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学科分类号 110.7199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题 目:贵州省各地区各产业结构比较调研 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Guizhou province 姓 名 朱江海 学 号 0906020630029 院 (系)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专业、年级 2009级数学与应用数学 指导教师 曾达聪 职称 副教授 指导教师 令狐雨薇 职称 助教 二一三 年 五 月贵州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贵州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
2、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科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2013 年 5 月 4日 贵州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目 录摘要2ABSTRACT21 引言31.1 研究背景及意义31.1.1 研究背景31.1.2 研究意义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31.2.1 国外研究现状31.2.2 国内研究现状42 贵州省三次产业结构现状62.1 贵州省三次产业结构现状62.2 各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现状83 对于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可借鉴
3、建议19参考文献22致 谢23附 录241 摘 要 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各产业结构的优化能促进各国或各地区的发展。贵州省是中国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之一,就其原因还是其各产业结构的直接作用。对此,本文主要获取2000-2011年贵州省、黔西南、遵义、贵阳、六盘水四个地区各产业结构现状的相关资料,利用经济基础知识、数学知识和统计学基础知识,用定性分析法,对贵州省四个地区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得出。 这些地区存在产业结构发展不协调,农产品竞争力不强,农业经营化立体缺乏,管理体制不适应;轻、重工业比例结构有欠协调,科学技术水平低;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等缺点。对此,本文采用前人的建议,对贵州省各地区各产业
4、结构提出相应的调整措施。如以稳定第一产业,做强第二产业,状大第三产业,一、二、三产业相互协调发展为重点,积极提升传统商贸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改善投资环境吸引金融等。关键词:贵州省;区域;各产业结构 ABSTRACT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world today,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ries or regions. Guizhou province is one of the province in china devel
5、opment is relatively backward, the reason is the direct effec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For this, this paper gets the data of Guizhou province in 2000-2011,southwest guizhou, Zunyi, Guiyang, four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situation, the use of economic knowledge, mathematics knowledge and statis
6、tical knowledge, using the method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analyzes the four areas of Guizhou province the structure.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un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these region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not strong, lack of stereo agriculture management system is not
7、 suitable; light, heavy industry proportion is coordinated, low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s insufficient. to this, the previous proposal,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adjustment measure of each area of Guizhou provinc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su
8、ch as the stability of the first industry, the second industry to do strong, big one or two, the tertiary, three industr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s the focus, actively promote the traditional business service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mprove th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to attrac
9、t financial ect.Key words: Guizhou province;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1引言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 研究背景 二十一世纪既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好坏是由它的各生产部门发展好坏、各产业结构协调性还好决定的,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尽管经过近十几年来的发展,贵州经济得到了跨越性的发展,但总体来说仍然是中国发展较落后的省份。由于贵州省的地域、文化、科技等较落后,直接影响了各产业结构的发展,从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贵州省各产业结构发展还处于较低级阶段
10、,各产业间的协调性差,发展不均衡,特别是各地区间的差异性较大。1.1.2 研究意义 本文针对贵州省发展现状,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各产业结构进行正确、全面、科学、合理的分析,从而有利于我们对贵州省的产业结构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有利于提出一些对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有利的策略,加强各产业的发展,增强各产业间发展的协调性; 有利于对本省现阶段及未来的各产业结构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使之能促进贵州各地区经济的高效发展,使贵州与国内各省间的差距缩短。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研究有Dension在对美国1929-19571年经济增长分析后,认为其中的12%是产业结构变动造成的。20世界后
