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技术规程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4/cd352e7f-58fa-497c-90ec-d606c72bde84/cd352e7f-58fa-497c-90ec-d606c72bde841.gif)
![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技术规程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4/cd352e7f-58fa-497c-90ec-d606c72bde84/cd352e7f-58fa-497c-90ec-d606c72bde842.gif)
![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技术规程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4/cd352e7f-58fa-497c-90ec-d606c72bde84/cd352e7f-58fa-497c-90ec-d606c72bde843.gif)
![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技术规程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4/cd352e7f-58fa-497c-90ec-d606c72bde84/cd352e7f-58fa-497c-90ec-d606c72bde844.gif)
![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技术规程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4/cd352e7f-58fa-497c-90ec-d606c72bde84/cd352e7f-58fa-497c-90ec-d606c72bde8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技术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的程序、方法,包括工作准备、 外业调查、内业整理、质量管理等技术要求。本规程适用于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2规范性引用文件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技术规程(试行)(2008)全国植物物种资源调查技术规定(试行)(2010)3术语3.1林木种质资源指选育林木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包括各种林木的栽培种、野生种的繁 殖材料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料人工创造的各种林木的遗传材料。3.2野生林木种质资源指在我省自然分布、以原生群落存在和生长的树种,包括珍稀濒危树 种。3.3珍稀濒危树种指珍贵树种、稀有树种和濒危树种的总称。珍贵树种是指具有特殊经济价值、
2、科学价值的少量树种。稀有树种是指我省特有的单科属种,单属种或少科属种的树种,或分 布区域比较狭窄,生态环境比较独特,或分布范围虽广,但比较零星的树 种。濒危树种是指分布范围狭窄、生境条件恶化、繁殖力低,或由于人为 破坏利用,数量减少到将要灭绝的临界水平,处于灭绝危险中的树种。3.4栽培树种(品种)林木种质资源指已被人工栽培利用的树种(品种)种质资源。3.5林木品种指经过人工选育或者发现并经过改良,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 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林木群体。36古树名木指具有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树,或具有特殊文化历史纪念意义的树木, 以及人类活动密集区内树体胸径大于100cm的大树等。3.7引进树种(品
3、种)指从省外和国外引进的本地没有的树种或品种。3.8样地是调查前所确定的进行详细调查研究的区域。3.9样方是指在调查样地中设立的具有一定面积大小及形状的研究地块。3.10样方法在样地上设立一定数量的样方,对样方中的种质进行全面调查的方法。 3.11全查法直接调查统计调查区域内树种的全部个体,实测其分布面积等,真实 地反映资源量的客观情况的方法。4总则4.1调查任务查清山东省行政区域内林木种质资源的类别、数量与分布,客观反映 林木种质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变化动态,分析与评价林木种质资源收集、 保存和利用现状,提出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利用的工作建议。具体 包括:1)制定调查工作方案、技术方案及
