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梁施工监控计算书_第1页
连续梁施工监控计算书_第2页
连续梁施工监控计算书_第3页
连续梁施工监控计算书_第4页
连续梁施工监控计算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建 客货共线(40+64+4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监控计算书计算: 复核: 审核: 目 录1 工程概况11.1 结构概况11.2 施工概况12 计算规范与依据23 计算基本资料及参数选取33.1 基本资料33.1.1技术指标33.1.2主要材料33.2 主要参数选取43.2.1 恒载43.2.2 活载53.2.3 附加力63.2.4 特殊荷载63.2.5荷载组合64 计算模型74.1. 结构离散74.2施工阶段模拟94.3 施工阶段计算结果214.3.1 各施工阶段累计位移214.3.2施工阶段应力304.4 立模标高的确定324.4.1 成桥阶段累计位移324.4.2 活载位移33

2、4.4.2 预拱度331 工程概况新建(40+64+40)m连续梁,墩号134#137#,正线间距S4.6m,按200km/h(预留250km/h)城际客运专线铁路标准设计,采用悬臂现浇法施工。1.1 结构概况(40+64+4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采用悬臂法施工。梁全长145.5m,计算跨度为(40+64+40)m,中支点处截面最低点梁高5.204m,边跨8.75m直线段截面最低点梁高2.804m,梁底下缘按圆曲线变化。边支座中心线至梁端0.75m,边支座横桥向中心距4.60m,中支座横桥向中心距4.20m。截面类型为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箱梁。底板、腹板、顶板局部向内侧加厚,中支点处局

3、部向外加厚,均按直线线性变化。全联在端支点、中跨跨中及中支点共设5个横隔板,横隔板设有孔洞,供检查人员通过。挡砟墙内侧净宽9.0m,线路中心至挡砟墙内侧2.2m,桥面宽12.2m,桥梁建筑总宽12.50m(按桥上设置插板式金属声屏障计算)。1.2 施工概况根据(40+64+40)m 连续梁施工设计图,本桥施工采用悬臂浇注,边跨及中跨合拢利用吊架合拢。该桥施工过程概略如下: 第一阶段:承台、墩身、托盘、顶帽施工及在0号块现浇支架上浇筑墩顶0#梁段,对称张拉0#块梁段内相应钢束。 第二阶段:在0#块上墩身两侧对称拼装悬浇挂篮,进行挂篮静载测试后,对称悬浇1#梁段混凝土,对称张拉1#块梁段内相应钢束

4、。第三阶段:挂篮前移,墩身两侧对称悬浇2#梁段,对称张拉2#梁段内相应预应力钢束。 第四阶段:挂篮前移,墩身两侧对称悬浇3#梁段,对称张拉3#梁段内相应预应力钢束。第五阶段:挂篮前移,墩身两侧对称悬浇4#梁段,对称张拉4#梁段内相应预应力钢束。第六阶段:挂篮前移,墩身两侧对称悬浇5#梁段,对称张拉5#梁段内相应预应力钢束。第七阶段:挂篮前移,墩身两侧对称悬浇6#梁段,对称张拉6#梁段内相应预应力钢束。第八阶段:挂篮前移,墩身两侧对称悬浇7#梁段,对称张拉7#梁段内相应预应力钢束。第九阶段:挂篮前移,墩身两侧对称悬浇8#梁段,对称张拉8#梁段内相应预应力钢束;同时搭设边跨直线段支架并预压,边跨直

5、线段混凝土浇筑。第十阶段:拆除挂篮,安装边跨合拢吊架,边跨临时锁定,边跨合拢段混凝土浇筑,张拉边跨合拢相应钢束。第十一阶段:安装中跨合拢吊架,中跨临时锁定,中跨合拢段混凝土浇筑,张拉中跨合拢相应钢束。第十二阶段:进行桥面系(桥面栏杆、桥面铺装)施工。2 计算规范与依据1)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2009)2)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上、下)(铁建设2005285号)3)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1TB10002.5-2005)4)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局部修订条纹:铁建设20105号、铁建设2010257号)5)铁路

6、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局部修订条纹:铁建设200922号、铁建设2010257号)6)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7)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2009年版)8)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9)客货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规定(科技基2005101号)10)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3-2008)1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12)新建郑州至焦作铁路工程郑州黄河大桥铁路桥梁通用参考图-时速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有砟轨道悬臂现浇

