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梁的剪力和弯矩剪力图和弯矩图实用教案_第1页
材料力学梁的剪力和弯矩剪力图和弯矩图实用教案_第2页
材料力学梁的剪力和弯矩剪力图和弯矩图实用教案_第3页
材料力学梁的剪力和弯矩剪力图和弯矩图实用教案_第4页
材料力学梁的剪力和弯矩剪力图和弯矩图实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lFl2FlACDB试确定(qudng)截面C及截面D上的剪力和弯矩4.1CsFlACAFAMAFAMFFCsCMFlMCFl2FlCDBCsFCMFFCs02FlFlMCFlMCBFDDsFDMFFDs0DM第1页/共23页第一页,共24页。v向上的外力引起向上的外力引起(ynq)(ynq)正剪力,向下的外力引起正剪力,向下的外力引起(ynq)(ynq)负剪力;负剪力;截开后取左边截开后取左边(zu bian)(zu bian)为示力对象:为示力对象:v向上向上(xingshng)(xingshng)的外力引起正弯矩,向下的外力的外力引起正弯矩,向下的外力引起负弯矩;引起负弯矩;v顺顺时针时

2、针引起正弯矩,逆时针引起负弯矩。引起正弯矩,逆时针引起负弯矩。 q向上的外力引起负剪力,向下的外力引起正剪力;向上的外力引起负剪力,向下的外力引起正剪力;截开后取右边为示力对象截开后取右边为示力对象:q向上的外力引起正弯矩,向下的外力引起负弯矩;向上的外力引起正弯矩,向下的外力引起负弯矩;q顺时针引起负弯矩,逆时针引起正弯矩。顺时针引起负弯矩,逆时针引起正弯矩。第2页/共23页第二页,共24页。 求图示外伸梁中的求图示外伸梁中的A A、B B、C C、D D、E E、F F、G G各截面各截面(jimin)(jimin)上的内力。上的内力。Cm1m1m1m1m1m1m1m1kN3mkN 2mk

3、N 6AAFBFDEFBGmkN14.2第3页/共23页第三页,共24页。 求图示外伸求图示外伸(wi shn)(wi shn)梁中的梁中的1 11 1、2 22 2、3 33 3、4 44 4和和5 55 5各截面上的内各截面上的内力力m3m3m2kN61212AmkNq2343455CBmkN 6kNFA13kNFB54.3第4页/共23页第四页,共24页。 一长为一长为2m的均质木料,欲锯下的均质木料,欲锯下0.6m长的一段。为长的一段。为使在锯开处两端面的开裂最小,应使锯口处的弯矩为零,使在锯开处两端面的开裂最小,应使锯口处的弯矩为零,木料放在两只锯木架上,一只锯木架放置在木料的一端,

4、木料放在两只锯木架上,一只锯木架放置在木料的一端,试问另一只锯木架放置何处试问另一只锯木架放置何处(h ch)才能使木料锯口处才能使木料锯口处的弯矩为零。的弯矩为零。ACDBqma6 . 0 xml20DMxxqFA21222alqalFMAC0024 . 14 . 12122qxxqmx462. 0第5页/共23页第五页,共24页。剪力方程(fngchng)和弯矩方程(fngchng) 剪力图和弯矩图qlABFAFBxqxqlFS2222qxxqlM2ql2ql82ql第6页/共23页第六页,共24页。 图示悬臂梁AB,自由端受力F的作用,试作(sh zu)剪力图和弯矩图.lABFX FxF

5、SLx 0 FxxMLx 0FFLkNkNm第7页/共23页第七页,共24页。 图示外伸梁,试作(sh zu)剪力图和弯矩图.m4mkN 40mkN10kN20m1AB35kN25kNX1 kNxFS201101 x 1120 xxM101xX2 221025xxFS402 x210252222xxxM402x20152520202.525.31kNkNm第8页/共23页第八页,共24页。分布荷载(hzi)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 微分关系及其应用xmmnndxyx xFs)()(xdFxFSS)()(xdMxMdxmn)(xqmn)(xM 0sssdFFdxxqFqdxdFs 022dMMdxx

6、qdxFMSSFdxdM第9页/共23页第九页,共24页。qdxMdFdxdMqdxdFSs220dxdFsCFS剪力图是水平(shupng)直线.CdxdM弯矩图是斜直线(zhxin).0dxdMCM 弯矩图是水平(shupng)直线.qdxdFs剪力图是斜直线.弯矩图是二次抛物线. dxxqdFxxFFSSS2121 2112xxSSdxxqFF 2112xxSdxxFMM 若x1,x2两截面间无集中力作用,则x2截面上的FS1等于x1截面上的FS1加上两截面之间分布荷载图的面积. 若x1,x2两截面间无集中力偶作用,则x2截面上的M2等于x1截面上的M1加上两截面之间剪力图的面积.第10

7、页/共23页第十页,共24页。qcACDBAFabBFl+-AFBFx+aFAbFB第11页/共23页第十一页,共24页。aFaFaF5425. 2Fam4kN3mkN23kNkNmkNkNm第12页/共23页第十二页,共24页。突突 变变 规规 律律( (从左向右画从左向右画) )q1 1、集中力作用处,FSFS图突变,方 q 向、大小(dxio)(dxio)与力同;M M图斜率突q 变,突变成的尖角与集中力F F的q 箭头是同向。 q2 2、集中力偶作用处,M M图发生q 突变(tbin)(tbin),顺下逆上,大小与M Mq 同,FSFS图不发生变化。第13页/共23页第十三页,共24页

8、。作图示梁的内力图作图示梁的内力图(lt)kN3ACDBkNFB2EmkN5 . 4mkN 2kNFA10m1m2m2m156. 1x32344. 2722kNkNm第14页/共23页第十四页,共24页。4m2m1mkN 4mkN2kN6m14.51.55.55 . 87kNkNm第15页/共23页第十五页,共24页。用直接(zhji)法作图示梁的内力图kN160ACDBkN310EmkN40kN40kN130m1m2m4m2mkN 80Fm11303019040120160280340210130kNmkN第16页/共23页第十六页,共24页。aaqaABCD223qaM aADaqaBC2

9、23qaM FBFBFAMAFDqaFD41qaFFBA47247qaMAqa47qa47qa41qa41247qa245qa241qa2321qa241qa2321qa245qakNkNm第17页/共23页第十七页,共24页。叠加法作弯矩图lABqFlABFAlBqFqLFF+qLFL1/2qL21/2qL2+FL第18页/共23页第十八页,共24页。ACBFlm41F2l2lCABF2l2lACFlm41l+Fl41-Fl41+-Fl81Fl41第19页/共23页第十九页,共24页。kN6mkN2m2m2m2kN6ACDBmkN2m2m2m2+6-4+44-第20页/共23页第二十页,共2

10、4页。结构对称结构对称(duchn)(duchn),载荷反对称载荷反对称(duchn)(duchn),则则FSFS图对称图对称(duchn)(duchn),M M图反对称图反对称(duchn)(duchn)ABaqq2qa2qaa2qa2qa2qa2a2a82qa82qa第21页/共23页第二十一页,共24页。结构对称,载荷结构对称,载荷(zi h)(zi h)对称,则对称,则FSFS图反对称,图反对称,MM图对称图对称2F2F2F2F2Fa2FaABFaaaa2F2FFF第22页/共23页第二十二页,共24页。谢谢您的观看(gunkn)!第23页/共23页第二十三页,共24页。NoImage内容(nirng)总结A。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