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的前庭功能评价及对预后评估意义_第1页
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的前庭功能评价及对预后评估意义_第2页
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的前庭功能评价及对预后评估意义_第3页
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的前庭功能评价及对预后评估意义_第4页
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的前庭功能评价及对预后评估意义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的前庭功能评价及对预后评估意义    高欣 覃继新 刘津 王 莹摘要:目的 评估复发性耳聋伴眩晕患者的前庭功能和对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临床选择2018年8月-2019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22例,根据是否出现眩晕症状分组,分为眩晕组(n=60)、无眩晕组(n=62),全部病人均进行视频眼震电图(vng)、纯音听阈测试,全部患者予以综合药物疗法,两组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的vng、纯音听阈测试等指标;两组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随访预后指标。结果 眩晕组的前庭功能下降例数与无眩晕组相比,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lt;0.05);眩晕组纯音听阈曲线分型好转15例,无改变20例,正常25例,无眩晕组好转30例,无改变12例,正常2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预后;前庭功能;突发性聋伴眩晕r276.1   a    2107-2306(2020)02-098-01突发性聋是听力出现急剧降低,除听力功能下降外,可合并眩晕临床特征,是一种感音神经性聋,病因尚不清楚1。突发性聋伴眩晕可发生双侧或单侧听力改变,呕吐恶心、眩晕、耳堵塞感、耳鸣,严重者无法站立,病变可同时对前庭系统和耳蜗造成损害。突发性聋伴眩晕的前庭功能损害与临床预后是否相关仍需深入研究

3、2。本研究选择2018年8月-2019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60例,进行前庭功能检查,评估前庭功能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临床选择2018年6月2019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22例,年龄18-65岁,平均(43.5±3.1)岁;纳入标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耳科分会制定的突发性聋的诊断标准3;经临床耳部各项检查确诊;均为单侧发病。排除标准:听神经瘤等中枢性病变、脑部病变、精神疾患、感染性病变。纯音听阈曲线分型:72例为高频听力损失,10例为低频听力损失,40例为全频听力损失。病变部位:左侧63例,右侧59例;其

4、中男性51例,女性71例。根据是否出现眩晕症状分组,分为眩晕组(n=60)、无眩晕组(n=62),眩晕组年龄18-65岁,平均(43.4±2.9)岁;纯音听阈曲线分型:21例为高频听力损失,20例为低频听力损失,19例为全频听力损失。病变部位:左侧31例,右侧29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34例。无眩晕组年龄18-65岁,平均(43.3±3.0)岁;纯音听阈曲线分型:21例为高频听力损失,20例为低频听力损失,21例为全频听力损失。病变部位:左侧32例,右侧3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37例。两组的平均年龄、纯音听阈曲线分型、病变部位、性别等临床资料大体一致(p>0.0

5、5)。1.2方法  全部病人均进行视频眼震电图(vng)、纯音听阈测试,全部患者予以糖皮质激素、耳神经营养药、血管扩张药物等综合疗法,两组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的vng、纯音听阈测试等指标;两组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随访预后指标。1.3统计学处理分析  spss21.0软件系统处理全部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为t检验,计数资料为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2 结果2.1 两组vng、纯音测听等指标比较  眩晕组的前庭功能下降例数与无眩晕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见表1。2.2两组随访结果比较 眩晕组纯音听阈曲线分型好转15例,

6、无改变20例,正常25例,无眩晕组好转30例,无改变12例,正常2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3 讨论突发性耳聋的高发群体为50岁,男女无显著差异,是指在三天内、数小时、数分钟内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连续两个频率听力降低超过20db hl,病因不明,可能与内耳循环障碍、脑供血不足、血液粘度升高、高脂血症等诱发因素密切相关4-5。本研究结果发现,眩晕组的前庭功能下降例数与无眩晕组相比,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眩晕组纯音听阈曲线分型好转15例,无改变20例,正常25例,无眩晕组好转30例,无改变12例,正常2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7、义(p<0.05),与王宇晴等6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本研究发现,伴有眩晕者的迷路动脉阻塞损害更严重,累及范围较广泛,前庭部位的缺血、血管痉挛情况更显著,前庭功能下降更显著,病变在累及前庭功能的同时,损伤耳蜗功能,出现前庭神经、球囊、椭圆囊、半规管等传入神经损伤7-8。在相同的药物综合治疗下,在对患者随访3个月后发现,突发性耳聋伴有眩晕者的纯音听阈曲线分型恢复程度显著缓慢,而无眩晕者的纯音听阈曲线分析恢复较迅速9-10。综上所述,突发性聋伴眩晕病人累及前庭功能程度、耳蜗功能、听力损失程度更明显,对于评估预后、病情进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参考文献1 薛莎,刘雅泉,贺海霞,等.高压氧辅助治疗突

8、发性耳聋57例疗效观察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9,32(4):168-169.2 吴旋,刘敏,陈凯佃,等.伴眩晕的突发性聋患者临床特征与病因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9,08(28):121-122.3 王希,赵芳,叶放蕾.迷路内出血相关突聋伴眩晕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分析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9,21(1):73-74.4 习振文,张跃萍,郭应强,等.超短波结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9,32 (10):129-134.5 艾毛毛,于鋒,周枫.高刺激速率abr对突发性耳聋预后评估的价值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6,31(1):17

9、3-174.6 王宇晴,刁明芳,田芳洁,等.低频与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症状和预后分析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9,15(4): 141-144.7 胡海艳,施丽琴.高压氧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天津医药,2018,34(3):2019-2021.8 柯林俊,龚桃根.伴发于突发性聋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28例临床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8,18(3):267-269.9 于红霞,王淑珍,李英杰,等.耳石复位联合药物对继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应用效果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8,94(3): 836-839.10 倪茂美,刘蕾,赵睿,等.全身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8,18(9): 183-186.昆明医科大学报2020年2期昆明医科大学报的其它文章研究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对癌症放疗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必要性及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