11、,随着西方国家工业化不断完成,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开始被国外经济学界所密切关注。Clark(1940)整理比较了多个国家区域的劳动人口与三次产业投入产出相互关系的资料,创造了克拉克定理2,即:由于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将由农业向制造业,制造业再向商业服务业转移。Kuznets(1967)对美国19481966年的经济增长状况进行了研究,得出3:产业结构改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约为10%。Chenery(1989)4用统计分析法,发现了三次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即:随着经济的增长,第一产业的比重及劳动人数会持续下降,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将会不断上升,并认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能推动
12、经济的增长。Roomer(2000)认为5,技术贡献是长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而短期经济增长则是由劳动和资本的投入的增加所造成的。到这儿,产业结构理论完全成形。1.2.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界在国外研究理论和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研究,进行分析。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郭克莎的中国:改革中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1993)6中使用定量分析法,探讨了改革开放来我国资源产业间的流动和产业结构变动对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周振华的现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1995)7在考察产业结构内部关联的结构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产业供求结构的反应程度,从而揭示了产业弹性效应。翟印礼、黄烈亚、梁霁(
13、2010.04)8采用多部门经济模型中基于统计角度的GDP产业结构贡献度测算法与林业统计年鉴相关的数据,利用1991-2006年全国26个省、市、区历年数据,得出林业产业结构改变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值(R)。在此基础上,分析了R值的省际差异与各年的离散度;算出了10年间产业结构变动对林业经济增长率。得出:林业产业结构的改变对林业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但产业结构调整对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处于次要地位的平均贡献率(M),同样对M值也进行了相应的分析。铝铁、周叔莲的产业结构变动的集约增长效应(1999)9采用增长因素分析法,从资源的配置效应入手,利用19791996年全社会和三次产业的投入产
14、出数据进行研究,得出:我国的产业结构现状尚不足以适应经济增长方式改变的要求,三次产业结构水平特别是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内部结构水平较低,急需调整。 综上所述,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存在密切关系,合理的产业结构将会推动经济的增长的观点已经获得国内外经济研究者的认同,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的理论分析也趋于合理化,但不能原封不动地将其运用于任何地方,应以其为主导,按照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研究。 2 贵州省三次产业结构现状2.1贵州省三次产业结构现状 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它是世界上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但各国的划分不尽相同,我国把农业(包
15、括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和副业)称为第一产业;将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称为第二产业; 把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产业称为第三产业。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图2-1 1978-2011年贵州省人均GDP,单位(元)经过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和调整,贵州产业结构出现了显著变化,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1992年的三次结构由”一、二、三“调整为”二、一、三“;1993年工业增加值首次超过农业,贵州由此进入半工业时代;2002年产业结构发生历史性转变,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为”二、三、一
16、”格局,财政收入由151.62亿元增加到1330.08亿元,全省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122元增加到16495.0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75元增加到4145.35元。从图2-1和2-2可看出:GDP由2000年1029.92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5701.84亿元,二三产业发展较快,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由271.20亿元增加到726.22亿元,第二产业由391.20增加到2334.02亿元,第三产业由367.52亿元增加到2641.60亿元;人均GDP由2662元增加到16413元。表2-2 1978-2011年贵州省各产业生产值 GDP及人均GDP 单位(亿元)年份GDP一产业二产业三产业
17、人均GDP197846.6219.4218.868.317520001029.92271.20391.20367.52266220021180.02280.52474.74425.03325720031344.31294.53571.91477.87370120041591.90334.11714.66543.13431720051942.00359.18822.83759.991539420062338.98382.06967.54889.38630520072884.11446.381124.791312.94787820083561.56539.191370.031652.3498552
18、0093912.68550.271476.621885.791097120104602.16625.031800.062177.071311920115701.84726.222334.022641.6016413图2-2 1978-2011年贵州省各产业生产值及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情况 单位(亿元)在第一产业中,牧业发展较快,由表2.1知:牧业从1995年的102.54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221.72亿元,年均上升了7.3%,渔业、林业均有小幅上升,渔业、林业分别从1995年的2.86亿元、15.92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2.09亿元、25.11亿元。初步扭转了过分偏重种植业,尤其是粮食生产
19、的单一传统生产模式,初步实现了农业经济多种经营、综合协调发展,但调整变化不大,种植业尽管从1995年的65.00%变到2011年的59.60%,但在第一产业中比重仍然很大,农产品竞争力不强,农业经营化立体缺乏,竞争力和农业管理体制不适应,有待更进一步的优化。表2.1 贵州省1995、2011年林、牧渔、业生产值 单位(亿元)年份19952011林业15.9225.11牧业102.54221.72渔业2.8612.09 贵州省的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加快了工业化进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216.80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638.71亿元。其中轻工业增加值由71.10亿元
20、增加到545.78亿元,年均增长60.69%,重工业增加值由145.70亿元增加到1092.93亿元,年均增长59.10%,建筑业增加值364.29亿元。2011年主要工业行业中,非金属矿采选业为25.43亿、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为61.41亿元、食品制造业为13.99亿元、饮料制造业为238.88亿元,发展相当快,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冶金、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及建材为主的重工业体系和烟、酒、食品、制药为主的轻工业体系。但轻、重工业发展不均衡,精加工产品少,高附加值产品不多,传统工业占主导地位,科学技术水平低等。 在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的影响下,近几年来贵州第三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新兴产业不断涌现。