7、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双线)(40+64+40)m连续梁(图号:专桥(2010)2267A-)13)其他相关规范、规程3 计算基本资料及参数选取 3.1 基本资料3.1.1技术指标1)设计速度:客车250Km/h及以下,货车160Km/h(C62、C64为80Km/h)及以下。2)线路情况:双线,正线间距为4.6m;直、曲线,最小曲线半径4000m,困难条件下按3500m进行检算。3)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一般大气条件下无防护措施的地面结构,环境类别为碳化环境,作用等级为T1、T2。4)设计使用年限:正常使用条件下梁体结构设计使用寿命为100年。5)长大货车检算类型:本设计仅对常用D2、D30、D

8、35列车通过时进行检算。6)施工方法:桥位悬臂浇筑施工。7)地震烈度:本结构适用于设防烈度八度及以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g0.3g)地区。8)养护维修方式:桥上不设人行道检查车。3.1.2主要材料1)混凝土 梁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封锚采用强度等级为C50的干硬性补偿收缩混凝土,挡砟墙、遮板、电缆槽竖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电缆槽盖板可采用RPC-H混凝土或C40混凝土,其中RPC-H混凝土性能指标应满足客运专线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材料人行道挡板、盖板暂行技术条件要求。2)预应力体系 纵向预应力体系纵向预应力筋采用1×7-15.2-1860-GB/T5224-2003预应力

9、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为fpk=1860MPa,弹性模量为Ep=195GPa。锚具应符合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TB/T3193-2008),金属波纹管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JG225-2007)要求。纵向预应力筋管道形成采用内径为90mm和80mm的镀锌金属波纹管成孔,锚固体系采用自锚式拉丝体系,张拉采用与之配套的机具设备;合拢段处纵向预应力筋镀锌金属波纹管采用增强型,其它可采用标准型。横向预应力体系横向预应力筋采用1×7-15.2-1860-GB/T5224-2003预应力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为fpk=1860MPa,弹性模量为Ep=195

10、GPa。锚固体系采用BM(P)15-4锚具及配套的支承垫板,锚具应符合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TB/T3193-2008)。张拉体系采用YDC240Q型千斤顶,管道形成采用70×19mm扁形镀锌金属波纹管成孔,金属波纹管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JG225-2007)要求。竖向预应力体系竖向预应力筋采用25mm高强精轧螺纹钢筋,型号为PSB785,应符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GB/T 20065-2006)要求;抗拉强度标准值为fpk=785MPa,弹性模量为Ep=200GPa,锚固体系采用JLM-25型锚具。张拉体系采用YC60A型千斤顶,管道形成

11、采用内径35mm铁皮管成孔。3)普通钢筋 普通钢筋采用HPB235和未经高压穿水处理过的HRB335钢筋,其技术条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和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的规定。HRB335 钢筋的化学成分C+Mn/6应小于或等于0.5%。4)支座采用客运专线铁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图号:专桥(2007)8360)或铁路连续梁球型钢支座(图号:专桥(2009)8361(G),根据列车活载类型及桥梁处地震区动峰值加速度确定支座吨位及钢板的类型,安装方式详见专桥(2011)2267A-V-变6364图。3.2 主要参数选取

12、3.2.1 恒载 1)结构自重混凝土 :C50(梁体)、C35(承台、墩身、托盘、顶帽)、C50(支座垫石),其容重取26kN/m3(梁体)、25kN/m3(承台、墩身、托盘、顶帽、支座垫石)预应力a) 纵、横向预应力标准抗拉强度:fpk=1860Mpa弹性模量:Ep =1.95×105Mpa锚下张拉控制应力:按设计图纸给定的张拉控制应力计入波纹管摩阻系数:m=0.26孔道偏差系数:=0.003一端锚具回缩:0.006m钢绞线松弛系数:按照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TB10002.3-2005)第6.3.4条规定计入b) 竖向预应力标准抗拉强度:fpk =785Mp

13、a弹性模量:Ep =2.0×105Mpa锚下张拉控制力:350KN/根波纹管摩阻系数:m=0.35孔道偏差系数:=0.003一端锚具回缩:0.006m钢绞线松弛系数:按照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TB10002.3-2005)第6.3.4条规定计入2)二期荷载:187.4kN/m3)混凝土收缩徐变 按老化理论计算混凝土的收缩徐变,收缩速度系数0.00625,收缩终极值0.00015,徐变增长速率 0.00556,徐变终极值 2.0。4)基础部不均匀沉降:以10mm计3.2.2 活载 1)列车荷载郑焦线:采用ZK标准活载京广线:采用中-活载普通活载2)动力系数 动力系

