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分组传送网(PTN)设备 安装工程验收技术细则( 修正稿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广东分公司精品文档二零零九年七月目录第一章 总则 4第二章 设备安装 7第一节 槽道、列柜安装 7第二节 机架安装 7第三节 子架安装 7第三章 线缆布放及成端 9第一节敷设电缆及光纤连接线 9第二节编扎光纤连接线 9第三节布放以太网线 9第四节布放数字配线架跳线 9第五节电缆成端和保护 10第六节设备电源线安装和布放 10第四章 设备检查及本机测试 11第一节光接口检查及测试 11第二节设备级保护测试 12第五章 系统性能测试及功能检查 14第一节以太网性能测试 14第二节业务承载测试 17第三节网络管理
2、维护 (OAM) 能力测试 20第四节网络保护测试 21第五节QoS 功能测试 22第八节网管功能测试 24第一章 总则第 1.0.1 条 本暂行技术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是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分组传送网(PTN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检验、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的依据。适用 于中继网、接入网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第 1.0.2 条 本细则仅涉及工程施工质量检验的有关部分,暂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 通信行业标准的 YD/T 1276-2003 基于 SDH 的多业务传送节点测试方法及 YD/T 5150-2007基于SDH勺多业务传输节点(MSTP本地光缆传输工程验收规范进行 编制。PTN设备及网
3、络功能测试部分参考中国移动城域传送网IP化试点测试规范(试行稿)和IETF RFC2544建议之规范进行编制。第 1.0.3 条 本细则测试项目中涉及到测试的建议参考值若与其它通信行业标准有 矛盾,以通信行业标准为准。第 1.0.4 条 工程所用器材的程式、规格、质量等均应符合部颁规范和设计文件的 要求,不得使用未经鉴定合格的器材。第 1.0.5 条 施工单位制订的施工操作规程应贯彻本细则的要求。第 1.0.6 条 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部颁有关工程质量检查的规定。建 设单位应加强工程质量检查,做好随工检验。第 1.0.7 条 竣工验收工作应按工程验收的法定程序进行;竣工验收的内容和要
4、求 应按本细则执行;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按有关规定办理。第 1.0.8 条 完整验收程序应包括出厂检验和工程验收两个阶段。出厂检验主要是 对单个设备的指标进行测试及室内数字段联试。工程验收是所有设备配置在预定位 置后在现场实际运行条件下的验收测试工作,其中工程验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最后 且最重要的关卡。第 1.0.9 条 本细则未列入的内容应按设计文件要求办理。第 1.0.10 条 以下所有连接图中,若测试对象为光接口,则连接线是精密测试光纤, 且所有光口环回处均省略了光可变衰耗器(以使图例简洁、通用);若测试对象为 电接口,则连接线是满足接口技术要求的测试线。第 1.0.11 条工程验收时应按表
5、1.1.1 所列的项目进行 ,具体工程测试项目可由验收小组视情况商定,出厂检验还应包括工程验收的内容;工程验收还应包括随工检验 的内容。第1.0.12条 本细则的解释与修改权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广东分公司表1.1.1验收项目及内容电缆布放 及成端1、敷设电缆 及光纤连接 线(1)布放路由和位置V(2)槽道内布放工艺要求2、编扎光纤连接线(1)分线及编扎工艺要求V:(2)光纤连接线在槽道内的保护3、布放以太网线(1)布放路由和位置V(2)槽道内布放工艺要求4、布放数字 配线架跳线(1)路由及走向V:(2)跳线使用的规格程式(3)布放工艺5、电缆成端 和保护(1)电缆端头余留长度宜统一V:(2)