21、经过不断提高和发展,贵州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呈现明显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367.52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2641.60亿元,年均增长56.25%,其中旅游业发展较快。邮电业务总量由42.71增加到219.22亿元年均增长37.57%,旅游业总收入由62.01亿元增加到1429.48亿元,年均翻两倍,金融机构各款项存款余额由1106.64亿元增加到8742.79亿元。贵州第三产业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欠缺,技术和知识密集程度还较低,需要进一步的调整。2.2 各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现状 由于贵州省的地理环境、经济现状、政策等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从而导致一些地区三次产业结
22、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我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黔西南、遵义、贵阳、六盘水四个地区对它们的三次产业结构发展现状进行简单分析。 黔西南州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第一产业的收入比重和劳动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收入比重和劳动比重不断上升,近年来第三产业劳动比重上升较快,产业结构演变的总趋势和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上其他国家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基本一致。 由表2-3可看出:1978年三次产业的比例为65.80:12.50:21.70,到1995年变为42.39:27.46:30.15。第一产业比值逐年下降,1995比1978年平均每年下降3.34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1995年比1978年上升
23、了14.96个百分点。但第三产业发展不快,占比提高较少,1995年比1978年只提高了8.4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值仍表现为“一二三”的结构。 19952001年,三次产业发生质变的过程。这阶段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与第二、三产业的相互消长。第一产业的比值继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值迅速上升。仅用了5年时间,第二产业占比就由27.46%上升到34.00%,平均每年上升1.3个百分点。二第一产业从42.39降至34.00%,平均每年下降了1.6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从30.1%上升到32.00%,上升了1.85个百分点。表2-3 1978-2011年黔西南州各产业占生产值比重 单位(%)年份一产业二产业
24、三产业197865.8012.5021.70199542.3927.4630.15200134.0034.0032.00200231.506.0032.50200331.4535.6232.93200430.6034.2035.20200529.3336.2534.42201117.5038.4044.10图2-3 2000-2011黔西南州各产业产值及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情况 单位(亿元)2001年黔西南州产业结构仍然是“一二三”结构,三次产业GDP比重不大,基本呈现“三分天下”的格局 ,20002011年,三次产业不断优化。这阶段第一产业占比大幅下降,第二产业占比步上升,第三产业也大幅上升。第
25、一产业比由37.03%降至17.50%,降低了19.53百分点,第二产业由31.76%升至38.40%,增加了6.6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由31.21%上升至44.10%,增加了12.8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呈现“三二一”结构。由图2-3和2-4知:GDP由2000年60.8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375.32亿元,二三产业发展较快,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由22.54亿元增加到59.93亿元,第二产业由19.33增加到145.85亿元,第三产业由19.00亿元增加到169.54亿元;人均GDP由2069元增加到13386元。财政收入由6.91亿元增加到81.55亿元,全州全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72
26、6元增加到1700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64元增加到3900元。相对以前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农业基础薄弱,产业程度较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经济结构不合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适应市场能力不高,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等。图2-4 2000-2011年黔西南州人均GDP变化情况 单位(元)近十几年来,在第一产业中,渔业发展较快,从2000年的0.29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3.08亿元,年均上升87.46%;林业由1.92亿元增加到3.93,年均上升9.5%;牧业稳定增长,由13.55亿元增加到19.80亿元,年均上升4.19%,种植业由21.34增加至32.18,年均上升4.62%。林
27、、牧、渔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2011年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所占比重分别为53.70%、6.56%、33.04%、5.14%,种植业的比重还很大。黔西南州的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建筑业小幅上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35.16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40.11亿元,建筑业总产值由4.47亿元增加到19.57亿元。2011年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为5.2亿元,重工业增加值为134.9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5.92亿元。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近几年来黔西南州第三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新兴产业不断涌现。经过不断提高和发展,黔西南州第三产业内部结构逐趋合理。第三
28、产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19.00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69.54亿元,年均增长72.03%。其中,邮电业务总量由1.73增加到12.04亿元年均增长54.18%,旅游业总收入由 亿元增加到1429.48亿元,年均翻两倍,金融机构各款项存款余额由46.92亿元增加到471.69亿元。第三产业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欠缺,技术和知识密集程度还较低。表2-5 2000-2011遵义地区GDP(亿元)、人均GDP(元)及各产业生产值(亿元)年份GDP人均GDP一产业二产业三产业2000240.88337584.5387.5468.812001252.75338682.6691.6578.
