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湖南省衡阳市大和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针对“争”,先秦各主要学派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不争”的思想,在个人层面上,把“不争”看作是一种美德和值得推崇的处世哲学;从社会制度设计角度,如何息“争”或消除“争”的负面影响也成为当时学者及统治者考虑的问题。其中,老子中关于“不争”的论述最具有代表性。道德经提出“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意为遇到冲突时主动退让,不争先,不争强。老子认为,“不争”并不是一味地消极退让,而是不妄为,不强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不争而善胜”的目标,也就是说,“不争”实际上是一种高级形式的“争”立于不败之地
2、乃至于获胜仍是最终的目标。与老子相仿,孔子把“争”视为人们对私利的无度追求,认为它是导致一切冲突、仇恨和社会动乱的祸根。他说“放于利而行,多怨”为此,他提出以“义”制“利”,要求人们不要见“利忘“义”,儒家认为,为了平息或消除对私利的争夺,必须要建立完备而合理的等级制度,以此作为分配社会利益和荣誉的标准。对此,荀子有着更为系统和完备的思考,他把社会动乱的根源直指无度和无序的私利之“争”,并开出了以“礼”息“争”的药方,认为“礼”的起源正是为了节制欲望,防止争斗。他所谓的“争则乱,乱则穷”可以说是先秦各派思想家的共识,也对中国后来的治国理念和制度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法家韩非子则敏锐地看到了人类
3、社会中无所不在的“争”,还认识到不同时代“争”的特点:“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他还指出,人口的增长和耕地与财货的紧张及不足是当今“民争”的主要原因。为此,法家提出了“耕战”的治国理念。与儒家提倡有等差的仁爱和礼制不同的是,墨家则主张用没有等差的“兼爱”来息“争”。由此,我们看到,先秦各家学派均把“争”视为对私利的争夺,并认为这样的“争”正是社会冲突与动乱的祸根,只不过在用以消除或缓解“争”的手段和方法上存在着差异。如果说老子的“不争”思想指出了一条相对消极的进取之路,那么,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则主张用“仁“义”礼”等较为积极的伦理和道徳手段去制约、消除恶性的“争”所带来
4、的危害,明确提出用积极的美徳“让”来消解“争”。对儒家而言,崇“让”就是为了隆“礼”,或者说,“让”德实际上是“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批评子路说话不谦虚:“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也就是说,治国要讲求“礼让”。孟子进一步阐发了“礼让”的重要性,说“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可见,在儒家看来,如果没有“让”德,“礼”也就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了,将会徒有其表。由此,在儒家的伦理道德中,除了“仁、义、礼、智、信”之“五常”之外,又加上了“温、良、恭、俭、让”五种君子的美德。“让”的美德不仅被运用普通人对私利的争夺上,成为缓解乃至于化解这些“小人之争”的工具,还被提升到了治国理政的层面,在作为
5、统治者为政之重要借鉴的史书左传中蕴含着丰富的为国以“让”的思想。如左传中,作者记述晋国将领举荐贤能而自身“让位”之后,评论说:“让,礼之主也”,并且进一步指出,“谦让”和“不争”之美德是否盛行,是国家治乱的重要标志和条件。(摘编自王大庆古代中国的“不争”与“崇让”思想)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道家普遍认为“不争”其实是一种高级形式“争”,其最终目标是立于不败之地乃至于获胜。b. 孔子对“不争”的认识与老子相似,他指出了“争”的危害,提出了以“义”制“利”的解决方法。c. 荀子对“争”与“息争”的思考更为系统和完备,“争则乱,乱则穷”的思想认识对后世影响深远。d.
