频率求混凝土的变形。 4.2.4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将测斜导管预埋设后,测定导管的位置初始值。当土层发生侧向移动时,测斜管也相应地产生形变。将测斜仪探头沿测斜管导槽底部自下而上每隔1m(或50cm)测得读数并提拉而上,直至孔口测完各个读数X0;然后将探头取出旋转180°,按照同样方法测得X180;X0-X180为X方向在各部位的读数差。通过比较各位置的读数差与初始值,可求

11、得各位置的相对位移变化量,即差数。对差数求和得到位移量;最后,对同一位置的位移量矢量合成,可求得沿深度的位移量。利用测斜仪定期对管道的形变情况进行监测,然后通过纵向比较各期的监测数据,就能够得到管道沿深度在监测期间的形变情况。 检测原理简图4.2.5水位监测先用水位计测出水位管内水面距管口的距离,然后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出水位管管口绝对高程,最后通过计算得到水位管内水面的绝对高程。记录各个时期水位的变化。在基坑开挖施工中,须在基坑内进行大面积疏干降水以保持基坑内土体相对干燥,以便于土方开挖和土渣运输,如果止水帷幕的实际效果不够理想,将势必对周边环境和建筑物造成危害性影响,严重将造成基坑管涌、塌方

12、的危害。为了使浅层地下水位保持一适当的水平,以使周边环境处于相对稳定可控状态,加强对坑内、外浅层水位和承压水位的动态观测和分析,对于了解和控制基坑降水深度、判定围护体系的隔水性能,分析坑内、外地下水的联系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水位动态变化的量测,可在基坑降水前测得各水位孔孔口标高及各孔水位深度,孔口标高减水位深度即得水位标高,初始水位为连续二次测试的平均值。每次测得水位标高与初始水位标高的差即为水位累计变化量。采用电测水位计。基坑内水位变化观测一般由降水单位实施,可采用降水井定时停抽后量测井内水位的变化4.2.6现场目测巡视检查:采用仪器进行监测是基坑监测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但由于仪器监

13、测毕竟有限,不可能覆盖基坑变化的所有地方,因此,作为补充,由有经验的工程师定期进行现场目测巡视检查是非常必要的,检查内容包括边坡、邻近建筑物及邻近地面有无新裂缝发生;原有裂缝有无扩大、延伸,断层有无错动发生;地表有无隆起或下陷;排水沟是否畅通、排水孔是否正常;是否有新的地下水露头,原有的渗水量和水质有无变化。巡视检查可用眼看、手摸等直观的方法,或辅以锤、钎、钢卷尺、读数显微镜等简单工具进行。五、监 测 工 作 的 组 织 与 项 目 管 理5.1监测工作的组织结构本监测工程实行项目负责制,项目负责人负责技术、质量、安全等各项事宜,组织项目实施。项目部下设监测小组,组长由专业工程师担任。项目部人

14、员组织结构如下:项目负责人:1人,监测组长,1人监测组成员:4人 5.2监测周期基坑开挖前,进场设置监测点,部分监测点根据开挖顺序在各边开挖前后陆续布设,建立基点网,初值观测,周边环境调查等。观测总的时间根据委托单位要求确定,初定为两个月。 监测频率表序号项目名称监测频率1基坑水平位移观测地下室施工期间,每34天观测1次。2基坑沉降观测地下室施工期间,每34天观测1次。3裂缝观测根据现场情况确定4周边建筑沉降监测地下室施工期间,每34天观测1次。5水准基点每一个月校核一次。6应力应变监测地下室施工期间,每34天观测1次7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地下室施工期间,每34天观测1次8水位监测地下室施工期间,

15、每57天观测1次根据变形等综合监测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频率,出现险情时则监测时间为一天一次或数次。当出现事故征兆时应进行连续监测,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基坑开挖间歇期、变形趋向稳定时,观测时间间隔可为57天,基坑运行维护观测时间间隔可为1015天。根据以上所设定的观测频率初步确定本基坑监测的工作量如下表:基坑监测工作量统计表序 号项 目数量(点/孔)观测次数备注1基坑支护水平位移观测12152基坑支护沉降观测12153目测巡视4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12155水准基点/位移基点415基坑6应力应变监测点4157水位监测点98注:拟设基坑开挖及地下室施工期2个月计算。5.3险情预报及监测信息的反馈5.