29、442005388.59573384.34157.17147.082006466.81685182.23193.98190.602007568.10831291.68234.03237.892008700.4910223117.24285.42297.832009777.6411322122.97311.26343.4120111121.1618330151.26493.02476.88 图2-5 2000-2011年遵义地区各产业产值及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情况 单位(亿元)遵义地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5214元增加到2011年的1742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722元增加到5216元
30、,财政收入由24.14亿元增加到202.21亿元。由图2-5和2-6知:遵义地区人均GDP由3375元增加到18330元;GDP由2000年240.88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121.16亿元,二三产业发展较快,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由84.53亿元增加到151.26亿元,第二产业由87.54增加到493.02亿元,第三产业由68.81亿元增加到476.88亿元; 图2-6 2000-2011年遵义地区人均GDP变化情况 单位(元)在第一产业中,牧业发展较快,从1995年的102.54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221.72亿元,年均上升了7.3%,渔业、林业均有小幅上升,渔业、林业分别从1995年的2
31、.86亿元、15.92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2.09亿元、25.11亿元,初步扭转了过分偏重种植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单一传统生产模式,初步实现了农业经济多种经营、综合协调发展,但调整变化不大,种植业比重依然很大,从1995年的65.00%变到2011年的59.60%,在一产业中比重仍然很大。 遵义市的第二产业中轻工业、建筑业都发展较快,重工业稍缓慢些,共同推动了二产业的发展。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160.8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430.9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109.61亿元增加到421.80亿元。其中轻工业增加值由47.65亿元增加到287.36亿元,年均增长45.73%
32、,重工业增加值由61.96亿元增加到134.44亿元,年均增长10.63%,建筑业增加值由12.94亿元增加到62.04亿元,年均增长34.49%。2011年主要工业行业中,饮料酒为27.39万千升,中成药为8714吨,精制茶为9409 吨,汽车为12353辆,铁合金为47.74万吨,生铁为180279吨等,发展相当快,形成了以精制茶、酒、食品、制药为主的轻工业体系,以能源、化工、冶金、汽车为主的重工业体系。在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的影响下,近十几年来遵义第三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内部结构呈现明显变化,新兴产业不断涌现。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68.81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476.88亿元,
33、年均增长53.91%,批发、零售、餐饮业由25.62增加到348.30亿元,年均增长120.59%,邮电业务总量由6.17增加到32.38亿元,年均增长38.62%,金融机构各款项存款余额由166.78亿元增加到1403.00亿元,年均增长67.38%。2011年接待游2624.6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0.77亿元。遵义第三产业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新兴服务业的发展不够,技术和知识密集程度还不高。贵阳市产业的构造始于我国20世界60年代的”三线建设“,经过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两次飞跃发展,今天的贵阳已成为一个以资源开发见长的综合型城市,近十几年来贵阳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出现了显著变
34、化,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显著变化,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财政收入由2000年的55.98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401.31亿元,全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453元增加19420到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104元增7381元。表2-7 20002011年贵阳市各产业生产值(亿元)、GDP(亿元)及人均GDP(元)年份GDP人均GDP一产业二产业三产业2000264.81605324.11134.78105.922005525.621493434.85249.39241.382006602.881702537.93291.73273.282008811.052063847.21380.95
35、382.892009902.612283250.07402.24450.3020101121.822594157.10456.95607.7720111383.073171262.55586.84733.68图2-7 2000-2011年贵阳地区各产业产值及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情况 单位(亿元) 由图2-7和2-8可知人均GDP由2000年的6053元增加到2011年的31712元,GDP由264.81亿增加到1383.0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由24.11亿元增加到62.55亿元,第二产业由134.78增加为586.84亿元,第三产业由105.92亿元增加到733.6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
36、00年的9.1:50.9:40.0调整为2011年的4.5:42.4:53.1,其中一产业产值下降了14.50%,二产业产值年均上升42.7%,三产业产值年均上升了53.88%。由此可见,十年间贵阳第二产业的相对增长速度放慢,第三产业成为贵阳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图2-8 2000-2011年贵阳地区人均GDP变化情况 单位(元)对于第一产业,其内部各产业发展逐步趋于完善,但还不尽理想。全年完成造林面积由2000年的12711公顷降低为2011年的8671公顷,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31.29万千瓦,比2000年的50.45万千瓦增加80.84千瓦。2011年粮食产量40.24万吨;肉类总产量1
