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部分知识点集会笔记_第1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部分知识点集会笔记_第2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部分知识点集会笔记_第3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部分知识点集会笔记_第4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部分知识点集会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德育原则一是导向原则;二是疏导原则;三是因材施教原则;四是知行统一原则五是集体教育个别教育相结合;六是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七是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八是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九是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德育方法(1)说服法;(2)榜样法;(3)锻炼法;(4)陶冶法;(5)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德育途径思想政治课和其他学科的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校外活动共青团组织活动,班主任工作校会班会周会时事政策的引导德育基本规律1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具有统一性和多端性2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响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3德

2、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4德育过程是长期有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渐进性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激发学习动机 。领会知识,巩固只是,运用知识,检查知识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课堂讨论法,练习法,实验法实践活动,演示法 参观法 欣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教学原则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

3、懂会用、学以致用。3)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4)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个原则又称系统性原则。6)巩固性原则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

4、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7)可接受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8)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教学过程基本规律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二、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相统一的规律三、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1, 教学

5、任务2, 教学内容3,学生年龄特征,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师特点。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教学设计作用就是在教学工作正式开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订的工作方案,创作教学模式和观念的过程。它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有利于培养科学思维的习惯和能力,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不断深化现代教育应用,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向更深层次发展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创设好的学习情境。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是:(1)由单一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发展;(2)由归纳型向演绎型教学模式发展;(3)

6、由以“教”为主向着重“学”的教学模式发展;(4)教学模式日益现代化。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2、顺序性;3、阶段性;4、互补性;5、个别差异性。促进中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方法有效说服,树立良好的榜样利用群体的约定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价值辨析,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方法对于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和改变非常有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论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青春期心里发展特点1自主意识逐渐强烈2.情绪不很稳定。3对异性的关注。4个体心理的发展。青春期中,人的记忆力增强,注意力容易集中、敏锐

7、,特别是由于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的大大加强了,中学思维发展特点A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C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B从动作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D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中学生品德发展特点主要有两大特征: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1.形成道德观念与道德思想2.自我意识增强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度1.初中阶段发展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中学生情绪特点1爆发性冲动性2不稳定性,两极性3 外显性,内隐性4心境化,持久性班集体的建设策略确立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

8、好班风怎样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一、教师的教态促成良好课堂气氛二、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要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三、创设悬念引发课堂气氛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方法制定适宜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的认知结构给予精确而严格的指导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协调同伴的关系与家长合作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课堂行为产生的原因学生:适应不良,厌恶,挫折与紧张,寻求注意与地位,过度活动,性别差异教师:要求不当,滥用惩罚手段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

9、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第一部分为前言,叙述科学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第二部分为课程目标,叙述科学课程的总目标和三个分目标: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知识,以及各部分目标的相互关系。三部分为科学课程的内容标准,描述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五个方面的内容标准及活动建议。第四部分

10、为实施建议,由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材编写建议、教师队伍建设建议、关于科学教学设备和教室的配置等六个部分组成。第五部分为附录,含具体目标中行为动词的定义、教学活动的类型与设计、案例三个部分。内容标准是标准的核心部分,它是总目标和分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课程目标的基本特征整体性,各级各类的课程目标是相互联系的,不是彼此孤立的阶段性课程目标是一个多层次和全方位的系统,如小学,中学高中课程目标持续性高年级课程目标是低年级课程目标的延续和深化层次性课程目标可以逐渐分解为总目标和从属目标递进性低年级的课程目标是高年级课程目标的基础,

11、没有低年级课程目标的实现,就难以达到高年级的课程目标时间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课程目标会有相应的调整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课程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课程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也就是说,社会、知识和学生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与提供的可能;(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中学生记忆发展特点记忆的容量日益增大,短时记忆广度接近成人对于直观形象材料记忆,抽象材料和对图像优于语言学生能主动选择记忆方法。有意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随着年龄的增大,理

12、解记忆逐渐成为主要记忆手段抽象记忆的发展速度较快,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认知方式场依存-场独立,冲动型=沉思型,辐合型-发散型独立型=执法型-司法型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生物遗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教育因素学校教育 个人主观因素心理辅导的内容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职业辅导如何保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2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接触自己3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4帮助学生保持愉快的情绪让学生学习性卫生的知识5帮助学生认识求助心理咨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生命教育的基本途径学科教育,专题教育,课外活动校园文化 教廷教育社会教育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观摩和分析优秀教

13、师的教学活动进行微格教育进行专门训练反思教育经验后进生的培养关爱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提供范例,增强是非观念根据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首先,班级授课制使得教学获取了巨大的效率,一位教师赐教向几十个学生教学,使得教育普及成为可能。其次,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有计划地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第三,由于学生是按照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水平接近,有利于他们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启发。2、班级授课的局限性:首先,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其次,为学生提供的实

14、践性学习、探索性学习机会较少,不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第三,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比较固定化,缺少灵活性。第四,强调统一,难以适应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第五,每个学生实际上分别地对老师负责,彼此之间没有分工合作,因此学生的互相交流和启发难以保证。影响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因素外部;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部;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识,个体智力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形成的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教材的作用1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要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地使用教科书,发挥教科书

15、的最大作用。(2)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3)根据课程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4)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是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有利于确定本学科的主要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验活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对各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做出统筹安排教育对人发展的起作用教育社会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规范性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16、教育的社会属性1教育的永恒性2教育的历史性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对教育的本质属性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1是把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2育培养人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进行的。3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内容(反映和体现着社会要求)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激发与维持内在学习动机的措施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2、学习目的性教育;3、适当适时开展竞赛活动;4、教师期望评价;5、培养独立进取个性,使学生自我激励。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1 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3.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

17、习惯的养成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夸美缪斯的教育观点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原则教学制度,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的方法和内容泛智教育思想。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普通人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的一系列教学方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建构主义者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知识并不能呢个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就用,一用九零,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纯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只能由每一个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构建起来弗洛伊德的

18、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他根据性感器的不同将人格阶段分为五个阶段1.口唇期(0到18个月) 在这一阶段口,唇,舌是动情区 这一阶段容易出现依赖和攻击性2.肛门区(18月到3岁) 这一阶段的性感区是肛门,在这一阶段容易出现两种性格:肛门排放性性格和肛门便秘性性格3.性器区(3岁到6岁)其性感区在生殖器,出现了性格分化,在这一阶段容易出现恋母情节和恋父情节4.潜伏期(6到12岁)在这一阶段。儿童的玩伴多为同性5.生殖期(青春期到成长) 这一阶段也叫两性期气质类型1.多血质 外向,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情绪情感容易产生也容易变化和消失,容易外露;体验不深刻等。2.粘液质 情绪稳定,有耐心,自信心强。3.抑郁质 内向,言行缓慢,优柔寡断。4.胆汁质 反应迅速,情绪有时激烈、冲动,很外向。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性质和方法影响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受教育者权力决定教育的目的决定教育内容 直接决定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人格特点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 社会性埃里克森的八格理论01岁 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 内在好的感觉,信任自己和他人,乐观 坏的感觉,不信任自己和他人,悲观13岁 自主对羞怯和疑虑 意志训练,自我培训,能作决定 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