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观念之辨析在我国教育界,广为流传着这样一种看法: “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这种观点认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体部分,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因此, 素质教育不应游离于课堂之外,而是要进人课堂教学之中,尤其是主要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不改革课堂教学,不研究学科课程, 素质教育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落实。 只有保证每堂课的教学都有质量,素质教育才能得以顺利推进。一、问题的提出对于这种流行观点是否存在着认识误区, 需要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为此,让我们首先看看“素质” 、“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指的是什么。( 一) “素质”的涵义及特征从教育学角度来看, 素质是指人在先天
2、生理基础之上, 受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通过个体自身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是体质、性格、气质、能力、知识等要素的综合。它是决定主体活动的功能、 状况及其质量的内在因素, 是保持人同一性的基本原因。素质具有内在性、概括性及相对稳定性等典型特点。 内在性是指,素质内在于人的身体和心理结构之中, 它不能通过外观直接感知, 只能从人的活动或行为表现加以观察和推断。 可见,素质并不等同于外在的知识,它不能脱离活的人体而独立存在;另外,外在的知识只有通过主体活动加以内化, 成为个体身心结构的一部分, 才能够转化为素质。素质具有概括性,就是说人的素质是在长期的、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中
3、形成, 某种素质一旦形成, 它将会对人的多种行为起决定作用。与具体的知识技能不同, 特定的知识技能只能在特定的活动领域起作用,而素质作为概括化的身心特征将会对人的全部活动或者某一类活动产生作用。素质的相对稳定性,是指素质一旦形成,就会对人的行为产生持久影响, 并在生活中经常表现出来, 素质既不容易被遗忘,也不容易发生变化。( 二) “素质教育”的涵义和特质谈到“素质教育”,人们往往把它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联系,这与“全面发展的教育”和“个性发展的教育”有相混淆之嫌。笔者认为,“全面发展的教育”和“个性发展的教育”都侧重于从结果,也就是个体的最终状态,来对教育进行定位;而“素质教育”
4、则更侧重于从过程, 即外在要求如何内化为个体内在品质的角度,对教育进行诠释。由此,素质教育是着眼于学生身心素质形成与发展的教育; 是重视发展、强调内化的教育; 是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精神为根本出发点,以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人的健全人格为宗旨的教育。理解“素质教育”应当注意两个基本问题:第一,素质教育强调内化的过程,强调教育要深入到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之中,而不能停留在表面、肤浅的知识灌输和记忆里。第二,人的素质结构复杂多样,有人把它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三个方面, 也有人从主体活动的类型出发,把它划分为侧重认知、侧重操作、侧重交往的素质。总之不
5、能用某种单一的素质来代替整个素质结构。 因此,素质教育是对完整的个体身心素质形成与发展的教育,而不是对个体某一方面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教育。( 三) “课堂教学”的涵义和特点我们通常所说的“课堂教学” ,主要是指在规定的教室和课堂时间里,采取传递接受的教学方式, 和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传授的活动。 它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的特点: 首先,它把教学限制在课堂这个狭小的范围内, 尽管除了讲授之外, 教师也可能采取提问、讨论、动作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其次,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知也不一定能够获得很好的发展。 因为这种模式下,教师才是教学的主体
6、,学生只是被教育的对象。 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 离不开教师的促进和帮助,但最关键的、起决定作用的是学习者自身能动的主体活动。因此,希望通过教师传授来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想法, 还只是停留在表象。把课堂教学界定在一个狭小的时空范围内,限制了学习者身心素质的发展。于是,对“课堂教学”产生了新的认识,即“扩展和丰富了的教学”。这种教学不但包纳原有的课堂教学,它还将课堂延伸到教室之外,扩展到学校、社会之中,将课外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人际交往活动等都纳入其范畴。“扩展和丰富了的教学”同样具有显著的特征:首先,它将课堂范围扩展开来,使课堂不再拘泥于时空的界限, 使教学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
7、活动方式多样化,学习方式多样化,学习者可以广泛参与到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相应的身心素质。其次,在这种教学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 教师只是学习的促进者,学生不再仅仅凭借教师的传递和讲授来获得知识与技能,而是通过自身能动的活动,主动获得身心素质的发展。二、认识误区的成因分析通过以上分析之后, 我们就会发现 “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这一命题存在着前后是否匹配的问题。一方面,如果把“素质教育”界定为对个体完整的身心素质形成和发展所进行的教育,而把“课堂教学”界定为对课堂教学的狭义理解,那么这一命题就站不住脚,因为如上所述,仅靠课堂上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并不能培养学生完
8、整的身心素质;另一方面,如果“素质” 特指认知品质, 而把“课堂教学”界定为狭义的课堂教学, 那么表面上命题似乎可以前后匹配,但从更深层次来看,把“素质”界定为认知品质,这一前提本身就有违“素质教育”的宗旨。单纯通过狭义的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认知品质的教育,并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 这一命题之所以广为流行并被普遍认可,可以追溯到更深层次的认识误区:( 一) 将认知品质视为素质结构中最重要的甚至是惟一的要素长期以来,认知品质的培养被视为最重要的教育目的,人们通常认为,一个具有渊博知识的人就是一个高素质的人,所掌握知识的多少与素质的高低是呈正比例的关系。正是基于这种狭隘的