6、 韩非子指出“争”在不同时代必然存在,还揭示了“民争”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治国理念。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由“争”入笔,接着对“不争”与“崇让”进行分析,最后指出“让”的作用。b. 文章主要采用对比论证手法,强调先秦诸子对“不争”的理解存在着较大差异。c. 文章大量引用名人语句加以论证,突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不争”与“崇让”的重视。d. 文章在论证“不争”与“崇让”的重要性时,主要是从个人与社会两个层面展开的。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如果从“等差”的角度看,墨家在息“争手段上主张“兼爱”,这与儒家提倡的仁爱和礼制有所不同。b. “争”
7、的性质就是对私利的争夺,“争”会给社会带来冲突与动乱,先秦各家学派在这两点的认识上一致。c. 在消除或缓解“争”的手段方法上,老子的“不争”思想相对消极,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则相对积极。d. 只有具备了“让”德,儒家提倡的“礼”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才会名副其实,从而成就君子美德。参考答案:1. a 2. b 3. c【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
8、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a项,“道家普遍认为”错误。结合“老子中关于不争的论述最具有代表性”“不争实际上是一种高级形式的争,立于不败之地乃至于获胜仍是最终的目标”分析可知,这是老子的观点,不能代表整个道家。故选a。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
9、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b项,“文章主要采用对比论证手法,强调先秦诸子对不争的理解存在着较大差异。”错误。结合“老子中关于不争的论述最具有代表性”“与老子相仿,”“儒家认为,为了平息或消除对私利的争夺,必须要建立完备而合理的等
10、级制度,以此作为分配社会利益和荣誉的标准。对此,荀子有着更为系统和完备的思考他所谓的争则乱,乱则穷可以说是先秦各派思想家的共识,也对中国后来的治国理念和制度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法家韩非子则敏锐地看到了人类社会中无所不在的“争”,还认识到不同时代争的特点”“由此,我们看到,先秦各家学派均把争视为对私利的争夺,并认为这样的争正是社会冲突与动乱的祸根,只不过在用以消除或缓解争的手段和方法上存在着差异。”等分析,它们之间主要是类比,不同点即对比是次要的,注意的是论证“不争”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争”,所以文本中二者是紧密相连的。故选b。【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
11、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c项,“老子的表的儒家学派则相对积极”错误。结合“如果说老子的不争思想指出了一条相对消极的进取之路,那么,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则主张用仁义礼等较为积极的伦理和道徳手段去制约、消除恶性的争所带来的危害,明确提出用积极的美徳让来消解争”分析可知,原文只是说“如果”,所以“老子的表的儒家学派则相对积极”错误,由某方面的假设变成普遍认知,观点太绝对。故选c。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黑羊伊洛塔·卡尔维诺
12、160; (1)从前有个国家,里面人人是贼。 (2)一到傍晚,他们手持万能钥匙和遮光灯笼出门,走到领导家里行窃。破晚时分,他们提着偷来的东西回到家里,总能发现自己家也丢窃了。 (3)他们就这样幸福地居住在一起。没有不幸的人,因为每个人都从别人家里偷东西,别人又再从别人家里偷,依次下去,直到最后一个人去第一个窃贼家行窃。该国贸易也就不可避免地是买方和卖方的双向欺骗。该国政府也是个向臣民行窃的犯罪机构,而臣民也仅对欺骗政府感兴趣。所以日子倒也平稳,没有富人和穷人。 (
13、4)有一天到底是怎么回事没人知道总之是有个诚实人到了该国定居。到了晚上,他没有携袋提灯出门去偷,而是待在家里抽烟读小说。 (5)贼来了,见灯亮着,就没有进去。 (6)这样持续了有一段时间。该国的人感到有必要向他挑明一下,纵使他想什么都不干地过日子,可他没有理由妨碍别人干事。他天天晚上待在家里,这就意味着有一户人家第二天没了口粮。 诚实人感到他无力反抗这样的逻辑。从此他也像他们一样,晚上出门,次日早晨回家。但他不行窃。他是诚实的。对此,你是无能为力的。他走到远处的桥上,看河水打桥下流过的情
