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类大学生实践育人模式探析_第1页
生态环境类大学生实践育人模式探析_第2页
生态环境类大学生实践育人模式探析_第3页
生态环境类大学生实践育人模式探析_第4页
生态环境类大学生实践育人模式探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生态环境类大学生实践育人模式探析    马强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社會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为保证这一趋势健康长远,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重要战略地位,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已被确定为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为配合国家的发展战略,高校在教育模式上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目前,根据生态环境类大学生的特点,构建实践育人模式已成为我国高校加强实践教育,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践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方针政策、巩固学生专业思想、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模式。本文就日前我国高校生态环境类大学生实践育人模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相关的育人方案、实际操作管理进行展开了探索。关键词

2、:高校;生态环境;实践育人;教育模式;途径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保证经济发展速度而牺牲生态环境的问题日渐突出,对未来我国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我国开始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在十八报告,首次就生态文明进行专章论述。在生态环境课题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之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成为我国最核心的工作任务,由此也带动了思想的转变和具体的生态环境治理执行行动。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阵地,高校在学生培养方面开始注重生态环境类大学生实践育人模式的实现。一、高校生态环境类实践育人模式的重要性分析(一)生态德育是实践育人的重要内容人才的培养,不仅是对知识

3、的灌输,而是智力与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发展。培育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可以使人更全面地发展、更健康地成长,而德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更重要的是在要实践中育人,这样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使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社会道德行为标准。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的,生态环境的优劣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在过去的相当一段时间,人类为推动社会的发展牺牲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认识越来越深刻,在寻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要求也随之提升。生态保护意识已成为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中不可缺失的一块,因

4、此在当今的实践育人活动中,生态德育的重要性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地位是不忽视的。(二)高校生态环境类实践育人先天不足与高校教育中的其他内容不同,生态环境类的实践育人观念是近几年才形成的,因此在高校教育中生态环境类实践育人的相关内容还没有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在实践教学中缺乏独立的课程体系和专业师资。就目前来说,生态环境类实践育人主要是通过依托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展开的,如在生物,环境工程等学科中体现较多,这样不仅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而且教学内容相对较少,而且较为零散,几乎没有专业的教材。在相关的教学中,又主要是以专业知识教授为主,上升到道德教育层面的实践教育内容则非常少。由于相关教学没有形成系统化,因此

5、在师资力量上也难以形成较大的规模,一般情况下都是由相关专业的教师承担起生态环境类实践育人的任务,但是由于专业教师的教学、科研任务较重,在生态环境类实践育人方面投入的精力不足。部分高校鉴于此将相关教育工作交由辅导员完成,但是由于辅导员本身不具备系统的生态环境知识和伦理知识,而且缺乏相关的培训,在进行相关教育时,由于自身生态德育缺乏深刻的理解,教育效果很难达到要求。而且高校辅导员的流动性较大,也不利于高校生态环境类实践育人工作的工展。面对我国高校生态环境类实践育人工作中存在的先天不足,对相关教育活动进行探索研究的迫切性显得越来越明显。二、高校生态环境类实践育人现状分析(一)育人目标不明确,时代性不

6、突出生态环境类实践育人模式的提出,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手段。通过环境道德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科技伦理教育、人际关爱教育以及生态道德体验教育,培养高校学生的生态智慧、生态意识和生态能力。在中小学德育内容中,已明确提出了生态教育的目标,并相应地开展了实践课程。然而,在高校教学中,对于生态环境类实践育人的重视程度却相对较低,很多高校没有将相关教育内容纳入到实践育人的目标中来。生态环境类教育主要体现在校园文化活动或社团活动中。而这些活动相对来说主要是由学生自行组织,缺乏专业老师的指导,相关内容也是较为浅显,时代性不强,这与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严重不符,难以达到育人目标,教育可持续性不强。(二

7、)育人方式乏新意,体验性不强实践育人是一种通过实践经验的获取和积累形成的体验式教育,能够更好的利用学生的感受和情感因素使教育的价值最大化。高校生态环境类实践育人活动在专业教师无暇顾及和辅导员缺乏系统性知识开展教育的情况下,主要由学生组织相关的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得以开展。而生态环境课题是一项非常系统的知识体系,对相关知识不够了解的学生自行组织实践活动,一方面同缺乏对实践育人活动的目的及意义的深入了解,另一方面同实践活动的知识宣讲和育人作用也显得是非常机械、单薄。相关活动没有通过精心设计,只是对环保知识和相关政策的粗浅讲解,无法引人深思形成对人思想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深刻认识,也无法使参与实践活