4、实施细则;2)完成资料收集、外业调查和辅助样地调查;3)进行内业整理和林木种质资源具体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评价;4)提供全省和各市资源调查成果;5)建立省调查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6)对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利用工作提出建议。4.2调查对象与内容421调查对象山东省行政区域内的各类林木种质资源。包括:1)野生林木种质资源(包括珍稀濒危树种);2)栽培树种(品种)种质资源;3)古树名木;4)引进树种(品种)。4.2.2调查内容1)野生林木种质资源(包括珍稀濒危树种)的种类、地理分布、群体 信息、生长情况等;2)栽培树种(品种)种质资源的分布、数量、生长情况;3)古树名木资源的类型、分布、数量及生
5、长情况;4)引进树种(品种)来源、数量、分布及生长情况;5)林木种质资源分布区域相关的自然地理等环境因子。423调查方法根据调查对象、内容和调查地区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采 用资料查询、知情人访谈,踏查,样地调查,线路调查,单株调查等方法。 4.2.4调查时间根据调查对象的特性等,选择合适的调查时间,并确定调查次数,最 大限度地将该区域的林木种质种类及相关内容调查详尽。调查要选择大部 分树木种类开花或结实阶段进行调查。425调查成果调查成果包括调查报告、有关的技术资料和数据库。426调查工作程序调查工作执行如下程序:1)制定调查实施方案;2)准备调查所需的技术资料、仪器工具及物资等;3
6、)培训技术人员和调查试点;4)外业调查、内业资料整理;5)调查数据整理、录入及图件绘编;6)编制调查成果报告;7)审核验收,存档。5调查工作准备51组织准备省林业局成立调查工作领导小组,组成技术专家组,各市县组建调查 队伍,相关高校成立专项调查队伍,以县(市、区)为单位开展调查。5.2材料准备5.2.1基本资料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林木良种基地、林木采种基地.植物园、树 木园、品种园的档案资料,历次林木良种公告,选优、优树收集、引种驯 化以及各类子代测定林、种源实验材料、建园(场)材料等技术档案。树木志、植物志、植物图鉴、植物检索表、地方志、植物名录、植物 资源、森林资源和古树名木等资料。森林
7、资源清查、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森林资源档案、林相图以及 林业区划等相关资料。522其他资料气候(气候带、年及月平均气温、降水)、地理(地貌、坡向、坡位、 坡度、海拔高度)、土壤(类型、土壤厚度、腐殖质厚度)和社会经济等 资料。5.3工具准备1 )器材:数码相机、电脑、围尺、钢卷(围)尺、皮尺(10米、50米)、 测高器、罗盘仪、gps、海拔仪、计算器、望远镜等。2)表格与文具:调查用表、调查用图、铅笔、粉笔或腊笔、文具盒、 工作包。3)标本采集器械:采集箱(袋)、标本夹、高枝剪、枝剪、放大镜、 吸水纸、台纸、透明纸、浸制试剂、烘干机等。4)其他:药品、防护服、安全用具等。5.4技术培训与试点
8、调查工作开始前,要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和调查试点。组织相关人员 学习有关文件、技术规程和有关基础知识,统一技术要求,通过短期培训 及试点,掌握外业、内业的工作程序与技术要求、外业工作的安全常识等。 6外业调查6.1野生林木种质资源6.1.1调查范围的确定预先了解调查区域内野生种质资源基础信息,了解树种分布及整体概 况,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开展实地调查的范围和区域。6.1.2实地调查6.1.2.1典型选择利用万分之一地形图与林相图,各调查小组对本县(市、区)进行沟 谷典型选择,选择资源多样性高的沟谷作为调查对象。调查的重点沟谷不 得少于1/2的数目,一般沟谷不得少于1/3的数目。对每个沟谷需要2个小
9、组做调查,采用线路调查与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 法。即1个组进沟,1个组上阳坡,进沟小组要对沟底与阴坡进行踏查与样 地调查,上阳坡小组进行山脊.山上部于阳坡中部踏查、样地调查。6.1.2.2线路调查根据现有资料和了解的情况,确定当地需要调查的树种,利用森林资 源分布图和行政区划图,按一定的线路进行调查。在线路调查行进中,要 不断记录新见的树种(百米段内不重复记载)。目测能见范围内各树种因子, 了解资源分布区树种、林分的起源、组成、林龄、生长情况、地形地势、 立地条件等,调查结束时按实际调查数量进行汇总。在线路调查中见到偶 见种时要采集标本。6.1.2.3样地调查在山丘地区,到海拔高程每100米整数
10、位时(以gps与海拔仪定位), 需作样地(可作2030米x2030米的长方形样地)一块,长方形样地最短 边不能小于5米。样地编号(下同)以市(2位)+县(2位)+小组(2位) +顺序号(4位)共十位数组成,如:荷泽市牡丹区第2调查组第60块样地 1701020060在平原区(即海拔不超过100米的地区),采用线路踏查和样地调查相 结合。在野生林木种质资源分布的沿海、沿湖或沿河等确定踏查线路,沿 线路进行调查,视情况每13公里设置一个代表性样地进行样地调查。乔木树种及大灌木层要分树种逐株测定胸径(起测胸径5厘米),优势 种树高,立地条件,林分郁闭度、生长状况及被破坏程度;乔木树种的幼 树划入灌木