6、芯线焊接工艺要求:(3)同轴电缆端头处理附件安装附件安装(1)附件安装正确V(2)外导体或屏蔽接地良好(3)设备标识设备检查 及本机测 试1、光接口检 查与测试(1)光接口测试项目:(线路板所 有端口全测;每块 GE支路板工 程时所有端口全测,工程验收抽 测12个):Va)平均发送光功率(S点)b)接收机灵敏度(R点)1 c)接收机取小过载功率2、设备级保 护功能测试主控单元的1+1保护测试V:电源板的1+1保护测试系统性能及功能检查1、以太网性能测试1、吞吐量2、时延V3、过载丢包率4、长期丢包率:5、背靠背2、业务承载测试1、CES业务Va) SAToP的CES业务测试b)不同报文装载时间
7、的 CES业务 时延测试c) CES业务时钟同步2、E-LINE 业务Va) E-LINE业务创建测试b)混合业务测试3、网络管理 维护(OAM能力测试1、传送层OAMB式-信号丢失(LOSVVV2、TDM端口误码测量1、TMPLS APS倒换 1 + 1 和 1 : 1测试4、生存性功能测试5、QOS功能测试1、QoS业务流量的带宽控制能力 测试V2、QOS业务基于IP地址流分类 测试V3、 QoS拥塞控制能力测试V8、网管功能测试1、开局阶段端到端的业务配置管 理功能验证V2、保护倒换阶段端到端业务故障 定位管理V3、网络长期性能管理维护能力测 试V4、业务OAMf理功能验证V5、网管功能
8、测试V第二章 设备安装第一节 槽道、列柜安装第 2.1.1 条 槽道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槽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平面设计,偏差不得超过50mm。2、列槽道应成一条直线,偏差不应大于30mm。3、连固铁与上梁、槽道与上梁的接续应牢固、平直、无明显弯曲;电缆支架的安装应 端正,距离均匀。4、列槽道两侧的侧板宜分别与机架顶部前后面板相吻合,侧板间缝隙宜均匀,盖 板、零件安装齐全。5、主槽道盖板、侧板和底板的安装应完整,零件齐全,缝隙均匀。6、列间撑铁的安装应保持一条直线,两端对墙加固应符合施工图的设计要求。7、吊挂件的安装应牢固,保持垂直。8、铁件的漆面应完整无损。如需补漆,颜色应与原漆色基
9、本一致。第二节 机架安装第 2.2.1 条 机架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设计要求。第2.2.2条机架安装应端正牢固,垂直偏差不应大于机架高度的1 %。即对于2.2米高机架,垂直偏差不应大于2.2mm;对于2.6 米高机架,垂直偏差不应大于2.6mm。 第2.2.3条 列内机架应相互靠拢,机架间隙不得大于 3mm列内机架面平齐,无明 显参差不齐。第 2.2.4 条 机架应采用膨胀螺栓(或木螺栓)对地加固,机架顶应采用夹板与列槽 道(列走道)上梁加固。第 2.2.5 条 所有紧固件必须拧紧,同一类螺丝露出螺帽的长度宜一致。第2.2.6条 光纤分配架(ODF和数字配线架(DDF端子板的位置、安装排列
10、及各 种标志应符合设计要求。ODF架上法兰盘的安装位置应正确、牢固,方向一致。第 2.2.7 条 设备的抗震加固应符合原邮电部 通信设备安装抗震加固要求 ,加固方 式应符合施工图的设计要求第三节 子架安装第 2.3.1 条 子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面板的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2、子架与机架的加固应符合设计装配要求。3、子架的安装应牢固、排列整齐、插接件接触良好。4、网管设备的安装应符合施工图的设计要求。第三章 线缆布放及成端第一节 敷设电缆及光纤连接线第 3.1.1 条 布放电缆应按原邮电部 YDJ44-89 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施工 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中有关标准执行。第 3.1.2