9、传统观念,使人们对素质和素质教育的认识走向了两个误区: 一方面,尽管明确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然而在实践中, “德育”主要是伦理道德规范的灌输和记忆; “智育”成为单纯的分科知识教育;甚至“体育”“美育”也从课外搬到了课堂,企图通过书本知识的教学来完成。总之, 人们错误地认为,认知品质是素质结构中的核心成分,高尚的品德、卓越的能力、良好的体魄以及健康的 美感都能够通过认知品质的培养来获得。 另一方面,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很多素质如创造力、个性、自我意识、情感、意志等都被置于忽略的地位,然而这些品质恰恰是一个高素质的人所必备的品质。正如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
10、告所述: “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一般情况下,正规教育仅仅是或主要是针对学会认知,较少针对学会做事,而另外两种学习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有时也被看作是前两种学习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延伸。 ”然而,委员会认为,“在任何一种有组织的教育中,这四种知识支柱中的每一种都应得到同等重视。 ”( 二) 认为素质是外在的、可以传递的把素质看作外在的东西主要表现在,教育者希望通过教授的方式将自己或他人具有的品质传递给受教育者。于是对道德规范的讲解,对操作技能的分析成为培养品德和操作能力的主要途径。事实上,外在的知识若没有同主体已有的身心结构发生作用,就不可能转化为素质。
11、正如“文化素质”不是指一个人所掌握的文化知识本身,而是指获取、处理和运用文化知识的技能、智力和能力;“优良品德”也不是指一个人记忆的道德规范, 而是指在道德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乐于助人、克己奉公的良好品质。可见,素质不是外在的、可传递的。故素质教育不是肤浅、表面的教育,也不是停留在简单灌输、机械记忆和重复基础之上的教育。真正的素质教育既需要对知识的讲解和传授,更需要通过个体能动的主体活动将外在的知识技能、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的品质。( 三) 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师视为素质教育的惟一主体教育中主体问题是学术界长期争议的问题。 认为素质能够通过传递接受的方式获得, 必然引发把教师视为素质教育的惟一
12、主体的片面认识。其实,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了解到素质教育是重视发展、强调内化的教育。 因此,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精神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 教育者必须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积极调动受教育者的能动精神; 而受教育者也必须主动发挥自己的主体性, 努力将学校和社会的外部要求转化为自身内在的品质。只有当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得到普遍认可之后, 素质教育的顺利展开才有可能成为现实。三、对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关系的再思考( 一) 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培养与认知活动相关的素质倡导对课堂教学不断进行时空上的开拓和丰富,并不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全盘否定, 事实上,传统的课堂教学在素质
13、教育中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传统的课堂教学能够培养与认知活动相关的素质。我们强调特定的素质必须在相应的活动中加以培养, 那么认知品质也应当在认知活动中形成。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 寻求方法,成长为知识渊博并且懂得如何学习的人。尽管课堂教学之外的其他活动也有可能增长学生的知识, 开发他们的智力,但是我们不可否认, 课堂教学是使学生获取间接经验最便捷的方法。其次,传统的课堂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其他品质具有基础性的作用。虽然 “传递接受”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对认知以外其他素质的培养起决定性作用, 但是对于道德规范、 动作技能以及交往技巧的认识和理解, 是培养学生
14、相应品质的重要基础。 尽管也有人没有学习过任何道德规范、 动作技能和交往技巧, 仍然能够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个动作熟练的人,或者一个善于交往的人,但是对此类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能够为所必须的实践活动提供方便。 正是基于这一点,传统的课堂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认知以外的其他品质起着奠基的作用。( 二) 全面的素质教育离不开扩展和丰富了的课堂教学素质教育要求塑造学生完整的身心素质结构,这是传统课堂教学远远不能满足的, 于是就需要打破时空界限, 将课堂教学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就必须让学生深入到实践活动中,通过实际的操作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品德, 就必须让学生进行道德实践,使学生在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中,在对他人的热心帮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汽车零件及汽修服务采购合同
- 2024房产赠与合同范本简单
- 2024年出口代理协议
- 2(2024版)五金制品行业环保自律公约合同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WELCOMEUNIT导读话题妙切入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数学第2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4正态分布作业含解析新人教A版选修2-3
- 2024-2025学年高中数学第3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3复数的几何意义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苏教版选修2-2
-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月测(一)(10月)数学试题(B)含答案
- 2024年工业园区饭堂承包条款
- 2024年农产品冷链物流合作框架
- 压力表使用警示标识
-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探讨
- 学习适应性测验(AAT)
- ADS创建自己的元件库
- MATLAB仿真三相桥式整流电路(详细完美)
- 2019年重庆普通高中会考通用技术真题及答案
- DB44 T 552-2008 林业生态 术语
- 天秤座小奏鸣曲,Libra Sonatine;迪安斯,Roland Dyens(古典吉他谱)
- 光缆施工规范及要求
- 三国志11全人物信息(五维、特技、生卒年等)
- 第六章 气体射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