11、树种层调查。灌木树种层首先进行目测,记载样地中下木优势种、亚优势种、盖度、 高度、分布状况、生长状况,随后在样方的四个角和对角线交叉点分别设 立5米x5米的灌木样方,查数各植物种的株数,并记载其生长状况、破坏 程度。对样方调查完后,再查看样方外样地中是否有未进入样方的种时, 应在种名前记一“”号,以便于将来统计分析。在样地内调查记录草本植物。6.1.2.4珍稀濒危树种调查对线路调查中发现的珍稀濒危树种,要设立样地进行调查,零星或单 株分布的要以该树种为中心作小样地(编号方法同6.123),查数样地中该 树种的株数,并展开相关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分布地点、居群数量、生态 环境、生长状况、自然更新能
12、力、破坏状况及伴生植物等。样地调查(6.1.2.3)中发现的珍稀濒危树种,一定要查数样地中的全部 株数,并做好填表记录。613调查表填写样地调查要填写表1 (野生林木种质资源样地调查表)、表2 (乔木树 种调查表),珍稀濒危树种调查要填写表3 (珍稀濒危树种调查表),山区线 路踏查填写表7 (山地丘陵区线路踏查树种记载表),平原区线路调查填写 表8 (平原区线路调查树种记载表)。6.2栽培树种(品种)种质资源621资料查询初步查询和搜集各县(市、区)最近的森林资源调查结果和本辖区造 林档案情况等资料,初步掌握目的树种的栽培情况;访问农户、林业技术 人员、相关专家等知情人或座谈等形式掌握品种信息
13、。622调查对象已被人工栽培并在生产中广泛利用的树种或品种,以及散布于民间的 地方品种(农家品种)o623调查根据查询和收集的资料,深入实地调查栽培树种(品种)的名称、分 布、数量、生长情况等。通过全查或抽查有代表性的栽培地点或地段,记 录现场调查情况。对于地方品种,零散或单株分布的,进行单株调查,片状分布的,选 择代表性样株进行调查。624调查表填写按照表4 (栽培树种(品种)调查表)、表8 (平原区线路调查树种记 载表)规定的内容进行填写,有品种的,填写到品种。如现有资料不全的, 要深入到有关乡(镇)林业站、林场和林业重点村等进行调查了解后,再 进行填报。6.3古树名木包括单株古树名木和古
14、树群。6.3.1资料查询收集已出版的或调查整理的树木及植物资料和书籍,包括地方树木志、植物志、古树志和其他有关资料,分析整理,列出目录。632调查对城区、乡村、风水林、府庙、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古树名木分 布地区逐一实地调查,对古树名木要利用gps进行定位,记录其生长环境及 生长状况,形态特征,外观老化程度,保护级别与措施,访问当地长者或 查阅历史资料等推断其树龄,测量树高、胸径、枝下高、伴生植物等相关 指标,拍摄整株及花果的照片。633调查表填写填写表5 (古树名木调查表)。6.4引进树种(品种)种质资源641资料查询查询引种档案等资料,掌握该树种(品种)信息。642调查根据掌握的资料,实
15、地调查引进树种(品种)的名称、来源、特性、 分布范围,引进数量等内容。对于散生栽植的引进树种(品种),应在栽植地点调查最大株的生长 量,并记载栽植地点的立地条件、小气候特点等。如果在不同地点栽植的, 每个栽植地点应调查最大株,并随机抽样调查5株的生长量。对于成片栽植的引进树种(品种),除要求调查最大株之外,还要选择代表性样株进行调查(不少于10株树木)。643调查表填写填写表6(引进树种(品种)调查表)。6.5影像和标本技术要求 6.5.1林木种质影像采用数码相机,对每种种质的株型、生存环境以及叶、花、果实等突出种质特性的细部特征拍摄图像。相机像素不低于1600万,要求拍摄物主 体突出,图像清
16、晰(4m以上)。对树体高大的古树名木可摄像。652种质资源标本调查的同时按树种(品种)采集种质资源标本。无法确定的树木种类,根据收集到的标本和野外采集记录进行鉴定,或应用已出版的工具书,如 植物志、树木志、树木检索表或图鉴鉴定。仍不能鉴定的树种,填写树种 鉴定表(表9),报请植物分类专家进行鉴定。7内业整理7.1外业调查材料整理7.1.1外业调查表整理外业调查告一段落或全部外业调查结束后,要按本规程的标准和方法, 核对外业工作调查的内容.范围及各种调查表,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内业 不能解决的,要进行补充调查,不能随意改动外业调查数据和基本文字材 料。以树种为单位,将外业调查表整理成册。统计后都应
17、保留原始记录, 以便核对。7.1.2照片整理数码照片必须在照片名中注明种质名称、地点、拍摄时间,同时将照 片编号,与对应的外业调查表的编号相一致。7.1.3标本整理检查标本制作情况,妥善保存并组织鉴定。7.2数据录入统计省调查办统一编制林木种质资源调查软件,各地按软件的要求录入数 据。以树种(品种)为单位,统计出每个树种(品种)种质资源的分布点、 分布面积、株(份)数等内容。7.3图件编绘以树种(品种)为单位绘制种质资源分布示意图。以县为单位,用1/50000地形图绘制林木种质资源分布示意图,其内容包括:县乡村行政界,村镇、林场、主要山峰位置等; 水陆交通线,包括河流、公路、铁路等;种质资源集
