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优秀教研团队汇报材料——学校学科团队建设“四重奏”_第1页
小学语文优秀教研团队汇报材料——学校学科团队建设“四重奏”_第2页
小学语文优秀教研团队汇报材料——学校学科团队建设“四重奏”_第3页
小学语文优秀教研团队汇报材料——学校学科团队建设“四重奏”_第4页
小学语文优秀教研团队汇报材料——学校学科团队建设“四重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思·研·行小学语文优秀教研团队汇报材料学校学科团队建设“四重奏”感谢领导和在座的各位老师给我们语文教研团队一个展示学习、交流促进的机会!在开发区莲塘中心小学这个浸润书香、充满朝气的校园里,活跃着一群积极进取、勤恳耕耘、静思能群的教育者,这就是我们语文教研团队的 23名成员。我们意气风发、锐意进取,在学校为老师们创建的多元化的成长舞台上,锻炼自己、挑战自己,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精神风貌,精彩地完成了学校交给的一项项任务, 走出了一条透着书香,闪着智慧、 充满着热情朝气的教研之路。下面由我代表向大家汇报一学年来我们教研团队的工作开展情况。我校前身为九年一贯制学校, 刚

2、于去年九月份转型, 面对学校体制的变革、学校班级的扩大、新老负责人的交替,如何传承,如何创新,是我们教研团队、我们每个莲小人面临的课题。一学年来,我们语文教研团队, 在传承传统教研活动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教研方式和内容,充分调动和发挥全体语文教师的积极性,不断浓厚教研氛围,努力使教师“勤研善研勤教善教”,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努力使学生“好学勤学善学乐学”。通过探索、实践、反思,摸索出了一条“学、思、研、行”的团队建设之路。下面分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向大家汇报交流。一、以师为本,多层推进,激发团队发展活力(一)理论引领,打造“学习型”团队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是一个团队的精神营养剂,为此,

3、一学年来,我们提出了 “在学习状态下思考,在思考状态下工作,在研究过程中成长” 的教师成长口号。1. 阅读,为每一位老师专业发展增值。 要求每位老师每学期精读一本学科教学专著,一学年来,我们语文老师人手一本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宁静的课堂教学革命 ,每人细读,并有至少 5000字左右的读书摘记和 2000字左右的读书心得;为了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学校还特意创建了一个温馨舒适的教师阅览室, 为老师们静心阅读提供了一块好天地。平时,团队研讨活动也常常去那边,边喝茶,边交流,不亦乐乎。2. 培训,为每一位老师教师教学生命添色。“送出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走出去,我们才能感受到教学的博大精深和生命活力。

4、为此,一学年来,学校先后派出了四批老师去参加了 “千课万人”、 “浙派名师”等高端活动。今年暑假,张莉和黄玲波老师还去上海参加了全国课程改革培训活动。 一次次的学习,开阔了老师们的视野, 打开了老师们的思维,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头脑风暴。我们还十分重视“骨干先行” - “反刍培训”,即骨干教师每一次出外学习之后,必须要进行梳理,撰写培训心得,在全校教师或教研团队里开展“分享交流” ,即二次培训。实践证明,这样的培训,对于一个团队的成长是十分有效的。“请进来”。专家的引领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十分有必要,自己摸索也许会很迷茫,也会很低效,适时的专家点拨,会起到“拨云见日”,“茅塞顿开”的作用。为此,我

5、们先后邀请了市教科所史林波主任、进修学校徐凌云老师主讲课题论文的撰写, 邀请教研室主任田老师到课指导,还邀请逸夫小学等兄弟学校老师主讲写字专题讲座、 微课制作培训等等。另外,我们也充分利用本校教师资源,组织多次专题讲座和经验交流。(二)实践反思推进,打造“研讨型”团队(1)抓好常规教研活动。(2) 推行主题交流。 在过去的一学年里, 我们教研团队传承了以往一些已形成常规的传统教研活动,如每月一次的 “教育沙龙 ”、“分享成功 互相提升 ”教育教学思想交流座谈会、 “高效课堂年级组交流活动 ”,“优秀教师示范课 ”,观看优秀课堂视频等,教学研讨活动红火开展;并利用学校校内网站、教研团队 QQ群、

6、微信群等网络载体实现活动资源整合共享。(3)推进技能比武。 我们积极开展各种教师比武,推进学科技能素养的提高,如开展 35周岁以下教师演讲比赛,教师命题比赛,以及各年级校本作业集评比等活动。(三)聚焦课堂改进,打造“研究型 ”团队教学研究向学校回归,向教师回归, 向课堂教学实践回归。我们努力让学校教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 但面临新课程的巨大改革,新一代家长对学校教育质量越来越高的期望, 迫切需要有更接地气的校本研修方式来提升教师的整体专业素养。 一学年来,我们尝试立足嵊州市重点课题 “顺学而教”理念下小学课堂教学诊断单的设计与实施 的研究,开展了多次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尝试一种以学校课堂教学

