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17eab62b-494c-45a6-a9d2-ac463c1b3f80/17eab62b-494c-45a6-a9d2-ac463c1b3f801.gif)
![智能交通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17eab62b-494c-45a6-a9d2-ac463c1b3f80/17eab62b-494c-45a6-a9d2-ac463c1b3f802.gif)
![智能交通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17eab62b-494c-45a6-a9d2-ac463c1b3f80/17eab62b-494c-45a6-a9d2-ac463c1b3f803.gif)
![智能交通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17eab62b-494c-45a6-a9d2-ac463c1b3f80/17eab62b-494c-45a6-a9d2-ac463c1b3f804.gif)
![智能交通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17eab62b-494c-45a6-a9d2-ac463c1b3f80/17eab62b-494c-45a6-a9d2-ac463c1b3f8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市智能交通系统工程市智能交通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1 页目 录第一章第一章概述概述 .11.1项目背景.11.2项目名称.21.3项目建设单位.2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2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21.6项目建设总体状况.31.6.1 建设目标.31.6.2 规模及内容.41.6.3 建设期.61.7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61.8经济与社会效益.61.9主要研究结论与建议.6第二章第二章现状与需求分析现状与需求分析 .72.1项目建设机构及职责.72.1.1 “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72.1.2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工程”项目管理组.72.1.
2、3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工程”建设监督组.72.1.4 “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工程”技术保障组.82.2交通管理及道路建设现状.82.3科技建设现状.82.3.1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92.3.2 电子警察系统.92.3.3 交通信息化服务.92.4需求分析.9第 2 页2.4.1 用户需求分析.92.4.2 交通信息需求分析.112.4.3 功能需求及业务流程分析.12第三章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93.1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保障社会安全稳定的需要。.193.2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全面掌握实时交通运行状况的必然要求193.3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加强道路交通信息管理、实现交
3、通管理信息共享的必然要求.193.4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提高现有设施运行效率,减少道路拥堵的必然要求.203.5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整合分散调控手段,实现整体调控的必然要求203.6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提高交通肇事案件和涉车犯罪案件侦破率的需要.20第四章第四章技术技术方案方案 .224.1建设原则.224.2总体框架.234.3智能交通集成平台.244.3.1 平台结构组成.244.3.2 系统接口及数据规范.254.3.2.1子系统接口协议.254.3.2.2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接口规范 .254.3.2.3交通流信息系统接口规范 .274.3.2.4交通诱导系统接口规范 .284.3.
4、2.5智能卡口系统接口规范 .294.3.2.6非现场执法系统接口规范 .33第 3 页4.3.2.7交通电视监控系统接口规范 .364.3.2.8GPS 警力定位系统接口规范(预留接口).374.3.3 与智慧城市平台信息共享.394.3.3.1与智慧城市平台的关联 .394.3.3.2与智慧城市平台的共享技术实现.394.3.3.3与智慧城市平台的关键接口 .404.3.4 集成指挥平台.414.3.4.1态势监控模块.414.3.4.2指挥调度模块.444.3.4.3特勤任务模块.444.3.4.4信息服务模块.454.3.4.5集成应用模块.454.3.5 地理信息平台.454.3.5
5、.1GIS 平台基本功能.464.3.5.2GIS 地图数据加工.474.3.6 交通综合信息平台.504.3.6.1勤务管理系统.504.3.6.2警务考核系统.504.3.6.3综合查询系统.514.3.6.4综合研判系统.514.3.6.5事故预防系统.524.3.6.6施工占道系统.524.3.6.7交通秩序系统.534.3.6.8交通管制系统.534.3.6.9设备管理系统.544.3.6.10设施管理系统.544.3.6.11交警信息网站.554.3.6.12IP 信息管理系统.55第 4 页4.3.6.13系统管理中心.564.4交通信号控制系统.564.4.1 系统建设分布.5
