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教案_第1页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_第2页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_第3页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_第4页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      课时安排   课时   学生活动的设计   1借助字典,正确译文。归纳文意,记下学习的难点。   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2、;  一、解题      孟子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提出“性善”论。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孟子的文章很雄辩,感情强烈,辞锋犀利。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孟子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   二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掌握本文的通假字:“直”“只”;“无”“毋”,“颁”“斑”;“涂”“途”   正确分辨古今异义词,如“寡人”“河”“请”“走”“或”“嘶”。

3、60;  准确使用一词多义的词。如:“于”、“王”,“以”“食”“之”。   注意词类活用的词。“鼓”、“树”、“衣”、“谨”、“王”。   三用课文原话回答以下问题,目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收”并无本质区别的?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4、 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5、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1)本文中心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新会的不平等。   (2)试概括本文的结构   参考答案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邻国之

6、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据此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四、总结、扩展      综至全篇,段落分明,层次井然,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做为每一部分的画龙点睛之笔,既标明三个部分的联系,又将每段议论的要点点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7、     附:   1、古今异义词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句意是:我对国家。)   河内凶(河,黄河。今泛指河流。句意是:河内遇到饥荒。)   请以战喻(请,请允许我。今常用于对方“请坐”,让对方坐下;“请指导”让对方做指导。句意是,让我用打仗来作比喻。)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凭借。今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句意是:七十的人可以凭借它吃到肉。) 

8、0; 弃甲曳兵而走(走,跑,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句意是,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或百步而后上(或,有的人,不定代词。今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句意是,有的人逃跑百步后停止下来。)   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则,那么。今常用于代词,当“这”“此讲,如“斯文”等。)      2、词类活用   填然鼓之(鼓,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敲起鼓。句意是:咚咚地敲着战鼓。)   树之以桑(树,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种植。句意是:<在住宅场地上种上桑树。)

9、60;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带宾语“帛”作动词,穿上。句意是五十的人可以凭借它穿上丝织品的衣服。)   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句意是: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   然而不王者(王,名词受副词“不”的修饰作动词,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         附: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提疑:民不加多   1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阐述

10、0;  孟子 答疑: 2使“民加多”的措施      结论保民而王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一、     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其历史进步性。二、     了解孟子答问过程,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三、     了解并掌握文中部分实词的多义及若干固定句式的对应今译。四、     在综合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

11、文。 教学重难点:一、     孟子的“仁政”思想。二、     孟子的论辩艺术。三、     通假字:颁斑 无毋 涂途四、     一词多义:之、王、时、食、数五、     固定格式:直耳 是也 或或 何如 教学设想:一、     层层分析,指导背诵。二、     插入文学常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12、三、     比较孔、孟思想,可展开讨论。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一、   导入新课有这么一个故事。某地盛产沙丁鱼,但每次渔夫们出海回来,捕得的沙丁鱼都会死去很多。这令渔夫们非常苦恼。然而,有一个聪明的渔夫,他的沙丁鱼却死得很少,为什么呢?原来,他从外地购了几条喜欢吃沙丁鱼的鲇鱼放在船上,使沙丁鱼们有了恐惧感,动了起来,增强了活力。那么,同学们,这则故事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那么,这是谁说的?他是怎样阐述这一道理的?有哪些名句?(学生答:孟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增

13、益其所不能。”)好,那么我们今天就更进一步走近孟子,学习他的寡人之于国也。二、   关于孟子和孟子孟子,名轲(前372前289),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最大儒学大师,是孔子学说的嫡传。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元文宗封孟子为“亚圣”。更为可贵的是,孟子并不是简单地继承孔子的学说。他采用的是拿来主义的方法,占有、挑选、创新。例如:他否定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主张社会分工;主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他还提出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等等。孟子是一部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七篇,各篇分上下

14、,为儒家经典著作,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三、   朗读课文1.    重申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2.    选择方式:l       齐读(了解学生整体学习情绪和朗读水平)l       个别读(深入解决具体的字音和句读问题)l       范读(对学生朗读出现的问题通过示范解决)l   

15、60;   分角色读(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四、   课文分析1、找出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全文结构自然呈现。l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1段)l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3、4段)l       斯天下之民至焉。 (5、6、7段)概括各部分的内容。2、诵读第1段。 思考:梁惠王说他对国家已尽心尽力了,他作了哪些呢? 提示:河内凶,则移其民于

