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北传统村落景观风貌更新设计探析_第1页
豫北传统村落景观风貌更新设计探析_第2页
豫北传统村落景观风貌更新设计探析_第3页
豫北传统村落景观风貌更新设计探析_第4页
豫北传统村落景观风貌更新设计探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豫北传统村落景观风貌更新设计探析    张少伟 张广沛摘 要:文章在乡村振兴发展大背景下,对豫北传统村落现存的历史文化脉络及景观风貌特色进行梳理和解读,提出一些设计的原则,提供一定的解决思路,并对景观风貌进行一定的引导。关键词:传统村落;景观更新;淇门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可以看到城市面貌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但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另一面是传统文化不断缺失。因此,现在在发展关注的焦点转向农村之际,我们应当对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经验总结与思考,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予以规避。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便是其中的有效措施,能够让我们在尽最大可能保留住珍

2、贵的历史文化的同时,给予乡村新的发展活力和发展方向,不再是“千村一面”的发展模式,而是实事求是寻求符合当地特色的发展模式。一、村落概况鹤壁市位于河南北部,地处平原,属于豫北地区。淇门村是鹤壁市浚县的传统村落之一,属于省级传统村落。村名“淇门”,据村民介绍,其名字来源于贯穿村落的河流淇河,整个淇河奔涌至村落北面,紧邻村落的卫河,整个村子就像是敞开的天门,因此被命名为淇门村。村内姓氏多以姚姓为主。二、村落空间格局(一)村子的总体空间布局整个村子地势平坦,四周没有明显起伏。村子位于卫河以北,与卫河紧邻。其空间形态上呈圆形,淇河从中间贯穿,将整个村子一分为二,像是一幅太极图。村庄的西侧和北侧有堤坝,用

3、以防止卫河水患,同时堤坝的存在也阻止了村子进一步向西侧和北侧发展的可能。村落东南侧有进村主路,与村庄内的主干道相连接,是通往新镇镇的唯一道路。(二)街巷形态布局村庄内主要以纵向交通为主,横向贯穿村落道路较少,最重要的街道为滚龙街,沿着滚龙街分布着几处主要节点,如关帝庙、升仙塔和火神庙,可以说滚龙街是村庄内最为重要的一条街道,是连接村中各地的枢纽街道,同时,滚龙街也是通向村外的主干道,连接了通向新镇镇的主路。由于村内淇河水位下降,几条简易的土路可以起到连通两岸的作用。(三)一般民居的建筑形态淇门村的单体民居建筑造型独特,为非对称硬山屋顶。向阳面坡长长于背阴面,长度差约为1/2。这样的造型可以让房

4、屋更多地受到来自南边阳光的照射,增加冬季室内温度。同时房子多为两层木质结构民居,房屋架构为抬梁式,并且在屋顶上装饰有一定的纹样。门窗的装饰多以波浪线为主,呈现扇形或矩形的围合。房屋檐部做法分为两种,一种是无悬挑,另一种悬挑出0.3米左右。临街建筑出于私密性考虑,除了把窗子做小之外,还会开高窗,兼顾通风和采光的功能,屋顶排水口并附有雕刻装饰。三、历史文化特色(一)升仙塔升仙塔位于淇门村中部,升仙塔方圆十米为小广场,但是缺少维护,处于荒废状态。升仙塔建造年份不可考据,内有淇门四仙碑。此塔于1973年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经两次修缮,现在保存较为完整,现状周边缺少集聚空间。(二)关帝庙关帝庙

5、位于村子北侧滚龙街首,用以镇压滚龙街下的伏龙,被赋予了祛病消灾和镇压邪魔太岁的含义。关帝庙平时不对外开放,节日期间会有专人进行祭拜活动,关帝庙样式与当地一般民居样式相同,为非对称硬山屋顶。(三)火神庙火神庙位于村子南侧滚龙街尾,与关帝庙起着同样的作用,即镇压滚龙街下面的伏龙,火神庙经过村民自主捐献修缮现在已经失去了一些古韵,结构样式有了一定程度的简化。朱漆红门体现火神韵味,屋顶为金瓦,垂脊上有走兽装饰,左右各有六尊,正脊上两侧各有两尊吻兽,正脊正中为火焰造型装饰。(四)姚梅故居姚家先人起初被贬官逃难至淇门,后人弃政从医定居于此。姚梅曾治好當地高官被赠予房屋,屋檐走兽曾被损毁,现仅存一间房屋。房