6、64.4.2 技术选型.574.4.3 系统结构.594.4.4系统功能.604.4.4.1区域协调控制功能 .604.4.4.2线协调控制功能.604.4.4.3感应控制功能.614.4.4.4单点自适应控制功能 .614.4.4.5固定配时控制功能 .614.4.4.6多时段定周期控制功能 .614.4.4.7特勤控制功能.614.4.4.8中心手动控制.624.4.4.9(BRT)公交优先信号控制.624.4.5 系统关键设备技术指标.624.4.5.1交通信号机技术指标 .624.4.5.2地磁车辆检测器.634.4.5.3信号灯技术参数.644.4.5.4人行横道信号灯基础参数 .6
7、54.5BRT 信号优先控制系统.654.5.1 系统建设分布.664.5.2 技术选型.664.5.3 系统结构.674.5.4 系统功能.674.5.4.1BRT 系统管理.674.5.4.2设备管理.684.5.4.3BRT 日时方案管理.68第 5 页4.5.4.4BRT 远程控制管理.684.5.4.5车辆车站信息管理 .694.5.4.6公交交通数据及优先数据统计查询.694.5.4.7BRT 时刻表管理.694.5.5 系统关键设备指标.694.5.5.1BRT 信号机.694.5.5.2车辆检测设备.704.6电视监控系统.714.6.1 系统建设分布.714.6.2 技术选型
8、.754.6.3 系统结构.764.6.4 系统功能.764.6.4.1监控功能.764.6.4.2记录功能.764.6.4.3控制功能.774.6.4.4网络视频功能.774.6.4.5交通违法抓拍.774.6.5 系统关键技术指标.774.6.5.1路口监控摄像机.774.6.5.2制高点监控摄像机 .784.7电子警察系统.784.7.1 系统建设分布.784.7.2 技术选型.814.7.3 系统结构.814.7.4 系统功能.824.7.4.1闯红灯抓拍功能.824.7.4.2高清录像功能.824.7.4.3绿灯卡口功能.82第 6 页4.7.4.4多种违法行为记录功能 .834.7
9、.4.5号牌自动识别功能 .834.7.4.6其他功能.834.7.5 系统关键技术指标.844.7.5.1200 万高清一体化摄像机 .844.7.5.2500 万高清一体化摄像机 .854.8智能卡口系统.864.8.1 系统建设分布.874.8.2 技术选型.904.8.3 系统结构.914.8.4 系统功能.924.8.4.1车辆图像记录功能 .924.8.4.2超速抓拍记录功能 .924.8.4.3车牌识别功能.924.8.4.4布控报警功能.924.8.4.5区间测速功能.934.8.4.6图片防篡改功能.934.8.4.7远程管理与维护.934.8.4.8掉电重启功能.934.8
10、.5 系统关键技术指标.934.8.5.1200 万高清一体化摄像机 .934.9超速违法抓拍系统.944.9.1 系统建设分布.954.9.2 技术选型.954.9.3 系统结构.964.9.4 系统功能.964.9.4.1车辆图像记录功能 .964.9.4.2超速抓拍记录功能 .97第 7 页4.9.4.3车牌识别功能.974.9.4.4区间测速功能.974.9.4.5图片防篡改功能.974.9.4.6远程管理与维护.984.9.4.7掉电重启功能.984.9.5 系统关键技术指标.984.9.5.1200 万高清一体化摄像机 .984.10交通流量检查系统.994.10.1系统建设分布.
11、994.10.2技术选型.1024.10.3系统结构.1024.10.4系统功能.1034.10.4.1交通流数据采集.1034.10.4.2数据预分析处理.1034.10.4.3检测设备管理.1044.10.4.4数据存储.1044.10.4.5综合统计查询.1044.10.4.6故障监测.1054.10.4.7系统管理.1054.10.5系统关键设备技术指标 .1054.11LED 交通诱导系统.1064.11.1系统建设分布.1064.11.2技术选型.1084.11.3系统结构.1084.11.4系统功能.1094.11.4.1中心控制功能.1094.11.4.2系统管理及远程控制功能
12、 .1104.11.4.3本地控制功能.111第 8 页4.11.4.4信息发布功能.1114.11.4.5系统调光功能.1124.11.4.6系统互联功能.1124.11.4.7可变车道标志功能 .1134.11.5系统关键设备技术指标 .1134.11.5.1LED 交通诱导标志技术参数 .1134.12警用车辆定位系统.1144.12.1系统建设数量.1144.12.2系统结构.1154.12.3系统功能.1154.12.3.1基本功能.1154.12.3.2信息维护管理.1164.12.4系统关键技术指标.1174.13移动警务系统.1184.13.1系统建设数量.1184.13.2技
13、术选型.1184.13.3系统结构.1194.13.4系统功能.1194.13.4.1移动警务软件功能模型 .1194.13.4.2综合查询.1204.13.4.3比对报警.1264.13.4.4交警管理.1274.13.4.5巡逻盘查.1304.13.4.6接处警.1314.13.4.7机动车缉查布控.1324.13.4.8移动音视频信息采集 .1324.13.5系统关键设备技术指标 .1334.14重点车辆及驾驶人管理系统.134第 9 页4.14.1系统结构.1354.14.2数据源.1354.14.3系统功能.1364.15交通信息服务系统.1384.15.1系统结构.1394.15.
14、2系统功能.1394.15.2.1信息处理功能.1394.15.2.2信息发布功能.1404.16硬件支撑系统.1414.16.1网络拓扑结构.1414.16.2存储备份建设.1434.16.3安全系统建设.1434.16.3.1防火墙要求.1444.16.3.2隔离网闸.1464.16.3.3WEB 防火墙 .1474.16.3.4终端准入.1494.16.4主要设备技术指标.1504.17交警指挥中心建设.1524.17.1交警支队指挥中心建设 .1524.17.1.1交警支队指挥中心装修 .1524.17.1.2大屏幕组合显示系统 .1564.17.1.3供配电及防雷接地系统 .1604
15、.17.1.4空调系统.1614.17.1.5消防系统.1624.17.1.6机房监控系统.1624.17.1.7决策室.1624.17.2大队指挥中心改造.1674.17.2.1大屏幕组合显示系统 .167第 10 页4.18系统建设配置清单.1704.18.1智能交通集成平台配置清单 .1704.18.2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配置清单 .1724.18.3BRT 信号控制系统配置清单.1744.18.4电视监控系统配置清单 .1774.18.5电子警察系统配置清单 .1794.18.6卡口系统配置清单.1814.18.7超速系统配置清单.1824.18.8交通诱导系统配置清单 .1844.18.
