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教学设计_23_第1页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_23_第2页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_23_第3页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_23_第4页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_2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内容;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中的5个生字及新词。 3会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绝句所描写的景色。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祖国河山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学会"庐

2、9;、"川'2个生字,会解释"生'、"疑'这2个词;能说出"日照香炉生紫烟'和"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诗的意思。 (三)会背诵、默写古诗。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体会出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初步感知。 1导语 导入 :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尤其是在唐代,古代文化出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李白、

3、杜甫、白居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写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 2试读古诗,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试读古诗,用笔划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 庐(l*),庐字是半包围结构,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字形,即:在门户的户的上面加上广,生字所带的新词是庐山,庐山,在江西省北部,是游览胜地,著名风景区。 川(chu1n),川是翘舌音,用三拼连读的方法读准字音(chu1nchu1n)声调标在a上;用数笔画或书空的方法记字形,字义是水道、河流的意思。组词:山川、四川、川剧、一马平川、川流不息。 学习生字要读准字音、记清字形、了解字义、大部分会用。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以字形教学为主,

4、加强对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达到正确书写,合理运用的要求。学生也经常在形近字、同音字上出错,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设计一些习题,强化训练、形成能力。例,组词: 疑( ) 庐( ) 卢( ) 凝( ) 炉( ) 沪( ) 3解释诗题,初步理解古诗内容: (1)教师板书诗题:望庐山瀑布 解释诗题: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什么是瀑布?(瀑布,指从陡峭的山崖上河身突然降落的水流,远看好像挂着的白布。) 望是什么意思?(望,远远的看。) 诗题是什么意思?(站在远处看庐山瀑布。) 教师明确: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就是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 (二)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

5、指导学生朗读除指导读准字音外,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正确断句,不拿腔作调。教师应在停顿和语句轻重音两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反复朗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再要求背诵。 诗歌的朗读要注意诗的特点。一是要通过恰当的停顿,读出鲜明的节奏。朗读诗句,不能没有停顿地连着读,更不能在不该停顿的地方停顿,把诗句读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比较恰当的停顿应该是: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二是要注意把韵脚读得响亮、清晰些,读出韵味。这首诗押的是an韵。朗读时,一定要把"烟、川、天'这

6、些韵脚读出来。 前两句诗读的速度要稍微慢一些。后两句诗读的时候节奏要轻快一些,语调高一些。 教师要通过范读的方式加强指导,使学生初步懂得朗读诗歌的要领,并用比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练习朗诵。 1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 2逐句理解各诗句的意思。 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先让学生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再借助字典或查找一些资料弄懂这些字词的意思;然后再让学生说说整首诗的意思。此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训练学生把句子说通顺、说完整、说优美。诗句的意思写在投影片或小黑板上,让学生读,并记录下来。 (1)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

7、39;是什么意思?("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山峰尖圆,烟云聚散犹如香炉,因此而得名。) "生'是什么意思?("生'的原意是生成的意思,在这里是"升腾'的意思。) 这句诗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先说,教师再归纳总结:在阳光照耀下,香炉峰顶弥漫着紫色的烟雾,像香炉里散发的烟一样不停地升腾。) (2)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是什么意思?(远) "瀑布'是什么意思?(瀑布,指从陡峭的山崖上或河身突然降落的水流,远看好像挂着的白布。) "川'是什么意思?(川,水道、河流的

8、意思,指瀑布下泻之后像一条河。) "挂前川'是什么意思?(挂前川,瀑布挂在山的前面。"挂'字化动为静,形象地表现出了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状态。) 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大河垂挂在山前。) (3)飞流直下三千尺, "飞流'是什么意思?(飞泻的水流。) "直下'是什么意思?("直下'是直泻而下的意思。直下,既写出了山的高峻(j)n)陡峭,又突出了瀑布奔腾而下,势不可挡的气魄。) "三千尺'是什么意思?("三千尺'是虚指,意在形容瀑布

9、的高和长。) 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很长的瀑布从陡峭的山崖上飞快地直泻而下。) (4)疑是银河落九天。 "疑'是什么意思?(疑,可能是,怀疑。) "银河'是什么意思?(天河,晴朗的夜空里呈现出的由许多恒星组成的白色光带,看上去像银白色的大河。) "落'的意思是什么?(落,这里指"从落下';"落'字写出了瀑布倾泻而下的磅礴气势。) "九天'是什么意思?(古代传说天有九重,这里指天的最高处。) 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使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的最高处倾泻下来了。) 3读各诗句的意思,看插图,思考:

