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2018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讲座无机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_第1页
(完整word版)2018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讲座无机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专题讲座 无机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 工艺流程题就是将化工生产中的生产流程用框图形式表示出来, 并根据生产流程中有关 的化学知识步步设问,是无机框图题的创新,题目常常以现代工业生产为基础, 将化学工艺 流程进行简化,与化工生产成本、环境保护等相融合,考查物质的制备、检验、分离等基本 实验原理在化工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是近几年高考化学命题中的常考题型。 一、题型结构 1 化工流程线路示意图。 凰1葩原料 主产物一 鼠丘! 一 1月竦产穗 閑产* (1) 箭头:箭头进入的是投料(即反应物)、出去的是生成物(包括主产物和副产物)。 (2) 三线:物料进出线、操作流程线、循环操作线。 2 涉及问题

2、。 (1) 原料的预处理。 (2) 反应条件的控制(温度、压强、催化剂、原料配比、 pH、溶剂等)。 (3) 反应原理(化学平衡、水解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反应热、电化学等 )。 (4) 绿色化学问题(物质循环利用、废物的处理、原子利用率、能量充分利用等 )。 (5) 化工安全(防爆、防污染、防中毒等)。 二、解题思路及方法 1 .解题思路。 阅读题目的背景材料 提供的原料 物料或操作流程 审题 提供的条件和图表 化工流程图的类型 重要的操作2 弄清目的和原理 弄清各步骤的目的 析题如何运用条件 问题突破口与隐含条件 建立解题思路与方法 从目的和反应原理切入 从原料和产品切入 从生产要求和条件切

3、入 答题 从产品分享提纯切入 从绿色化学思想切入 注意问题表达(因果、对比、逆向) 2.解题方法。 (1) 首尾分析法:对一些线型流程工艺 (从原料到产品为一条龙的生产工序 )试题,首先 对比分析流程图中第一种物质 (原材料)与最后一种物质(产品),从对比分析中找出原料与产 品之间的关系,弄清生产过程中原料转化为产品的基本原理和除杂、 分离、提纯产品的化工 工艺,然后再结合题设的问题,逐一推敲解答。 (2) 分段分析法:对于用同样的原材料生产多种 (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包括副产品)的 工业流程题,用分段分析法更容易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3) 交叉分析法:有些化工生产选用多组原材料,先合成一种

4、或几种中间产品,再用这 一中间产品与部分其他原材料生产所需的主流产品, 这种题适合用交叉分析法。 就是将提供 的工业流程示意图结合常见化合物的制取原理划分成几条生产流水线,然后上下交叉分析。 3答题步骤。 (1) 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生产的产品。 (2) 整体浏览一下流程,基本辨别出预处理、反应、提纯、分离等阶段。 (3) 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并获取以下信息: 知道“四个什么”。 反应物是什么,发生了什么反应,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 抓住“一个关键”。 3 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 (4) 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 4.规范解答。4 (1) 文字叙

5、述类的题目要规范解答,防止出现因叙述不严谨导致的失分,如: 如何洗涤沉淀:往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 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以上操作2 3次。 如何证明沉淀完全:如向含 SO的溶液中加BaCb溶液,将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 再加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沉淀完全。 如何从溶液中得到晶体:蒸发浓缩一冷却结晶一过滤一洗涤一干燥。 在写某一步骤是为了除杂时,应该注明“是为了除去xx杂质” ,只写“除杂”等 类万能式的回答是不正确的。 认真审题,不要因审题不细致而失分,如: 填“化学方程式”还是“离子方程式”。 填“名称”“符号”还是“代号” “序号”等。 填“大于”“ ”“增大”还是“

6、变大”等。 填“化学式” “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最简式”还是“电子式”等。 三、答题的必备知识 1 对原料进行预处理的常用方法及其作用。 (1) 研磨减小固体的颗粒度,增大固体与液体或气体间的接触面积, 加快反应速率。 (2) 水浸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 (3) 酸浸与酸接触反应或溶解, 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 (4) 灼烧一一除去可燃性杂质或使原料初步转化, 如从海带中提取碘时的灼烧就是为了 除去可燃性杂质。 (5) 煅烧一一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在高温下氧化、分解,如煅 烧高岭土。 2 常用的控制反应条件的方法。 (1) 调节溶液的pH。

