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监测专项方案_第1页
基坑监测专项方案_第2页
基坑监测专项方案_第3页
基坑监测专项方案_第4页
基坑监测专项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瑞龙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工业厂房工程基坑监测方案编 制:审 核:批 准:杭州浙鼎建设有限公司二一六年十一月1 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瑞龙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工业厂房工程;建设单位:瑞龙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杭州铭扬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勘察单位: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院;监理单位:浙江鑫润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杭州浙鼎建设有限公司;工程建设地点为:位于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18 号大街 100 号本工程建设规模及工程类别:由1 幢 5 层的多层工业厂房及一层地下室组成。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桩基础。本工程总建筑面积11907,地下室建筑面积为1984.5 ,地上总建筑面积为992

2、2.5 。地上 5 层,地下 1层,总高度为 23.85m;本工程结构 0.000 相当于与绝对标高 +7.220,场地平整后自然地面标高为+5.5,底板厚 250,垫层厚 150,基坑开挖深度为2.5m。根据本工程的周边环境要求, 工程地质、 水文地质条件及基坑开挖深度,综合判定基坑安全等级属三级基坑。开挖深度浅, 无需进行专项设计。 基坑开挖土层以杂填土、粘质粉土为主, 开挖深度小,基坑支护形式建议采用自然放坡支护,放坡系数建议 1:0.7。施工时对基坑周边应加强监测,确保基坑稳定和施工安全。2监测依据1、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2、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

3、gb50497-2009 )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4、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13 )5、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 6、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8-2007 )7、 瑞龙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工业厂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祥堪)8、甲方提供的设计资料3 基坑监测方案3.1监测目的和内容(1)监测目的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 只有对基坑支护结构、 基坑周围的土体和相邻的构筑物进行全面、 系统的监测,才能对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有全面的了解, 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反馈

4、,并采取必要的工程应急措施, 甚至调整施工工艺或修改设计参数。检验设计所采取的各种假设和参数的正确性, 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确保基坑支护结构和相邻建筑物的安全。 积累工程经验, 为提高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的整体水平提供依据。(2)监测内容1)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沿坑顶设置多个水平位移观测点,水平位移观测点点与点相距15m 左右,水平位移观测在正常情况下每天1 次,在有较大安全隐患时每天2 次,发生紧急加固施工抢险时每24 小时一次。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13 )的规定,基坑支护水平位移控制在30mm 以内,当超过预警值时应加密观测次数,如果出现故障事

5、故, 应连续观测。 在完成锚固后仍有连续增大的位移值时,应向相关各单位部门报警,并启动应急措施组织工人抢险。2)基坑位移沉降监测由业主委托第三方对相邻建筑物和重要设施地带进行沉降监测。基坑土方开挖前,会同相关单位对周边建筑物等重要设施裂缝做标示,拍照保留。3)基坑周边情况监测3 每天对基坑周边巡回检查两次 (早一次、 晚一次) ,发现异常裂缝及时报告。对裂缝的开展应设点记录, 若发现裂缝宽度急剧增大应立即报告相关各方,同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4)基坑开挖过程地下水监测a、主要观测坑外地下水位,利用坑外回灌井进行观测;b、回灌井施工完毕后,降排水开始前,所有井统一时间联测静止水位,统一编号、量测基

6、准点;c、降排水开始后,每天3 次观测回灌井内水位,如发现井内水位低于基准点应立即回灌,并查明原因。3.2监测要求及准备(1)监测要求基坑监测工作须按照计划进行。计划性是监测数据完整性的保证。监测数据须是真实可靠的。数据的可靠性由测试元件安装或埋设的可靠性、监测仪器的精度、 可靠性以及监测人员的素质来保证。监测数据真实性要求所有数据须以原始记录为依据,原始记录任何人不得更改、删除。监测数据必须是及时的。 监测数据需在现场及时计算处理,计算有问题可及时复测,尽量做到当天报表当天出。 因为基坑开挖是一个动态的施工过程,只有保证及时监测,才能有利于及时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措施。对重要的监测项目, 应按

7、照工程具体情况预先设定预警值和报警制度,预警值应包括变形或内例量值及其变化速率。基坑监测应整理完整的监测记录表、数据报表、 形象的图表和曲线, 监测结束后整理出监测报告。(2)肉眼观察肉眼观察是不借助于任何量测仪器, 而用肉眼凭经验观察获得对判断基坑稳定和环境安全性有用的信息, 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需在进行其他使用仪器的监测项目前由有一定工程经验的监测人员进行。主要观察围护结构和支撑体系的施工质量、 围护体系是否有渗漏水及其渗漏水的位置和多少、施工条件的改变情况、坑边堆载的变化、 管道渗漏和施工用水的不适当排放以及降雨等气候条件4 的变化等对基坑稳定和环境安全性关系密切的信息。同时需密切

8、注意基坑周围的地面裂缝、围护结构和支撑体系的工作失常情况、邻近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裂缝、流土或局部管涌现象等工程隐患的早期发现,以便发现隐患苗头及时处理, 尽量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 这项工作每天早晚进行, 并将观测到的内容详细地记录在监测日记中, 同时记录施工进度与施工工况, 重要的信息则需要写在监测报表的备注栏内,发现重要的工程隐患则要专门出监测备忘录。(3)基坑外半永久性基准点的布置因为基坑坡顶观测基准点离坑上口一般较近,当基坑发生变形时, 观测基准点也会随之变形,因此在距离基坑上口外侧2 倍坑深以外的位置布置半永久性基准点,以便在每次观测时对观测基准点进行校核。3.3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12.