16、9交通流信息采集系统配置清单 .1844.18.10移动警务系统配置清单 .1854.18.11警用车辆定位系统.1864.18.12中心软硬件配置清单.1864.18.13指挥中心大厅及机房配置清单 .1894.18.14交警支队指挥大厅显示系统配置清单.1914.18.15支队决策室配置清单.1924.18.16视频会议系统配置清单 .1944.18.17大队指挥中心及机房配置清单 .1944.18.18大队指挥中心显示系统配置清单 .1964.18.19交通信息服务系统配置清单 .1994.18.20重点车辆及驾驶人管理系统 .1994.18.21交通工程配置清单.201第五章第五章项目
17、招标方案项目招标方案 .2025.1招标范围.2025.2招标方式.2025.3招标组织形式.203第六章第六章项目组织机构和人员培训项目组织机构和人员培训 .204第 11 页6.1领导和管理机构.2046.2项目实施机构.2046.3运行维护机构.2046.4技术力量和人员配置.2056.5人员培训方案.2056.5.1 培训组织管理.2056.5.2 培训队伍要求.2056.5.3 培训内容及要求.205第七章第七章项目实施进度项目实施进度 .2077.1项目建设期.2077.2实施进度计划.207第八章第八章环保、消防、职业安全和卫生环保、消防、职业安全和卫生 .2088.1环境影响分
18、析.2088.2环保措施及方案.2088.3消防措施.2098.4职业安全和卫生措施.2098.4.1 职业安全.2098.4.2 职业卫生.210第九章第九章节能分析节能分析 .2119.1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2119.2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2119.3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等内容 .212第十章第十章项目投资估算项目投资估算 .21410.1投资估算有关说明.21410.1.1编制范围.21410.1.2编制依据.214第 12 页10.1.3投资估算表.21510.2项目总投资估算.21610.3项目运行维护经费.217第十一章第十一章效益与评价指标分析效益与评价指标分析.2
19、1811.1经济与敏感性分析依据.21811.2项目国民经济评价.21811.3国民经济评价参数选取.21911.4国民经济费用计算.21911.4.1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及调整 .21911.4.2经营成本及调整.22011.5国民经济效益计算.22011.5.1节约旅客在途时间效益 .22111.5.2节约货物在途时间效益 .22111.5.3减少交通事故效益.22111.5.4汽车运输经济成本节省 .22211.6国民经济评价分析.22211.7国民经济评价指标.22311.8国民经济评价结论.22411.9社会效益与社会影响分析.22411.9.1有利于提高交通管理和社会服务水平.2
20、2411.9.2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22411.9.3有利于提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 .22511.9.4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2511.9.5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22511.9.6有利于改善城区交通环境 .22611.9.7有利于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22611.9.8有利于减少经济损耗.22711.9.9有利于减少交通污染.227第 13 页11.9.10有利于提高道路的交通安全性,减少道路交通事故.22711.9.11有利于提高交通管理水平 .227第十二章第十二章项目风险与管理项目风险与管理.22912.1风险识别和分析.22912.2风险对策和管理.230第一章概述1.1
21、 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机动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国内外实践表明,大力发展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简称 ITS)是缓解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手段。智能交通系统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并应用于地面交通系统,从而建立起来的大范围内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我国政府部门十分重视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原国家科委从 1996 年开始组织了 ITS 领域的一系列国际交流与合作,并支持国内科研机构开展相关研
22、究工作。2000 年科技部联合交通部、铁道部、公安部、建设部、国家技术监督局等部门,组建了中国智能交通系统政府协调小组及办公室。科技部在“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安排了“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开发和示范工程”重大项目,并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等 10 个城市开展了 ITS 应用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十一五”期间,*市政府加快了城市道路建设与改造,市内的道路虽然经过不断地新建、改建和完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于各类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数量增长过快而形成的城市交通管理和运行压力,但是出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保有量爆发式的增长,交通智能化管理手段的相对后滞,各类交通设施、设备的完善速度较
23、慢等原因,出现了交通秩序整体比较混乱,部分道路在高峰时段拥堵等问题,与此同时,老城区还存在停车位严重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赣东大道与各主要道路交叉路口、商业区,出现了“一位难求”的现象,道路两侧的乱停车现象,又加剧了交通拥堵,形成恶性循环。*城市交通的问题还带来了尾气、噪音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治理交通问题,已经成为政府迫切解决的民生问题。为此,在充分调研和现场勘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需求”及“*市智能交通系统项目建设纲要” ,并得到了有关领导的认可和重视。1.2 项目名称*市智能交通系统工程1.3 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建设单位:*市交警支队项目建设单位法人:项目负责人:1.4 可行