14、数按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2009)第 7.2.7条计算:ZK活载 1+=1+()式中L为梁的加载长度,以米计。 中-活载 1+=1+()式中L为梁的计算长度,以米计。3.2.3 附加力 1)温度变化作用 按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第4.3.1012条规定计入。 整体升温取值 40;整体降温取值 40。 2)制动力 制动力按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2009)第7.2.10条规定计入。 3.2.4 特殊荷载 仅计入施工荷载挂篮自重:60t吊架自重:40t3.2.5荷载组合 分别以主力、主力+附加力进行组合,取

15、最不利组合进行计算。主力和主力+附加力组合如下:1)主力组合:自重+活载+预应力+混凝土收缩徐变+二期恒载 组合:自重+活载+预应力+混凝土收缩徐变+二期恒载+基础沉降 2)主力+附加力 组合:自重+活载+预应力+混凝土收缩徐变+二期恒载+温度变化+制动力 组合:自重+活载+预应力+混凝土收缩徐变+二期恒载+基础沉降 +温度变化+制动力4 计算模型采用桥梁结构分析专用程序桥梁博士V3.03建模,进行各施工阶段、成桥状态的恒载、活载、预应力、混凝土收缩徐变等荷载作用下的分析计算。4.1 结构离散参照有砟轨道(406440)m悬臂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双线)(图号:专桥(2011)2267A-V

16、)设计图纸将该桥各个阶段离散为梁单元。单元划分考虑施工节段、变截面、支座等因素,计算模型中根据悬臂施工梁段的划分、支点、跨中、截面变化点等控制截面将全桥划分为55个单元。图4-1、图4-2和图4-3分别为该桥的三维模型图、单元离散图和全桥钢束图。 图4-1三维模型图图4-2单元离散图图4-3全桥钢束图135#墩顶支座为固定支座,采用与桥墩竖向和纵桥向水平的主从约束模拟,其余墩顶支座采用与桥墩仅竖向的主从约束模拟,边跨直线段现浇支架考虑到施工时为一次浇筑完成并进行了预抬,故边跨现浇钢管桩采用134#(137#)墩支座的弹性刚度。悬臂浇注施工过程中的墩梁固结钢管桩设置在距主墩支座中心线 2.55m

17、 处,采用竖向弹性支座模拟。墩顶箱梁截面参数与相邻截面参数一致,其多余混凝土转化为集中荷载施加于墩顶位置;各块段内齿板在计算模型中不予考虑,均转化为集中荷载施加于相应块段上。桥面铺装及附属设施,以均布荷载施加于箱梁上。施工挂篮,以一对集中荷载施加于悬臂端。 计算模型中各单元划分与原施工设计图梁体节段的对应关系见所示表4-1。表4-1 桥博模型单元与施工设计图梁体节段的对应关系表方向梁段号单元号方向梁段号单元号小里程侧A1014小里程侧B829A95B730A86B631A77B532A68B433A59B334A410B235A311B136A212A03742A113A143A01419A2

18、44B120A345B221A446B322A547B423A648B524A749B625A850B726A951B827A105255B0284.2施工阶段模拟根据设计图纸所示施工阶段将本桥划分为39个施工阶段,各施工阶段的施工工作内容及施工工期如图4-4所示,如项目部实际施工阶段或者施工阶段周期有变化,请及时反馈,以便调整。36图4-4 施工阶段划分图阶段号施工工期(天)计算简图工作内容160承台、墩身施工2280#块施工阶段32张拉0#号块预应力T1、M1、F1;并灌浆41安装挂篮,按照60t考虑续图4-4 施工阶段划分图阶段号施工工期(天)计算简图工作内容56浇筑1块混凝土,并养护6

19、1张拉1块预应力T2、M2,并灌浆71移动挂篮,绑2块钢筋86浇筑2块混凝土,并养护续图4-4 施工阶段划分图阶段号施工工期(天)计算简图工作内容91张拉2块预应力T3、M3,并灌浆101移动挂篮,绑3块钢筋116浇筑3块混凝土,并养护121张拉3块预应力T4、M4,并灌浆续图4-4 施工阶段划分图阶段号施工工期(天)计算简图工作内容131移动挂篮,绑4块钢筋146浇筑4块混凝土,并养护151张拉4块预应力T5、M5,并灌浆161移动挂篮,绑5块钢筋续图4-4 施工阶段划分图阶段号施工工期(天)计算简图工作内容176浇筑5块混凝土,并养护181张拉5块预应力T6,并灌浆191移动挂篮,绑6块钢