11、 条 光纤连接线的规格、程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文件 及技术规范书的要求。第 3.1.3 条 光纤连接线的路由、走向应符合施工图的设计要求。第 3.1.4 条 光纤连接线两端的余留长度应统一并符合工艺要求。第3.1.5条 槽道内光纤连接线拐弯处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3840mm第 3.1.6 条 架内尾纤布放规范要求:( 1)尾纤保护套管应进入机柜内部,且套管 应绑扎固定。 ( 2)尾纤保护套管切口应光滑, 否则要用绝缘胶布等做防割处理。(3)机柜内的过长尾纤应整齐盘绕于盘纤盒内或绕成直径 8-10cm 的圈后固定。( 4)尾 纤连接点应干净,无灰尘。 (5)信号电缆标签填写正确、粘
12、贴可靠,标签位置整齐、 朝向一致。标签粘贴在距插头 2cm 左右处。标签要求统一制作,采用机打标签,不 得手写。第二节 编扎光纤连接线第 3.2.1 条 光纤连接线在槽道内应加套管或线槽保护。无套管保护部分宜用活扣 扎带绑扎,扎带不宜扎得过紧。第 3.2.2 条 编扎后的光纤连接线在槽道内应顺直,无明显扭绞第三节 布放以太网线第 3.3.1 条 所有连线都要有标签,并注明该线的起点和终点。第 3.3.2 条 所有与设备相连的线缆要求接触良好,不能有松动现象。第 3.3.3 条 对于不在机房、线井和天花吊顶中布放的线、缆应套用 PVC 管。第 3.3.4 条 以太网线的布放要整齐、美观,不能有交
13、叉、扭曲、裂损的情况;要 求所有走线管布放整齐、美观。第四节 布放数字配线架跳线第 3.4.1 条 跳线电缆的规格程式应符合设计文件或技术规范书的要求。第 3.4.2 条 跳线的路由、走向应符合设计要求。第 3.4.3 条 跳线的布放应顺直,捆扎牢固,松紧适度。第五节 电缆成端和保护第 3.5.1 条 射频同轴电缆的端头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 电缆余留长度应统一,同轴电缆各层的开剥尺寸应与电缆插头相应部分相适合。2、 芯线焊接端正、牢固、焊锡适量,焊点光滑、不带尖、不成瘤形。组装同轴电 缆插头时,应配件齐全,位置正确,装配牢固。第 3.5.2 条 屏蔽线的端头处理要求如下:剖头长度应一致,与
14、同轴接线端子的外 导体接触良好。第 3.5.3 条 剖头处需加热缩套管时,热缩套管长度宜统一适中,热缩均匀。第六节 设备电源线安装和布放第 3.6.1 条 设备的电源线、地线连接正确可靠。第 3.6.2 条 电源线、地线一定要采用整段铜芯材料,中间不能有接头。第 3.6.3 条 地线、电源线连接至一次电源或列头柜时,余长要剪除,不能盘绕。第 3.6.4 条 电源线、地线与信号电缆分开布放。第 3.6.5 条 电源线、地线颜色应负荷移动规范。第 3.6.6 条 电源线及地线现场压接线鼻时,应焊接或压接牢固 。第367条 配线设备DDF ODF架体应可靠接地,架间可靠互连。第 3.6.8 条 电源
15、线、地线标签填写正确,粘贴位置整齐、朝向一致,标签粘贴在 距插头2cm左右处,标签要求采用统一制作的机打标签,列头柜配电开关标示明确。第四章设备检查及本机测试第一节 光接口检查及测试第4.1.1条光接口检查项目(一)、平均发送功率测试测试光接口平均发送光功率。在S参考点测得的平均光功率应满足设计要求。在ODF架上测试时,允许引入不大于0.5dB衰耗。测试连接如图521-1 所示。图422-1平均发送光功率测试连接图(二)、接收机灵敏度测试测试光接口接收机灵敏度。工程中,在R参考点测得的平均接收功率的最小可接收值应符合设计要求。测试连接如图422-2 所示。光可变衰耗器被测设备SDII传输特 性