16、3.1、报警值根据湖北省深基坑技术规定、建筑物变形测量规程等规范以及本工程支护设计计算书,本工程各项监测预警控制指标如下:1支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24mm;位移速率:2mm/天沉降速率:2mm/天,最终沉降30mm。2基坑周边建(构)筑物、道路:沉降速率:2mm/天,最终沉降30mm。3 支撑轴力监测: 设计控制值的80%。4深层水平位移: 没有具体说明,建议值2mm/天。5水位监测:高程变化速率300mm/天,最终变化高程1000mm。 5.3.2、沉降稳定控制值依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中规定,一般监测工程,若最后100天的沉降速率0.010.04mm/d,可认为建筑物已进

17、入沉降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宜根据各地区的地基土的压缩性确定。依据襄阳地区经验,本工程取值为0.01mm/d。若上述全部监测周期完毕后,沉降速率大于0.01mm/d,则需相应增加监测周期。监测信息应及时反馈,每次观测完毕后,及时向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口头通报观测结果,并及时整理提交监测报告,分析基坑边坡的安全可靠性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当基坑出现险情时,及时向业主提出建议和应急措施,为信息化施工提供依据。54、监测工作流程为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提高经济效益,在基坑支护与开挖工程中严格科学监测和动态信息化施工,使得设计、施工和监测三位一体化。系统工作流程见下图。 基坑支护设计 围护结构施工 优

18、化设计 修改施工方案 后期开挖 开挖施工方案 前期开挖 前期施工 采取相应措施 地下室施工 基 坑 工 程 监测方案 布设测点 监测数据分析 险情预警预报 跟踪监测 定期监测 与评价预测预报 提出合理化建议 系统工作流程图六、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6.1、质量目标本项目质量目标:创优。严格执行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主动配合业主和总包在施工过程中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处理好各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关系。服务于全过程。及时做好各类质量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和反馈。认真完成本项目由于设计与施工变更等原因而增加的工作量,并保证要求和工作质量不变。6.2、质量保证体系6.3、监测工作的管理6.3.1 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19、项目组成员服从项目经理的统一调配,并在日常监测工作中严格按投标方案的要求带领作业人员实施作业,并经常保持与建设单位、总包单位的联系,及时了解场地施工进度,安排与落实监测工作的步骤,配合施工的顺利进行。6.3.2 监测过程的质量控制作业人员应严格按方案要求及相应规范进行作业,发现超出允许误差时应及时纠正或进行返工。技术问题由工程负责人与审核人审定人商量后作出决定,工程负责人与审核人实施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杜绝质量问题的产生。6.3.3文件与资料的管理监测工作中的相关函件、以及日常监测工作中的内外业资料等应分类装订统一管理,或者有计算机备份以防丢失。提交的监测成果资料应统一格式并进行签收登记。6

20、.4、保证监测质量的措施6.4.1仪器、仪表a、将按设计图纸和文件以及生产厂家的产品说明书对所采购的仪器设备进行测试、校正,以防质量不合格元件的埋入。钻孔孔深要到位,且孔身要垂直,回填应密实。各测点初始值的测定应待测点埋设稳定后进行(一般710天)。b、监测仪器要经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机构进行校准,并取得检定证书后方可使用。如需更换仪表时,应先检验是否有互换性,并进行对比检测,以保持监测数据的延续性。6.4.2 野外作业a、组成强有力的项目组,抽调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的人员担任项目组主要负责人。项目组的其它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具有相应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操作能力,关键、特殊

21、岗位人员持证上岗。b、监测工程专业技术强,我司将对职工进行宣贯、培训,对职工加强质量意识教育,把“质量第一”从思想上落实到行动中去。对埋设全过程进行详细的施工记录。c、进场前,组织全体人员学习监测施工的技术方案,每个施工人员了解项目的总体要求,熟悉各自岗位的职责、技术要求和作业程序,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执行。d、加强测点的保护工作,测点周围设置明显标志并进行编号,严防施工时损坏。6.4.3 资料采集及整理a、 制定有关质量文件和记录的管理办法,及时做好各类施工记录、工程检验资料、各类试验数据、鉴定报告、材料试验单、各种验证报告的收集、整理、汇总工作;b、外业观测资料在内业计算前均要进行检查与复检

22、,在保证采集数据正确的前提下方可进行计算;c、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会审,及时编制分项施工指导性文件、制定工序质量控制文件,及时解决监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七、安全检测、文明检测、环境保护7.1、安全监测由于基坑监测现场环境复杂,监测人员要时刻注意自身安全和设备仪器安全。7.2、文明监测在监测的过程中与委托方接触时,监测人员应文明礼貌。7.3、环境保护遵守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在监测过程中爱护现场环境。八、监 测 资 料 8.1监测资料整理 监测成果资料按基坑施工的不同阶段,以不同形式逐步整理提交,具体如下: 8.1.1.原始状态调查资料 原始状态系指基坑支护防渗结构施工完成,基坑开挖之前,基坑支护防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