20、筋206浇筑6块混凝土,并养护续图4-4 施工阶段划分图阶段号施工工期(天)计算简图工作内容211张拉6块预应力束T7,并灌浆221移动挂篮,绑7块钢筋236浇筑7块混凝土,并养护241张拉7块预应力束T8,并灌浆续图4-4 施工阶段划分图阶段号施工工期(天)计算简图工作内容251移动挂篮,绑8块钢筋266浇筑8块混凝土,并养护271张拉8块预应力束T9,并灌浆286拆除挂蓝,浇筑边跨现浇段续图4-4 施工阶段划分图阶段号施工工期(天)计算简图工作内容291安装吊架306浇筑边跨合拢段311拆除边跨现浇支架及边跨吊架, 解除墩梁临时固结3210边跨预应力张拉T11、F2、F3、SW1SW3、S

21、B1SB5,并灌浆续图4-4 施工阶段划分图336浇筑跨中合拢段 341拆除中跨吊架, 进行体系转换351张拉跨中合拢部分预应力B1、B2、H,并灌浆369张拉跨中合拢预应力T10、F3、B3-B7、W1-W4,并灌浆3660停梁60天续图4-4 施工阶段划分图3830二期恒载187.4kN/m393650收缩徐变3650天4.3 施工阶段计算结果4.3.1 各施工阶段累计位移 该桥单元划分图如图4-5所示,图中示出了节点号与块段号的对应关系,仅示出桥梁一半结构。 图4-5 单元划分图表4-2 各施工阶段累积竖向位移表(单位:mm) 节点号工况1234567891011121314202122

22、232425262728290#张拉前-0.2-0.20#张拉后-0.2-0.21#张拉前-0.1-0.3-0.3-0.11#张拉后0.1-0.2-0.20.12#张拉前-0.2-0.1-0.3-0.3-0.1-0.22#张拉后0.60.3-0.2-0.20.30.63#张拉前-0.60.10.0-0.4-0.40.00.1-0.63#张拉后1.11.00.4-0.2-0.20.51.11.24#张拉前-1.30.10.40.1-0.4-0.40.10.50.1-1.34#张拉后1.92.01.40.6-0.2-0.20.61.52.12.05#张拉前-2.3-0.10.70.70.2-0.4

23、-0.40.20.80.8-0.1-2.35#张拉后2.53.02.61.60.6-0.3-0.30.61.72.63.02.56#张拉前-3.8-0.90.71.10.90.2-0.4-0.40.20.91.20.7-0.9-3.86#张拉后-0.61.32.12.01.30.4-0.4-0.40.41.32.02.21.3-0.67#张拉前-6.1-6.1-2.7-0.50.40.4-0.0-0.6-0.60.00.50.4-0.5-2.6-6.1-6.17#张拉后0.5-1.30.61.61.61.10.3-0.5-0.50.31.11.71.60.6-1.30.68#张拉前-9.5-8

24、.2-7.9-4.0-1.5-0.20.1-0.2-0.7-0.7-0.20.1-0.2-1.4-4.0-7.9-8.2-9.5-9.58#张拉后-3.6-3.8-4.7-1.8-0.10.60.5-0.0-0.6-0.6-0.00.50.6-0.0-1.8-4.7-3.8-3.6-3.6边跨合拢后-2.0-0.01.89.916.721.724.724.425.724.120.415.310.35.2-6.5-10.2-13.9-18.6-23.8-30.0-37.1-40.3-44.2-43.6中跨合拢后-1.3-0.11.16.210.113.414.112.212.811.69.05.

25、93.20.9-1.6-1.1-0.21.12.01.8-0.10.6-1.4-0.7二期铺装后-1.3-0.10.95.69.212.413.111.612.411.79.66.73.91.3-3.5-4.3-4.9-5.7-6.9-9.1-12.6-13.1-15.6-14.810年后-3.0-1.20.47.312.716.617.715.615.313.19.65.41.7-1.6-6.9-7.6-7.5-7.0-6.3-6.4-7.7-6.4-7.8-7.0 注:表中数字正值表示本阶段节点挠度相对于变形前向上,负值表示本阶段节点挠度相对于变形前向下。各施工阶段累积位移如图4-6图4-