18、中分布群落的位置及其界线,小面积的可不依比例示意其位置。注记:树种一编号珍稀濒危树种,用注记: 标记到图上。8质量管理8.1自查各调查主体在阶段性外业调查结束后,要及时对所负责的外业调查资 料进行自查。自查内容包括:1、表格检查:检查表格是否齐全,填写是否符合要求,计算是否准确。2、记录检查:文字记载有无错、漏,图、表、文字是否一致。3、树种检查:将相同树种进行比较,若名称不清、生长量相差极大或 形质特异的,应进行核实。8.2监督检查省、市林业主管部门组织质量核查组,对调查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 及时纠正。&21检查数量1)市级核查:市质量核查组对辖区内各县(市、区)组织核查,核查 数
19、量不少于该市调查总量的20%。2 )省级抽查:省质量核查组对各市及专项调查组的调查结果进行抽查, 抽查数量不少于该各市及专项调查组调查总量的5%。822检查内容1 )调查因子正确率 定量调查因子:各项定量调查因子,包括经纬度、坡度、海拔、树 龄、树高、胸(地)径、冠幅、树种分布面积等,测量误差要求小于5%。误 差允许范围之内者,以调查值为准;反之,则以检(抽)查值为准。 定性调查因子:各项定性调查因子定性正确,填写无误。2)资料内业检查:调查表格是否齐全,项目填写是否符合要求,计算 是否准确;文字资料有无错、漏;图、表、文字资料是否一致。不可随意 改动外业调查的基本数据和文字资料。8.3质量评
20、定调查工作质量分为优良、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工作质量评定的标 准如表所示。质量评定表质量等级优良合格不合格种质鉴定正确率>95%90-95%<90%调查因子正确率>95%90-95%<90%种质信息漏登率<5%5-10%> 10%三项评定标准中,若有一项指标属于不合格,质量等级即判定为不合 格;如三项均达到合格以上,则按最低的一项标准评定。8.4结果的处理对外业调查(包括实测与记载)达不到调查要求的,应进行补充调查或重 新调查。数据录入不合格的,重新录入。8.5验收内外业检查合格、资料齐全,达到调查要求通过验收。附1市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报告(参考提纲)第一章
21、基本情况一、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气候、植被、野生动植物与 土壤。二、社会经济条件: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基础设施。三、调查概况:汇总现状主要指标,以便了解总体概貌。第二章调查工作简介调查目的、任务及其来源,调查范围,组织准备,调查工作的人员组 成结构,调查方法和时间安排,调查用图准备,调查技术资料、用具与文 具准备,宣传发动与技术培训,外业调查、质量检查验收、内业统计汇总 与成果报告编制,成果评审验收,调查工作内容和完成情况,工作中的具 体做法等。第三章资源现状一、野生林木种质资源。二、主要栽培树种(品种)种质资源。三、古树名木。四、引进树种(品种)种质资源。第四章综合分析总体情况比
22、较,突出优势、特色;对本市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 利用现状、利用潜力进行客观分析和综合评价。第五章建议一、原地与异地保护总体设想。二、重点树种种质利用计划设想。表1野生林木种质资源样地调查表样地号: 样地面积: mxm市县乡(镇)村,小地名 经纬度:en海拔: m坡向:邙口坡、阴坡、半阳坡、半阴坡)坡度:坡位:(谷底、下部、中部、上部、山脊)群落类型及组成:干扰程度:(无、轻、小、重)林分郁闭度:生境: 土壤类型:棕壤,褐土,其他()调查人:日期表格编号:层次植物名称物候期数量高度盖度中文名拉丁名层次植物名称物候期数量高度盖度中文名拉丁名备注:(1)样地编号以市(2位)+县(2位)+小组(2
23、位)+顺序号(4位)共十位数组成,如:荷 泽市牡丹区笫2调查组笫60块样地1701020060; (2)经纬度按照度数记载,保留4位小数,如 n36.2522。: (3)群落类型及组成:按乔木层优势种灌木层优势种草本层优势种的方式填写,如侧 柏荆条黄背草;(4)林分郁闭度:指乔木层郁闭度,如0.7; (5)生境:平地、沟谷、阴坡、阳坡、 山脊、村边、沟(塘、湖)边、路旁等;(6) 土壤类型:按土类填写;(7)层次:乔木层、灌木层、 草本层,木质藤本计入灌木层;(8)物候期:指调查时特征,如萌芽期、花期、果期等;(9)数昼 乔、灌木标明样方或小样方内的实际株树,草本植物不填;(11)高度:乔木此
24、处不填,直接填写乔 木树种调查表,灌木和草本填写平均高度,木质藤本不填;(12)盖度:地上部分投影血积占地血的 比率,乔木不填,灌木在小样方内目测、保留两位小数,优势草本目测、保留两位小数。本表为双面设计。表2乔木树种调查表编号:样地号样地地点样地面积树种数量样株胸径(厘米)树高(米)冠幅(米)东西南北12345123451234512345123451234512345珍稀濒危树种调查表调查地点县乡(镇)村样地编号小地名照片编号树木名称中文名科名拉丁名属名gps定位en树龄种群数量® 1-10; 11-50;(3)51-100; 101-1000;1000分彳|j方式集中分布;片状
