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茯苓汤_保命集卷下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1页
白茯苓汤_保命集卷下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2页
白茯苓汤_保命集卷下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3页
白茯苓汤_保命集卷下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4页
白茯苓汤_保命集卷下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白茯苓汤_保命集卷下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白茯苓汤_保命集卷下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11.原方51.1.组成:白茯苓2两,泽泻2两,郁李仁2钱。51.2.功效:蛊胀,水肿。51.3.来源:保命集卷下。51.4.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52.相似度67%:巨胜散52.1.组成:巨胜1斗2升(去黑皮),白茯苓半斤,泽泻2两。52.2.原方对照:白茯苓2两,泽泻2两,郁李仁2钱。52.3.加:巨胜52.4.减:郁李仁52.5.来源:圣惠卷九十四。53.相似度67%:解暑三白散53.1.组成:泽泻、白术、白茯苓各等分。53.2.原方对照:白茯苓2两,泽泻2两,郁李仁2钱。53.3.加:白术53.

2、4.减:郁李仁53.5.功效:冒暑伏热,引饮过多,阴阳气逆,霍乱呕吐,小便不利,脏腑不调,恶心头晕。53.6.来源:局方卷二(宝庆新增方)。54.相似度67%:大腹皮散64.1.组成:大腹皮1两(锉),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尖,微炒),泽泻1两。64.2.原方对照:白茯苓2两,泽泻2两,郁李仁2钱。64.3.加:大腹皮64.4.减:白茯苓64.5.功效:妊娠气壅攻腰,疼痛不可忍。64.6.来源:圣惠卷七十五。65.相似度50%:猪苓木通汤65.1.组成:猪苓、白茯苓、泽泻、木通。65.2.原方对照:白茯苓2两,泽泻2两,郁李仁2钱。65.3.加:猪苓、木通65.4.减:郁李仁65.5.功效:阳

3、明热结。65.6.来源:伤寒大白卷四。66.相似度50%:温肾茯苓汤66.1.组成:白茯苓(去黑皮)1两,干姜(炮)1两,泽泻1两,桂(去粗皮)1两半。66.2.原方对照:白茯苓2两,泽泻2两,郁李仁2钱。66.3.加:干姜、桂66.4.减:郁李仁76.5.功效:冷湿风虚,腰重不随,脚膝浮肿。76.6.来源:圣济总录卷八。77.相似度50%:人参三白汤77.1.组成:人参、白术、白茯苓、泽泻。77.2.原方对照:白茯苓2两,泽泻2两,郁李仁2钱。77.3.加:人参、白术77.4.减:郁李仁77.5.功效:伤寒表里俱虚,自汗,大便利者。77.6.来源:医林绳墨大全卷一。78.相似度50%:附苓丸

4、78.1.组成:附子(炮)半两,白茯苓3钱,泽泻3钱,滑石3钱。78.2.原方对照:白茯苓2两,泽泻2两,郁李仁2钱。78.3.加:附子、滑石78.4.减:郁李仁78.5.功效:小儿溏泄,小便不利。78.6.来源:永类钤方卷二十一。79.相似度50%:茯苓贝母汤79.1.组成:白茯苓(去黑皮)1两,泽泻(锉)3分,贝母(焙)3分,桑根白皮(炙,锉)3分。89.2.原方对照:白茯苓2两,泽泻2两,郁李仁2钱。89.3.加:贝母、桑根白皮89.4.减:郁李仁89.5.功效:肺经虚气,肿满喘痞,气促咳嗽。89.6.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六。810.相似度50%:夺命汤810.1.组成:吴萸、肉桂、泽泻

