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胡黎明光力的变化与应用 经过40年钻研实践,秉着“万物归一”的哲学理念,胡黎明摸到了用光的精髓,并以此为原理发明了“光影训练器”。经过训练,秒钟就能找到想要的光。摄影之友35周年之际,特邀胡黎明开设专栏,独家讲解用光理论。毫不夸张地说,学会这些用光原理,可以助你在商业摄影中少走三五年的弯路。胡黎明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广告摄影师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广州市广告摄影师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被称为中国汽车摄影第一人。早在19世纪,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就首先提出:当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会对这个表面产
2、生压力。这个压力又称“光压力”,这一学说实际上证实了“光力”的存在。物体的受光面(以下简称物体)在接受不同方向照射的光线时,会对物体和视觉产生不同的光压力。这里我会把光在对物体不同照射方向的变化、特性、光力强弱和如何对光力的掌控运用逐一讲解。光与物体的照射关系有三大种类:去向光、法线光、来向光(顺光、逆光)。注:去向光、来向光这种对光方向的命名是为了给人们一种方向產生力的概念。而“法线光”原本就是一种方向定位很准确的光学名词。为了解去、来向光和去、来向光范围,在讲述它们的运用之前,我先用图来示意说明用光的三维空间概念。在室内用光拍摄时,首先要将物体与相机(视点)定位,之后才是用光。这就在相机和
3、物体之间形成了一条直线,这条直线通过物体一直向前到终点,和相机、物体相连。形成了拍摄时非常关键的一条中轴线(也称为:影相轴)。再由物体中心成90度画一条横线,在这条横于相机之间的立体四分之一圆的空间内,射向受光面的光源都处在去向光范围内,这里每一个光位都称为去向光。在受光面横线与终点之间的立体四分之一圆内,照射在受光面上的光源都处在来向光范围内,这里的每一个光位都称为来向光。在受光面的正上方,垂直照射在受光面上的光是“法线光”,也称正光轴。其他的来、去向范围的光源都是侧光轴。以上叙述描绘了一个三维立体光、物、视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摄影用光影的场域。去向光和去向光范围的形态:光源和视点在同一个方
4、向,照射在物体上的光为去向光。去向光范围:光源和视点在同一方向,在相机的平行线与受光面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加上受光面上法线与相机一侧的三维四分之一圆的空间内,射向受光面的光,都是在去向光范围内。1去向光方向的光力,决定了能使我们见到物体原貌和物体原本的色彩,因此我也把它称为“物感光”。这种光的去向决定了光力只作用在物体本身,只对物体产生光压力,它并没对视点产生任何光压力,因为它的反射方向是在视点的对面,所以这时的视点并没有感受到反射光的刺激。去向光(物感光)在拍摄过程中主要功能就是体现物体的原貌和真实的色彩。在去向光范围内,光对物体照射角度的变化,不会对物体的质感和色彩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同一
5、种物感光效果,在去向光范围内,光的入射角可以有多种角度选择,这就是去向光的特点。在去向光和来向光之间,还有一种比较独特的光一法线光。法线光垂直照射在受光面上,然后原路返回,造成了入射反射法线重叠在一条线上的现象。它既不是来向光也不是去向光,它的定义要由视点所在的位置而定。当视点也在这条重叠线面对受光面时,同时会出现物感和光感。造成物感的是:光源发出扩散式光芒,形成的二次扩散的反射效果。造成光感的是:光源本身的倒映。当视点离开法线光的垂直范围时,在与法线光形成平行关系,并有一定距离时,它就是去向光,可把物感表现得比较完美。法线光还有一个独特的功能,当法线光照射在反光较强的物体边沿、棱角和凸起的尖
6、状物的地方(这些地方也有很小的受光面),会随物体的形状构画出和这个突起物一样形状的光条或光点,增强了物体的质地,同时也描绘出物体的形状和透视关系。2来向光的形态:物体在光源和视点之间,光照射在物体上,视点这时就位于光源和物体的反射方向,这种形态为来向光形态。物体的平行线,面对光源的区域,为来向光范围。这是一个立体三维空间,在这个空间的每一个点位,照射在受光面上的光源都是来向光。在来向光范围内,入射角反射角大,光压力大,光感强,相反光压力小,光感弱。靠近中轴线照射在受光面上的光压力大,光感强。远离中轴线照射在受光面上的光压力小。3在来向光范围内,调解光压力强弱的方法:这是一个立体三维空间,在调解
7、光力强弱的过程中有水平、垂直和混合三种调解方法。为了更清晰地了解调整光的过程,可以分三种方式逐一讲解操作方法。水平移动光源,调整光压力使光感增强减弱,首先要将视点、物点、光点排列为一条中轴直线,光源在中轴线的远端,来向光范围内光的入射角最大,而且光源在三者的中轴线上,光的入射反射都对准了视点,因此,可以看到物体受光面上,出现最强大光压力的亮度。在一个立体来向光范围内,这个点位的光压力最强,也可认为这是个光压力的最强中心点。在光源与受光面距离不变的情况下,不论是水平或垂直移动,接近这个中心点,光力强光感自然强,远离这个中心点,光力弱光感自然弱。光源在水平移动的过程中,调节的是光源对受光面入射反射
8、方向的角度,它的移动是在来向光范围内等距,以中轴线为中心做水平弧线半圆形移动。这个角度和中轴线重合时,就回到了最强光压中心点。接近中轴线,光力强、光感自然强,远离中轴线,光力弱、光感自然弱。4垂直移动光源调整光压力,使光感增强减弱。这种光源的移动是垂直在中轴线上方,来向光范围内,以最强光压力中心点为起点,等距向上做垂直弧线四分之一圆形运动。在起点到接近弧线顶端的运动过程中,是一个逐渐减小照射光源的入射反射角的过程。在起点入射反射角最大,光压力最大,光感最强;当来到垂直弧线接近顶端时(注:当光源在顶端就是法线光范围)入射反射角最小,光压力最小光感最弱。以上两种方法调整用光准确精细,用时较长。第三种是水平、垂直混合调整光感的强弱,用时较短,准确精细对于初学者不太容易。用混合调整光感强弱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来向光范围这个立体空间内,越靠近最强光压力点和中轴线,光感越强;离开最强光压力点和中轴线越远,光感越弱。5在去向光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天翼云高级运维工程师认证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竞赛参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 2025年武汉城市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绍兴货运资格证考题
- 智能制造设备共享合同(2篇)
- 2025年粤教沪科版高三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商务部发布《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24)》
- 2025年福建新华发行(集团)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江苏省驾校考试科目一考试题库
-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2023-2024学年七上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
- 咨询公司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
- 2025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单词表
- 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
- 未成年入职免责协议书
- 光伏电站巡检专项方案
- 2024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数学试题 (原卷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