24、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编制单位:1.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 *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 年2020 年 ) 2)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 5028919983)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 5768-20095)交通信息采集 视频车辆检测器 GB/T24726-20096) 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 JT/T 606.2-20047) 辩认照相、录相要求工程 GA/T 325-20018)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A/T 367-20019) 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A/T 496-200910) 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A/T 497-200911) 信息安
25、全技术公钥基础设施安全技术要求 GA/T 687-200712)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 GA/T 832-200913) 机动车号牌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规范 GA/T 833-200914) 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 GB 20815-200615) LED 显示屏通用规范 SJ/T 11141-200316) LED 道路交通诱导可变信息标志 GA/T 484-20101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201018) 国家技术监督局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 GB 4793.1-200719) 国家技术监督局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 GB 4943-200120
26、) 工业计算机监控系统抗干扰技术规范 CECS81:9621)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GB/T 8566-20011.6 项目建设总体状况1.6.1 建设目标为了深化*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科学实施,进一步提高全市交通管理的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使交通管理工作真正做到科学高效,以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为*市构筑绿色、节约型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服务,在优化提升已建系统功能的基础上,结合*市智能交通的建设,特制定*市智能交通系统工程项目。*市智能交通工程的建设将遵循“实用、先进、可靠、经济”的原则,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先中心城区,后外围城区”的步骤进行。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实现
27、公安交通管理和综合和综合交通管理领域的交通信息充分融合、资源共享和协同管理,使交通安全得到大幅提升,充分提升日常交通管理效率,促进交通管理机关的管理能力的提升,交通秩序明显改善,交通拥堵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在一定程度上建设为先进的、高效的、智能化的交通管理体系。系统建设的具体目标:系统建设的具体目标:构建信息资源整合平台,打造综合智能交通标杆。构建信息资源整合平台,打造综合智能交通标杆。打破公安交通管理、公路交通运输管理、城市管理等单位的信息壁垒,将城市交通流量信息、公路交通流量信息、交通管控信息、道路施工信息、交通事故违法信息等汇集整合,统一到综合应用中,构建藏区的“和谐交通管理、协同交通管
28、理、协调交通资源”的综合智能交通管理模式。构建完善的交通安全环境,解决交通秩序混乱和拥堵问题构建完善的交通安全环境,解决交通秩序混乱和拥堵问题。通过改造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建设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更换不符合国标的信号灯具,增加行人请求式人行横道信号灯,增加人性化的智能交通信息诱导系统以及增加高清视频违法抓拍系统、超速违法抓拍系统等高科技设备的应用,来营造和提升良好的交通安全环境。构建智能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交通管理的便民服务水平构建智能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交通管理的便民服务水平。目前*市交通管理的社会化服务基础相对薄弱,通过本系统建设后,可实现基于静态的交通诱导、交通信息发布、公共媒体(如网络
29、、电台等)信息发布,将日常的交通管理信息与交通参与者及时互动,使交通参与者能够及时的享受到便捷的交通信息服务。1.6.2 规模及内容本期项目计划投入 1.16 亿元人民币,计划实施一个平台、十大系统及两级中心的建设。1、交通信号控制系统2、BRT 信号控制系统3、电视监控系统4、电子警察系统5、智能卡口系统6、超速违法抓拍系统7、交通流量检测系统8、交通诱导系统9、警用车辆定位系统10、移动警务系统11、智能交通集成平台12、集成平台硬件支撑系统建设13、大队指挥中心建设 大队指挥大厅建设 大队机房建设 大队显示系统建设 大队平台支撑硬件建设14、中心城区交通组织优化表 1*市智能交通系统工程
30、建设内容序号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1智能交通集成平台建设以地理信息系统为依托的智能交通集成平台。符合交警部门的业务状况,采用分散操作、集中管理的运行模式,构建于 Intranet 之上,采用 C/S和 B/S 结合的体系结构。交通信息采集、分析与处理、交通信息发布、指挥调度、运维管理2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改造 32 个交叉口,建设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3BRT 信号控制系统在赣州大道 11 个交叉口建设BRT 信号控制系统4电视监控系统在重要场所和交叉口建设 91 个电视监控点和 18 个制高点监控5电子警察系统建设 51 个路口电子警察系统6智能卡口系统在市界和主城区边界建设 35 个点的卡口系统
31、7超速违法抓拍系统建设 10 个点超速违法抓拍系统8交通流量检测系统外场建设 38 套设备,中心建设管理系统9交通诱导系统12 套交通诱导屏幕10警用车辆定位系统50 台车载警用车辆定位系统11移动警务系统200 套移动警务终端12集成平台硬件支撑系统建设硬件支撑系统和指挥中心机房扩容建设13大队指挥中心建设在城区三个大队建设大队级指挥中心及机房14中心城区交通组织优化对主城区范围区域进行交通组织优化设计1.6.3 建设期本项目建设期为 12 个月。1.7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市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总投资为 1.16 亿元,资金来源采用 BT 方式融资。1.8 经济与社会效益项目的实施能够对*市