14、形。每次回家,他都会发现家里失窃了。 (8)不到一个星期,诚实人就发现自己已经一文不名了;他家徒四壁,没有任何东西可吃。但这算不了什么,因为那是他自己的错。不,总之是他的行为使其他的人很不安。因为他让别人偷走了他家的一切却不从别人家那儿偷任何东西。这样总有人在黎明回家时,发现家里没被动过那本该是由诚实人进去行窃的。不久以后,那些没有被偷过的人家发现他们比别的人家富了,就不想再行窃了。糟糕的是,那些跑到诚实人家里去行窃的人,总发现里面空空如也,因此他们就变穷了 (9)同时,富起来的那些人和诚实人一样,养成了晚上去桥上的习惯
15、,他们也看河水打桥下流过的情形。这样,事态就更混乱了。因为这意味着更多的人在变富,也有更多的人在变穷。 (10)现在,那些富人发现,如果他们天天去桥上,他们很快也会变穷的。他们就想:“我们雇那些穷的去替我们行窃吧。”他们签下合同,敲定了工资和如何分成。自然,他们依然是贼,依然相互欺骗。但形势表明,富人是越来越富,穷人是越来越穷 (11)有些人富裕得已经根本无须亲自行窃或雇人行窃就可保持富有。但一旦他们停止行窃的话,他们就会变穷,因为穷人会偷他们。因此他们又雇了穷人中的最穷者来帮助他们看守财富,以免遭穷人行窃,这就意味着要
16、建立警察局和监狱。 (112)因此,在那个诚实人出现后没几年,人们就不再谈什么偷盗或被偷盗了,而只说穷人和富人;但他们个个都还是贼 (13)惟一诚实的只有那个诚实的人,但他不久便死了,是饿死的。(选自卡尔维诺短篇小说选集)11说说第(3)节画线句子中“幸福”在文中的具体内涵。请分条概括。(4分) 12简述小说第(4)节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13小说几乎运用了第三人称从旁叙述方式。第(7)节画线句子中的“你”可以改成“他们”吗?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4分)
17、0;14“黑羊”在西方文化背景中有“另类”“害群之马”等意思。小说以“黑羊”为题有什么意图?联系全文进行分析。(5分) 15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黑羊怪圈”吗?试举两例。(4分) 参考答案:3. 阅读下文,完成16题(17分)“如果科学的意义是发现世界的真实情况并加以解释,你必须在发现了某些情况之后,才能问它对我们是否有用。在此之前,如果你去问那些还在发现过程当中的人,你研究的东西有什么用,他们估计也不好回答。”在被多次问及“学这个有什么用”后,陶衍,剑桥大学心理语言学专业内隐学习的学生,这样诠释他对科学研究的终极理解科学,是一个累积的过程。走在伦敦城外的牛桥,就听到不少
18、当地人抱怨“大环境不好”:象牙塔弄丢了“科学”,越来越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有人说,这是“火车”造的孽,以火车为代表的现代交通方式,将都市的声色犬马引入曾经远离尘嚣的知识净土;再以后,一颗名为“功利主义”的种子埋入人心,对学术的追求不再纯粹,商业、金融等应用型专业成为大众追逐的宠儿。但是,仍有一群人,在求索一些最基础的、或在世俗看来“无用”的学科。很多时候,陶衍不太愿意和别人交流自己的专业。“许多人听不懂,我也更怕被人问,学这个有什么用?”所幸,身处剑桥,陶衍并不觉得自己是“异类”。自100多年前,这里就是“异类”的集聚地大家只做学术,不关心“有用”。打开牛剑的故事集,到处充斥着“不可知论”者的
19、传说:对一切不可知的东西都充满好奇,追根溯源;裹扎“怪行”,亦不足为奇。跑到剑桥大学学习神学的达尔文,在南美洲近5年的考察后竟引发了一场世界观的革命论物种起源。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的克里克和沃森,当时只是试图通过对大脑的研究,查出“灵魂到底是什么”。还有埃塞克·牛顿,一个苹果,促成他的划时代著作数学原理。为什么这些不算发达的乡村会如此密集地诞生那么多精英?许多人试图寻找答案。这里的老师和学生告诉记者,或许就是对“未知的尊重”。如同在18世纪的头10年中,剑桥三一学院的学生要学习人类理解论、上帝创世智慧、读史方略等等,他们还要学习几何学。没有一个人会问,“学这个有什么用?”学科交叉与
20、“复杂的生态”在牛剑,不仅文理的界限变得模糊,学院制的传统更让不同专业的人住在同一屋檐下,这是生活的一种重要仪式,“越交叉,越会有火花”。“内隐学习说”在心理语言学领域实属“新生儿”,相当前沿,国际少部分开展此项研究的高校与研究所,有的侧重从神经科学角度入手;有的从语言学中的语言习得方面入手;当然,还有涉及心理学角度的研究;或从语言本身出发,分析语言及其文化,比如阿拉伯语与德语又有很大的不同,因为背后的文化背景差异巨大。文理不应该分科。陶衍猜想,基础学科到最后可能是相通的。 “不然,怎么解释笛卡尔发明了数学坐标系?经典的数学公式都是用大段的文字写成,最后才有一个短短的公式文科不需要逻辑么?用文
21、字写数学公式恰恰说明文科是最需要逻辑的”陶衍总觉得自己来对了地方牛剑,似是学科交叉的乐园。在伦敦城外的这个牛群渡口,这所大学从一开始就与同辈院校有所不同,最典型的代表莫过于“学院制”。牛津、剑桥、杜伦,是英国至今仅剩的三所还保留学院制传统的古老院校。大部分情况下,学院里总是各专业云集,学生和各专业的院士构成了一种“复杂的生态”,和不同专业、背景的人“交谊”成了学院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事实上,牛剑的单个专业交叉性也巨大,这就让不同专业的人聚到一起,都有话题可聊。”毕原,牛津大学的社会学专业硕士生,他的导师是一个意大利籍的教授,在犯罪社会学领域颇有建树,“他只关心黑手党!”毕原更喜欢足球与社会学
