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学表格计算题1. 某同学用一定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做“Na2CO3+CaCl22NaCl+CaCO3”的实验其五次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果回答下列问题:(1)哪几次反应碳酸钠有剩余(填序号)_;(2)表中X的值是_。(3)试计算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 为测定某NaCl、Na2CO3固体混合物的组成,小明同学取16 g该混合物样品放入烧杯中,称得烧杯及所盛固体混合物的总质量为98 g,再把100 g稀盐酸分四次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加入盛有固体样品的烧杯中,每次都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分析以上数据后计算:(1)第一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2)该固
2、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3)根据实验数据,在右边的坐标纸上绘制出所加稀盐酸质量与生成气体质量关系的曲线(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只画出曲线即可)。3. 某课外兴趣小组对一批钢铁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其中只有一位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钢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1)哪位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钢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2)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3)计算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说明:其中烧杯的质量为50.8g,计算结果精确到0.1%)4. 为了测定某粉末状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洋洋同学取一定质量的黄
3、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40 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烧杯中,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质量(g)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9.10 8.45 7.80 7.80(1)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锌的质量列出求解第二次生成氢气质量(x)的比例式 ;(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用36.5的浓盐酸配制40 g上述稀盐酸,需要浓盐酸的质量为 ;(5)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1)通过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可看出:随着氯化钙质量的倍数增加,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也在成倍数增加,可以得出前3次氯化钙全部参加了反应,氯化钙质量
4、与碳酸钙的质量比为5.55:5。当在第4次氯化钙的质量增加到第一次6倍时,这时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只是第一次的5倍,说明了250克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质全部参加了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是25克,可得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钙的质量比为250:25=50:5,由此可以得出氯化钙、碳酸钠溶液、碳酸钙的质量比为:5.55:50:5,有这个质量比带入到上述表中分析有关数据,很容易看出前两次碳酸钠溶液有剩余,第3次氯化钙和碳酸钠溶液是恰好反应,X的值是40克。(2)通过上述分析,已经知道在第3次试验中,22.2克的氯化钙与200克的碳酸钠溶液是恰好反应,生成了20克地碳酸钙沉淀,利用这些数据就可以计算出碳酸钠溶液中溶质
5、的质量分数。【答案】(1)1、2;( 2)40;(3)设200克的碳酸钠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Na2CO3+CaCl22NaCl+CaCO3106 100x 20g 106 /100 =x /20g x=106×20g /100 =21.2g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1.2g /200g ×100%=10.6%答: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6%。(1)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16g×X 4.4g 列比例求出X=66.25% (2)每25g的稀盐酸与足量的样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1.6
6、g,生成4.4g的二氧化碳所需稀盐酸的质量为Y;列比例:1.6g/25g=4.4g/Y,解得Y=68.8g 。(3)如图所示:根据计算68.8g的稀盐酸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的二氧化碳,当加入稀盐酸超过68.8g后,碳酸钠已经完全反应,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答案】见解析。(1)由以上甲同学和乙同学的实验数据分析可知,18g铁样品能产生0.6g氢气,乙同学和丙同学的实验数据分析可知,300g稀硫酸能产生0.6g氢气,所以18g铁样品和300g稀硫酸能恰好完全反应,即乙同学的实验恰好完全反应;(2)乙同学实验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为:300g+18g-317.4g=0.6 g 设参加反
7、应的铁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y; Fe+H2SO4=FeSO4 + H2 56 152 2 x y 0.6g 56 /x =152/ y = 2/ 0.6g 解得:x=16.8g,y=45.6g; 则铁的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16.8g /18g ×100%=93.3%。(3)由(2)可知:硫酸亚铁的质量为45.6g;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317.4g-50.8g-(18g-16.8g)=265.4g;所以,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5.6g 265.4g ×100%17.2%。【答案】见解析。(1)锌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氢之前能把盐酸
8、中的氢置换出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 (2)第二次加入10g盐酸,导致固体由9.10g变成了8.45g,第三次也是有8.45g变成7.80g,说明每加入10g盐酸能够使固体减少0.65g。所以第二次加入盐酸消耗锌的质量9.10g-8.45g=0.65g,则有:Zn+2HClZnCl2+H265 20.65g x65/ 2 =0.65g/ x;(3)设10g稀盐酸中HCl的质量为y。Zn+2HClZnCl2+H265 730.65g y65/ 0.65g =73 /y y=0.73g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0.73g 10g ×100%=7.3%;(4)需要浓盐酸的质量=40g×7.3% 36.5% =8g;(5)由第二次实验可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业培训中教育机器人的作用与应用趋势研究
- 卤肉加工企业培训课件
- 教育与科技的协同发展助力学生成长
- 在线直播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提升方法研究
- 中小学教辅材料征订管理制度
- 以创新驱动未来-智能型学习工具如教育机器人的发展策略研究
- 技术助力办公效率探讨使用在线教育平台的实践和成效
- 全球铀矿资源分布与核能产业产业链整合与风险研究报告
- 公交优先战略2025年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公共交通信息化建设报告
- Chitosan-Cy7-MW-10000-生命科学试剂-MCE
- 警察抓捕教学课件
- 2025-2030年中国手持三维激光扫描仪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单壁碳纳米管(SWNT)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格力入职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广东珠海市香洲区英语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 海外医疗资源整合-洞察阐释
- 碳资产管理与碳金融 课件 第3章 碳资产管理及相关理论
- 稀土镁合金超塑性及扩散连接工艺研究进展
- 2025年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15套复习题库及答案
- 工伤受伤经过简述模板
- 2025年中国中煤江苏分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