32、的交通流量进行智能地疏通分流,能够极大地提高车辆的运行效率,从而极大地提高运输生产率,节约出行时间,降低行车成本和能源使用,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延长车辆使用寿命。项目为公众提供实时方便的交通诱导信息服务,能够进一步提高管理部门的决策水平,提升城市交通管控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促进我市智能交通的发展。项目为交警提供有效的管理平台保障,提升交通事件的处置能力。1.9 主要研究结论与建议本报告提出的建设内容明确、合理,项目所采用的建设方案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及合理性指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设计上能够充分体现项目的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标准化和可扩展等技术指标要求;各子系统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互
33、连互通,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项目组织及运维方案切实可行,项目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本项目是可行的。同时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提高交通管理和社会服务水平,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非常显著的社会效益,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综上所述,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环境、经济条件适应项目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其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社会风险较小,项目组织结构、管理机制合理、有效,因此建设该项目是必要和可行的。第二章现状与需求分析2.1 项目建设机构及职责市交警支队成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工程”建设工作,研究制订“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34、工程”建设的战略思想、发展目标、指导方针、实施政策和工程规划;审定“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工程”建设总体规划、总体技术方案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投资概算;指导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工程”建设,协调解决“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工程”建设中的问题;研究决定“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工程”建设中的其他重大事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 3 个工作组,具体负责项目建设的相关工作。2.1.1 “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工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工程”领导小组的常设办事机构,具体负责制定工作方案;提出建设需求;起草可研报告;反映工作动态;督导和推进工程进度;加强对 “智能交通管
35、理系统工程”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加强与承建单位的协调;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2.1.2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工程”项目管理组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领导下,负责组织项目合同条款谈判和签订工作;根据“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工程”总体建设方案和实施方案,协调办理项目评审、论证、立项等手续;项目完成立项审批后,制定规范性指导意见和管理程序;按照法律规定程序,对需要招标的建设项目和施工监理,履行报批手续;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2.1.3“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工程”建设监督组具体负责项目审计;招投标监督;对建设合同、合作协议以及工程建设中适用的法律、法规进行研究把关;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2.1.4“
36、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工程”技术保障组指导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工程”工程网络建设;统筹规划“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工程”科技信息系统建设并制定工作方案;指导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2.2 交通管理及道路建设现状近 10 年来,*市的城市交通发展极为迅速,路网交通状况不断改善,先后应用了各种智能化的交通管理、交通信号控制等交通信息系统,信息化程度逐步提高,交通环境不断改善。随着*市经济的发展,截止到 2013 年初,*市机动车保有量 586705 台(辆),其中危险化学品车辆 800 辆,旅游客车 58 辆,长途客车 89 辆(400 公里以上) ,非机动车数量 472570 辆(含
37、超标电动自行车、摩托车) 。机动车驾驶员 656657 人,其中具备驾驶大货车资格 115572 人,具备驾驶客运车辆资格 58658 人。机动车和驾驶员数量增加又诱发了大量新的交通需求,加上市民对出行质量、服务效率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一切都对建设*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提出一个新的要求。*市以城市为中心,县、乡(镇)为结点,辐射广大城乡,干支线相连,四通八达的道路运输网已初步形成。 “十一五”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 1.4 万公里(国道、国道主干线 500 多公里) ,客运量达 2970 万人次,客运周转量达207000 万人公里;货运量达 1640 万吨,货物周转量 234600 万吨公里2.3
