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桑短篇小说中的梦境解析_第1页
霍桑短篇小说中的梦境解析_第2页
霍桑短篇小说中的梦境解析_第3页
霍桑短篇小说中的梦境解析_第4页
霍桑短篇小说中的梦境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霍桑短篇小说中的梦境解析    内容摘要:霍桑在塞勒姆的生活经历和新英格兰地区的宗教文化,以及当地的巫术传说都对他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创作中梦幻手法的运和通过梦境表现出的对人的关怀。本文立足于霍桑短篇小说中关于梦境描写的文本,分析文本中梦境描写的方法和作用。作者以梦境为刃剖析人性,将人性之恶直接呈现在众人眼前,形成了善与恶的对立统一。霍桑对于人性的直接揭露,原因在于他既希望通过善与恶的鲜明对比,突出人性中善的可贵;又由于宗教因素的影响,他在不自觉中将宗教对人的道德要求融入作品。作者借梦这一特别的形式对人性进行思考,表现出作者对

2、于人的关怀。关键词:霍桑短篇小说 梦 善恶 人文关怀关于霍桑作品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他三部长篇小说,对于他短篇小说的研究也多集中于小伙子古德蒙·布朗和婚礼上的丧钟等几篇上。虽然国内对于霍桑短篇小说的研究已有近百篇,“然而纵观人们的研究成果,霍桑作品中的梦境描写一直没有被评论界所重视。”1本篇论文对霍桑短篇小说集中的作品进行了全面的解读,选取了霍桑短篇小说集中羽毛盖:一个富有寓意的传说和小伙子古德蒙·布朗等四个具有代表性的文本作为研究对象。这四个文本都运用了梦境描写的方法,表现了人性的善与恶,形成了“简单的梦”和“经过伪装的梦”两种梦的形态。选取这四个文本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

3、考量:第一,这四个文本作为霍桑短篇小说集中的作品,都运用了梦境描写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第二,这四个文本构成了“简单的梦”与“经过伪装的梦”、人性之善与人性之恶的对立统一;第三,这四个文本不但是文本中入梦者愿望的满足,而且还是作者愿望的满足,表现了作者对人的关怀。一.梦的对立与统一在霍桑的短篇小说中表现出了强烈的善恶之争,这些善与恶之间的对抗在文本大多以真实和虚幻相交织的梦境来呈现,在不同的文本中,梦境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对霍桑作品的研究,“人们大多重视他的作品对灵魂的探索,注重他作品中神奇的世界,注重他哀婉的抒情方式,其实霍桑在作品中还运用了大量的梦境描写。”2梦之所以出现,是因为隐藏在无

4、意识中的欲望开始活动,以不系统的方式呈现自己而导致的。“梦是欲望的满足”3,它或是通过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或是以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根据弗洛伊德在释梦中提出的有关梦的类型的理论,将整个文本视为一个完整的“梦”,可以将霍桑短篇小说中的梦主要划分为“简单的梦”和“经过伪装的梦”两种类型。(一)形态上的对立无论是“简单的梦”还是“经过伪装的梦”,都并非一场人类的单纯梦境描写,而是将整个文本视为作者为表现其善恶观而精心设计的梦境。整个文本的内容就是霍桑眼中的复杂的人性世界。在这些梦境中,霍桑的善恶观隐约显现。根据弗洛伊德有关“梦”的理论对霍桑的文本进行分析,将这些梦划分为“简单的梦”和“复杂的梦

5、”两种类型。因此,出现了“简单的梦”与“经过伪装的梦”,即“复杂的梦”二者之间的对立。“简单的梦”可以理解为因需要而产生的梦,具有简单、直接的表现形式。“简单的梦”是由于“做梦往往取代了生活中别处发生的动作”4,而在文本中常常是以梦的直接形态,或是简易变形后的幻想形式出现。但无论如何变化,其本质仍然是真实与虚幻交织,满足人的欲望的梦。霍桑多以童话或寓言的形式来建构这种梦境,将梦的主体设置为孩童、精灵和年轻的女性,将梦的內容安排为人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从而表达出他对于人的关怀。“经过伪装的梦”主要是指一些必须要经过多重分析之后才能获得其本质的梦,这种类型的梦通常是欲望经过扭曲和包装后的表达。梦之所

