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b 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均衡产出均衡产出第二节第二节 消费理论消费理论第三节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国民收入的决定第四节第四节 乘数理论乘数理论 第一节第一节 均衡产出均衡产出b 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内容一、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条件一、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条件二、均衡产出的概念二、均衡产出的概念三、投资等于储蓄三、投资等于储蓄 1. 经济中只存在厂商与居民户两大部门,经济中只存在厂商与居民户两大部门,且消费行为和储蓄行为都由居民户来进行,且消费行为和储蓄行为都由居民户来进行,生产和投资行为都由厂商来进行,投资为生产和投资行为都由厂商来进行,投资为自发投资
2、。自发投资。 2. 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凯恩斯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凯恩斯定理。定理。 3. 折旧与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这样折旧与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这样 GDPNDPNIPIPDI 均衡产出是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也就是均衡产出是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计划的或意愿)的支出。想要有(计划的或意愿)的支出。 y=c+i y、c、i分别表示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实际分别表示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实际产出、实际消费、实际投资产出、实际消费、实际投资. c、i
3、分别表示分别表示意愿消费与意愿投资。而国民收入核算中意愿消费与意愿投资。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的Y、C、I是名义的、实际发生的产出、消是名义的、实际发生的产出、消费、投资。费、投资。 E E IU0 100 100 IU0 45o 45o 0 100 y 0 100 y E支出,支出, y收入(产出)收入(产出) IU非意愿存货投资(非意愿存货投资(unintended inventory investment)AE 均衡的国民收入的条件:均衡的国民收入的条件:Ey Ec+i(计划消费计划消费+计划投资计划投资) Y=c+s(生产创造的收入生产创造的收入) C+i=c+s i=s(计划投资计划储蓄
4、计划投资计划储蓄) b 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内容一、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一、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二、生命周期假说二、生命周期假说三、永久收入假说三、永久收入假说四、相对收入假说四、相对收入假说五、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五、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一、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一、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absolute income hypothesis) (一)(一) 消费函数(消费函数(consumption function) 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赶不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赶不上收入的增加,消费与收入之间的这种关系称为消上收入的增加,消费与收入之间的这种关
5、系称为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费函数或消费倾向。 即:即:c=f(yd) Y在这里表示的是可支配居民收入,即从总供给方在这里表示的是可支配居民收入,即从总供给方面看的面看的Y。可见,。可见,y这个含义的方便性。而这个含义的方便性。而yd表示居表示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民的可支配收入。 (1) (2) (3) (4) 收入收入 消费消费 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A 9000 9110 1.01 0.89 B 10000 10000 1.00 0.85C 11000 10850 0.98 0.75D 12000 11600 0.97 0.64 E 13000 12240 0.94
