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课程设计--动态数码显示技术_第1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动态数码显示技术_第2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动态数码显示技术_第3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动态数码显示技术_第4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动态数码显示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州学院微机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动态数码显示技术院(系)专 业学生姓名指导老师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10机电工程班刘育文王建春2012 年 12月21 日课程设计任务书兹发给10机电工程 班学生刘育文课程设计任务书,内容如下:1. 设计题目:动态数码显示技术2. 应完成的项目:(1) 应用proteus的isis模块,选择元器件画出电路图;(2) 应用keil软件,编写相应的程序调试成功,并生成相应的hex文件;(3) 将形成的*hex文件加载到电路的单片机属性里,启动仿真运行功能观察 仿真结果;(4) 启动ares,实现电路板的制作,并生成制板文件*.lyt ,预览三维效果 点| o3. 参

2、考资料以及说明:(1) 主编:姚超友 光电体化强化训练实训教材-单片机篇花都华南理工人学广州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实验中心出版 2012年9月(2) 主编:张齐 朱宁西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技术-基于c51的proteus仿真(第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年1月(3) 郭天祥编著 新概念51单片机一入门、提高、开发 扩展全攻略 北京屯子工业出版社 2010年10月(4) 李全利 仲伟峰 编著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北京 清华人学出版社2006年月4. 本设计任务书于2012年12月10日发岀,应于2012年12月21日 前完成,然后进行答辩。指导教师王建春签发2012年12月10 口课程设计评

3、语:课程设计总评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摘要1第一章概述2第二章电路设计32. 1总体方案设计32. 2基本原理32. 3硬件电路设计32.4电路原理图3第三章软件程序及调试结果7第卩q章联合仿真8第五章 电路板制作9第六章设计总结10参考文献11附件112附件213附件314附件415摘要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 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 口和中断系统、 定时器/计时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 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4、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广泛应用。从上世纪80年代,由当时的4位、8位单片机,发 展到现在的32位300m的高速单片机。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单片机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涉及各个行业,也渗透 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为了让人们很直观地了解相关设备的当前工作状态,很 多时候需要将当前的时间、温度、工作程序等状态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这就涉 及到了数码管的动态显示技术。而在实际应用中,单片机的数码管显示一般都用动态显示方式。正确、高效 地应用数码管动态显示技术是这类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关键词:信息时代;单片机;数码管;动态显示.第一章概述1所谓动态显示扫描技术就是指:多位数码管采用“并联”动态接口,通过对各

5、数码管轮流循坏点亮,实现多位数码显示。2这次设计是采用动态扫描的方法显示五位字符串“12345”和“hello”。3. at89c51单片机引脚说明:vcc:供电电压。gnd:接地p0 口: p0 口为一个8位漏级开路双向i/o 口,每脚可吸收8ttl门电流。当 p0 口的管脚第一次写1时,被定义为高阻输入。p0能够用于外部程序数据存储器, 它可以被定义为数据/地址的低八位。在fiash编程时,p0 口作为原码输入口, 当fiash进行校验时,p0输出原码,此时p0外部必须接上拉电阻。p1 口: p1 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 口,p1 口缓冲器能接收 输岀4ttl门电流。p1

6、 口管脚写入1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p1 口被 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在flash编程和 校验时,p1 口作为低八位地址接收p2 口: p2 口为一个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 口,p2 口缓冲器可接收,输 出4个ttl fl电流,当p2 口被写“1”时,其管脚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且作为 输入。并因此作为输入时,p2 口的管脚被外部拉低,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 上拉的缘故。p2 口当用于外部程序存储器或16位地址外部数据存储器进行存取 时,p2 口输出地址的高八位。在给出地址“1”时,它利用内部上拉优势,当对外 部八位地址数据存储器进行读写时,p

7、2 口输岀其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内容。p2 口在 flash编程和校验时接收高八位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4. at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的低电压,高性能cm0s8 位微机处理器,俗称单片机。它可以提供一下标准功能:4k字节flash闪速存储 器,128字节内部ram, 32个i/o 口线,两个16位定时/计数器,一个5向量级中 断结构,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片内振荡器及时钟电路。同时,at89c51可降至 0hz的静态逻辑操作,并支持两种软件可选的节电工作模式。空闲方式停止cpu 的工作,但允许ram,定时/计数器,串行通信口及中断系统继续工作。掉电方式 可以保存ram