37、3.94万吨;牛奶产量3.78万吨。 贵阳的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加快了工业化进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241.9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365.23亿元,建筑业增加值由22.2亿元增加为131.94亿元。2011年主要工业行业中,主要产品产量磷矿石为1004.77万吨、化肥235.55万吨、移动电话机为200.46万部、水 泥956.56万吨、中成药 2.37万吨、彩色电视机77.87万台等。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417.47亿元,比上年增长23.1%。实现利税总额265.38亿元,实现利润67.78亿元,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226.01。在全球经济高速
38、发展的的环境下,近十几年来贵阳市第三产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新兴产业不断涌现,经过不断提高和发展,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得到极大的优化。其中旅游业发展相当快,接待旅游者由2000年的787.90万人次增加到2011年的5250.4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由47.69亿元增加到612.37亿元,邮电业务总量由2000年的15.13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55.16亿元,年均增长24.05%,金融机构人民币各款项存款余额由404.51亿元增加到3012.86亿元。 尽管贵阳市各产业结构不断完善,经济迅猛增长,但还存在许多不足。如第三产业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欠缺,技术和知识密集程度还较低;产业集聚度
39、不高,产业链较短且不成熟,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弱,研发能力低下,高科技人才缺乏,产品附加值少;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不强,劳动力和产业分配还存在许多弊端。六盘水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以煤、电力、建材、冶金为支柱产业的新兴工业城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快、效益好、结构逐步完善、协调性逐渐增强的良好势头,但从该市资源以及发展水平来看,经济结构够高度依赖煤炭资源,原材料工业,具有典型的资源型、初级化特征。其次,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支柱产业为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产业,高技术、技术密集型产业工业企业较少,产品技术档次低,深加工类型少,整体市场竞争力弱。 表2-9 197820
40、11六盘GDP(亿元)、人均GDP(元)及个产业生产值(亿元)年份GDP人均GDP一产业二产业三产业19784.011811.361.700.95199017.607295.486.740.85199552.5820318.7326.9516.90200087.61314313.2743.1931.152005207.93689218.70117.1272.12006253.518325197.00149.1684.652010500.641746230.25303.22167.172011613.392152231.60353.06197.10 图2-9 1978-2011年六盘水地区各产业
41、产值及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情况 单位(亿元) 从图2-9和2-10可知:1978年六盘水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为4.01亿元,2011年为613.39亿元,33年间,地区生产总值增加了约152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由1.36亿元增加到31.60亿元,第二产业由1.70增加到353.06亿元,而同期第三产业产值从0.95亿元增加到197.10亿元,净增加196.15倍;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5.15%、62.72%、32.13%;人均GDP由181元增加到21522元。财政收入由2000年的4.74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28.46亿元,全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453元增加到元,全市城镇居
42、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808元增加到16370.8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13元增加到4437.38元,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图2-10 1978-2011年六盘水地区人均GDP变化情况 单位(元) 农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农业机械总动力由2000年的69.10万千瓦增加到2011年的152.71万千瓦。2011年林业、牧业增加值分别为1.70亿元、11.99亿元,水产品产量1487.9吨,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18.25公顷,油料种植面积7038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89万公顷。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28.23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274.44亿元,年均增长72.2
43、9%;建筑业增加值由7.91亿元增加到31.53亿元,年均增长27.15%。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912.12亿元,其中轻工业总产值11.53亿元,重工业总产值900.60亿元。第三产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新兴产业不断涌现,经过不断提高和发展,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得到极大的优化。其中旅游业高速增长,全年接待国内旅游总人数444.29万人次,比2009年增长61.03%,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30.89亿元,比2009年增长191.14%。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由2000年的76.5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577.02亿元。消费品市场保持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8.58亿元增加到157.
