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部编三上:17 古诗三首_第1页
【公开课教案】部编三上:17 古诗三首_第2页
【公开课教案】部编三上:17 古诗三首_第3页
【公开课教案】部编三上:17 古诗三首_第4页
【公开课教案】部编三上:17 古诗三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7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磨”,会写13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重点难点】重点: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难点: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生字卡片【课时安排】三个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浩瀚长江从古汹涌奔流至今,潋滟西湖仍然静静地守候杭州,洞庭山水还是那般秀美非凡。山水永恒,情感绵延。你听,遥远的古代又响起了诗人们那荡气回肠的吟唱板书课题,请同学们

2、打开课本,我们今天来学习古诗三首。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1.自由读古诗,标出生字,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2.检查生字情况。(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生字:断 楚 至 孤 帆 饮 初 镜 未 磨 遥 银 盘 (生带读 自由举手读 开火车读)(2)教师相机指导正音。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注意读音:读准翘舌音“楚”“至” ,前鼻音“断”“帆”。“磨”是个多音字,在诗中读“mó”,还有一个读音是“mò”。识字方法:换一换:“继”换掉“纟”,加上“斤”,就是“断”;“定”换掉“宀”,加上“林”,就是“楚”;“狐”把“犭”换成“子”,就是“孤”。形近字辨析:盘盆 未末 遥摇 银根

3、熟字加偏旁:“欠+饣”是“饮”,“刀+衤”是“初”,“竟+钅”是“镜”。 加一加:巾+凡=帆 减一减:“到刂 =至”形声字结构规律识记“镜”:“钅”表意,“竟”表音。3.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断、楚、孤、遥)“断”是左右结构的字,写的时候是左边注意先写里面的“米”,再写竖折。右边是个“斤”。 “楚”是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林”的两捺都变成了点。下面是横勾,不是秃宝盖。 “孤”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右边是个“瓜”,不是“爪”。 “帆”是左右结构的字,第五笔是横折弯钩。“初”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边是衣字旁,有两点。 “未”有两横,第二横长。 “遥”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先写里面的,后写“

4、辶”,“辶”是三笔写成,第二笔是横折折撇。 “银”是左右结构的字,第五笔是竖提,右边不要多写点。4.学生练习写字。三、学习望天门山。1.学生分小组读学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意。学生自主学习、组内交流。全班汇报。师相机指导。师简介李白: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现存近万首诗,他的诗以磅礴雄伟的气势、炽烈奔放的情感、丰富奇丽的想象、大胆惊人的夸张、清新自然的语言,创造出了瑰丽多彩的艺术形象,达到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效果,被称为“诗仙”。 出示: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

5、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开:劈开,断开。 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 出:突出,出现。 日边:天边。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2.理解关键词句,想象美景,体会感情。学生讨论:诗中哪些词句用得好?(1)课件出示一、二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学生朗读思考:从这两句中

6、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天门山怎么样?长江水怎么样?哪些字用得好?引导想象: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流经古代楚国的这一段叫楚江,终点在天门山,天门山以东是吴国,流经吴国的长江段,叫吴江。天门山高、俊秀、险,诗人写到天门山犹如被江水冲击而隔断似的。 学生观看水流撞击到山石上,激起回旋,形成汹涌的波涛的图片。“碧水东流至此回”,师一边读一边用动作演示。 指名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种情景。 从这两句我们可以体会出江水怎么样?(水势湍急、激荡回旋) 学生自由举手回答,师重点引导体会“中断”“开”“流”“回”,让学生想象天门山的山势奇险,长江水的汹涌澎湃。(2) 课件出示三、四句:两岸

7、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师重点引导理解“出”“来”,学生想象天门山东西两山的隔江对峙。引导学生作图感受诗人的观察角度,想象诗人的愉悦心情。3.指导感情朗读,背诵、默写。师:同学们,诗歌感动人心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写景如画,更在于借景抒情,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呢?(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请同学们带着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满腔的爱一起朗诵。生熟读背诵。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释题导入。1.师板书诗题,生读题质疑。2.师释题,介绍作者及相关资料。师:“初晴后雨”即先晴后雨。“饮湖上”就是“湖上饮”。连起来就是诗人在湖上饮酒,看到了西湖晴天和雨天的不同美景。二、学习古诗,想

8、象美景。1.指名读古诗。指导正音,读好多音字“抹”听范读,划分节奏。学生练习节奏朗读。出示: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2.生自学古诗,理解诗意。师简介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 苏轼特别喜欢西湖,他第一次来到杭州就觉得这里特别熟悉,几乎