6、屋建筑样式有别于一般民居,为传统的硬山房。(五)姚家先祠姚家先人逃难至此,定居后严令后人不能从政,时至今日,姚氏已经是淇门第一大姓,内有宗室祠牌。平时上锁严禁入内,只有节日期间开放祭祀。(六)抗日英雄纪念亭抗日英雄纪念亭位于姚家先祠斜对面,两者相距20米。内有抗日民族英雄姚步霄的纪念碑,上书姚步霄生平事迹,村民介绍,节日期间会开放,供人祭拜。目前仅有石亭与纪念碑,周围缺少修葺整顿。四、景观风貌更新设计原则(一)文化保护原则文化保护原则即在进行景观风貌更新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抓住当地的文化特色,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同时,总结当地文化中最核心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进行提炼,以提升农村景观的文化内涵

7、1。当然,结合传统并不是一味地重现原有的乡村风貌,而是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特色,指引乡村聚落景观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规划时,运用再生设计的方法,精选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特征2。(二)生态保护原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设计过程中应当秉持生态保护的原则,严格遵循生态保护红线。不破坏原有的地理地貌依山就势打造出建筑、景观与树林、流水、天色融为一体的场所3。(三)村民参与原则村落的更新设计中,最终使用者还是作为村落主体的村民。因此在设计中应当充分考虑村民的需求,满足村民的期望。同时邀请村民参与到设计中来,让他们也在设计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愿。五、村落特色节点构建根据村庄现有历史

8、文化特色和当地空间形态布局,选取了两个地点进行新中式的特色节点构建。从村落历史文化的梳理中,可以看到道家文化在淇门村中影响深远,包括升仙塔、火神庙等都与道家文化密不可分,因此在进行村落村落特色街店的构建时,将道家文化作为主要融合的对象之一。(一)村标设计纵观整个淇门村,没有一个显著的村标,因此在淇门南街村通向新镇镇的主干道上,也就是靠近防洪堤且有公交车经过的南侧村口,设计了一个符合淇门村当地历史文化特色的村标,同时这个村标也可作为一个候车亭来使用(图1)。首先,村标正立面中的太极图,取自村落的自然形态与村中占据主要历史文化地位的道家思想。村标中长短交错的屋顶取自村中常见民居建筑形式中的非对称坡

9、屋顶造型。装饰部分是对村中常见的抬梁式建筑的简化,从顶部看三个层次的屋顶正好可以覆盖整个建筑,是对淇门村中三个村子的抽象提炼。其中,写有村名的景墙高耸突出,是对淇门升仙塔的意象展现,意为直冲云霄之势,与淇门升仙塔相呼应。村标上刻的诗词源自元朝马德华的淇门飞雪。其次,村标的另一部分是取自于淇门村周边的大伾山与围绕村子的卫河。(二)会仙亭小廣场设计会仙亭的位置位于淇门升仙塔的东侧,与淇门升仙塔在轴线上形成呼应。淇门升仙塔作为村中重要的景观节点,缺少能够驻足停留观赏的空间,同时,村中现有两处广场不能完全满足村中老人聚集交流的需求。因此,在淇门升仙塔轴线位置上,选择放置了一个小型的广场,既解决了淇门升

10、仙塔附近缺少观赏场地的问题又满足了村民休憩聚集的需求(图2)。会仙亭小广场一共分为三个部分:亭子、室外长凳、砂石青砖广场。其中,亭子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村中常见民居的非对称坡屋顶造型,整个亭子的造型追求简洁流畅,因此在设计中尽可能地简化大轮廓线,同时丰富细节的处理,让整个亭子能够耐看又不失流畅的质感。同时,整个小广场分割成三块,是取自于道家“一气化三清”的寓意,“三清”即亭子、青砖、砂石等三色,中间夹角形成的三角形树池坐凳,寓意为“一气”。在树池坐凳中孤植一棵造型松,松树在道家的文化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更能营造道家文化氛围,同时与淇门升仙塔在轴线上相呼应。然后是贯穿场地三种配色的木制长条坐凳,造型取自流经淇门村外围的卫河一段,将卫河的形态进行了抽象化的设计,形成了坐凳的造型。六、结语现在村庄的更新与改造是时代潮流,在改造中也开始强调尊重当地特色,而当村庄拥有多样的特色时,还是应当找到村庄最具有特色的部分,强调一种主次关系,同时在设计中强化本村特点,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本村独有的特色,才会让人对当地村庄有一个符号化、标签化的认知。而对于特色的寻找,主要应当从村庄的历史文脉入手,了解村庄的起源,了解村庄的传承,才能真正符合村庄的特色,才能成为独立于众多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