7、常用于使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调节 pH所需的物质一 般应满足两点: 能与 屮反应,使溶液pH增大。 不引入新杂质。 例如: 若要除去 CIJ +中混有的Fe3*,可加入CuO CU(OH)2、Cib(OH)2CO等物质来调节溶 液的pH,不可加入NaOH溶液、氨水等。 (2) 控制温度。根据需要升温或降温,改变反应速率或使平衡向需要的方向移动。 控制压强。改变速率,影响平衡。 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配平、 注明反应条件以及“一T”“ =” 等。 a 5 (4) 使用正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需要的时间。 (5) 趁热过滤。防止某些物质降温时析出。 (6) 冰水洗涤。洗去晶体

8、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 3明确常用的提纯方法。 (1) 水溶法:除去可溶性杂质。 (2) 酸溶法:除去碱性杂质。 (3) 碱溶法:除去酸性杂质。 (4) 氧化剂或还原剂法:除去还原性或氧化性杂质。 (5) 加热灼烧法:除去受热易分解或易挥发的杂质。 (6) 调节溶液的pH法:如除去酸性含铜溶液中的 Fe3+等。 4明确常用的分离方法。 (1) 过滤:分离难溶物和易溶物,根据特殊需要采用趁热过滤或者抽滤等方法。 (2) 萃取和分液: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提取分离物质,如用 CCl4 或苯萃取溴水中的溴。 (3) 蒸发结晶:提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溶质

9、,如 NaCl。 (4) 冷却结晶: 提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质、 易水解的溶质或结晶水合物, 如 KNO3、 FeCb CUCI2、CuSQ 5H2O FeSQ - 7耳0等。 (5) 蒸馏或分馏:分离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如分离乙醇和甘油。 (6) 冷却法:利用气体易液化的特点分离气体,如合成氨工业采用冷却法分离氨气与氮 气、氢气。 5物质分离、提纯的原则。 (1) 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 (2) 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物。 (3) 易分离:被提纯物与杂质容易分离。 (4) 易复原:被提纯的物质易恢复原来的组成状态。 6物质分离、提纯注意事项。 (1) 除杂试剂需过量。 (2) 过量

10、试剂需除去。 (3) 除去多种杂质时要考虑加入试剂的顺序。 (4) 选择最佳除杂途径。 【例1】(2015 全国I卷)硼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许多用途。以铁硼矿 (主要成分 为MgBQ,H2Q和FesQ,还有少量 FezQ、FeO CaQ AI2Q和Si02等)为原料制备硼酸(HsBQ) 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铁训矿粉一硫酸浸出 f 过滤 一浄化除杂 6 浸渣 过滤 蒸发浓缩1 冷却结晶过滤硼酸 1 浸渣 含镁盐母液 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MgBQ HO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为提高浸出速率,除适当 增加硫酸浓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 _ (写出两条)。 (2) _ 利用 的磁性,可将其从“浸

11、渣”中分离。“浸渣”中还剩余的物质是 (化学式)。 (3) “净化除杂”需先加 H2Q溶液,作用是 _ 然后再调节溶液的 pH约为5,目的是 _ (4) “粗硼酸”中的主要杂质是 _ (填名称)。 (5) 以硼酸为原料可制得硼氢化钠 (NaBH),它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还原剂,其电子式为 (6) 单质硼可用于生成具有优良抗冲击性能的硼钢。以硼酸和金属镁为原料可制备单质 硼,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备过程 _ 解析:B和Al是同主族元素,参考 Al的性质推断B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可通过搅拌矿 粉、升高温度提高浸出率。Fe3Q4有磁性,SiQ2与硫酸不反应存留于浸渣中,而氧化钙和硫酸 反应的产物硫酸钙没有除