22、演变研究,他正计划着去拉夫堡或剑桥拜访这方面的社会学专家,讨论博士阶段的研究计划。专业本身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这种特点见于许多学科。更重要的是,一些基础学科被一再强调的痕迹,在这里异常明显。剑桥三一学院雷恩图书馆屋顶上伫立的4座石像就是一个很好的注脚4个石像分别代表4门最古老的学科:神学、法学、物理学和数学。“这些被认为是最古老、最基础的学科,也是这里最受尊重的学科。”毕原说。他的身后是牛津大学博德林图书馆门前的16座古希腊先哲石像。不可动摇的信念:知识就是力量(21)在牛津的皇后学院,毕原和记者说起一则典故:皇后学院的徽章是一个野猪头,个中缘由是,很久以前学院里有个学生被野猪追着跑,情急之下
23、,他把手中的一册书扔向了野猪,并大喊“这是希腊语的!”野猪啃在嘴里,转头就走了。事后考证,这本书是亚里士多德。“这就是知识的力量。”对这所学校的许多人而言,这种力量依然具有很大的震慑力,哪怕外人觉得“这传闻很没有依据,这说法很可笑”。(22)“什么研究才是有意义的?什么才是有用的?谁说了算?”剑桥的校训是拉丁文所写的“启蒙之所,智识之源”,但陶衍更喜欢理解为“此乃智慧之源”。“谁说了都不算,我说了算,坚持自己喜欢的。”(选自最“无用”的知识,最受尊敬的灵魂,有删节) 1、第段中加点字“无用”在文中的含义是_。(2分)2、全文依次从_、_、_三方面概述牛剑的学院特征。(3分)3、把下列
24、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段的方框处,语意连贯的是( )(3分)难道让后人再走一遍?对很多从事学术的人来讲,发现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崇高的事业,退一步讲,就算后来证实非常没有用,不需要去考虑万一发现的东西没有用怎么办。我们现在不走点弯路,a、 &
25、#160; b、 c、 d、4、下列有关“学科交叉”的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3分)a、内隐学习
26、说涉及心理学、神经学、语言学这三门学科。b、有时,经典的数学公式需要富有逻辑的文字来辅助。c、让不同专业的人在一起相处并交流学习是牛剑学院的传统。d、剑桥三一学校图书馆的4尊石像是学科交叉的典型。5、文章第(21)段中典故的作用是_。(2分)6、根据文章关于“有用”、“无用”的观点,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4分)参考答案:1、(2分)没有显现功利效果和实际产出的知识。2、(3分)非功利性的 学科交叉 注重基础学科3、(3分)c4、(3分)c5、(2分)用典故形象表明了“知识就是力量”是牛津大学崇尚
27、知识的集中表现。6、(4分)概念解释1分,指出现实弊端1分,结合实例分析2分。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材料,完成2023题。(10分)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 之 将 死 其 鸣 也 哀 人 之 将 死 其 言 也 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节选自论语·泰伯)20.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3处)(3分)鸟 之 将 死 其 鸣 也 哀 人 之 将 死 其 言 也 善21.孔子所属的学派是 。(1分) 22.论语是什么
28、体的著作?(3分)a.国别体 b.纪传体 c.语录体 d.编年体23.曾子认为君子应当重视哪三个方面的道德?请简要概括。(3分)参考答案:20.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原文标点: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21.儒家22.c23.使自己的容貌庄重严肃,避免粗暴、放肆;使自己的脸色一本正经,接近诚信;使自己说话的言辞与语气和顺起来,避免粗野和悖理。参考译文:曾子有病,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对他说:“鸟快死了,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快死了,他说的话是善意的。君子所应当重视的道德有三个方面:使自己的容貌庄重严肃,这样可以避免粗暴、放肆;使