8、中的内容,但振荡器停止工作并禁止其他所有部件工作直到下一个 硬件复位。第二章电路设计2. 1总体方案设计针对本课程设计任务,进行分析得到:多位数码管采用“并联”动态接口, 通过对各数码管轮流循坏点亮,实现多位数码显示。图2. 1动态数码显示技术总体设计框图2. 2基本原理动态显示方式是将所有的数码管的8段按照同名端连在一起,另外为每个数 码管的公共极com增加位选通控制电路。位选通由其各自独立的i/o线控制,显 示数码同时传到每个数码管,但每个瞬时由每个位选通信号选通一个数码管。由 于每个的显示时间较短,只能根据人的视觉停留效应观察。2. 3硬件电路设计1)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o. o/

9、ado-po. 7/ad7用8芯排线连接到“动态数 码显示”区域中的a-h端口上.2)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2. 0/a8-p2. 7/a15用8芯排线连接到“动态数 码显示”区域中的s1-s8端口上;3)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1.7端口用导线连接到“独立式键盘”区域中的 sp1端口上;2. 4电路原理图根据其基本原理,选取合适的元器件,绘制的电路原理图如下:两个共阴极数码 管的引脚abcdefg dp两两相连,因为这样才能同时显示五个字形,这样做相当于 把两个数码管合二为一。左1234位和右1234位有p2 口控制,p1. 7按钮必须有串 联在回路中,这样就可以给单片机一个电信号,当

10、按钮按下,给个高电平,当按钮不按下,给个低电平。41r i tx lpbccefg df1es 斗fe;ccefg dp1s34m5r-jiljfmn*vitr-dji二rjn*gmdu1a1b9cs1gzrid 耳黒 end e_eed axmridegzd ej盏 nd rw>nd wend r<丙 nd 黑目占 wr-ad ss mad ss zak丙口 d wldd 8as n n tfiud rs1li<j*r1?k cte>ct>r21d: ctecn>伍>e®dzw1xrwxxhdh13jhxc1r|r|h<tex1>

11、;c3c2wc17图2.4电路原理图再花这图时必须得选中数码管类型,如果选的的共阳数码管,是不会显示字形的, 同吋p0 口必须有上拉屯阻。2. 5单片机at89c51的最小系统单片机at89c51最小系统至少有晶振电路,复位电路等组成::平秤怦f平t申艸屮半;|计丰門平|平|塩為d 圏9 cd tus.cd oupcd 匚 n.cd 目石亦d oxgqcdbl cms cm寸 二<?;gd<£ scms 寸qs寸 ecmc cdscm s<二 0q<3££££££££x x&quo

12、t; x" xx-" tddddddddc1<lxlmlxar210k <text>网<co0dhgndc230pf <t6xt>s c1 10uf <text>c330pfgndy112mhz图2. 5at89c51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图该上电复位电路由电容cl和电阻r2组成,它利用电容充电来实现复位。在 电源接通瞬间,rst引脚上的电位是高电平(vcc),电源接通后对电容进行快速充 电,随着充电的进行,rst引脚上的电位也会逐渐下降为低电平。只要保证rst 引脚上高电平出现的时间大于两个机器周期,便可以实现正常复位。该晶振电

13、路由晶振xi、电容c2和c3组成,在单片机xtal1和xtal2引脚上 跨接上一个品振和两个稳频电容,可以与单片机片内的电路构成一个稳定的自激 振荡器,他的品振频率为12hz2. 6 4位一体数码菅由于要显示五个数,可以通过如图2. 6的设计可以实现两个数码管相连,其屮p0.0到p0.7要上拉电阻,因为p0这时用做通用i/o,故用8个相同的电阻一千 欧连起来:<txt>""> ' " i'«text>07 coo o <o <o ocn11图2.6两个数码管并联电路当然也可以用排阻代替,排阻的功能是驱动