12、去;加 H2Q溶液使二价铁转化为三价铁,然后调节 pH使三价铁和 铝离子形成氢氧化物除去,根据最后过滤后得到含镁盐母液推断; 根据元素成键规律可知硼 氢化钠电子式,根据题给信息和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知 2HBQ+ 3Mg=3MgQ2B+ 3fQ 答案:(1)Mg 2B2O5 H2O+ 2H2SQ=MgS(4 2H3BQ 搅拌矿粉、升高温度 (2) Fe Q SiQ2和 CaSQ 氧化溶液中的Fe2+除去溶液中的Al3+和Fe3+ (4)(七水)硫酸镁7 H 9 (5) Na+ LH : B :町- H (6) 2H 3BO+ 3Mg=3MgO 2B+ 3H2O 【例2】 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很广,其

13、正极材料可再生利用。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 钴酸锂(LiCoO、导电剂乙炔黑和铝箔等。 充电时, 该锂离子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为 + + xe=LixG。现欲利用以下工艺流程回收正极材料中的某些金属资源 _L 水删卅勵 Hjsgg 回答下列问题: (1) LiCoO 2中,Co元素的化合价为 _ 。 (2) 写出“正极碱浸”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 (3) “酸浸” 一般在 80 C下进行,写出该步骤中发生的所有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_ ;可用盐酸代替 HSQ和 HQ的混合液,但缺点是 (4) _ 写出“沉钴”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充放电过程中发生 LiCoO2与Li 1-xC

14、oO之间的转化,写出放电时电池反应方程式 (6) 上述工艺中“放电处理”有利于锂在正极的回收,其原因是 在整个回收工艺中,可回收的金属化合物有 _ (填化学式)。 解析: 在LiCoO2中,由于Li的化合价为+ 1, O的化合价为一2,根据化合价为零的 规则,可知Co的化合价为+ 3。 (2) 在“正极碱浸”的条件下,正极材料中的铝箔和 NaOH溶液发生反应:2AI + 2OH + 2H20=2AlO + 3H4。 6C+ xLi (部分条件未给出)。 8 (3) 在酸性条件下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在酸浸过程中有 HQ的分解反应:9 2HQ=2Hzg Qf;另外HzQ具有还原性,+ 3的Co

15、可以将H2Q氧化,反应为:2LiCoO2 + 3H2SQ+ HQ=Li 2SQ+ 2CoSQ+ Q f + 4H2O,用盐酸代替硫酸和 H2Q,在反应过程中盐酸 被氧化,会有氯气产生,污染环境。 (4) 在CoSQ溶液中加入 NHHCQ,然后过滤得到 CoCQ说明沉钴过程中生成碳酸钴沉淀, 根据原子守恒可得反应为 CoSQ+ 2NHHCQ=CoC3X + (NH) 2SQ+ H2C)+ CQ f。 (5) 充放电过程中,同一个电极的反应类型相反,在充电时发生反应: 6C+ xLi + xe =LixC6,碳元素化合价降低属于还原反应;则放电时 LixC是反应物,生成 C,发生氧化反 应,而Li

16、-xCoQ与LiCoQ2相比,Li 1-xCoQ中钴的价态较高,可知 Li -xCoQ为反应物,电极 反应为:Li 1 -xCoQ+ Li xG=LiCoQ+ 6C。 (6) 考查了原电池原理。在锂离子电池中 Li做负极,在放电过程中失电子变成 Li +从负 极脱出,进入溶液经过电解质溶液移向正极。 根据流程图可知在整个回收工艺中, 回收到的 金属化合物有 AI(OH)3、COCQ、Li 2SQ。 答案:+ 3 (2) 2AI + 2QH + 2H2Q=2AI(C + f 木 木 _ (3) 2LiCoO 2+ 3H2SQ+ H2Q=Li 2SQ+ 2CoSQ+ Qf + 4H2C 2H2Q=

17、!H2O+ Of Cl 被氧化生成Cl2污染环境 (4) CoSQ4+ 2NHHCQ=CoCd+ (NHk) 2SC4+ H2Q+ CQf (5) Li 1xCoQ + Li xG=LiCoQ+ 6C (6) Li +从负极脱出,经电解液向正极移动并进入正极材料中 AI(OH)3、COCC、Li 2SQ 邑专题训练 1 氧化锌为白色粉末,可用于湿疹、癣等皮肤病的治疗。纯化工业级氧化锌 含有 Fe( n )、Mn(n )、 Ni( n )等杂质的流程如下: 工业蓟牛浸出液册箫矿址滤 的I 飞一滤饼亍。 Ni( n )不能被氧化;高锰酸钾的还原产物是 MnQ 回答下列问题: 提示:在本实验条件下,