26、44所示。图4-6 第1施工阶段累计竖向位移图图4-7 第2施工阶段累计竖向位移图图4-8 第3施工阶段累计竖向位移图图4-9 第4施工阶段累计竖向位移图图4-10 第5施工阶段累计竖向位移图图4-11 第6施工阶段累计竖向位移图图4-12 第7施工阶段累计竖向位移图图4-13 第8施工阶段累计竖向位移图图4-14 第9施工阶段累计竖向位移图图4-15 第10施工阶段累计竖向位移图图4-16 第11施工阶段累计竖向位移图图4-17 第12施工阶段累计竖向位移图图4-18 第13施工阶段累计竖向位移图图4-19 第14施工阶段累计竖向位移图图4-20 第15施工阶段累计竖向位移图图4-21 第1

27、6施工阶段累计竖向位移图图4-22 第17施工阶段累计竖向位移图图4-23 第18施工阶段累计竖向位移图图4-24 第19施工阶段累计竖向位移图图4-25 第20施工阶段累计竖向位移图图4-26 第21施工阶段累计竖向位移图图4-27 第22施工阶段累计竖向位移图图4-28 第23施工阶段累计竖向位移图图4-29 第24施工阶段累计竖向位移图图4-30 第25施工阶段累计竖向位移图图4-31 第26施工阶段累计竖向位移图图4-32 第27施工阶段累计竖向位移图图4-33 第28施工阶段累计竖向位移图图4-34 第29施工阶段累计竖向位移图图4-35 第30施工阶段累计竖向位移图图4-36 第3

28、1施工阶段累计竖向位移图图4-37 第32施工阶段累计竖向位移图图4-38 第33施工阶段累计竖向位移图图4-39 第34施工阶段累计竖向位移图图4-40 第35施工阶段累计竖向位移图图4-41 第36施工阶段累计竖向位移图图4-42 第37施工阶段累计竖向位移图图4-43 第38施工阶段累计竖向位移图图4-44 第39施工阶段累计竖向位移图4.3.2施工阶段应力 悬臂浇筑状态应力计算,根据施工监控方案第5.3.2节应力监测截面的布置要求选取相应的节点,这里仅以施工阶段最不利的墩顶19号截面为例,悬臂浇筑过程中各施工阶段截面应力计算结果如表4-3所示。合拢后应力,根据施工监控方案第5.3.2节

29、应力监测截面的布置要求选取相应的节点,计算结果如表4-4所示。表4-3 19号截面悬臂浇筑阶段应力计算表施工 阶段号上翼缘 正应力下翼缘 正应力施工 阶段号上翼缘 正应力下翼缘 正应力20.0 0.0 216.7 1.8 30.8 0.1 226.6 1.9 40.7 0.2 235.8 2.9 50.6 0.3 246.9 2.5 61.8 0.2 256.8 2.6 71.7 0.3 266.0 3.7 81.4 0.6 276.7 3.5 93.2 0.3 287.3 2.7 103.1 0.4 297.1 2.9 112.7 0.9 307.1 2.9 124.6 0.5 317.1

30、2.9 134.5 0.6 327.0 3.0 144.0 1.3 336.8 3.2 155.9 0.8 346.9 3.1 165.8 0.9 357.1 2.9 175.1 1.7 369.6 0.6 186.7 1.1 379.5 0.6 196.7 1.2 387.5 3.2 205.9 2.1 396.4 3.4 注:表内数字正号表示压应力,负号表示拉应力。表4-4 合拢阶段正应力计算表 施工号节点号33 34 35 36 上缘下缘上缘下缘上缘下缘上缘60.6 13.0 0.7 12.8 0.8 12.7 3.4 9 1.3 11.7 1.5 11.5 1.6 11.3 5.0 1

31、5 6.8 3.3 6.9 3.1 7.1 2.9 9.5 17 6.2 3.8 6.3 3.7 6.4 3.5 8.9 19 6.8 3.2 6.9 3.1 7.1 2.9 9.6 24 5.0 1.3 5.0 1.3 5.3 0.9 8.8 28 1.6 -1.1 1.3 -0.7 1.9 1.6 3.1 施工号节点号36 37 38 39 下缘上缘下缘上缘下缘上缘下缘6 10.9 3.3 10.6 4.3 9.2 3.9 7.9 9 8.4 4.9 8.3 5.1 8.0 4.5 7.2 15 0.7 9.4 0.7 7.4 3.4 6.3 3.6 17 1.3 8.8 1.3 6.4