38、 科技建设现状近年来,*市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积极开展智能交通系统方面的研究和建设,在交通监控、交通执法设备、交通信息化服务、交通信号控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建立了一系列应用系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分别加以阐述。2.3.1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中心区域交通控制系统,共计建 54 个交叉路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市道路交通管理水平。但随着交通技术和交通需求的发展,目前设备比较落后,无法满足区域控制、自适应控制等功能。2.3.2 电子警察系统交警支队建设电子警察系统:目前已建设 154 套电子警察系统,此设备为识别、处理、存储集中于交警支队机房, 网络已经畅通。2.3.3 交通信息化服务在交通
39、信息服务方面,*市交管部门与电台、电视台联手,通过广播、电视等向公众发布实时路况信息,提高公众出行效率。2.4 需求分析2.4.1 用户需求分析*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主要需求者有交通出行者、交通规划人员、交通管理和指挥人员、交通运输服务提供者等。1、交通规划和管理层需求目前,*市经济增长迅速,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加,致使原有道路的通行能力远远不能够满足新的交通需求,某些路段双向六车道也能够形成瓶颈。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规划和管理的依据不充分,没有大量的 OD 数据,难以做出适合交通需求真实或接近真实发展趋势的交通决策。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实施能够为规划和管理的预测分析和决策提供准确和翔实的数据资
40、料,促进*市宏观交通规划和微观交通设施建设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有效,减少道路规划不合理导致的交通问题。2、交通事件管理需求目前*市道路的交通量较大,在交通常态下运行能够保证顺畅运行,但是,一旦发生事故、车辆抛锚等交通事件,就会在交通流中产生阻滞点,中心城区由于车流量大,这种交通阻滞或交通阻塞快速反向蔓延,如果不能够及时检测和处理,形成“多米诺”效应,会导致整条路线,甚至区域交通瘫痪。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通过信息采集系统的检测功能,结合信息平台的处理能快速甄别事件点,通过合适的通信手段,及时进行现场处理和清除,同时做出相应的救援行为,并恢复交通常态,最终提高交通事件管理水平。 3、信息共享需求*市
41、多个组织机构(部门) (如交通局、城管局和公交等业务部门)或者用户服务系统(如交通规划、交通控制、公共交通等)对交通信息具有相同或者类似的需求集合,这就要求系统具备将外场设备采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融合和按需发布的功能。而地理信息作为参与交通各实体的定位基础,对交通用户提供空间信息的支持。而在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上的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具有交通专用性、多尺度、信息实时性、系统开放性,是交通用户需求的重点之一。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使交通信息充分共享,使固定的相关信息集合复用增值,系统成本降低,效能增加。4、交通管理与指挥需求由于目前城市规模造成交通复杂度增大,系统的自组织性差,交通管理和指挥成为保证城市交
42、通秩序的重要手段。而作为完成城市交通管理和指挥的手段,无论信号控制,还是路边和车载诱导,都必须有路面信息作为基础,以相应的数学模型作为核心机理,并充分考虑城市本身的交通特点,所以集成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能够使信息采集、处理、方案生成、以及管理和控制指令的多模式发布成为现代城市交通顺畅运行的保证。 5、公共交通需求*市私人轿车所占比例逐年增加。但是,小汽车出行方式本身对道路时空资源占用比较多,因而大力提倡公交出行能够提高整个道路系统的利用率。为实现绿色、节约型综合交通体系,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小汽车的数量、能源消耗及带来的污染也是是建设生态*市、旅游胜地的所需。 2.4.2 交通信息需求分析先进
43、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最主要是对各种交通管理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应用。交通管理信息是对交通管理对象、道路设施、交通参与者等交通管理中各客观要素的描述。它具有动态和海量的特征,并具有空间数据的特征。*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不仅要求所有交通管理信息都可以通过空间坐标系来进行方便的检索和存取,更重要是交通信息通过智能交通信息处理技术,得到全局出发的统计和决策信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对信息的需求主要有以下特点:1、交通管理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市 ITS 的建设涉及到不同的交通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成为各行业和部门发展的主导因素。这种市场导向,使得 ITS的建设包括信息化建设将与以
44、往的以部门划分的封闭性建设大不相同,强调的是部门之间的既有竞争又有协作的关系。 2、不同 ITS 子系统间信息交流的复杂性一方面指多种数据在子系统间进行交换;另一面指数据交换的子系统是在不同管理体制下,采用不同运行模式运行的。 3、基础交通数据的共享性基础数据是进行信息交换的基础,整个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础数据依赖于不同的子系统:如 视频监控监控、卡口系统负责采集道路交通流量、车速等;如对交通流背景数据,不同的市域配送企业具有共同的需求,体现出了明显的共享特性。 4、现状数据与历史数据的差异性不同的子系统对数据需求时效性上有明显的差异性,如政府决策支持分析系统关注的是大量历史数据,而时效性区域运输
45、服务模式下关注的是大量的实时数据。 5、数据详细程度的需求差异不同的子系统对交通信息数据的详细程度有不同的要求,如路网规划决策支持系统要求的路段年平均日交通流量就基本能够满足需要,而事故信息分析系统所需要的数据则要细致得多。应采用共享数据详细程度层次化方法,来满足不同的数据服务需求。信息需求主要表现在: 1)静态信息主要包括与交通管理相关的城市基础地理信息(路网分布、功能小区的划分、交叉口的布局、城市基础交通设施信息等) ;道路交通网络基础信息(道路技术等级、长度、收费等) ;车辆保有量信息(包括分区域、时间、不同车种车辆保有量信息等) ;交通管理信息,如单向行驶、禁止左转、限制进入(分时间限