9、1.3.1 基坑边坡水平位移监测(1)监测方法:全站仪测坐标法、经纬仪视准轴线法。因为基坑周边场地有限,基坑面积较大,每边距离都超过200m,架设距离过远后,通视条件也不好;另外,基坑平面形状不太规则。因此,采用” 经纬仪视准线法 ” 的同时,采用 ” 全站仪测坐标法 ” 。(2)监测仪器电子全站仪,水准仪。(3)监测点位布设根据设计进行布设。(4)监测频率水平位移观测在正常情况下每天1 次,在有较大安全隐患时每天2 次,发生紧急加固施工抢险时每24 小时一次。3.4监测频率及监测周期基坑开挖深度为小于10m 时每天监测一次, 基坑开挖深度大于10m 时每天监测两次直至底板浇筑完成后7 天。之

10、后底板浇筑完成28 天内每天监测一次,5 之后每三天监测一次直至回填完成。基坑监测周期为开始挖土前3 天至基础地下室回填完毕,约300 日历天。3.5监测资料整理及监控报警值(1)意外原因造成基坑变形过大处理措施通过监测发现各项监测值大于规范允许或计算值时,应加强观测,必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如加斜钢支撑, 补加锚杆加固阻止位移继续扩大,确保基坑的安全。(2)资料整理和分析反馈监控资料按照表格式进行整理, 凡在当天监测得到的数据, 必须当天处理完毕。并在当天向施工单位技术工程主管人员进行口头提醒,如有必要应向其主管部门进行通报。 每周将本周的报表进行处理,做成分析成果表进行周报, 上报监理。(

11、3)其它注意事项基坑边 2m 内严禁堆载, 2m 以外荷载不得大于设计荷载值;基坑四周作好防、排水工作,严防渗水;坑上临时测量控制点每周复核一次,以保证其精度。(4)变形控制及报警值根据设计方案规定,本工程边坡按一级基坑考虑。基坑变形观测控制值和预警值剖面水平位移沉降序号控制值( mm )预警值( mm)控制值( mm)预警值( mm)30 25 30 25 周边建筑物及管线变形控制值和预警值监测项目水平位移沉降控制值( mm )预警值( mm)控制值( mm)预警值( mm)周边建筑物25 20 或变化速率3mm/d 35 15 或变化速率3mm/d 6 周边管线30 25 或变化速率3mm

12、/d 35 25 或变化速率3mm/d 道路30 25 或变化速率5mm/d 35 25 或变化速率3mm/d 地表沉降35 30mm 并持续发展周边建筑物倾斜度控制值为1/1000 , 报警值为整体倾斜度累计达到2/1000 或倾斜速度连续三天大 0.0001h/d (h为建筑承重结构高度)。深层位移监测控制值和预警值监测项目水平位移控制值( mm)预警值( mm)深层水平位移40 35 或变化速率 3mm/d 或连续三天变化速率超过2mm/d 4 监测组织机构成立以项目负责人为首的监测组织机构,其中施工单位测量人员、 分包单位测量人员、总包单位测量人员三级测量复核。组织机构见下表:7 5

13、主要测量方法5.1 极坐标法极坐标法适用于测设点靠近控制点,便于量距的地方。 本工程主要平面放样工作采用此方法,用极坐标法测定一点的平面位置时,系在一个控制点上进行,但该点必须与另一控制点通视。 根据测定点与控制点的坐标, 计算出它们之间的夹角(极角 )与距离(极距s) ,按 与 s 之值即可将给定的点位定出。如下图,m、n 为控制点,即已知 m、n 之坐标和 mn 边的坐标方位角 mn。现在要求根据控制点 m 测定尸点。首先进行内业计算,按坐标反算方法,求出m 到 p测量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诸葛小清技术负责人:徐金华项目经理:黄之敏资料整理人设备管理项目部测量员基坑支护工程队8 的坐标方位角

14、mp和距离 s。计算公式如下:mn-mp (4-20)极坐标放线图在实地测定 p 点的步骤:将经纬仪安置于m 点上,以 mn 为起始边,测设极角,定出 mp 之方向,然后在 mp上量取 s,即得所求点 p。当不计控制点 m 的误差,用极坐标法测定p之点位中误差 mp,可按下式进行计算:2222spmmsm式中m测设 角度的中误差;s控制点至测定点的距离;ms测定距离 s 的中误差。5.2 角度前方交会法角度前方交会法, 适用于不便量距或测设点远离控制点的地方。本工程使用此法用于桩位放线,基坑监测。如图下所示,用前方交会法测定点p时,先要根据 p点的坐标与控制点m、n 的坐标,求出控制点至测定点的坐标方位角mp、np,然后再求出夹角 及。9 实地测设 p 点的步骤:在控制点m、n 设站,分别测设 及两角,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