16、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思考:梁惠王这么做,结果如何呢? 提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思考:梁惠王的困惑究竟在哪里? 提示:于国尽心,而民不加多。 可见梁惠王还是想励精图治的,所以他“卑礼厚币以招贤者”(史记·魏世家),于是数位贤者,包括孟子就不远千里来到大梁,为之出谋献策。 重点词语理解:之、焉、凶、加3、诵读第2、3、4段。 问:孟子为什么要“以战喻”? 答:以对方熟悉的“战”设喻,更便于启发对方。 问:孟子是怎样“以战喻”的? 答:“五十步笑百步”。 问:在孟子看来,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何在? 答: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不尽心本质没有什么区别,只是

17、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重点词语理解:鼓、既、曳、或、以、走、无 固定格式:或或 直耳 是也4、指导学生背诵第一、二部分。(第一课时完)   五、   检查第一、二段的背诵注意背诵技巧。六、   分析课文第三部分1、诵读第5段。 措施 效果    ,不可胜食也。 养生 ,不可胜食也。 丧死 王道之始,不可胜用也。 无憾本段层次:/重点词语理解:违、胜、数罟、时、养生、丧死、始词类活用:“丧死”为动用法2、诵读第6段。 措施 效果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18、七十者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帛食肉,王道之成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黎民不饥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不寒重点词语理解:树、衣、畜、无、庠序、孝悌、颁、负戴、王词类活用:“衣”、“王”名词作动词特殊句式:“未之有也”宾语前置3、诵读到7段。思考:梁惠王为什么不得王也?   狗彘食人食 诸侯贵族 对比 涂有饿莩 下层百姓社会极端不平等,国家治理得不好。问:文中运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句,是哪一句呢?答:“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把老百姓饿死归罪于年成不好就和杀了人归罪于凶器一样,非常荒唐。

19、最后,孟子劝勉梁惠王抛弃虐政,施行仁政。“王无罪岁,则天下之民至焉。”重点词语理解:检、涂、莩、发、岁、斯七、   总结孟子的仁政思想l       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l       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l       害民的并非荒年,而是虐政。l       统治者不要归罪于年岁,而要不断地反省自己,革除虐政,

20、施行仁政,行王道,以民为本,使老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真心归附。八、   写作特点l       结构严谨l       善用比喻l       气势充沛九、   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附板书: 寡人之于国也 (第一课时) 孟子 一、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1段)二、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3、4段)三、斯天下之民

21、至焉。 (5、6、7段)    寡人之于国也 (第二课时)孟子措施 效果 ,不可胜食也。 养生  ,不可胜食也。 丧死 王道之始 ,不可胜用也。 无憾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七十者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帛食肉, 王道之成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黎民不饥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不寒寡人之于国也教案2007-03-30 04:37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 如果我们有了合理的措施、合理的态度,那么正如最后一句所说:“斯天下之民至焉。” 教师作朗读提示:第三部分的排比、对偶句式较多,因此,要把孟子散文的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的特

22、点读出来。且注意最后一段中“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 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并背诵。(教师带领学生以排偶句为重点,集体背诵。) 三、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本节所讲内容,概括本文写作特点,进一步指导学生背诵 1.结构严谨 民不加多的疑问;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教师按此结构逐一提问,学生逐一背诵) 2.善用比喻(学生可背诵局部何比喻有关的部分) 3.气势充沛(学生背诵排比句式) 学生齐读(齐背)课文。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做练习三。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总结文言知识,做课后练习,进行阅读训练,对全文进行小结。 教学步骤一、检查学生背诵课文。 二、分类归纳

23、总结文言知识 投影 1.词类活用 找出下列加点词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1)树之以桑   (2)可以衣帛    (3)然而不王者      (4)王无罪岁     (5)既来之,则安之 2.句式 找出下面句式,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掌握其用法。 (1)或或(2)直耳,是也(3)是何异于(4)未之有也 答案:1.(5)和例句是使动用法,其他使命词活用为动词。 2.(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24、60;   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这种说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4)未之有也      不曾有的事情。(宾语前置句) 三、一词多义(结合完成练习二)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1.数 例句 出处 释义 愿得

25、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 数目、数量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寡人之于国也 几、若干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 命运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shuò     屡次 数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国也 cù   密、细密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赤壁之战 sh计算 2.直 例句 出处 释义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 与“曲”相对,不弯曲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 仅、只 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 价值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指南录后序 径直、直接 3.发 例句 出处 释义

26、百发百中 成语 发射 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 征发、派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 打开 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花开 主人忘归客不发 琵琶行 出发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五人墓碑记 发出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记 发出、抒发 4.兵 例句 出处 释义 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 兵器 穷兵黩武 成语 战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 军队 草木皆兵 成语 士兵 5.胜 例句 出处 释义 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 承受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 尽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 优美的 三、阅读训练(附材料) 投影: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乃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