9、成为了他的第二故乡,他在杭州两次做官,像爱自己的家一样治理杭州,西湖在当时也会遇到污染的问题,他在西湖兴修水利,建起了“苏堤”和“三潭映月”两道独特的景观。小组为单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讨论诗意,交流总结。汇报成果。出示: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方:正当,恰好。方好:正好,正显得美。空蒙:雾气迷蒙,景物若隐若现。亦:也。亦奇:也显得非常奇妙。3.想象美景,体会感情。 (1)读一、二句,思考:诗人是怎么描写西湖晴雨时的美景的? 学生圈画重点的词语,读一读,想象画面。 师重点指导“潋滟”“空蒙”。 潋滟”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波光粼粼,波光闪闪,波光闪动,湖水荡漾,浮光跃金,湖水耀金) 是什么让西湖

10、水面出现“潋滟”的景象?(是阳光和微风让西湖水面出现“潋滟”的景象。)这也让我们了解到当时的天气是怎样的?(晴天。) 面对这样美丽的西湖美景,请你用一个字来抒发自己心中的赞叹。(好、美、妙、奇)诗人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的?(方好。)正当诗人和朋友陶醉在这阳光明媚鲜艳中水光山色的西湖美景中时,忽然天气发生了变化,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说说发生了什么变化?(雨) “空蒙”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朦朦胧胧、云雾迷漫、隐隐约约、若隐若现)面对这样美丽的西湖美景,请你用一个字来抒发自己心中的赞叹。(奇)诗人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的?(亦奇。) 师:“好”“亦”写出了诗人无论对西湖晴时的水光潋滟,还是雨时的山色空蒙,

11、都非常喜欢。(2)读三、四句,思考:诗人将西湖比作了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喻?出示:欲把西湖比西子图片展示西湖与西子。师简说西子:西子指西施,是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四大美人。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传说西施在河边洗衣,鱼儿看到西施的美貌都忘记了游动,沉了下去。师引导抓住“总相宜”,体会二者的共通之处。师: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资质。4.感情朗读,练习背诵。苏轼在一天之中同时领略了西湖晴雨时不同的美,他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兴奋、高兴) 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心情把整首

12、诗有感情地读一读。 学生自由朗读,练习背诵。 三、拓展延伸。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简短的小故事。师:一天,苏轼和他的朋友一起来到西湖划船、吟诗、喝酒 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图片展示洞庭湖美景,生说感受。2.板书诗题,介绍作者及相关资料。师简介刘禹锡: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有刘梦得文集。 二、学习古诗,想象美景。1.指名读古诗。指导正音,认识多音字“磨”听范读,划分节奏。指导朗读。生展示读。出示: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13、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2.合作学古诗,理解诗意小组为单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讨论诗意,交流总结。汇报成果。出示:望:从远处看。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优美。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 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3.想象美景,体会感情。 (1)读一、二句,思考:诗人是怎么被湖光秋月吸引的的?这是怎样的湖水? 学生圈画重点的词语,读一读,想象画面。 师重点指导“和”,理解“

14、潭面无风镜未磨”。 师:清澈明净的湖水与秋夜皎洁的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让诗人沉醉在这独特的宁静温柔中。 师:第二句是比喻句,把“无风的湖面”比作“未磨的镜子”,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的安宁温柔。(2)读三、四句,交流:这两句读来有什么感受?生想象画面,理解“白银盘”“青螺”。师:“白银盘里一青螺”是将洞庭湖比作白银盘,君山比作青螺,写出了洞庭湖水的清澈,洞庭湖中君山的青翠。4.感情朗读,练习背诵。三、拓展延伸。 课下搜集一些描写祖国山河的诗句来读一读。四、课堂总结。这篇课文安排了3首古诗,都是写的优美景色,表达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这节课我们不但积累了写景的古诗,更感受了祖国河山的美丽和传

15、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板书设计】 17 古诗三首 天门山 中断 出望天门山 楚江水 开 回 山水相映,山河壮丽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 孤帆:日边来 水光、山色饮湖上初晴后雨 比西子 晴雨皆美,浓淡俱佳 湖光、秋月和望洞庭 潭面如镜静 和平宁静,山水相衬 湖如银盘、山似青螺美【教学反思】本课教学要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想象画面,体会景象的美丽和作者的热爱赞美之情。教学中,我对诗意的讲解主要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自身的体验为主,小组合作,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诗意,再汇报交流,引导抓住关键词句想象画面,学生画简图、看图片等,加深对诗意和画面的理解,从而准确把握作者感情。诗中描写的景色学生不一定都亲身体验过,缺乏亲身经历,对学生理解、想象画面造成一定局限,因此,我采用了图片、背景介绍的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