16、测试仪(发送)SDI1传输特 性测试仪(接收)光功率计图422-2接收机灵敏度测试连接图-10接收机灵敏度定义为在R参考点为达到BE2 1X10 所需的平均接收功率的最小可接收值。测试时应注意如下事项:(1) 、 精确测试时应扣除活动连接器的衰减,并准确测量各点的功率。(2) 、 测试观察时间与速率有关。对于某一误码率,速率越低,所需的测试时间越长。 通过标准:百兆光口: 100BASE-FX接收灵敏度 <=-31dBm过载光功率 >=OdBm) (IEC9314-3-1990: 最小-31dBm,最大-14dBm)千兆光口: 1000BASE-LX 为 <=-19dB ,
17、1000BASE-SX 为 <=-17dB,(过载光功率, 1000BASE-LX为 >-3dB,1000BASE-S刈 >0dB) ( 三) 、 接收机过载功率测试测试光接口接收机过载功率。在 R 参考点测得的接收机过载功率应符合设计要求。测试连接如图 5.2.1-2 。-10接收机过载功率定义为在R参考点为达到BER= 1X 10所需的平均接收光功率的最大可接收值。测试时应注意如下事项:(1) 、 当改变衰减器衰减时,观察到的 BER 值应尽量一致。(2) 、 动态范围即指接收机最高接收功率与最低接收功率(即接收灵敏度)的差值。(3) 、 动态范围测试的准确度取决于两次光
18、功率测量的准确度。第二节 设备级保护测试第 4.5.1 条 主控单元的 1+1 保护测试测试目的: 验证设备主控单元 1 1 备份功能。测试步骤:(1) 查询主控单板 11 保护状态。(2) 在主备状态正常情况下发出主控板主备倒换指示,检查网管是否能监控设 备。(3) 在主备状态正常情况下人工下发主备倒换命令,使备主控单元倒换到主主 控单元,检查网管是否能监控设备。(4)在主备状态正常情况下拔插主主控单元, 检查网管是否能监控设备。使主主控单元倒换到备主控单元,(5)在主备状态正常情况下拔插备主控单元,使备主控单元倒换到主主控单元,检查网管是否能监控设备。预期结果: 所有操作过程中现网业务正常
19、,网管能正常监控设备第 4.5.2 条 电源板的 1+1 保护测试 测试目的:验证电源输入单元 1 1 备份功能。 测试步骤:(1) 在割接现网的情况下,确保设备主备电源模块输入正常。(2) 断开一块电源板的输入电源,然后再恢复输入电源。(3) 断开另一块电源板的输入电源,然后恢复这块电源板的输入电源 预期结果:所有操作过程中现网业务正常。第五章系统性能测试及功能检查第一节以太网性能测试第5.1.1条统计计数(RMO)测试目的:验证以太网设备对端口接收和发送的以太网帧的各种情况的统计与计数功能。如接收帧总数等。测试步骤: 按图6.1.1-1建立测试配置。(2) 创建一条从 NE1至NE4的E-
20、LINE业务。(3) 从数据网络分析仪向NE1节点设备发送流量,观察仪表由 NE4节点设备接收的数 据。NE5图6.1.1-1测试组网方案图预期结果:能够统计接收的以太网帧总数等情况第 5.1.2 条 吞吐量(Throughput)测试目的:测试被测设备不丢包的最大速率。测试步骤:(1) 按图 6.1.1-1 建立测试配置。(2) 创建一条从 NE1至NE4的E-LINE业务。(3) 对数据网络性能分析仪进行吞吐量测试设置。(4) 测试采用 7个典型字节: 64,128,256,512,1024,1280,1518。(5) 测试允许的丢包率设置为 0%,分辨率设置为 1%。(6) 测试时间设置
21、为 10 秒。(7) 执行吞吐量测试,记录测试结果。预期结果:满足RFC2544建议之要求。第 5.1.3 条 时延( Latency )测试目的:测试被测设备不丢包的最大速率。测试步骤:(1) 按图 6.1.1-1 建立测试配置。(2) 创建一条从 NE1至NE4的E-LINE业务。(3) 对数据网络性能分析仪进行时延测试设置。(4) 测试采用 7个典型字节: 64,128,256,512,1024,1280,1518。(5) 测试的流量设置为 80%吞吐量。(6) 测试时间设置为 10 秒。(7) 执行时延测试,记录测试结果。预期结果:满足RFC2544建议之要求。第 5.1.4 条 过载
22、丢包率( Oversubscription Frame Loss ) 测试目的:测试被测设备在一稳定的流量下,由于设备的资源缺乏等原因,导致不能被转发的流 量所占的百分数。测试步骤:(1) 按图 6.1.1-1 建立测试配置。(2) 创建一条从 NE1至NE4的E-LINE业务。(3) 对数据网络性能分析仪进行丢包率测试设置。(4) 测试采用 7个典型字节: 64,128,256,512,1024,1280,1518。(5) 测试的流量以吞吐量为起点,递增到 100流量,步长为 10%。(6) 测试时间设置为 10 秒。(7) 执行丢包率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预期结果:满足RFC2544建议之