6、 0.59F 14000 12830 0.92 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 APC)是指平均每个单是指平均每个单位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重。位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重。 即:即: APC=c/yd APC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APC可可以大于以大于1,可以小于,可以小于1,也可以等于,也可以等于1。 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MPC)是指每一单位收入增量中消费增量所占的是指每一单位收入增量中消费增量所占
7、的比重。即:比重。即: MPC=c/yd=dc/dyd0MPC1 当函数是线性时,当函数是线性时,c=a+yd, a为自发消费(为自发消费(autonomous planned consumption),指即收入为零时举债或动用过去指即收入为零时举债或动用过去的储蓄也必须要有的基本生活消费,亦即维持人的储蓄也必须要有的基本生活消费,亦即维持人的生存必需的消费。的生存必需的消费。 为边际消费倾向。为边际消费倾向。 yd为引致消费(为引致消费(induced consumption),即),即由收入而引起的消费。由收入而引起的消费。 如果消费函数是线性的,可表如果消费函数是线性的,可表 达为一条直
8、线:达为一条直线: A点为自发消费点;点为自发消费点; D点是负债消费的点,此时,点是负债消费的点,此时, 收入收入MPC。 APCc/y=(a+y)/y=a/y+ 从家户消费函数求社会消费函数还要考虑从家户消费函数求社会消费函数还要考虑以下因素:以下因素: a. 国民收入的分配国民收入的分配 b. 政府税收政策政府税收政策 c. 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的比重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的比重 储蓄函数 储蓄函数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储储蓄函数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储蓄与收入之间的关系。蓄与收入之间的关系。 一般可表示为:一般可表示为:s=f(yd) 由于由于yd=c+s,所以,
9、所以,s=yd-c 在线性条件下,在线性条件下, s=yd-(a+yd)=-a+(1-)yd, (1) (2) (3) (4) (5) 收入收入 消费消费 储蓄储蓄 边际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 平均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A 9000 9110 -110 -0.01 0.11 B 10000 10000 0 0 0.15C 11000 10850 150 0.01 0.25D 12000 11600 400 0.03 0.36 E 13000 12240 760 0.06 0.47F 14000 12830 1170 0.08 A平均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10、 save, APS)是储蓄与个人可支配收入之比:)是储蓄与个人可支配收入之比:APS=s/yd APC+APS=c/yd+s/yd=(c+s)/yd=1 B边际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 (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 MPS)是储蓄增量与个人可支配收入增量)是储蓄增量与个人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之比; MPS = s/yd ysAPS 0 S y S = s(Y) F a. 储蓄函数与消费函数为互储蓄函数与消费函数为互补函数,即补函数,即 C + S= a+Yd+(-a+(1-)Yd) =ydyC,S45CS a -a在收支平衡点在收支平衡点时,时,S为为0,在,在
11、收入为收入为0时,时,S为为-a。 b. APC、MPC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减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减 ,APS、MPS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增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增 C. APC + APS =c/y + s/y = 1 或或1 - APC = APS,1 - APS = APC MPC + MPS = c/y +s/y= 1 或或1 - MPC = MPS,1 - MPS = MPC 生命周期假说又称消费与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说,是由美国生命周期假说又称消费与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说,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经济学家F莫迪利安尼和莫迪利安尼和R布伦贝格(布伦贝格(R. Brumberg) 共共同提出来的。同提出来的。 生命周期