29、自己的脸色一本正经,这样就接近于诚信;使自己说话的言辞与语气和顺起来,这样就可以避免粗野和悖理。至于祭祀和礼节仪式,自有主管这些事务的官吏来负责。” 略5.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并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10分) 加试题1 用斜线(/)给下列划线句子断句,(6分)南宋词人,白 石 有 格而 无 情 剑 南 有 气 而 乏 韵 其 堪 与北 宋 人 颉 颃者 唯 一 幼 安 耳 近 人 祖 南 宋 而 祧 北 宋 以 南 宋 之 词 可 学 北宋 不 可 学 也 学南宋者,不祖白石,则祖梦窗,以白石、梦窗可学,幼安不可学也,学幼安者,率祖其粗犷、滑稽,以其粗犷、滑稽处可学,佳
30、处不可学也。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即以气象论亦有“横素波、干青云”之概,宁后世龌龊小生所可拟耶? (选自王国维人间词话)2文中的“白石”和“幼安”各指谁?(2分)答:
31、60; 。3 王国维为何说北宋词不可学?(2分)答:
32、0; 。参考答案:1.(6分)白石有格而无情/剑南有气而乏韵/其堪与北宋人颉颃者/唯一幼安耳/近人祖南宋而祧北宋/以南宋之词可学/北宋不可学也。(1处1分)2( 2分)姜夔和辛弃疾3(2分)因为北宋词的情韵、格调、境界,并非普通人轻易模仿可得。(每句1分)6.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22分)陆游
33、字务观,名游,山阴人。盖母氏梦秦少游而生公,故以秦名为字而字其名。或曰公慕少游者也。绍兴末始赐第。学诗于茶山曾文清公。尝从紫岩张公游,具知西北事。天资慷慨,喜任侠,常以踞鞍草檄自任,且好结中原豪杰以灭敌。自商贾、仙释、诗人、剑客,无不徧交游。宦剑南,作为歌诗,皆寄意恢复。书肆流传,或得之以御孝宗。上乙其处而韪之,旋除删定官。或疑其交游非类,为论者所斥。上怜其才,旋即复用。上手批以出,陆游除礼部郎。上之除目,自公而止,其得上眷如此。公早求退,往来若耶、云门,留宾款洽,以觞咏自娱。官已阶中大夫,遂致其仕,誓不复出。韩侂胄固欲其出,公勉为之出。韩喜陆附己,至出所爱四夫人擘阮琴起舞,索公为词,有“飞上
34、锦裀红绉”之语。又命公勺青衣泉,旁有唐开成道士题名,韩求陆记,记极精古,且以坐客皆不能尽一瓢,惟游尽勺,且谓挂冠复出,不惟有愧于斯泉,且有愧于开成道士云。先是,慈福赐韩以南园,韩求记于公。公记云:“天下知公之功而不知公之志,知上之倚公而不知公之自处。公之自处与上之倚公,本自不侔。”盖寓微词也。又云:“游老,谢事山阴泽中。公以手书来,曰:子为我作南园记。岂取其无谀言,无侈辞,足以导公之志欤!”公已赐丙第人谓公探孝宗恢复之志故作为歌诗以恢复自期至公之终犹留诗以示其家云王师克复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则公之心方暴白于易箦之时矣。(选自叶绍翁四朝闻见录·陆放翁,有删节)【注】秦少游:宋代词人,名
35、观,字少游。乙:画“乙”字形状的记号,从前读书时常用到,主要用来表示停顿或修改。侔:音móu,相等。易箦:指弥留之际。17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其得上眷如此 亲属b. 知上之倚公而不知公之自处 处理c. 盖寓微词也
36、60; 细微d. 足以导公之志欤 开导18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故以秦名为字而字其名 留宾款洽,以觞咏自娱b. 为论者所斥
37、 公勉为之出c. 上之除目,自公而止 知上之倚公而不知公之自处d. 其得上眷如此 韩侂胄固欲其出19下列各句,都能表现陆放翁以“克复中原”为己任的一组是尝从紫岩张公游,具知西北事 常以踞鞍草檄自任,且好结中原豪杰以灭敌上手批以出,陆游除礼部郎 留宾款洽,以觞咏自娱慈福赐韩以南
38、园,韩求记于公 至公之终犹留诗以示其家云a. b. c. d.20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人说,陆游的母亲在生他前梦见了秦少游,所以就用秦少游的名和字分别作为陆游的字和名。b.孝宗皇帝喜欢陆游的诗作,爱惜他的才华,不顾朝廷中一些官员的反对,仍然任用陆游为官。c.陆游官至中大夫之后,为了进一步实现自己抗金的愿望,他与韩侂胄联合起来,共同商讨计策。d
39、.韩侂胄亲自写信请求陆游为南园撰写题记,陆游写下了南园记,当中隐含了对韩侂胄的不满。21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公已赐丙第人谓公探孝宗恢复之志故作为歌诗以恢复自期至公之终犹留诗以示其家云王师克复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则公之心方暴白于易箦之时矣。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上乙其处而韪之,旋除删定官。(3分)官已阶中大夫,遂致其仕,誓不复出。(3分) 参考答案:17d18b19a20c21(1)公已赐丙第/人谓公探孝宗恢复之志/故作为歌诗/以恢复自期/至公之终/犹留诗以示其家云/王师克复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则公之心/方暴白