25、分彳u;散生;零星分布;单株分布生长环境平地;沟谷;阴坡;阳坡;山脊;沟(塘、湖)边;路旁伴纶植物乔木:灌木:草本:生长性状最大株:树高米;枝下高米;胸径厘米冠幅:东西米;南北米平均树高米,平均枝下高米;平均胸径厘米牛长势:旺盛;一般;较差;濒死立地条件海拔:米;坡向::坡度:度;坡位:部土壤类别:棕壤;褐土;潮土;盐碱土;英他土壤厚度:厘米;肥力状况:肥沃;中等;贫瘠花果期花期:种子(果实)成熟期:病虫害情况冇(严重,轻度,主要种类:);无白然更新好;+;差;无人为活动频繁;不频繁受威胁状态严重:一般;未受威胁;其他:市:县(市、区):调查单位:编号:可利用状况材用;防护;观赏;药用;果用;
26、其他:调杳人,调杳日期:年月h;审核人表4栽培树种(品种)调查表种质 名称中文名俗名照片编号拉丁名來源科属种树龄地 点县乡(镇)村(居委会)组(号)小地名gps 定位e:n:种群面积(亩)种:能量 110; 11-50; 51-100; 101-1000;1000分布方式集中分布:片状分布;散生:零星分布;单株分布繁殖方法种子繁殖;打-插;嫁接;纽培;其他选冇方式及系谱所有者立地条件海拔:米;坡向:;坡度:度;坡位:部土壤类别:棕壤;褐土;潮土;盐碱土;其他土壤厚度:厘米 肥力状况:肥沃;中等;贫瘠生长状况生长势:旺盛; 一般;较差; 濒死开花结实状况:多;正常;很少;无病虫害情况:无;轻;重
27、;病虫害种类:适应性评价抗寒性:强中弱;抗旱性:强中弱;抗病性:强中弱; 抗虫性:强中弱;抗盐碱性:强中弱综合评价市:县(市、区):调查单位:编号:调查人:,调查日期:年月日;审核人:树种主要是木材产量和质量性状及适应性、抗病虫害性的表现;生态树种主要是适应性、抗逆性及 生长、改良土壤等性状的表现;绿化观赏树种侧重于观赏性状、抗污染性、抗逆性及牛长性状的表 现;经济林树种主要是果实经济性状:平均单果重,单株产最和推算出单位面积产量,果实品质, 成分含量、贮藏性能、加工性能等。表5古树名木调查表rb:县(巾、区):调查单位:编号:树木名称中文名:俗名:照片编号科:属:保护级别拉丁名:雌雄 雌株;
28、雄株;雌雄同株地点县乡(镇)村(居委会)组(号)小地名:gps定位en树龄传说树龄:年; 估测树龄:年伴牛植物古树群数量株面积亩分布方式集中分布;片状分布;散牛生长性状树高:米,枝下高米;胸径厘米冠幅:东西米;南北米立地条件海拔:米;坡向:;坡度:度:坡位:部土壤类别:棕壤;褐土;潮土;盐碱土 :其他土壤厚度:厘米肥力状况:肥沃;中等;贫瘠生长状况牛长势:旺盛; 一-般;较差;濒死开花结实状况:多;正常;很少;无;其他病虫害情况:无;轻;重;病虫害种类:权属国有;集体;个人;其他保护管理现状传说及文献 记我管护者原挂牌号:第号调查人:,调查h期:年月h;审核人:注:编号以市(2位)+县(2位)+小组(2位)+顺序号(4位)共十位数组成;古树群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鲁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4《图形变化的简单应用》听评课记录
-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日本》听课评课记录2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1《网络改变世界》听课评课记录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5《分式方程的应用》听评课记录
-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 听课评课记录2
- 《东汉的兴亡》听课评课记录1(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 四年级口算天天练
- 火锅菜品培训
- 护理管理的基本理论
- 三年级数学下册口算试题大全
- 2025年大庆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商务部发布《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24)》
- 山东省济南市2024-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地理 含答案
- 2025年福建新华发行(集团)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课件】液体的压强(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 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解读课件
- 冷冻食品配送售后服务体系方案
- 江苏省驾校考试科目一考试题库
-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2023-2024学年七上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
- 2024-2030年中国自动光学检测仪(AOI)市场竞争格局与前景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