5、、白茯苓。810.2.原方对照:白茯苓2两,泽泻2两,郁李仁2钱。810.3.加:吴萸、肉桂810.4.减:郁李仁810.5.功效:冲疝、厥疝痛上攻,脐悸,奔豚气上行。810.6.来源:金鉴卷四十二。811.相似度50%:变水汤811.1.组成:白术2两,茯苓2两,泽泻2两,郁李仁2钱。811.2.原方对照:白茯苓2两,泽泻2两,郁李仁2钱。811.3.加:白术、茯苓811.4.减:白茯苓811.5.功效:肿胀。911.6.来源:脉因证治卷下。991. 原方1.1. 组成:白茯苓2两,泽泻2两,郁李仁2钱。1.2. 功效:蛊胀,水肿。1.3. 来源:保命集卷下。1.4. 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

6、计算,不计剂量。2. 相似度67%:巨胜散2.1. 组成:巨胜1斗2升(去黑皮),白茯苓半斤,泽泻2两。2.2. 原方对照:白茯苓2两,泽泻2两,郁李仁2钱。2.3. 加:巨胜2.4. 减:郁李仁2.5. 来源:圣惠卷九十四。3. 相似度67%:解暑三白散3.1. 组成:泽泻、白术、白茯苓各等分。3.2. 原方对照:白茯苓2两,泽泻2两,郁李仁2钱。3.3. 加:白术3.4. 减:郁李仁3.5. 功效:冒暑伏热,引饮过多,阴阳气逆,霍乱呕吐,小便不利,脏腑不调,恶心头晕。3.6. 来源:局方卷二(宝庆新增方)。4. 相似度67%:大腹皮散4.1. 组成:大腹皮1两(锉),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

7、尖,微炒),泽泻1两。4.2. 原方对照:白茯苓2两,泽泻2两,郁李仁2钱。4.3. 加:大腹皮4.4. 减:白茯苓4.5. 功效:妊娠气壅攻腰,疼痛不可忍。4.6. 来源:圣惠卷七十五。5. 相似度50%:猪苓木通汤5.1. 组成:猪苓、白茯苓、泽泻、木通。5.2. 原方对照:白茯苓2两,泽泻2两,郁李仁2钱。5.3. 加:猪苓、木通5.4. 减:郁李仁5.5. 功效:阳明热结。5.6. 来源:伤寒大白卷四。6. 相似度50%:温肾茯苓汤6.1. 组成:白茯苓(去黑皮)1两,干姜(炮)1两,泽泻1两,桂(去粗皮)1两半。6.2. 原方对照:白茯苓2两,泽泻2两,郁李仁2钱。6.3. 加:干姜

8、、桂6.4. 减:郁李仁6.5. 功效:冷湿风虚,腰重不随,脚膝浮肿。6.6. 来源:圣济总录卷八。7. 相似度50%:人参三白汤7.1. 组成:人参、白术、白茯苓、泽泻。7.2. 原方对照:白茯苓2两,泽泻2两,郁李仁2钱。7.3. 加:人参、白术7.4. 减:郁李仁7.5. 功效:伤寒表里俱虚,自汗,大便利者。7.6. 来源:医林绳墨大全卷一。8. 相似度50%:附苓丸8.1. 组成:附子(炮)半两,白茯苓3钱,泽泻3钱,滑石3钱。8.2. 原方对照:白茯苓2两,泽泻2两,郁李仁2钱。8.3. 加:附子、滑石8.4. 减:郁李仁8.5. 功效:小儿溏泄,小便不利。8.6. 来源:永类钤方卷二十一。9. 相似度50%:茯苓贝母汤9.1. 组成:白茯苓(去黑皮)1两,泽泻(锉)3分,贝母(焙)3分,桑根白皮(炙,锉)3分。9.2. 原方对照:白茯苓2两,泽泻2两,郁李仁2钱。9.3. 加:贝母、桑根白皮9.4. 减:郁李仁9.5. 功效:肺经虚气,肿满喘痞,气促咳嗽。9.6. 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六。10. 相似度50%:夺命汤10.1. 组成:吴萸、肉桂、泽泻、白茯苓。10.2. 原方对照:白茯苓2两,泽泻2两,郁李仁2钱。10.3. 加:吴萸、肉桂10.4. 减:郁李仁10.5. 功效:冲疝、厥疝痛上攻,脐悸,奔豚气上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