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三化学测试题及答案第一单元 盐化肥单元练习题一课题一: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选择一一基础知识运用1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2.食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质。下列有关食盐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加碘食盐配制生理盐水B.用食盐水除铁锈C.用食盐水腌制咸鸭蛋D.用食盐代替小苏打蒸馒头3.鉴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试剂(括号内的物质)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稀盐酸)B.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C.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D.稀盐酸和稀硫酸(锌粒)4.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探究大理石性质时,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结论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大
2、理石板砖碎片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B大理石与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可作灭火剂C.实验室里可用大理石与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D大理石雕像不易受酸雨侵蚀5.食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金属钠氯气盐酸硫酸烧碱纯碱等化工 产品,可能用食盐作为原料的是()A.B.C.D.6.蒸馒头,炸油条时常用到一种白色物质,它既能消耗面粉发酵过程产生的酸,又能起发泡的作用,这种白色物质是()A.氢氧化钠B氢氧化钙C碳酸氢钠D氯化钠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纯碱属于碱类,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B.小苏打是制造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还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C.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相同,都是重要的建筑
3、材料D.胃酸中含有适量的盐酸,帮助消化,增加食欲二、解答一一知识提高运用A.NaOHB.Na2OC.Na2SO4D.Na初三化学测试题及答案8.在下列物质中:a.食盐b.纯碱c.碳酸氢钠d.碳酸钙(1)_“侯德榜制碱法”中的“碱”指的是(填字母,下同)。(2)可用作调味剂的是 _。(3)可用作补钙剂和牙膏填充剂的是 _。(4)可用作发酵粉和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 _。(5)既是钙盐又是碳酸盐的是 _。9有三种白色固体,分别是氢氧化钠、碳酸钙和氯化钠,只用一种试剂就可将三种白色固体鉴别出来的是10.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
4、活动:现象3无色适W A溶液样品1 1溶液|滴人无晋醮叫叭j【对固体猜想】猜想I:全部是NaOH;猜想n:全部是Na2CO3;猜想川: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实验和推断】(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_ ,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2)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为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 _(填化学式),该实验 _(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3)若A是CaCl2溶液,当实验现象a为_ ,现象b为_ ,则猜想n成立。【反思】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生活中常见的盐
5、(第二课时)一、选择一一基础知识运用1下列各组物质溶于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CuSO4、HCl、KClB.H2SO4、KNO3、BaCl2C.HCl、KNO3、BaCl2D.CaCI2、Na2CO3、NaOH2.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基本反应初三化学测试题及答案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锌和稀盐酸B.二氧化碳和水C.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初三化学测试题及答案3下列溶液混合后,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一组是()A.HCI和NaOHB.Na2CO3和H2SO4C.KNO3和NaCID.NaOH和FeCl34下列物质分别能与稀盐酸、稀硫酸、氯
6、化铜溶液反应并能观察到不同实验现象的是()A.氯化钾溶液B.碳酸钠溶液C.硝酸钡溶液D.氢氧化钡溶液5已知甲、乙、丙、丁四种溶液分别是Ba(OH)2溶液、MgSO4溶液、Na2CO3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甲、乙混合有白色沉淀出现;乙、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所得液体的导电性几乎为零。则甲、乙、丙、丁四种溶液可能是()A.Ba(OH)2、MgSO4、Na2CO3、HCIC.HCI、MgSO4、Ba(OH)2、Na2CO36.下列实验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A.硝酸银溶液滴入氯化钠溶液中BC.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硝酸钠溶液D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酸碱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B.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
7、定是置换反应C.只有两种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就是分解反应D.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解答一一知识提高运用8.下图中的几种物质是常见的盐,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1)_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现象是碳酸钙、碳酸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是因为碳酸钙、碳酸钠中均含有 _ 子符号)。(3)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钠溶液不能反应,其理由是 _B.Na2CO3、Ba(OH)2、MgSO4、HCID.Ba(OH)2、Na2CO3、HCI、MgSO4.稀盐酸滴入氯化钠溶液中.硫酸钠溶液滴入氯化铜溶液中(写离初三化学
8、测试题及答案9.如图,甲、乙、丙分别是硫酸、氢氧化钙、氯化镁、碳酸钠四种物质中的某一种, 液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_已知丙物质是一种盐,丙的化学式为,反应的现象为_。(2)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_ 。10.复分解反应是我们学过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混合: _;2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 _;3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硝酸混合:_ 。(2)你想过上述复分解反应为什么能够发生吗?这是因为在这些反应物中含有一些“特殊”的阴、阳离子,它们能相互结合。如上述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Ba2+和SO42-,
9、而Cl-、Na+则是“旁观者”,并没有参加反应。请你分析上述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 _ ;上述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_ 。(3)请根据你的想象,在图中右边的容器中画出体现NaOH溶液和稀盐酸反应产物的示意图。第一单元 盐化肥单元练习题一参考答案及解析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一、选择一一基础知识运用1.【答案】C【解析】Na2SO4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NaOH属于碱,Na2O属于氧化物,-”表示相连物质的溶初三化学测试题及答案Na属于金属单质。2.【答案】C【解析】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不与食盐水反应;用食盐水可以 腌制咸鸭蛋;