46、制进入管制和空间限制进入管制) 。 2)动态信息网络交通流状态特征信息(流量、速度、密度等) ;交通紧急事故信息(各种途径得到的事件信息。包括:路面检测器信息、人工报告信息等) ;在途车辆及驾驶员的实时信息(包括各种车辆定位信息等) ;环境状况信息(大气状况、污染状况信息、为出行计划提供选择条件) ;交通动态控制管理信息;公交相关信息。3)关联信息节日、旅游、购物、娱乐、体育、火车信息、民航信息。*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信息来源主要有:信息采集系统(主要提供实时交通状态信息) 、浮动车辆、政府部门、路规管理部门、气象部门、环保部门、停车场和 GPS 基准站等。2.4.3 功能需求及业务流程分析1
47、、功能需求 (1)信息采集功能。具体指从各子系统中按规定的格式提取共享数据,完成对多源数据、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的组织,以保证数据间关系的正确性、可读性,并避免大量的数据冗余。交通流量采集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各类信息检测器;二是各类信息采集输入设备。交通数据的采集设备,其重要功能是将通过各类交通检测器(如路面线圈检测器、视屏检测器、微波检测器、红外线检测器等)采集到的路面交通的流量、车速、占有率等原始交通数据以及通过手机、GPS 定位等设备采集到的动态信息,传送到信息采集输入设备进行预处理。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除了采集动态信息外,还通过各类信息采集输入设备采集静态信息,如城市交通有关的交通地理
48、信息(城市结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城市交通结构、城市交通政策和管理体制等信息)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人工手动导入的办法来采集。此外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还提供用户互访的信息通道。各类信息采集输入设备是通过交通信息采集子系统中数据预处理系统将各类检测器采集的异样数据进行过滤,去掉非法、无效的数据,将有效、合法的数据按照标准进行格式化处理,并将其封装、发送到指定的数据通道里,提供给交通信息处理及分析子系统。(2)数据传输功能。数据传输包括数据输入和数据输出。数据输入主要完成信息源接口与信息统一标准设计,同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数据输入的功能是接受检测器或路口设备接入的数据并按照固定的数据格式传输到智能交通管
49、理系统共用信息平台。由于从信息采集系统众多的采集设备采集来的数据结构上存在差异,即数据异构问题,因此必须设计信息采集系统与数据库的接口,实现数据交换的畅通。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只有拥有强大的数据和信息,才能发挥好自身的作用;而且其采集的数据众多,服务的用户多样,流动的信息种类多、数量大,因此应该制定统一的信息标准,从而确定需要从采集系统采集的信息种类和要求、确定数据库的存储规格、确定数据的服务等标准。对数据的预处理功能就是将采集录入的异样数据进行过滤,去掉非法、无效的数据,将有效、合法的数据按照标准进行格式化处理,并将其封装、发送到指定的数据通道里,以便信息处理和存储。数据输出功能主要是根据用户的
50、服务请求和查询权限,按照各子系统所需的格式,对客户系统提供信息服务,并对自身采集存放的数据加以组织输出;或者对其他的数据提供查询通道。同时数据输出功能还包括制定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通信接口协议标准、响应用户请求、数据分发、信息综合查询等功能。在对外提供信息服务时,针对各级用户主体(包括管理者、企业、运营商、代理商、出行者、驾驶员、专业人员)的不同服务需求,对所掌握的关于整个城市交通管理系统较全面的信息做出能满足用户主体需求的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及时提供给相关用户主体。另外,由于发布方式、发布设备多样,因此信息的表现形式也多样,同时各发布载体要求的数据结构也不同,所以我们要建立数据输出系统把内部的数
51、据信息转换为发布系统接受的数据结构,而且处理好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数据库的通信接口问题。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对外提供信息服务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积极主动提供信息服务,不需要相应用户的请求;一种是被动地提供信息服务,只有在用户用请求的情况下才提供信息服务。在被动提供信息服务是响应服务请求的同时还要进行身份鉴定,确定访问的权限,根据服务请求和访问权限对用户系统提供信息服务,以保护数据的安全。另外,由于交通信息的动态性,服务相应的时间应尽可能短,以保证服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数据分发功能将来自于单个传感器、路口设备子系统或数据存储设备的数据同时向下一步的多个数据需求传输,向信息发布系统的各个发布信道分发数
52、据库中的数据,并在分发数据时核实用户需求者权限,满足权限要求予以发送,不满足的不予发送。该功能用于响应多个用户同时向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请求数据的实时性问题,并保证数据在许可的范围内安全传输。为了进一步提高响应速度和可靠性,还可以设置传输的优先级,保证优先级高的传输业务。该功能可以设计成标准形式,通过功能模块的级联满足更多的用户。分发数据时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对于自身存放的数据直接加以组织输出,二是对于其他用户应用系统存放的细节数据,提供查询通道。 (3)数据处理功能。根据各子系统的功能需求和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来自多渠道、相互不一致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析取、分析等处理;对于管理者而言,数据处理还
53、包括对初始数据的再加工,即结合现有的经验生成更高层次的决策支持信息。通常我们采用分类、统计、关联、序列分析等数学过程,对从各智能交通管理子系统中提取上来的信息进行初步处理,形成所有和使用的二次数据库或数据仓库,供用户访问和用户服务分析使用。根据不同需求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分析并提供不同的信息是数据组织处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不同数据类型采用不同的处理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数据抽取、数据挖掘和数据融合。数据抽取是数据进入共用信息平台前的数据处理,涉及到从多个数据源综合集成一个基于共享的、统一模式及存储格式的数据环境,这多个数据源可能是同构的或异构的,目前在技术上主要涉及数据的互连、增量、转换、调度及监