12、假说认为,消费者是理性的,可以根据效用最大生命周期假说认为,消费者是理性的,可以根据效用最大化的原则来使用一生的收入,安排一生的消费与储蓄(平化的原则来使用一生的收入,安排一生的消费与储蓄(平滑其消费路径),使一生中的收入等于消费。这样,消费滑其消费路径),使一生中的收入等于消费。这样,消费就不是取决于现期收入而是取决于一生的收入。就不是取决于现期收入而是取决于一生的收入。 按照生命周期假说,消费函数的基本形式可以写成:按照生命周期假说,消费函数的基本形式可以写成: C=aWRcYL 其中:其中:WR财产的收入(或称非劳动收入)财产的收入(或称非劳动收入) a 财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财产收入的
13、边际消费倾向 YL劳动收入劳动收入 c劳动收入中的边际消费倾向劳动收入中的边际消费倾向 这个公式说明,人的消费取决于财产收入和劳动收这个公式说明,人的消费取决于财产收入和劳动收入,即总收入。但这种收入不是现期收入而是一生的收入。入,即总收入。但这种收入不是现期收入而是一生的收入。 生命周期假说把消费与一生收入和财产联系起来,具有重生命周期假说把消费与一生收入和财产联系起来,具有重要意义和地位。它解释了消费函数之谜,说明了长期消费要意义和地位。它解释了消费函数之谜,说明了长期消费函数的稳定性及短期中消费波动的原因。函数的稳定性及短期中消费波动的原因。 对生命周期假说的批评主要集中在这一假说的一些
14、假设条对生命周期假说的批评主要集中在这一假说的一些假设条件上。例如,储蓄无利率、生命周期与预期寿命的确定性、件上。例如,储蓄无利率、生命周期与预期寿命的确定性、消费者的理性等等。消费者的理性等等。 持久收入假说是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持久收入假说是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他的他的消费函数理论消费函数理论中提出来的。中提出来的。 持久收入假说的基本思想是:人们的收入持久收入假说的基本思想是:人们的收入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暂时收入,一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暂时收入,一部分是持久收入(能够保持三年以上的收部分是持久收入(能够保持三年以上的收入),只有持久收入才能影响人们的消费。入),只有持久收入
15、才能影响人们的消费。这就是说,消费是持久收入的稳定的函数。这就是说,消费是持久收入的稳定的函数。 如果用最简单的函数形式来表述持久收入如果用最简单的函数形式来表述持久收入假说,就可以写成:假说,就可以写成: C=c YP。其中。其中C为消费,为消费,YP为持久收入为持久收入水平,水平,c为边际消费倾向。为边际消费倾向。 持久收入假说的另一个中心内容是说明了持久收持久收入假说的另一个中心内容是说明了持久收入的估算。由此,持久收入假说解释了短期边际入的估算。由此,持久收入假说解释了短期边际消费倾向与长期边际消费倾向不一致这个消费函消费倾向与长期边际消费倾向不一致这个消费函数之谜。数之谜。 Yp=Y
16、+(1-)Y-1 其中其中; Yp永久收入永久收入 权数权数 Y当前收入当前收入 Y-1过去收入过去收入 首先,用持久收入来代表总收入,即货币需求取决于持久先,用持久收入来代表总收入,即货币需求取决于持久收入,从理论上证明了持久收入的稳定性,所以持久收入收入,从理论上证明了持久收入的稳定性,所以持久收入假说是现代货币数量论的组成部分。假说是现代货币数量论的组成部分。 其次,持久收入假说说明了储蓄率并不取决于总收入水平,其次,持久收入假说说明了储蓄率并不取决于总收入水平,高储蓄率产生于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高储蓄率产生于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 最后,持久收入假说从长期结构和短期波动两个方面动摇最后,
17、持久收入假说从长期结构和短期波动两个方面动摇了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基础。了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基础。 当然,持久收入假说也还有不完善之处。弗里德曼认为,当然,持久收入假说也还有不完善之处。弗里德曼认为,有关持久收入假说与收入分配的关系,持久收入假说与财有关持久收入假说与收入分配的关系,持久收入假说与财富分配的关系,持久收入假说如何适用于对特殊范畴消费富分配的关系,持久收入假说如何适用于对特殊范畴消费品支出的分析,以及收入对消费的回归问题等还有待解决。品支出的分析,以及收入对消费的回归问题等还有待解决。 相对收入假说是相对收入假说是1949年美国经济学家年美国经济学家J杜森贝利杜森贝利(J. Dusen
18、berry)在)在收入、储蓄和消费者行为理论收入、储蓄和消费者行为理论中提中提出来的。同年,莫迪利安尼在所著的出来的。同年,莫迪利安尼在所著的储蓄一收入比率的储蓄一收入比率的波动:经济预测问题波动:经济预测问题一文中,也独立地提出了类似的观一文中,也独立地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它是早期较有影响的一种消费理论。点,它是早期较有影响的一种消费理论。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消费者的消费会受到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消费者的消费会受到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人群消费水平的影响,消费是相对地。周围人群消费水平的影响,消费是相对地。 1、 消费的消费的“棘轮效应棘轮效应”:消费增加容易减少难,因此收:消费增加容