8、动的学生进行合作性和思辨力的有效引导,这种活动不管是从参与度或情感体验方面,都无法形成生态环境类实践育人的教育目的。因此,就目前的高校生态环境类实践育人活动而言,还没有形成足够的影响力。(三)育人效果不显著,渗透力不足高校展开生态环境类实践育人活动,需要从知(道德认识)、情(道德情感)、意(道德意志)、行(道德行为)四个方面入手,使学生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由于在专业课程安排上没有专门开设相关的课程,因此相关的知识与信息是这相关专业的课程中的内容学习及思想政治基础课的个别章节进行传授的,而实践育人方面则是以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为主要获取方式。这些活动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

9、让学生了解目前生态环境类的相关知识,但是由于内容浅显、形式单一、体验性不强,无法与课堂知识有机结合,使得高校生态环境类的相关教学依然停留在专业知识的传授上,没有让学生感受到更有情感支持的感知和理解,无法让学生在道德层面得到触动,也就不能达到树立其生态德育道德行为的目的。三、高校生态环境类实践育人模式的探索面对当前高校在生态环境类教育方面的迫切需求,对针相关内容开展实践育人模式的探索也在相关教育工作中得到开展,并就育人方案的确定、操行管理的执行、教育渗透的方式方面进行了研究。(一)明确育人目的,统筹育人方案生态环境类教育是一项系统化的教育,因此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应明确育人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对育人

10、方案进行合理统筹。在我国当下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在培养人才时必须从加强可持续发展的科技伦理教育出发,肩负起相关的教育重担,使学生具备较高的生态意识、生态能力和生态智慧,才能为推动我国健康长远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由此,高校在进行生态环境类实践育人方案的制定时,因结合社会发展及时代需求进行科学的统筹。首先,开设生态环境类必修课。生态环境课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重大课题,在国外很多高校已专门开设了本专业的相关理论课程。相关课程的内容包括环境伦理、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公共必修课。通过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渗透生态环境类知识的深入了解,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开展了以主题讨论、调查研究

11、、主题辩论等方式的实践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在互动中加强对相关知识的思考和感受,从而了解生态环境实践育人的内容和内涵,并由此从道德情感转化到道德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开设生态环境类必修课是高校开展相关实践育人的首要工作。其次,创设体验式生态环境类校园活动。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由于生态环境内容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教学中,应将相关内容渗透到学生的行为习惯规范中,这样才能使教学内容贯穿到学生的学生、生活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类校园活动,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种较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中更深切地感受到生态环境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能在互动中形成更好的生态能力和生态智慧。

12、(二)严格操行管理、强化行为养成生态环境教育不仅是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更重要是的是要培养对自然、生命的尊重,这样才能完成专业知识和思要品德教育的完美结合。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部分高校在学生专业学习成绩方面投入的精力更多,而没有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进行必要管理,这使得相关的实践育人活动常常只停留在理论和形势上,没有起到教育“入脑”、教育“人心”的效果。为此,高校在进行生态环境类实践育人活动时,应严格规范教学活动,并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情况进行详实纪录,根据学生的行为给予合理的激励和惩罚,树立公平、公正、公开学习、生活环境,引导其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三)利用“三大”载体,着力渗透教育实践

13、育人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精神、品格的必由之路和根本途径。在高校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网络媒体平台的作用,使实践育人活动能更好的贴近学生的实际学生和生活,使学生在相互的帮助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生态意识、生态水平和生态境界。在校园生态环境育人活动中,应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理念、内容、形式上的指导、创新,如在开展专题教育、实地参观、社团活动时,对相关内容进行有机结合,通过逻辑联系把教学内容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交教学计划合理布置于实践活动中,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同时,活动的设计还需综合考虑思考、怀疑,论证环节,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性,并加强学生的思考,使相关活动更具教

14、育意义和实用价值。在开展实践育人活动时,还要通过社会调查了解目前社会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看法和需求,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更通真切的感受到關注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形成社会责任感,从而建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伦理观。实践育人不仅可以通过校园活动、社会实践完成,还可以通过网络教育进行引导,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相关的社会活动、重大事件的讨论中,在正面、积极的舆论引导下,使学生在生态环境问题上取得正面的教育。四、结语生态环境实践育人教育是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高校作为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应加强对生态环境类大学生实践育人模式的探索,积极开展相关教育,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开展道德熏陶,有效提升学生的生态智慧、生态意识和生态能力。参考文献1 王雅.高校大学生文化育人模式探索以上海健康医学院文化育人实践为例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8(09):18-19.2 狄远帆.实践育人理念在大学思政教育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2):48+50.3 孙莹贤.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模式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8.4 张高煜,郑微.应用型院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8,16(07):194-196+198.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