54、控等。数据挖掘技术是通过对共用信息平台中的数据进行知识发现的过程,因而有必要对共用信息平台的数据进行处理,提炼出有用的信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信息融合,又称数据融合,是指多传感器的数据在一定准则下加以自动分析、综合以完成所需的决策和评估而进行的信息处理过程。也可以说,信息融合技术是协同利用多源信息,以获得对同一事物或目标更为客观、更为本质认识的信息综合技术。 (4)数据管理功能。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是局部控制和分散管理的,整个组织是全局控制和高层次的协同管理,因此数据库组织采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或数据仓库。数据管理就是为储存交通指挥应用处理所需的资料和数据构件数据库系统或数据仓库。 数
55、据库系统主要由综合数据库和业务信息数据库组成。业务信息数据库主要处理专项业务信息,为业务部门和领导部门的领导服务,同时向综合库提供信息;综合数据库将从业务数据库提取信息,并抽取、挖掘整合成综合信息存入库中,供指挥决策、信息发布等使用。数据库系统在结构上是分布的,有的随分系统建立而存在(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系统、违章车辆检测记录系统等) ,有的如综合数据库等必须随指挥系统建立而建立,但数据库系统必须做到联网工作并实现数据库的异地访问与查询,特大城市因交通管理信息量大、对数据综合利用程度高可采用数据仓库系统。 数据仓库是按主题域来组织数据,通过数据库与数据仓库的接口技术实现数据抽取,把分散于各个不同
56、的系统、同构或异构的数据源、不同数据格式的数据,通过数据转换组织在一起。数据仓库既是一种结构和富有哲理性的方法,也是一种技术。数据和信息从不同的数据源提取出来,然后把这些数据转换成公共的数据模型并且和仓库中已有的数据集成在一起。当用户向仓库进行查询时,需要的信息已经准备好了,数据冲突、表达不一致等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这使得决策和查询更容易、更有效。 (5)数据查询、分析。数据的查询、分析是根据不同服务对象的不同要求,对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中的大量的信息进行查询、分析并输出所需信息。 信息的查询、分析与共用信息平台中的专用信息子平台的应用是紧密相联系的。如地理信息定位平台信息用于车辆导航系统时,往往
57、需要根据不同的最优目标,如路线最短、行驶时间最短或费用最少来确定最佳路线;又如交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查询路网的交通流量、拥挤状况、路口的排队长度等了解实时交通状况,采取措施疏导交通。交通管理部门还可以利用交通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原因等信息,统计出交通事故发生规律,从而采取措施减少交通事故;再如交通规划部门可以对交通地理信息定位平台中路网的各条道路上的交通量进行分析,评价现有路网是否合理,并规划出未来的路网及路网上各条道路的技术等级。 信息综合查询实际上是提供给用户使用的一个用户界面,用户使用该界面提交查询请求,根据用户查询要求进行数据查询,查询结果由数据分发模块分发给信息发布系统。(6)信息发
58、布功能。信息发布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对外信息服务的载体,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信息数据库的基础数据信息的应用服务体现,它为最终用户提供信息。 信息发布系统分为两部分:一是对内(交通管理者)信息发布,分为面向交通管理者的信息发布和面向系统技术人员的信息发布;二是对外平台用户信息发布子系统。本期项目建设需求主要以对内信息发布为主,结合交通诱导屏对外进行发布。经处理与分析子系统得到的交通信息,通过交通管理内网(INTRANET)传送到各级交通指挥中心、相关业务部门以及系统技术管理终端,对交通管理者而言,主要需求信息通过诸如路网信息和交通设施信息显示、警力分布信息显示、122 接处警信息
59、显示、重要地点的实时视频监控信息、交通流信息统计和分析、实时路网交通流信息、紧急交通显示(如大型急救行动、消防等) 、重大勤务显示、交通意外事件检测报警、记录、针对社会用户发布内容的显示、短期路网交通流状况预测的显示、交通违章检测系统信息的显示。 面向系统技术人员的信息发布的内容包括:检测设备工作状态显示、检测设备工作状态统计、其它设备的状态显示、其它设备的工作状态统计和软、硬件工作状态与其他系统(如 GIS、信号控制、电视监视、 “122”接处警系统)等之间的协调和联系,一旦发现问题或故障,能及时迅速的处理以及提供相应的应急补救措施。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可通过 Internet、交互式电视、电
60、话咨询、交通广播、车载机信息显示板、可变情报板、电子站牌、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对对外平台用户信息发布:出发前的出行信息(如路段行程速度预测、车辆排队长度预测、路段行程时间预测、交通意外事件的发生与清除时间预测情况) 、提供出行中相关的信息(如前方路段行程速度、前方车辆排队长度、交通意外事件、交通拥挤程度、前方路段行程时间、前方交通管制情况) 、提供公交信息(与公交系统联网) 、提供交通管制信息、提供行驶路线导航信息、提供停车场信息、提供道路施工信息等交通信息。 信息发布是将它所提供的信息通过各种方式传送到服务对象,提供信息发布的形式包括直接信息浏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气候》听课评课记录2
-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听课评课记录2
- 2022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3课时听课评课记录
- 听评课记录表1年级
-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听课评课记录
- 鲁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图形的全等》听评课记录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2 命题与证明》听评课记录
- 小学二年级乘法口算练习题
- 五年级分数乘法口算题卡
-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听课评课记录: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二课时活出生命的精彩
- 危险化学品目录2023
- TSXDZ 052-2020 煤矿矿图管理办法
- GB/T 7631.18-2017润滑剂、工业用油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18部分:Y组(其他应用)
- 2022年第六届【普译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大赛
- GB/T 14258-2003信息技术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
- 政府资金项目(荣誉)申报奖励办法
- 最新如何进行隔代教育专业知识讲座课件
- 当前警察职务犯罪的特征、原因及防范,司法制度论文
- 奥特莱斯专题报告(经典)-课件
- 《新制度经济学》配套教学课件
- 计算机文化基础单元设计-windows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