19、易减少难,因此收入的减少对消费减少的作用并不大,而收入增加对消费的入的减少对消费减少的作用并不大,而收入增加对消费的增加作用较大。增加作用较大。CO yt1 y1 y2 y CL=yC2CS2CS2 C1 2、消费的、消费的“示范效应示范效应”。 相对收入假说中关于棘轮效应的论述解释了消费相对收入假说中关于棘轮效应的论述解释了消费的稳定性,说明了消费对经济稳定的作用。但是,的稳定性,说明了消费对经济稳定的作用。但是,相对收入假说同样缺乏充分而有力的经验证明,相对收入假说同样缺乏充分而有力的经验证明,弗里德曼认为可以把相对收入假说作为持久收入弗里德曼认为可以把相对收入假说作为持久收入假说的一个特
20、例。假说的一个特例。 1. 利率(利率(interest rate) 利率变动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利率变动对储蓄的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 ):利率提高使储蓄增加。对低收入利率提高使储蓄增加。对低收入者来说利率提高主要会产生替代效应。者来说利率提高主要会产生替代效应。税收的收入效应税收的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 ):利率提利率提高使储蓄减少。对高收入者来说利率提高高使储蓄减少。对高收入者来说利率提高主要会产生收入效应。主要会产生收入效应。价格水平的变动。价格水平的变动通过影响人们的实际价格水平的变动。价格水平的变动通过影响人们的实际收入来影响消费。收入来影响消费
21、。 货币幻觉货币幻觉(monetary illusion):若物价与名义收):若物价与名义收入按同一比例提高时。实际收入不变,应该不会影响消入按同一比例提高时。实际收入不变,应该不会影响消费。但如果消费者只注意到名义收入的增加而忽视了价费。但如果消费者只注意到名义收入的增加而忽视了价格水平的提高,则会误认为实际收入水平提高,从而平格水平的提高,则会误认为实际收入水平提高,从而平均消费倾向也会提高。均消费倾向也会提高。3. 收入分配(收入分配(income distribution)。)。 b 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内容一、简单的产出决定一、简单的产出决定二、三部门经济中产出的决定二、三部门经济中
22、产出的决定三、三、四部门经济中产出的决定四部门经济中产出的决定 1. Determined by consumption and Investment 由消费和投资决定由消费和投资决定 均衡产出是指与计划总支出相等的产出均衡产出是指与计划总支出相等的产出 y=c+i c=a+y y=(a+i)/(1-) c+ic+i Ec 1600 1000 045o5000 8000 y消费加投资曲线和消费加投资曲线和450线决定产出线决定产出 A.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产出均衡的条件是:两部门经济中,国民产出均衡的条件是: i=s i=-a+(1-)y y=(a+i)/(1-) i为自发投资为自发投资 B.
23、 is,产品供不应,产品供不应 求,存货缩减,价格求,存货缩减,价格 上升,增雇工人,上升,增雇工人,y上上 升并使升并使s上升,直到上升,直到I=S; C、is,供给过多,供给过多, 产品积压,存货增加,产品积压,存货增加, 价格下降,解雇工人,价格下降,解雇工人, y下降并导致下降并导致S下降,下降, 直到直到i=s;isyc,s,i 先作先作i和和S,在交点的位置上,在交点的位置上 延伸至延伸至45线,在该交点线,在该交点 作平行于作平行于C的曲线;的曲线; 证明,该线就是证明,该线就是c+i线;线; 由于由于45线表明了线表明了c+i=c+s,这也就证明了二种方法的这也就证明了二种方法
24、的 一致性一致性c,s,iyiS45 c+ic 假设:假设:c=1000+0.8y,i1=600 y1=(a+i)/(1-) =(1000+600)/(1-0.8) =8000 若:投资增加到若:投资增加到700,则均衡国民产出为:,则均衡国民产出为: y2=(a+i2)/(1-) =(1000+700)/(1-0.8) =8500 简单的国民产出决定的动态模型就是要说明国民产出从简单的国民产出决定的动态模型就是要说明国民产出从8000增加到增加到8500的过程。的过程。 假设本期产出由本期投资和本期消费决定,则:假设本期产出由本期投资和本期消费决定,则: yt=ct+it 又假设本期消费由上
25、期收入决定,则:又假设本期消费由上期收入决定,则: ct =a+yt-1 yt=ct+ita+it+yt-11000+700+0.8 yt-1 国民产出从国民产出从8000增加到增加到85000的过程是:的过程是: 第一期的收入:第一期的收入:y1c1+it a+it+y0 1000+700+0.8 *80008100 第二期的收入:第二期的收入:y2=c2+it a+it+y1 1000+700+0.8 *81008180 第三期的收入:第三期的收入:y3c3+it a+it+y2 1000+700+0.8 *81808244 第四期的收入:第四期的收入:y4c4+it a+it+y3 10
26、00+700+0.8 *82448295.2 这样不断增加。一直增加到这样不断增加。一直增加到8500。 三部门经济均衡产出的条件是:三部门经济均衡产出的条件是: i+g=s+t (假设其中(假设其中i,g为既定数值)为既定数值) 1. 当税收为定量税时,当税收为定量税时, i+g=-a+(1-)yd+t i+g=-a+(1-)(y-t0+tr)+t0-tr y=(a+i+g+tr-t0)/(1- ) ) i+g=-a+(1-)yd+ty i+g=-a+(1-)(y-ty+tr)+ty y=(a+i+g+tr)/1- (1-t)(1-t) i+gs+ti+gs+t)s+t(y) y2 y1E2