6、以会进行自我伪装是因为“每个人的梦由于两种精神力量(或可描述为倾向或系统)的作用而各有其不同形式。其中一种力量构成欲望,用梦表现出来;另一种力量则对梦中的欲望行使稽查作用,迫使欲望不得不以化妆的形式表现出来”。5因此,“经过伪装的梦”是当梦的主体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时,被压抑的欲望在梦的检查制度的作用下进行伪装,以焦虑或痛苦的形式呈现出来的。通过对“经过伪装的梦”中人性问题的思考,揭示出人性中善与恶的斗争,表现出霍桑对于人性之善的呼唤。(二)逻辑上的统一梦产生于梦者的意识与无意识的共同作用之下形成的一个独立空间,因此,梦中的世界是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存在这一套严密、完

7、整的逻辑系统。所以,除了梦的主体、形态和寓意与梦的类型相一致之外,在文本用以描写梦的语言和梦的环境,作为这个虚拟世界中的运行机制,也都与梦的类型相呼应,构成了整体上的和谐。在梦这个虚拟的世界中,梦是入梦者欲望的满足,更是作者这一筑梦者的意识的流动。因此,在作者对于不同梦境的创造中,就表现出了语言、意象和故事背景等方面对文本主题的呼应,整个梦境在逻辑上和谐一致。作者作为筑梦者,将其作品编织成梦,由作品主人公作为入梦者,依据文本展开活动。作品中主人公的经历就成为作者的梦中之梦。作者借用梦中之梦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善恶观。因此,随着梦中主人公的不同经历,故事的背景、讲述方式、隐喻意象等都会随着梦境的光明

8、或阴郁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形成了这个虚拟世界内部逻辑的统一。作者在描写“简单的梦”的时候,由于这类梦境都是具有光明未来的寓意,因此运用的语言多是轻松、明快的类型,在象征和隐喻方面意多运用宝石、鲜花和阳光等意象,在梦的背景方面也多将环境设置为阳光明媚的白天,和风景宜人的自然环境中。比如在大红宝石和雪人中,运用的意象就多为宝石、阳光、雪花、鲜花、清晨等,这与“简单的梦”多为直接的呈现方式相吻合。但是,在描写“经过伪装的梦”的时候,因为这一类型的梦经复杂难解,尤其是以焦虑、痛苦的方式呈现出来。所以,对于这类型的梦的描写,无论是语言、意象还是故事背景,都带有强烈的阴郁性质。在小伙子古德蒙·布朗

9、和利己主义,或,胸中的蛇中,运用的主要是森林、黑夜、蛇等具有负面意义的意象。“经过伪装的梦”经常是发生在深夜、森林中,并且多与蛇和墓地等意象相联系。从语言和象征的方面来看,文本中语言与意象的运用,与梦的形态和作者借用梦境表达出的善恶观,构成了总体上的和谐一致。二.明快的简单之梦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场梦,“哈姆雷特是一个神经质学者的疯狂梦境。果戈里的外套是一场怪诞、恐怖的恶梦,在昏暗的生活模式里留下一个个黑洞。”6而霍桑的作品则是表达其人文关怀的梦,霍桑在借用梦境描写,表达了他的善恶观,对善进行颂扬,对恶进行惩罚,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于人的关怀。(一)独特的叙述方法霍桑继承了浪漫主义传统,一方面对民

10、间文学进行广泛的运用,使其短篇小说的形式丰富多样,一方面运用象征主义手法,对人性进行剖析、对于人的隐秘之恶进行挖掘。因此,在霍桑关于梦境描写的文本中,多运用寓言、童话和传说的形式进行讲述,将宗教因素和巫术行为融入作品。在简单地形式中蕴含深刻的人生态度。梦不但是传达作者人性观念的载体,也是推进情节发展的主要手段。对于“简单的梦”这一类型的梦,霍桑通常以童话或寓言的形式讲述一些简单但却意义深刻的故事。霍桑在这些故事的创作中,将善良和高尚等品质赋予了儿童和年轻女性。“儿童是潜在的未来”,7象征着新的生命和新的开始。而年轻女性则是孕育新生命的载体。霍桑在简单的梦中寄托了他对于人类美好未来的期待。在羽毛