40、于易箦之时矣(每错、漏2处扣1分)(2)皇上勾画圈点他的诗作并且赞赏他的诗,立即决定授予他删定官的官职。(“韪、除”各1分,句意1分)他的官位已经升到了中大夫,就辞官退休了,发誓不再出来做官。(“阶、致仕” 各1分,句意1分) 略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 对下列材料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农民问教授:“一个聋哑人到五金行买钉子,他先把左手的两个指头放在桌上,然后用右手做锤子的样子。店员拿出锤子,他摇摇头,用右手指了指左手的两个指头;店员拿出钉子,他点点头。这时,一个盲人走进来。先生,请您想一下,他会如何买到一把剪刀?”教授从容答道:“简单。他只要伸出两个指头,模仿剪刀的样子
41、就可以了。”农民笑起来:“先生,他不需要这样,盲人是会说话的。”a. 莫因专业蒙蔽真相 b. 既有认知限制 c. 审慎辨析言语歧义 d. 勇于质疑权威观点参考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全面理解材料含义,压缩语段能力。“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语段主要的信息,并将其按要求概括表达出来。压缩语段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及表述能力。具体表现为三点:对材料的理解;对材料中相关信息的筛选;
42、语言概括与表达。本题,材料中聋哑人用手比划买钉子,这一现象在教授心里形成一个固定模式,他认识到聋哑人不能说话,同意也认为盲人也不能说话,也用比划的方式,于是陷入农民的问题中,出现思维定式既有认知限制。故选b。8.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当前的饮水习惯决定10年后的健康状况。科学的饮水可以调理生理、神经、精神等方面的功能,而且会减少多种疾病发生的几率,增进身体的健康。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生活起居,制定自己的饮水时间表。比如,在清晨时间饮用一杯水,水分能很快被胃肠道吸收,尤其利于高血压、脑血栓的防治。a不仅能够加快血液循环,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还能扩张血管,净化血液,增强血管弹性b不仅能够净化血液,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还能扩张血管,增强血管弹性,加快血液循环c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加快血液循环,还能扩张血管,增强血管弹性,净化血液d不仅能够扩张血管,加快血液循环,还能净化血液,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强血管弹性参考答案:c【考点】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通读语段,把握语段中心,然后结合上文进行推测,可以使用排除法【解答】本语段的中心内容是“科学饮水”横线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印刷服务合同
- 手破碎机设备买卖合同
- 聘用出纳合同增加多场景
- 生产车间承包合同协议
- 机械工程劳务分包合同
-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技能训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数据挖掘与决策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界面化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宜春学院《需求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水质工程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135张课件
- 《道德与法治》五下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教案
- 拔罐技术操作流程图
- 真空泵日常操作标准作业指导书
- 钢筋保护层厚度试验检测记录表
- 南宁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图文课件
- 阶段1 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课时1 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 课件-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 电焊工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ppt课件(完整版)
- 外研版五年级下册小学英语全册教学课件PPT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朱超-答辩通用PPT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