18、 (1)反应中除掉 的杂质离子是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0 在加高锰酸钾溶液前,若 pH较低,对除杂的影响是 _ 11 (2)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_ ,过滤得到的滤渣中,除了过量的锌外还有 反应形成的沉淀要用水洗,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反应中产物的成分可能是 ZnCO xZn(0H)2。取干燥后的滤饼11.2 g,煅烧后可得 到产品8.1 g。贝U x等于 _ 。 解析:从分析整个流程图入手,明确每步发生的反应,从而解决相关问题。 2亠 3亠 2 (1) 在反应中,通过调节溶液的 pH,高锰酸钾能将溶液中的 Fe氧化为Fe ,将Mn +氧化为MnO而除去;若开始溶液的 pH过低,F

19、e2*、Mr)+将很难生成沉淀而除去。 (2) 第一次过滤后的滤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 zC Ni2:屮等,加入锌后可将 Ni置换出 来,故滤渣中还含有金属镍。 (3) 反应生成的沉淀为 ZnCO,同时生成 NQSQ,若沉淀未洗涤干净,洗涤液中应含有 SO和Na,故只要对洗涤液中是否含有 SO进行检验即可。 煅烧过程中ZnCO、Zn(0H)2均发生分解反应生成 ZnO,根据关系式ZnCQxZn(OH)2 口 125+ 99x 11.2 g , (x+ 1)Zn0,可得 EH厂瓦Tg_,故 x= 1o 答案:(1)Fe 2+和 Mn* MnO + 3Fe2+ 7HzO=3Fe(OH + MnOJ +

20、 5、2MnO + 3Mri + + 2H20=5Mn0t + 4H 铁离子和锰离子不能生成沉淀,从而无法除去铁和锰杂质 (2) 置换反应镍 (3) 取少量水洗液于试管中, 滴入12滴稀硝酸,再滴入硝酸钡溶液, 若无白色沉淀生 成,则说明沉淀已经洗涤干净 (4) 1 2. (2016 安阳模拟)“低碳”在工业生产中意义重大,充分利用原材料,不排放或减 少排放“三废”,不同工厂联合生产等都是很好的“低碳”生产方式。 下面是几家工厂利用 废气、废液、废渣联合生产化肥硫酸铵的工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操作为 _ 。 (2) 工业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12 (3) 沉淀池中生成硫酸铵的

21、化学方程式为 _ 13 过程中,FeS Q和H2SQ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过程中需加入的物质是 _ 。 过程中,蒸发结晶时需使用的仪器除酒精灯、三脚架外,还需要 (4)在实验室中检验氨气的方法是 _ (5)副产品的化学式为 _。该联合生产工艺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解析:(1)操作是过滤,得到溶液和沉淀。(2)合成氨反应为N2 + 高温、高压 3H2、 2NH。(3)沉淀池中反应物为 CaS CO、NH、HO,发生的反应 催化剂 为CaSO+ CO+ 2NH+ HbO=CaC0 + (NH4) 2SQ。 实验室检验氨气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 有白烟生成,或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若试纸变蓝,则说明含有NH。(5)反应生成的 沉淀为CaCQ,煅烧得到CaQ副产物为CaQ CQ可循环使用。 答案:(1)过滤 咼温、咼压 (2)N 2+ 3H2 2NH 催化剂 (3) CaSQ4+ CQ + 2NH+ H2Q=CaC0+ (NH) 2SQ (4)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若试纸变蓝,则说明含有 检验,若产生白烟,则含有 NH)(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CaQ CQ(若有NH,也可) NH(或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 3.实验室利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 FeS、SiQ2等)制备聚铁(碱式 硫酸铁的聚合物)和绿矶(FeSC4 7fQ),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