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界煤矿31109机头硐室冒顶事故_第1页
锦界煤矿31109机头硐室冒顶事故_第2页
锦界煤矿31109机头硐室冒顶事故_第3页
锦界煤矿31109机头硐室冒顶事故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锦 界 煤 矿 3 1 1 0 9 机 头 硐 室 冒 顶 事 故 一、工程概况31109机头硐室位于 31 煤一盘区,该机头硐室采用炮掘施工,硐室设计宽度5.4m,高度5.5m,实际高度6.2m。顶板采用“锚杆+钢筋 网片+锚索”支护,锚杆采用 ®16*2100mma钢锚杆,间排距为1000*1000mm锚索规格为 ® 17.8*8000mm 锚索间排距为3000*3000mm喷浆厚度为50mm二、事故经过及造成的损失20 1 4年8月29日1 4点50分左右,运转队工人王某向矿调度室汇报: 31109 机头硐室靠近 31 煤集中辅运侧顶板离层有响动。调度室接到 通知后及

2、时联系生产办和安全办派人到现场查看。 15 点 55 分左右, 运转队工人刘某向调度室汇报: 31109 机头硐室靠近 31 煤集中辅运 侧冒顶,冒顶范围1500mm*3500mm*2000mnh6点10分左右,值班矿 领导、生产办、安全办相关人员陆续抵达现场并设置警戒。查看现 场后,立即组织锚索队在冒顶区域前后进行补强支护,由胜利公司 处理冒落区域矸石并挂网支护, 8月 30日22点55分冒落区域全部 处理完毕。该事故共计影响一盘区正常生产 32h。三、事故原因分析通过分析,造成本次事故原因如下:(一)直接原因巷道顶板支护强度不足。根据钻孔 jbs7 、J203、 JB202-1 等资料分

3、析知,该区域上覆基岩厚度为 45m左右,松散层厚度55m左右。从 31煤煤层往上顶板岩性首先是约23m粉砂岩,其次是0.3 1.0m 的泥岩与砂质泥岩,再往上是 4 10m的粉砂岩与细砂岩。硐室支护 时锚杆锚固端处于0.31.0m泥岩与砂质泥岩中,岩石长时间风化 后,导致巷道支护强度降低,是出现冒顶的直接原因。巷道隐患排查不到位。机头硐室属于大断面超高巷道,巷道顶板变 形状况无有效监控手段,并且日常排查不到位,导致顶板下沉超过 规定未及时发现,是出现冒顶直接原因。二)间接原因巷道多次受采动影响。冒顶区域多次受连采掘进挑顶和机头硐室挑 顶扩帮等采动影响,是出现冒顶的另一原因。工程施工期间监管不到

4、位。31109机头硐室设计高度5.5m,实际掘 进高度6.2m,施工期间监管不到位;施工期间锚索、锚杆支护质量 检查不到位,是发生冒顶的又一原因。三、采取的防治措施为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采取如下措施:(一)对全矿井下在用机头硐室进行全面排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 时处理;同时,对机头硐室进行补强支护,确保巷道顶板安全。(二)在工程设计时,进一步优化巷道支护设计参数,保证巷道支护 强度满足使用要求。四、事故经验教训(一)加强图纸设计管理。生产办进一步优化图纸设计,机头硐室、 风桥等大断面巷道锚索支护时应加 w 钢带,掌握顶板岩性变化情况, 确保设计巷道支护参数合理。机头硐室设计根据设备参数,合理降 低硐室高度,杜绝巷道超高施工。(二)加强隐患排查管理。对机头硐室、风桥、切眼等大断面、超高 巷道,尤其是多次受采动影响的巷道,加强隐患排查管理,定期对 顶板完好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隐患,按照“五定”跟踪督办。(三)做好巷道顶板离层观测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