10、碳酸氢钠本身受热易分解,同时由于是碳酸氢盐,遇到酸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馒头 疏松多孔,食盐不具有上述性质。3.【答案】C【解析】A中,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都能反应,且都无明显现象,无法区分;B中,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钠溶液不反应,与盐酸虽能反应,但无明显现象,也无法区分;D中,锌粒与盐酸和硫酸反应都能产生气体,现象相同,无法区分;C中,澄清石灰水与氯化钠溶液不反应,与碳酸钠溶液反应能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现象不同,能区分。故选C。4.【答案】D【解析】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实验室可用大理石与 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可用作灭火剂;
11、在大理石板砖碎片上,滴加稀盐酸也会有二氧化 碳产生;大理石雕像也极易受酸雨的侵蚀本题只有D选项的说法错误5.【答案】B【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食盐作为原料的产品应含氯、钠两种元素中的一种或两种,而硫酸中则 没有,故不能以食盐为原料,选项为B6.【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所用白色物质能与面粉发酵产生的酸发生化学反应并生成气体;氢氧化钠、氢 氧化钙都能与酸反应但不产生气体且有腐蚀性;氯化钠不能与酸发生化学反应.碳酸氢钠能与酸发生反应并生成气体,故应选C.7.【答案】A【解析】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水溶液呈碱性,但其属于盐类。二、解答一一知识提高运用8.【答案】(1)b(2)a(3)d(4)c
12、(5)d【解析】“侯德榜制碱法”中的“碱”指的是纯碱;食盐有咸味,可食用,常用作调味剂;碳酸钙含有 钙元素,可用作补钙剂和牙膏填充剂;碳酸氢钠可用作发酵粉和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药剂;盐可以根据所含 的金属元素分类也可以根据所含的酸根分类,碳酸钙既是钙盐又是碳酸盐。初三化学测试题及答案9.【答案】水【解析】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碳酸钙难溶于水;氯化钠易溶于水;因为三种固体加入水后会有 不同的现象,因此可以加以鉴别.10.【答案】【实验和推断】(1)盐酸Na2CO3+2HCI=2NaCI+H2O+CO2T(或稀硫酸等酸及其对应的化学方程式)CaC03不能(3)有白色沉淀产生无色酚酞溶液不变红色【反思
13、】CO2+2NaOH=Na2CO3+H2O【解析】(1)Na2CO3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盐酸或稀硫酸等酸。(2)Ca(OH)2与Na2CO3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aCO3和NaOH,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后变红色, 该实验不 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3)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aCO3和溶液显中性的氯化钠。所 以当实验现象a为有白色沉淀产生,现象b为无色酚酞溶液不变红色,则猜想n成立。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一、选择一一基础知识运用1.【答案】C【解析】选项A中硫酸铜溶于水会呈蓝色;选项B中硫酸和氯化钡会反应生成白色沉淀;选项D中
14、碳 酸钠和氯化钙会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只有C中的各物质不反应,能形成无色溶液。2.【答案】D【解析】锌和稀盐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 溶液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不反应;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能反应且属于复分解反应。3.【答案】C【解析】HCI和NaOH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Na2CO3和H2SO4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KNO3和NaCI不反应;NaOH和FeCb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4.【答案】D初三化学测试题及答案【解析】氯化钾与稀盐酸、稀硫酸、氯化铜都不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碳酸钠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都有气体生成,与氯化铜
15、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故B不符合题意;硝酸钡溶液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与稀盐酸、氯化铜不反应,没有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故D符合题意。5.【答案】B【解析】根据乙与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所得液体的导电性几乎为零,可知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自由移 动的离子,应该是MgSO4与Ba(OH)2的反应,故A、D错误,又根据甲、乙混合有白色沉淀出现,而盐酸 与MgSO4不反应,故可排除C选项,故B正确。6.【答案】A【解析】A中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反应后有白色沉淀生成,故A正确;B、C、D中的物质相互之间均不能反应
16、,无明显现象7.【答案】A【解析】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但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B项错;只有两种化合物生成的反应很多,如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它们既不是复分解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故C错;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还有可能是置换反应或复分解反应,故D项错;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一部分,故A正确二、解答一一知识提高运用8.【答案】 产生白色沉淀(2)CO32-(3)CuSO4+2NaOH=Cu(OH)2J+Na2SO4生成物中没有沉淀或气体或水【解析】(1)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碳酸钙;(2)CO32-会和
17、H+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3)硫酸铜与氯化钠反应的生成物中没有沉淀或气体或水,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所以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9.【答案】(1)Na2CO3出现白色浑浊(2)Zn+H2SO4=ZnSO4+H2f置换反应【解析】由于甲能够与二氧化碳反应,可知甲可能是氢氧化钙,乙能够与锌反应,所以乙是硫酸,由于碳酸钠既能与甲反应又能与硫酸反应且丙物质是一种盐,所以丙是碳酸钠(氯化镁不能与硫酸反应),甲是氢氧化钙;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的现象是出现白色浑浊;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 种化合物,生成物也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所以该反应是置换反应。10.【答案】 BaCl2+Na2SO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流动货摊社会媒体营销策略考核试卷
- 生物质能源在城乡一体化能源规划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宽带接入技术考核试卷
- 电容器在铁路信号系统中的信号放大技术考核试卷
- 皮革服装设计与消费者需求分析考核试卷
- 灯具的博物馆与展览照明设计考核试卷
- 文化展览创意实践探讨考核试卷
- 医疗设备租赁设备租赁合同范本考核试卷
- 2025届福建省惠安一中等三校中学高考模拟考试(二)数学试题
- 2025二月份深基坑水平支撑拆除劳务安全协议
- 2024年河北高中学业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 专题26 实验与探究 十年(2015 2024)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 (解析版)
- 胃癌患者的营养及饮食护理
- 有限空间安全技术交底
- 2024年第三届浙江技能大赛(电工赛项)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度-工程造价培训课件全新
- 高标准农田跟踪审计、工程中间计量、变更价格调整及竣工结算审核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竣工结算审计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高二(下)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 多塔作业安全专项方案
- 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课件-+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