11、盖:一个富有寓意的传说这个童话中,羽毛盖在巫术作用下化身为,游历四方,体会人生。但是,他在发现自己的真面目后,放弃以欺骗的方式获得爱情,并拒绝物质的诱惑,选择自我毁灭。羽毛盖从获得生命到死去的过程,象征着人从对自己一无所知到了解自己的过程,也象征着人从无意识到具有意识这个个体化的过程。“我已经看清了我自己原来是那么一个卑贱、破烂、空空如也的废物。我再也不愿活下去了!”8。如果将这整个文本视作一个童话般的梦,那么,羽毛盖获得人的形态就是梦的开始,而他看到自己在镜中之像则是梦的结束。羽毛盖在梦与真实中以梦的方式感受人生,但又选择回归真实。在大红宝石这个文本中,霍桑以传说故事的形式讲述故事,编织梦境

12、。以隐晦的梦境描写表达自己的善恶观念和因果循环的思想。大红宝石的传说去吸引着众多冒险者踏上征程。在众多冒险者中,一对新婚夫妻的冷静态度与其他人相比显得与其他人格格不入。大红宝石对于这些疯狂的寻宝者来说即使他们活下去的精神动力,又是致命的诱惑。而对于这对夫妻来说,则既是物质的诱惑,同时也是对于真善美的追求。红宝石即红榴石,“维纳斯的卧室由红榴石照明,”9夫妻二人对于红宝石的寻找,目的就是用大红宝石照亮其卧室,这就使他们二人对于宝石的寻找带有了对于真善美追求的色彩。但是,对于红宝石的迷恋,使红宝石对他们来说与伊甸园中的苹果无异,带有了灾难色彩。“因为大家认为寻找大红宝石和跟魔鬼做生意差不多一样坏。

13、”10在故事的结尾,作者为每一个人都安排了与其行为对应的结局。最疯狂的觅宝者死于找到大红宝石的狂喜;嘲世者因毕生都在追寻大红宝石的光芒而被这光芒刺瞎双眼,最终投身火海;精明的老板成为了穷光蛋;只有这夫妻二人因放弃将大红宝石据为己有,打败了心中自私的魔鬼而回到了他们平静的生活中。夫妻二人在与其他觅宝者相遇时入梦,在梦中面对大红宝石进行抉择,以嘲世者的失明作为梦醒的标志,二人在梦中进行了一场善与恶之间的斗争,并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二)明确的善恶观念霍桑的创作的目的并不止于为读者讲述简单有趣、通俗易懂的小故事,而是在简单中蕴藏着深刻,将明确的个人善恶观念和对人的道德要求隐含其间。在羽毛盖:一个富有寓

14、意的传说这个文本中,霍桑将主人公羽毛盖塑造成一个精灵的形象,以其简短的人生象征着人的成长和面临的道德选择,并以其死亡暗示了道德原则之下何为正确选择,拒绝欺骗、抵制诱惑。羽毛盖的身上寄托了霍桑对于人类诚实、正直、善良、无私等良好品质的期待。在大红宝石这个文本中,作者为每一个渴望得到大红宝石的人设定的结局体现出明显的因果循环思想,分别对每个人的罪恶作出了惩处,同时也使马修夫妇实现了对真善美的追求。霍桑将带有宗教色彩的因果循环观念融入作品之中,对于人性中的恶具有了明显的惩罚意味。并且,借此对人的道德提出了种种要求,要求人们恪守宗教的清规戒律。在这个文本中,霍桑不但将年轻女性的形象的寓意从易受诱惑转变