27、E1 四部门经济中均衡产出为:四部门经济中均衡产出为: y=c+i+g+nx= c+i+g+x-m 设:设:m=m0+ym0自发进口,是指与收入没有关系或者自发进口,是指与收入没有关系或者说不取决于收入的进口部分说不取决于收入的进口部分 。边际进口倾向,指进口增量在收入增量边际进口倾向,指进口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重中所占的比重 t=t0+ty y=(a+i+g+tr-t0+x-m0)/ 1- (1-t)+(1-t)+ b 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内容一、简单的产出决定一、简单的产出决定二、政府支出乘数二、政府支出乘数三、三、对外贸易乘数对外贸易乘数一、投资乘数(investment multi
28、plier) 1、定义:国民收入的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的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例就是投资乘数。 k i=y/i 投资乘数的值 假如有=0.75,即有:C=a+0.75y那么,100万元的投资效果的总和为: Y=100万元+100万元0.75+100万元0.752+100万元0.753=100万元1/(1-0.75)=100万元4 =400万元 y=i+c;i=y-c k i=y/i=y/(y-c) =(y/y)/(y/y)-(c/y) =1/(1-c/y)=1/(1-MPC) = 1/(1-) =1/MPS i=s的方法: ki=y/i=1/(1- ) 该距离为i该线段为y 1、当税收为定量税时、
29、当税收为定量税时 (1)政府支出乘数()政府支出乘数(government expenditure multiplier):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收入的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的政府购买支出增加量之量与引起这种增加的政府购买支出增加量之间的比例。间的比例。 kg=y/gy=y2-y1 =(a+i+g2+tr-t0)/(1- ) ) - -(a+i+g1+tr-t0)/(1- ) ) =(=(g2-g1)/(1-) =g /(1-) kg=y/g = g /(1-)/g = 1/(1-) (2)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government transfer payment multip
30、lier) :国民收:国民收入的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的政府转移支入的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的政府转移支付增加量之间的比例。付增加量之间的比例。 ktr= y/tr y=y2-y1 =(a+i+g+tr2-t0)/(1- ) ) - -(a+i+g+tr1-t0)/(1- ) ) = =(tr(tr2-tr1)/(1-) =tr /(1-) ktr= y/tr = tr /(1-)/ tr = /(1- ) (3) 税收乘数税收乘数(tax multiplier):国民收入的变动量: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比例。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比例。 kt= y/t y=y2-y1 =(a+i+g+tr-t2)/(1- ) ) - -(a+i+g+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项目管理考试探讨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难点试题及答案
- 长丰钢结构夹层施工方案
- 行政管理师考试策略与解决方案及答案
- 项目的持续改进与优化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市场环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的重点考查试题及答案
- 威迪斯管道施工方案
- 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学习策略试题及答案
- 理解项目管理中的团队冲突处理的考点试题及答案
- 高二下学期《家校携手凝共识齐心协力创辉煌》家长会
-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设计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含答案)
- 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英语试卷
- 凑十法加法竖式运算(可打印)
- GB_T 31148-2022木质平托盘 通用技术要求_(高清-最新版)
- 建筑垃圾处理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 日标JIS法兰标准
- 固体物理(黄昆)第一章
- 认识餐饮环境(课堂PPT)
- 常用拉铆螺母规格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