44、61亿元,年均增长68.03%。3 对于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可借鉴建议 由上一章对贵州省及各地区各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适当的了解可知,贵州省各地区产业结构发展到现在,一直处于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中,使得贵州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使得人民的生活得以不断改善,各方面都取得卓越的成就。但贵州产业结构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调整,以下是对各地区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可借鉴建议。对黔西南地区,应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区域优势产业,形成趋于特色优势经济体系;坚持后发优势原则,即是在促进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既要努力从先进地区引进技术、发展模式及资金,又要注重学习其它地区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本地的实
45、际情况,创造性地利用所有有利条件加快自身发展;坚持推进产业集聚,发展产业集群的原则,有效利用产业集群这个区域产业成长的重要动力机制所具有的一切优势,不断推进区域乃至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主导,正确协调加快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以节约发展为先导,合理协调矿产资源高效开发与资源外延拓展开发的关系,加大提高矿产资源水平,在更高更广领域认识、节约资源;制定特色经济发展战略。 对于遵义地区,应加快推进工业和农业的产业相关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服务业,推进产业门类的多样化,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升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增加产业附加值,提高产品的整体素质,使产业内部均衡协调发展; 利用当地的优势条
46、件,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优势农业,形成区域特色优势经济体系,增强市场竞争力,要大力从先进地区引进的技术和发展模式及资金,同时要注重学习其它去的经验和教训,注重结合当地的优势条件,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对于贵阳地区,应加快调整区域内部产业分工,充分利用大企业集团的产业集聚能力,积极发展与之相匹配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和辅助企业;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让集群在相对自由的空间中逐步形成成熟的产业链关系,加强区域经济带的开发,尤其是制造工业、化学工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等得开发;贵阳市产业空间应立足于西南,努力构造一个大的区域经济分工协作体系,增加研发力度,鼓励自主创新;面对优势产业链条短,自
47、主创新能力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市场竞争力不强等现实,贵阳市应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云集、知识和人才资源密集优势,提高该市的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提高优势产业的技术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 引导产业同劳动力合理分配,据当前贵阳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政府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在继续鼓励劳动跨区域、跨产业有序转移的同时,结合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及中小企业就业需要,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加强与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的联系,大力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就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劳动力的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引导产业同劳动力合理配置。对于六盘水地区,应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发展立体种植、盆栽花卉、休闲观光等新型农业;积极发展草食畜牧,通过改良品种、规模化养殖,大力提高奶、肉产量;努力提升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产业化水平,构建农业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进一步提升产品商品化程度实现农产品的再次增值。 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导,围绕煤炭、煤炭衍生产品、冶金等几个优势产业门类延长产业链,发展配套关联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地方经济的积累,用此来推进”以工补农“和”以二产带三产“。加快推进农业和工业的产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PET改性及合金材料合作协议书
- 2024年腹部外科手术器械项目合作计划书
- 小学二年级描写公园的作文(10篇)
- 二年级小学生日记250字(20篇)
- Tetramisole-hydrochlorid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Unit 4 单元提分综合巩固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Tenacissoside-A-生命科学试剂-MCE
- TachypleginA-2-生命科学试剂-MCE
- Sulfo-CY5-5-hydrazide-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Unit4Publictransport单元素养评价含解析牛津译林版选修7
- GLP-1受体激动剂与DPP-4抑制剂幻灯
- 证券投资学习题(霍文文)附答案
- 地铁综合监控施工组织设计
- 日用陶瓷项目企划书(模板参考)
- 专利入池协议
- 古诗接龙100首
- 会计专业剖析报告 - 副本
- 天津民众体检中心——教你看懂体检报告ppt课件
- 谈石灰土施工质量问题及处理措施_工程管理
- HJ 535-2009 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代替GB 7479-87)
- 全国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规程-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羽毛球分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