15、为成功摆脱诱惑,而且这种年轻女性作为孕育新生命的载体,还被赋予了高尚的品质和救赎的力量。在这些“简单的梦”中,霍桑虽不但梦境描写的方式揭示人性,而且分别对人性中的善与恶作出了自己的评判,还将人性中的善良、诚实、正直等高尚品质赋予儿童和年轻的女性,表现了他对于人类美好未来的期待。同时,他也对人的道德方面提出了要求,以宗教思想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并且,还融入了因果循环和善恶有报等思想,更重要的是赋予人类追求真善美的权力。霍桑在这些“简单的梦”中完成了对人性之善的颂扬,与之对应,他在一系列“经过伪装的梦”对人性之恶进行了挖掘和鞭挞。三.罪恶的伪装之梦在“简单的梦”中,霍桑表现出了他对人提出的道德要求

16、和对人精神世界的关怀,暗含了他对于人性美好的颂扬。在“经过伪装的梦”中,霍桑主要探讨了人类的道德缺失和信仰不诚等问题。“按照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梦并不是完全杂乱的意识形象的堆砌,它同人的现实心理状态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11荣格也曾在其著述中指出梦的本质,“它实际上是正常心理与病态心理之间的中介地带。”12由此可见,“经过伪装的梦”是在意识与无意识的共同作用下,使隐藏在无意识中的欲望在意识的检查制度之下以扭曲和变形的梦境呈现出来的梦。这种梦正是被人类的理智抑制的恶在获得短暂自由后的呈现,是人性中恶的显现。(一)被抛弃的信仰“夢不仅是一种信息交流(也许是一种密码信息交流),还是一种审美活动,一种想象

17、游戏。梦是一种证明,想象或梦见不曾发生的东西,是人内心最深层次的需求之一。这就是为什么梦里总是暗藏着阴险。如果梦不美,人们很快就会把它忘了。”13被遗忘的梦境需要以伪装的形式出现,揭露出其中的罪恶。霍桑在“经过伪装的梦”中,用阴森的意象和暗淡的色彩呈现出焦虑或痛苦的梦,用以揭示人性中阴暗的一面,对人性之恶进行批判。同时,也表现出他对人性之恶的忧虑,和对于人们未来出路的思考。以小伙子古德蒙·布朗这个文本为例进行分析,布朗去森林里的参加神秘的夜间集会。在走向森林的过程中,他发现虔诚的宗教信徒变成了女巫,象征宗教权威的教会长老也背叛了上帝,也加入了这场魔鬼的狂欢。在魔鬼的演讲中,布朗见证了

18、周围人的罪恶,“胡子灰白的教堂长者怎样悄悄地对你们家里年轻的侍女说下流话可爱的少女们请不要害羞,怎样在花园里挖一个小墓,邀请我这个唯一的宾客去参加私生儿的葬礼整个大地是一个罪恶的污点,是一块巨大的血迹。”14尤其是妻子费斯接受了魔鬼的洗礼导致布朗彻底崩溃。他见证了周围人的堕落、贪婪和放纵,这些不为人知的一面对布朗的精神世界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自从做了这个可怕的梦的那一夜起,他虽没有成为一个不法之徒,却变成了一个严厉、忧伤、冥思苦想、疑神疑鬼的人。”15布朗无法区分森林中的梦境与生活中的现实,而失去了生活的热情与精神上的信仰,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布朗在森林做了一场梦,他在见证周围人的罪恶的同时,

19、也揭示了自己的罪恶,他的罪恶就是对信仰、对上帝的背叛。霍桑借用布朗的梦,不但揭示出了隐藏于人性中罪恶,认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坟茔和土牢”16,同时也探讨了人的信仰问题,认为信仰不虔诚本身就是一种罪恶。而且,还指出了人们进行自我救赎之路的关键在于信仰虔诚,人应该“仰望天国,抵制邪恶。”17(二)被遗忘的罪恶罗吉·摩文的葬仪中的卢宾·布恩这个人是万千大众的一个代表,他身上既有对生的渴望,也有对死的恐惧,在他身上表现出了人性伟大与自私的两面。卢宾与罗吉·摩文以鮮血起誓,会在得救后为他举行葬礼。但是,得救后的卢宾却因为自己的软弱、虚荣和自私违背了誓言。由于传统丧葬习俗