32、4.3 5.4 4.5 19 0.6 9.5 0.6 7.5 3.2 6.4 3.4 24 6.5 8.7 6.3 8.9 6.0 7.9 5.5 28 15.6 3.2 14.9 5.6 11.5 5.3 9.1 注:表内数字正号表示压应力,负号表示拉应力。4.4 立模标高的确定在主梁的悬臂浇筑过程中,梁段立模标高的合理确定,是关系到主梁线形是否平顺、是否符合设计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在确定立模标高时考虑的因素比较符合实际,而且加以正确的控制,则最终桥面线形较为良好。立模标高并不等于设计中桥梁建成后的标高,一般要设置一定的预拱度,以抵消施工中产生的各种变形(竖向挠度)。其计算公式如下:式中:阶

33、段立模标高;阶段设计标高;由本阶段及后续施工阶段梁段自重在阶段产生的挠度总和;由张拉本阶段及后续施工阶段预应力在阶段引起的挠度;混凝土收缩、徐变在阶段引起的挠度;施工临时荷载在阶段引起的挠度;取活载在阶段引起的挠度的50%;挂篮变形值。其中挂篮变形值是根据挂篮加载试验确定的在施工过程中加以考虑,、在前进分析和倒退分析计算中已经加以考虑。根据上述计算式和监控分析,可以计算出各梁段的预拱度(相对于设计标高),如图4-47和表4-5。4.4.1 成桥阶段累计位移(40+64+4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成桥阶段累计位移如图4-45示,图中示出了成桥阶段即二期恒载铺装后和收缩徐变3650天后的累计位移

34、。图4-45(40+64+4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累计位移4.4.2 活载位移ZK活载(双线)作用下箱梁向下的位移如图4-46所示。图4-46 ZK活载作用下箱梁最大竖向位移4.4.2 预拱度预拱度的计算结果见图4-47和表4-5。图4-47梁体预拱度图4-47预拱度计算结果不包括挂篮变形,在施工中需计入挂篮变形对预拱度修正。图4-47和表4-5中预拱度是按照收缩徐变3650天后累计位移计算的。表4-5 立模标高计算表节点号距梁端距离(m)梁底设 计标高(m)成桥阶段 累计位移(mm)收缩徐变3650天后位移(mm)0.5倍活载最大竖向位移(mm)未考虑挂篮变形的预拱度(mm)挂篮变形(m

35、m)考虑挂篮变形的预拱度(mm)考虑挂篮变形的底模立模标高(m)备注10-1.3 -3.0 -0.2 3.2 全桥左端部20.75-0.1 -1.2 0.0 1.2 134#墩支座中心31.450.9 0.4 -0.3 -0.1 44.655.6 7.3 -1.5 -5.9 57.759.2 12.7 -2.5 -10.2 A10#块端部69.7512.4 16.6 -3.1 -13.5 A8#块端部713.2513.1 17.7 -3.8 -13.9 A7#块端部816.7511.6 15.6 -4.2 -11.4 A6#块端部920.2512.4 15.3 -4.2 -11.1 A5#块端

36、部1023.7511.7 13.1 -3.8 -9.3 A4#块端部1127.259.6 9.6 -3.2 -6.3 A3#块端部1230.756.7 5.4 -2.5 -2.9 A2#块端部1333.753.9 1.7 -1.8 0.1 A1#块端部1436.751.3 -1.6 -1.0 2.6 A0#块左端部1538.20.2 -2.8 -0.7 3.5 1639.25-0.4 -3.6 -0.4 4.0 1740.75-1.4 -4.6 -0.1 4.7 135#墩支座中心1842.25-2.2 -5.6 -0.6 6.2 1943.25-2.8 -6.2 -1.0 7.2 2044.

37、75-3.5 -6.9 -1.5 8.5 A0#块右端部 续表4-5 立模标高计算表节点号距梁端距离(m)梁底设 计标高(m)成桥阶段 累计位移(mm)收缩徐变3650天后位移(mm)0.5倍活载最大竖向位移(mm)未考虑挂篮变形的预拱度(mm)挂篮变形(mm)考虑挂篮变形的预拱度(mm)考虑挂篮变形的底模立模标高(m)备注2147.75-4.3 -7.6 -2.7 10.3 B1#块端部2250.75-4.9 -7.5 -4.0 11.5 B2#块端部2354.25-5.7 -7.0 -5.5 12.5 B3#块端部2457.75-6.9 -6.3 -7.0 13.4 B4#块端部2561.25-9.1 -6.4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