10、 (1)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庐山瀑布。这首诗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伟景色,使人感受到祖国山河壮丽可爱。) (2)诗中哪些语句具体写了瀑布,是抓住什么来写的?("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抓住了瀑布高大的样子和奔腾倾泻而下势不可挡的磅礴气势来写的。) (3)诗人是站在什么地方观看庐山瀑布的?(诗人是站在离瀑布很远的山下往山上看瀑布的。) (三)细读全诗,体会的情感。 1齐读古诗,串讲诗的内容。 2品读体会的情感。 "遥看瀑布挂前川'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在山川之间,谁能将这样巨大的瀑布挂起来呢?只有大自然。在这句诗里包

11、含了对大自然神奇、伟大的赞颂。 细细品味这首诗,可以使我们领会到大诗人李白丰富的想象力,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列举一些我国著名的名山大川和旅游胜地、著名风景区。请同学讲一讲你曾经到过哪里?那里的景色如何?有什么特产?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等等,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可爱。 (四)学生质疑,练习朗读、背诵。 (五)作业 。 1解释带点的词,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1)日照香炉生紫烟(2)疑是银河落九天 2写生字、新词。 3默写古诗。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绝句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

12、)学会诗中的3个生字"鹭、含、吴';会解释"鸣'、"含'两个词的意思,并说出所含这两个词的诗句的意思。会背诵默写这首古诗。 (三)会用自己的话说出绝句这首诗所描写的景色。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一)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的意境和的情感。 (二)用自己的话说说绝句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简介写作背景。 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另一位伟大诗人杜甫所写的绝句一诗。公元762年,成都尹严武入朝,蜀中发生动乱,杜甫一度避往樟州,

13、翌年安史之乱平定,再过一年,严武还镇成都。杜甫得知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此时,他的心情特别好,面对生机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诗。因兴到笔随,未事先拟题,于是以"绝句'为标题。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 (二)教师指导朗读:注意停顿,要读出诗的韵味来;注意轻重音,要读出感情。教师范读。 (三)学生练习朗读、背诵。 (四)学习生字新词。 鹭(l)),形声字,上声下形,上边是道路的"路'表声;下边是鸟字表意类。(可以不给学生讲,老师要知道。)鹭是上下结构的字,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来记字形。白鹭,一种鸟,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食鱼虾,也叫鹭鸶。

14、含(h2n),上下结构,用拆合法记字形。上边是今天的"今',(注意不要多加一点写成命令的"令'字,)下边是个"口'。"含'的字义是藏在里面。组词:包含、含义、含苞待放。 吴(w*),上下结构,上边一个"口',下边一个"天'。用拆合法记字形。东吴,三国时期孙权在长江下游一带建立的政权叫"东吴',这里借指江苏、浙江一带地方。 (五)初步理解这首古诗写了什么?(初春时节,成都草堂周围壮阔优美的景色。) (六)利用学习望庐山瀑布的方法来学习绝句这首诗。 1复习:我们是怎样学习望

15、庐山瀑布的? 读诗句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字典或查找一些材料,把这些难于理解的字词弄懂串联、整理说出诗句的意思说出整首诗的意思。 2逐句理解诗句内容。 (1)两个黄鹂鸣翠柳, "黄鹂',也叫黄莺,一种益鸟。身体黄色,自眼部到头后部有黑纹,嘴淡红色,在春天经常啼唱,声音很好听。"鸣'就是叫。"翠'是新绿,"翠柳'是指初春时节刚抽出嫩芽的柳枝。 句意: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 (2)一行白鹭上青天。 "青天',蔚蓝色的天空。 句意:一行白鹭飞上了蔚蓝色的天空。 (3)窗含西岭千秋雪, "含'

16、;,包含。"千秋雪',雪存年久,因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这样相称。 句意:从窗口可以看到西岭长年不化的积雪。 (4)门泊东吴万里船。 "泊',停泊。"万里',指遥远,不是实指。 句意:门外停泊着要到遥远的东吴去的船只。 3串联诗句内容,说出译文。 两个黄鹂在翠绿色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飞上了蔚蓝色的天空。从窗口可以看到西岭长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泊着要到遥远的东吴去的船只。 (七)教师分析讲解。 1讲解前两句。 在第一、二句诗里,诗人写了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四种景物。描绘出了鹂鸣翠柳,鹭上青天的情景。黄绿相衬,白青对照,有声有色,表达了诗人的欢快心情。第一句写的是平视而见的近景,第二句写的是仰望而见的远景。诗人的观察视角发生了变化。 2讲解后两句。 在第三、四句诗中,诗人写了千年积雪、扬帆待发的船只,为整首诗平添了一种气魄。一个"含'字,不仅把很远的景物移到近前来了,而且把西岭积雪和草堂建筑合成了一个整体,使浣花溪的景色在广阔的背景中显得更加明媚秀丽。 3讲解:诗人用工整的对偶句,一句一景,描绘出一幅风景优美的图画。诗人身居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襟多么开阔! (八)默读全诗,体会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人通过对成都草堂附近明媚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九)用自己的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