20、的影响,“边境居民对殡葬礼仪采取一种几乎是迷信的态度,”18和卢宾对于违背誓言的愧疚,使他“有时几乎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谋杀犯,”19甚至陷入了精神混乱的状态,产生了罗吉·摩文的尸体在召唤的幻想。卢宾饱受折磨,变得萎靡不振。在他们一家到森林中开辟新家园的途中,卢宾感受到罗吉·摩文对他的召唤而来到罗吉·摩文的墓碑旁,在黑夜里意外杀死了儿子。卢宾从战争中归来的过程既是他重获肉体生命的过程,同时也是他精神生命不断逝去的过程。在这个传说中,霍桑既对人的道德提出了要求,要求人们守信、诚实、真诚等,又融入了轮回观念和因果循环的观念。卢宾因未遵照约定为罗吉·摩文举行葬礼,

21、而在他的墓碑旁杀死了儿子,也因违背了血的誓言而使儿子付出了血的代价。霍桑在这个文本中使违背道德者在梦的混乱状态下进行了自我惩罚。“霍桑认为自私自己普遍存在与人性之中,是人心之恶的根源,”20但是,也正因此更要重视道德对人行为的规范作用,和宗教对人的约束力量。在这些“经过伪装的梦”中,霍桑主要描写了一些善与恶之间的斗争,并对人性之恶进行批判。人性中的恶隐藏于无意识中,借以梦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又因为受到意识的阻碍,因此以痛苦或焦虑的形态呈现出来。对于梦者来说,这些梦都是在现实中无法言说的欲望,无论是布朗对于信仰的背叛,还是罗宾对荣誉的追求。而对于作者来说这些梦都是用以表达自己对于人性之善的颂扬

22、,和对人性之恶批判的一个媒介。霍桑将自己对人性的思考融入文本,“他或是使用梦境、幻想将现实环境虚化,营造出梦与现实的交汇点,从意识领域走向潜意识领域深层,探索涌动的思想暗流。”21霍桑将对人未来的期待作为入梦的材料,表现出他的人性关怀。四.结语在霍桑的创作中,梦是表现他对人性关怀的主要方式,他在梦境中分别对人性之善和人性之恶进行颂扬和批判,直接揭露出了人内心的罪恶。但是,霍桑并没有因此而否定人,而是在作品中将对人类未来的期待寄托在了儿童和年轻女性这些潜在的未来之人的身上。并且,还从宗教层面对人们提出要求,要求人信仰虔诚,用宗教信仰去对抗邪恶,遵守教义,节制欲望、抵制诱惑。霍桑在他的创作中,以“

23、简单的梦”颂扬善良,以“经过伪装的梦”批判罪恶。既在语言、意象、主题等方面实现了整体结构的统一,又表现出自己对于人性的关怀。弗洛伊德在其著作释梦中指出,梦是被压抑的欲望的补偿性满足。无论是对“简单的梦”的分析,还是对“经过伪装的梦”的解读,本品论文中的每一个梦都是对梦者被压抑的无望的满足。这些梦不但满足了文本中梦者的欲望,也满足了作者通过文本批判人性之恶,表达人性关怀的欲望。参考文献1陈冠商.霍桑短篇小说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092英赫伯特·戈尔曼.孤独的人生m.武汉:武汉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043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释梦m.孙名之译.北京:商务印书

24、馆社,2016.044贺秋芙,王忠祥.圣经的故事新编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065德弗洛姆.梦的精神分析m.叶颂寿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056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原型与集体无意识m徐德林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047法拉康.拉康选举m.褚孝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018方文开.人性·自然·精神家园霍桑及其现代性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089英米兰达·布鲁斯·米特福德、飞利浦·威尔金森,符号与象征m.周继岚译,北京:生活·读书·新

25、知三联书店,2018.0810罗马尼亚米尔恰·伊利亚德.神圣与世俗m.王建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211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俄罗斯文学讲稿m.丁骏,王建开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9.0212捷克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m.许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08注 释1方文开:人性·自然·精神家园霍桑及其现代性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56页.2方文开:人性·自然·精神家园霍桑及其现代性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56页.3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释梦,孙名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22页.4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释梦,孙名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20页.5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释梦,孙名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41页.6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俄罗斯文学讲稿,丁駿,王建开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9年,第69页.7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原型与集体无意识,徐德林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