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东西方绘画空间研究_第1页
浅谈东西方绘画空间研究_第2页
浅谈东西方绘画空间研究_第3页
浅谈东西方绘画空间研究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谈东西方绘画空间研究    【摘要】东西方绘画的空间观不同,其表现也不同。中国传统绘画不把自然对象的再现与模拟作为创作的目的,不强调三维空间,而注重二维空间下的变化以及观者的感受,正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西方传统绘画是建立在客观理性的基础上再现自然事物。具象的艺术空间是西方传统绘画的主要表现形式,追求客观再现的方式表现出真实的物象世界。受西方哲学思想影响下,传统绘画不断追求真实地再现客观世界,再现物象的空间形态。中西两大绘画艺术体系有着不同的特征,最根本的差别在于东西文化思维方式的不同。【关键词】中国绘画;西方绘画;意境空间;立体空间一、

2、空间与绘画空间空间即自然空间,与绘画空间存在有着明显的差异,又有着民密切的联系。自然空间具有客观实在性,是真实的;绘画空间则是由画家创造的,具有虚拟性。自然空间是万物置身其中的场所,它无限延伸,体现出无边无际、无形无状的特点;绘画空间是人创造的,它具体有形而不超越人的视域,并完全作用于视觉,是一个充满感情符号的空间世界。东西方绘画艺术是一种空间艺术,自从有了绘画,人们对绘画空间的关注和探索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东方绘画不把自然对象的再现与模拟作为创作的目的,不强调三维空间,而注重二维空间下的变化以及观者的感受,正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呈现出用心灵的俯仰的眼睛来看空间万象,而是在“天人合一”、

3、“传神论”、“意象说”中运用流动的视点方式表达了中国式的绘画空间理念。西方绘画空间是以自然空间为基础的一种虚幻空间,它是在边界限定的范围内.借助画布、颜料、纸张等客观媒介,然后经艺术家的细心构思,通过构图、造型、线条、块面、明暗、色彩、透视等造型语言,在二维的平面上创造出三维或多维的空间效果,它是一种虚拟的空间形式,给人的只是空间错觉而已。二、中西方绘画空间历史演变公元前几世纪,中西方同时出现了先秦文明和古希腊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这两种灿烂的文化都深刻的影响着人类文明。先秦文明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源流,而西方古希腊文明奠定了西方传统文化的源流。中西绘画在这两种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各自体现着不同

4、的传统文化对艺术的渗透和培育。从根本上讲,艺术空间的表现方式取决于人的存在方式决定了绘画的历史。由于地域与生存条件的差异,东西方绘画逐渐走向两种不同文明衍生的空间表现方式,进而决定了绘画的功能定位和价值追求。这也成为中西绘画空间范式最主要的成因。人类绘画的重大变革,发展进步,几乎都与绘画空间问题相关。中西传统绘画在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不同的空间表现特点。11世纪北宋中期郭熙提出“三远法”,以“散点透视”描绘山川河海,形成中国绘画独特空间表现方法。中国传统绘画在空间表现中不追求现实空间形态的逼真显现,使绘画空间成为表现性因素占主导的意象化空间。14-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美术以意大利达

5、3;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为代表,而达·芬奇既是艺术家又是科学家,他的绘画杰作最后的晚餐运用了焦点透视构图。透视学就是“在平面上再现空间感、立体感的方法及相关的科学。”它推动了写实绘画达到新的高度。西方传统绘画在空间表现中力求对现实空间的真实再现,使绘画空间成为现实空间的逼真幻想。三、中西绘画空间表现的特点及形成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三家观念互相补充、融合,形成了以“天人合一”为核心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它的影响下,中国文化形成了整体的、宏观的思维模式和独特的审美趣味,以及特有的“民族心理结构”,进而使绘画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空间表

6、现特点。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传统绘画在空间表现中超越了对现实空间的描摹,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主客相融的审美境界,注重表现万物的生机和主体的内在精神,追求气韵生动和意境,并形成了独特的透视方式。“传神”一直是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的核心问题。顾恺之的“传神论”一经提出,就成为知道绘画表现的重要理论。他主张“传神写照”和“迁想妙得”绘画理念。谢赫在画品中提出“六法论”,其中“气韵生动”列为第一,进一步强调了“神韵”的重要性。受“传神论”影响下,中国传统绘画在空间表现时不过分追求物象的真实空间形态的肖似,而是把物象外在表象特征加以内化,进行再创造,做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画面中体现艺术

7、家的主体思想情感和对生命精神的审美表现,画面空间也远离客观实际空间,成为自足的空形态。西方传统绘画的具象性再现空间表现形式和审美追求的思想根源可以追溯到西方文化源头古希腊文文明。后期所谓的文艺复兴,复兴的就是古希腊时代的人文精神和理性思想,将人们从中世纪的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古希腊的哲学思想,自然成为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传统艺术复兴的价值遵循和思想资源。“主客相分”,是指作为主体的人对于客观自然采取一种分离和对立的态度,即具有主体意识的人,站在自然客体之外,把自然当作一个纯粹的客观的认识研究和改造的对象。西方绘画受主客相分的思维模式影下,使绘画成为研究、认识和表现客观世界的手段。画家在作画的过程

8、中注重造型、色彩和透视,在空间表现上则以客观现实空间为描摹对象,力图做到对现实空间的真实再现。在“理性探究”和“主客相分”思维模式影响下,西方传统绘画的空间形态分为具象空间和抽象空间。但西方绘画的空间表现方式及其根本特点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模式化地影响了以后的绘画发展进程。这种追求客观再现的具象空间表现范式到新古典主义时期达到了顶峰。四、总结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比较研究东西方绘画空间这个论点,有利于消解、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的冲突能够从各自的优点中汲取养分。中西方绘画在表现空间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也有一定相同之处。我们要客观的去看待这个问题。【参考文献】1 王  帆. 绘画艺术空间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2 冯民生. 中西传统绘画空间表现比较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3 程明震. 心灵之维中国艺术时空意识论m.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1.【作者简介】田曜诚(1989),男,汉族,河北人,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2014级中国美术史专业硕士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