14、电流,增加电流。第三章软件程序及调试结果3.1根据程序图写出程序(见附件1),首先判断按钮p1.7是否按下,在分别显示 不同的字形,其中p0 口是控制数码管显示字形的输入口,tablel是查hello的 表,table2是查12345的表.p2 口是位控制口。3.2编写完程序后,编译没有错误和警告后,进行对参数的设计,打开“target options”,然后点击device,选择at89c51,点击target,修改晶振为12,点击 output,在"create hex file”前面打勾,完成修改后再编译一次,然后打开 "start/stop debug sessio

15、n”进彳亍调试,调试结果如下图:file edit view project flash debug peripherals tools svcs window help:; si o i ?* ?* i | ej jq| 圈汨昌彳固:国registers 4x|1 disassemblyregister| yl±jjc:oxooooej regs020048 ljmpc:0048ror2r31| r5r6 r7 bsys0.0.0.0.0.0.0.0.0.0.sp sp_max0.0.dptrpc $:states0.c.389void main (void)a 8: 9:10:1

16、1:c>c:0x000312:0x0006:0x000713:14:c:0x0009c:0x000b15:lluparallel port 0書while (1)7 bits0 project s registersand/ g| h222.cload ”g:单片机程序llllfften)p=0xf e; 7508fe movfor (i=0;i<5;i+) e4 f50btemp (0>rpins:port 0po: |0xffclrmovi(oxob)zae50b 209705if(pl_7=0)movjba,i (oxob)pl 7 (0x90.7)zc:0013 q

17、x | call stackcalleecaller第四章联合仿真打开proteus的tsts电路原理图,使用软件keil编写程序并生成*. hex文件后, 双击at89c51单片机,把生成的*hex加到载电路的单片机属性里,然后点击左下 角的开始按键进行仿真,仿真后得到附件2的图,其中左图是没有按下按钮的, 右图有按按钮。第五章电路板制作5.1、pcb板制作在proteus的isis电路原理图的模块下,打开ares,发现按键没有封装, 然后自己画按键的封装,放置焊盘和图形框体,如图5.1所示,画完封装后需要创 建封装,打开“库-创建封装”,完成后还需要编译到库,打开“库-编译到库”, 完成后

18、在isis原理图中添加封装;所有的封装完成后,重新在isis中导出ares,把所有封装拉岀来,进行手 动适当的调整;完成后再画外边框,选择“board edge"线型;完成后进行手动布线,点击“自动布线”按键,pcb板的制作就完成了。 见图于附件3。图5.1按键封装图5.2、3d效果图pcb板完成后,然后点击“输出-3d预览”,完成3d效果图。 见图于附件4第六章设计总结这次课程设计我的收获: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使我对于单片机的实际 应用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同时对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的各种方法有所了解。通过 分工合作,培养我跟队友之间的合作精神,在这过程中我熟悉电子系统设计的全 过程

19、,提高学我对设计课题的分析能力、编程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通过实践,增强了下阶段的学习信心,为毕业设计奠定了基础。我负责的是电路 图绘制部分,虽然一开始什么都还不是很懂,通过一两天的自学proteus软件, 我掌握了绘制的方法,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电路图给画出来了。在此过程当中, 我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在找元器件时,不懂元器件的英文单词,找不到,最 后经过查找单词把它给找到,还有,有些元器件没有封装,我就想我如果做不出 来,后面的同学也不好做,然后我又去了解怎么给没有封装的元器件添加封装, 最后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和同学的讨论帮助完成绘制。课程设计工程中,思路很重 要,在设计前要有明确

20、的设计思路,同时要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要有持之以 恒的态度。也不能因为受到一点挫折或做不出来就放弃。本次课程设计我学到了 很多新知识,同时也加深了对中级工训练单片机的了解。为了查找相关的技术资 料,我每天上网,去图书馆借书查找资料。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懂得了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都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 脚印,不能轻易放弃。我们课程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述要培养自己的自学能 力和查找资料的能力,最后,我希望要是能够做个实物岀来就更好了。参考文献(1) 主编:姚超友 光电一体化强化训练实训教材一单片机篇 花都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实验中心岀版2012(2) 主编:张齐 朱宁西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技术一基于c51的proteus仿真(第2版)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月(3) 郭天祥编著新概念51单片机一入门、提高、开发 扩展全攻略 北京 电子 工业岀版社2010(4) 李全利仲伟峰编著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5) 谭浩强c程序设计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6) 何立民单片机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