23、要求。第 5.1.5 条 长期丢包率( Longturn Frame Loss )测试目的: 测试被测设备在正常负荷(吞吐量的 90%)的情况下,设备长时间( 1 2小时)运行下 的丢包性能。测试步骤:(1) 按图 6.1.1-1 建立测试配置。(2) 创建一条从 NE1至NE4的E-LINE业务。(3) 对数据网络性能分析仪进行丢包率测试设置。(4) 测试采用 7个典型字节: 64,128,256,512,1024,1280,1518。(5) 测试的流量以吞吐量为起点,递增到 100流量,步长为 10%。(6) 测试时间设置为 12 小时。(7) 执行丢包率测试,记录测试结果。预期结果:满足
24、RFC2544建议之要求。第 5.1.6 条 背靠背( Back-to-back frame ) 测试目的:测试长度固定的数据包以最小间隔的速率(即对应介质的最大速率)向被测设备发包, 不丢包的最大数目测试步骤: 按图6.1.1-1建立测试配置。(2) 创建一条从 NE1至NE4的E-LINE业务。(3) 对数据网络性能分析仪进行背靠背测试设置。(4) 测试采用 7 个典型字节:64,128,256,512,1024,1280, 1518。(5) 测试的流量设置为线速。测试时间设置为10秒。(7)执行背靠背测试,记录测试结果。预期结果:满足RFC2544建议之要求。第二节业务承载测试第 5.2
25、.1 条 CES 业务(circuit emulation service)测试内容包括:1) SAToP的CES业务测试:测试目的:验证SAToP封装的CES业务的正确性。测试步骤:(1) 搭建如下图的试验环境,在 NE4进行业务端口 E1电缆自环(3)通过仪表验证业务是否正常。预期结果:业务均正常,没有告警和误码,SATOP报文符合RFC45532)不同报文装载时间的CES业务时延测试:测试目的:测试不同的报文装载时间下的 CES业务端到端时延是否符合标准测试步骤:(1)搭建如下图的试验环境,在 NE4进行业务端口 E1电缆自环(2) 创建一条从NE1至NE4的CES业务,封装类型为 SA
26、TOP(3) 配置报文装载时间(默认1mS和抖动缓冲时间(默认8mS。(4) 通过仪表监测业务,记录业务端到端的时延。(5) 删除CES业务,重新创建一条新的CES业务,封装类型为SATOP将报文装载时间依次设置为1ms 2ms 3ms(6) 通过仪表监视业务,记录不同的报文装载时间下的业务端到端的时延。预期结果:端到端的时延正常。第5.2.2条 E-LINE 业务测试内容包括:1) E-LINE业务创建测试:测试目的:验证创建的 E-LINE业务的正确性测试步骤:的port2到NE4的port2。为2条业务分配独立的带宽。从数据网络分析仪向NE1的portl和Port2分别发送流量,观察仪表
27、由NE2 接收的数据。预期结果:NE4节点的Portl和Port2接受正常。发送数据包中的 VLAN MAC地址等均正确传送到对端,数据报文没有任何改变。在带宽满足的情况下,两条业务互不影响2)混合业务测试:测试目的:验证 SAToP封装的CES业务与E-LINE业务共存;测试步骤:的port2到NE4的port2。为2条业务分配独立的带宽。(3) 从数据网络分析仪向NE1的Portl和Port2分别发送对应VLAND的流量,观察仪表由NE4接收的数据。(4) 创建一条从NE1到NE4的CES业务,封装类型为 SAToP(5) 通过仪表验证业务是否正常。预期结果:三条业务均正常,没有告警和误码
28、第三节网络管理维护(OAM)能力测试第5.3.1条 传送层OAMM试:测试目的:以太接口 LOS告警测试;NE5(1) 分别断开NE1上某10GE链路光纤及NE4上某GE链路光纤,查询告警(2) 恢复NE1及NE4断开的光纤,查询告警。(3) 恢复断开的光纤,查询告警预期结果:1. NE1 NE4都上ETH_LO告警2. ETH_LO告警结束3. LOS告警结束第532条TDM端口误码测量测试目的:进行TDM端口误码率测试; 测试步骤:(1) 配置NE1到NE4的TDM仿真业务(2) 使用SDHM试仪表向TDM端口插入误码,网管查询误码计数 预期结果:设备TDM端 口误码统计与仪表下插的值相同