7、活动为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方式:课堂观察 +教学诊断。我们操作的 88 基本脉络如下:研究理论基项目诊断内容具体操作内容点学习目标确立与内是否符合所教班级学生原有基容设计础,聚焦学生学科素养发展,1.是否体现“先学后教” 、“顺学而教”;诊断单的2.学生学习自主、互动,学生设 计学习过程与效果有充分的时间和学习空3. 学生参与度高,兴趣浓厚;顺学而教学习增量明显效果好,目标达成度高。课堂教学环境教师教学有亲和力,课堂人际氛围和谐,学生学得愉快。初诊自我反思课堂诊断方法复诊同伴互助诊断单的会诊专家(骨干)引领使 用诊察听课观察,发现问题课堂诊治过程诊断分析问题,确定病症诊疗对症下药,检查实效

8、我们的研究理论基点为 “顺学而教”,通过教师个体自我反思的初诊,教研团队同伴互助的复诊,再到专家(骨干)引领的会诊,努力达到教学的最优最高效。课堂诊断单是我们研究活动的主要“工具”。通过这样诊断式的课堂研讨,努力达成88 以下目标 1. 学会“问题诊断”。 团队成员从教学内容的取舍、课堂行为的得当、教学环境的和谐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诊断。2. 实行“课堂改进”。 团队成员基于“学情视角”,聚焦“课堂有效性”两个层面提出改进意见,进行再次教学实施,让整个过程称为一种“跟进式反思”、“发展性研讨”。3. 凸显“互助共生”。 提倡课堂诊断和改进过程中实现教师之间的对话、合作和互动,加强教师之间的

9、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成长。4. 推进梯度发展。通过合理利用学校里的教师资源, 层层联动,真正起到“以研促教”的作用,真正促进每一个层次的团队成员的持续发展。通过这样的层层跟进的诊断式研讨活动,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自我反思能力、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都大大加强了。事实证明,通过这样多渠道,多层次的团队建设,老师们的教学教研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一学年来,我们教研团队协助学校承办了市读书会研讨活动,嵊州市级课题 4项,组内老师获市论文撰写及教学技能比武一等奖 7人次,二等奖 3人次,三等奖 5人次,荣获教学能手称号一人次,市级课题立项 2人次,学校教研成果成绩斐然。二、以生为

10、本,教学践行,点亮孩子生命精彩(一)沐浴书香,浸润经典。学校提出要“让每一位孩子的阅读如呼吸般自然而惬意” ,于是我们团队成员积极配合学校打造书香校园的倡导,在“营造书香校园,推进经典诵读”系列活动中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开展了“经典诵读浸润心灵”主题读书活动之“书声琅琅晨间诵读活动”、“墨香阵阵午间悦读活动” ,悦读分享好书推荐卡设计活动,世界读书日倡议活动, “经典诵读浸润心灵”系列活动之“我们的节日我们的诗词”美文诵读比赛,携手少先队大队部开展校园小主持人大赛等等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 让学校所有的孩子都能参与到其中,让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和校园文化生活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在第一学期举行的“

11、嵊州市中小学中华经典美文诵读赛”中,我们参赛的诵读节目木兰辞获得了全市小学组第一名的好成绩,并荣获绍兴经典美文“十佳”优秀视频。“与梦同行”网上征文省一等奖,绍兴市中小学读书征文一等奖1人次,“我与长辈说文明”之文明征集语录比赛二等奖2人次,三等奖 1人次。(二)儿童本位,多元评价。 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面临低段学业评价改革, 在学校校长室的带领下, 我们教研团队全体老师集思广益、共同探索尝试、制定实施了符合低年级孩子年龄、身心发展特点、家校联动的学业评价方案。 我们根据孩子们喜欢挑战喜欢游戏的特点,设计采用了“铠甲小勇士、小精灵大闯关”的游考和笔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以“铠甲小勇士、小

12、精灵”为游考人物形象,按游戏卡上的地图提示项目勇闯智慧岛上“书法园”里“精彩碰碰碰”、“字词园”里“幸运转转转”、“诵读园 ”里“快乐扔扔扔”、“口语园” 里“希望飞飞飞”这四大关。“小勇士们”和“小精灵们”纷纷转转盘、甩骰子、扔飞镖,带着智慧、带着希望快乐闯关,收获自信和成功。学业评价方案另一个特点就是家校联动,让家长成为“知情者”、“参与者”、“评价者”,共同参与评价。游考之前,学校对全体志愿者家长评委进行了一次集中培训,而后又根据工作岗位,开展了分组培训。在参与中,家长了解了什么是“游考” ,在参与中,家长体验了评价孩子的经历,在参与中,家长们零距离地感受到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参与中,家长见证了孩子的成长!当然,我们语文组还立足于学生的语文基础和语文素养, 结合一至六年级不同年段的学情, 精心设计常规性学科竞赛活动, 一年级的拼音测试、二年级的书写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