29、第四节网络保护测试第5.4.1条 MPLS APS倒换1+ 1和1: 1测试测试目的:测试MPLS APS 1+1和1: 1保护倒换功能;测试步骤:(1) 配置 NE1 至U NE4的工作 Tunnel,路径 NE1->NE2->NE4 配置保护 Tunnel,走与工作Tunnel相反的路径。(2) 配置NE1到NE4的E-LINE、CES业务。都使用步骤1中创建的工作Tunnel,仪表验证业务正常。(3) 配置工作Tunnel和保护Tunnel之间的APS保护组。1:1/1+1。(4) 断开工作Tunnel所在路径上的一条光纤。记录业务倒换时间。预期结果:2 所有业务正常。4.
30、业务倒换时间小于50ms第五节QoS功能测试第5.5.1条QoS业务流量的带宽控制能力测试测试目的:验证流分类的带宽控制能力;测试步骤:(1) 配置 NE1 至U NE4的 E-LINE 业务。VLAN是 100,业务路径 NE1->NE2->NE4NE4端口自环,NE1仪表发送VLAN1O0勺报文验证E-LINE业务正常。(2) NE1上创建1个流分类,匹配规则 VLAN 100(3) 仪表发送VLAN10C流量千兆,验证E-LINE业务正常。配置流分类的带宽控制 QoS策略,限制带宽为10M查看NE4收包情况。NE4Smart BitsNE5预期结果:1.业务正常。3 .业务正
31、常,收到VLAN100勺流量1000M4.只能收到10M的流量。第5.5.2条QOS业务基于IP地址流分类测试;测试目的:验证基于IP地址的流分类能力;测试步骤:(1) 配置NE1到NE4的E-LINE业务。VLAN100 NE4端口自环,NE1仪表发送VLAN100勺报文验证业务正常。(2) NE1上创建一个流分类,匹配规则是 VLAN 100 SA IP 1.1.1.1 ,设置匹配动作为通过。仪表发送VLAN 100 SA IP 1.1.1.1的流量仪表发送VLAN 100 SA IP 2.1.1.1的流量NE5预期结果: 1.业务正常。3. 业务正常。4. 业务不通。第5.5.3条QoS拥塞控制能力测试;测试目的:验证QOSlk务尾丢弃能力;测试步骤:(1)配置NE1的GE端口 1和GE端口 2到NE4的GB端口 1和GB端口 2的E-LINE业务。VLAN100-101, NE4端口自环,NE1仪表发送 VLAN100-101的报文验 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节约粮食、杜绝浪费》主题班会课件
- 《专业营销素材》课件
- 企业培训之办公区域安全隐患及管理规范
- 综采智能化开采技术
- 关注关键农业植保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模具设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试题及答案
- 游泳救生员设备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裁判员考试心理调适试题及答案
- 爱吃水果的牛-幼儿园班本课程探索
- 2024年模具设计师考试难抢运动试题及答案
- 足疗消防安全培训
- 工程施工联系单范本完整版
- 施工单位现场动火证
- 回流炉操作作业指导书
- 棋牌兴趣小组申请表
- 分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样表)
- 中国话剧史(本二·下)
- 执纪审查工作流程课件
- 普通诊所污水、污物、粪便处理方案及周边环境情况说明
- 四川省凉山州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7课第二框《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优质说课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