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校对接农产品营销论文一、广东省“农校对接”的发展现状据广东省农业厅统计,截至2013年底,广东省依法在工商行政部门登记的农民合作社14863家,合作社成员总数38.88万,带动农户132.49万户,比2012年同期分别增长47.6%、31.6%和18.8%。而农民合作社的行业分布与当地农业的主导产业呈现高度的相关性,主要分布在种植业和养殖业,尤其是蔬菜、水果、家禽、水产等商品率高的行业。因此,合理有效的营销策略能最大限度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增加农民收入,从而使全省的农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近年来,广东省农业厅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农超对接”工作的全面铺开,为“农校对接”工作提
2、供了借鉴经验。政府搭建的“农校对接”平台,一头连着餐桌,一头连着农民增收,为高校师生提供了放心的“米袋子”、“菜篮子”,是广东有效解决小生产和大市场矛盾的有益探索。此举不但减少了高校农产品的采购成本,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又稳定了农产品的长期供销渠道,提高了农产品竞争力,而且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了高校受益、合作社发展、农民增收的多方共赢。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底,广东省实行产销对接的合作社2033家,销售农产品55.67亿元。其中,1777家合作社与5196家大型连锁超市、门店建立了产销对接关系,销售农产品总额52.77亿元;256家合作社向513家学校饭堂直供农产品,直供总值2.9
3、亿元。仅2011年上半年,全省就有178家合作社在城市开设576个直销网点,销售总金额3.03亿元。(一)广东省发展“农校对接”的优势1.有较为丰富的资源优势。广东省的土地面积相对其他省份较少,但由于其是山地、丘陵、平原及海洋构成多样的土地类型,又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其助力,为因地制宜和土地综合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加上土地的适宜性好,复种条件好,农作物的生长量和生产能力强,弥补了土地资源不足的缺点。同时,广东省处于低纬度地带,气温较高,雨水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进一步促进了农作物的营养积累。因此,广东省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农作物可达到一年三熟。丰富的生物资
4、源,优越的自然条件,给城郊农民专业合作社带来了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独特优势,而优质的农产品正是发展“农超对接”模式必不可少的前提。2.有较为明显的地缘优势。广东省作为南亚区域的交通枢纽,毗邻香港澳门,隔南海和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自古以来是重要的海上交通枢纽和主要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曾被誉为海上的“丝绸之路”。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使广东省更方便开展国际经济合作。良好的地缘优势也给农产品营销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也为国际市场的竞争带了机会和挑战。同时,交通便利也缩短了农产品与市场对接的时间,是推动“农校对接”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3.有庞大的人口优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排
5、在前五位的是广东、山东、河南、四川和江苏。也就是说,广东省已成为中国第一人口大省。同时,广东的综合经济实力已经连续多年位于全国前列,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储蓄存款、财政收入等重要经济指标也都居于国内前列,人均消费能力强。同时,广东省共有高校131所,其中普通高校38所,独立学院17所,高职院校76所。巨大的高校市场为“农校对接”提供了最优良的土壤,庞大的学生群体所带来的消费力为农产品市场开辟了巨大的盈利空间。4.具有优秀的品牌优势。截止2010年,广东省涉农商标的申请量达到年均近500件。其中全部29个广东驰名商标中,农产品商标有7个。品牌所蕴藏的力量是巨大的,销量的提高使广东省农
6、产品生产组织对品牌的关注度得到提高,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同时,在与广大高校对接过程中,众多的合作社努力发展自有特色农产品,积极抢占学生市场,这为农校对接的进一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二)广东省发展“农校对接”的劣势1.利益对接机制不完善。我国“农校对接”的工作仍处于发展阶段,对接关系并不完善。大多数高校与农户之间还仅仅是买卖关系,只涉及产品购销,但缺乏技术服务和价格协商保护政策。农户如果不能充分享受到高校销售环节的增值利润,将会影响到“农校对接”的稳定性。同时有的高校还存在招标引商时收取高额的通道费用,这将极大损害农民合作的积极性。2.营销人才不足。发展农产品新兴营销模式需要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网络交
7、流工具,能够掌握信息的搜集、处理、发布等基本知识,这对于我国绝大多数农民来说,很难达到适应农产品新兴营销的要求。他们文化水平比较低,没有接受过信息技术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所以更谈不上农产品网络营销。所以我国依靠目前农民的观念和技能水平来大规模发展农产品网络营销还面临很大困难。3.标准化程度不高。标准规格的农产品,须具有易配送和形成品牌认知的特点。但我国合作社起步晚,发展不成熟,导致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标准化方面的水平都不高。在目前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我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大部分都局限于生产环节,缺乏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环境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分级标准和包装标准等标准体系支撑,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标准
8、化生产。很多专业村镇都没有农产品的质量监测站,大部分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民合作组织及农产品的生产企业都还没有建立检测室,缺少质量管理制度,因此,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面临很大挑战。4.物流运作模式落后,组织化程度低。由于农业生产的分散化,普通老百姓的生产订单很少,无法建立稳定的供需关系,不利于农产品物流业的长期发展。而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单一性也导致了流通环节多,流通成本过高。另外农产品物流技术水平也制约了农产品的流通。大多数运输工具仍为普通的运输车,有冷藏设备的专用车辆还很少,无论是公路运输还是铁路运输也都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情况。另外,合作社基本都在郊区,其资金实力不是很雄厚,因此在储存及运输
9、方面还有一定的不足。(三)发展“农校对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广东作为地处南方的经济大省,在发展“农校对接”模式下的农产品营销问题上,既有先天的优势,也存在着明显的劣势,因此,要想有效地实现“农校对接”模式下的农产品营销,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共存的局面。1.政策支持为“农校对接”提供了机遇。2009年11月,教育部、农业部、商务部联合下发了关于高校食堂农产品采购开展“农校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根据这个通知精神,广东省农业厅充分关注、引导和鼓励广东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从2009年开始,广州市每年评选出若干组织形式规范、合作内容明确、利益分配合理、带动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发展势头良好的合作社作为
10、广州市合作社的品牌。这样,既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加了资金投入,建设了一批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同时也提高了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鼓励其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2.相关主体的蓬勃发展为“农校对接”提供了机遇。农校对接的两大主体是农户(合作社)和高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高校的规模迅速扩大,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大学生的食品安全质量意识随着国内外品牌的不断涌入和竞争而得以提高,这些都使高校向规模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为“农校对接”的广泛开展提供了充足的消费力和有保障的平台。另一方面,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也空前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和质量都在快速发展,组织化程度高的农民组织相比农户来说更容易与
11、高校达成合作协议,因为大组织能够提供更多的农产品,更好的价格和服务,这些都将使高校的合作意愿大幅提升。3.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对“农校对接”提出了挑战。我国居民的食物结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升级,一方面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增加,另一方面也对农产品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国内居民的食品消费观念的转变为绿色农产品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作物是把握机遇的方式之一。而高校中的食品在大学生的心目中优于其他途径购买的产品,因此进行“农校对接”合作,在高校销售农产品是更好的选择。4.仍然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对“农校对接”提出了挑战。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农产品就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的高
12、科技、高品质、低成本的同类产品竞争,农产品的价格也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在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过后,各国经济仍然处在艰难的恢复期。我国2012年的经济运行整体平稳,但投资、消费和出口增速都维持在低位甚至出现下滑。我国经济发展基本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经济发展缓慢也是由于以往不合理的增长结构面临困境。低迷的经济将不利于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大,影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5.其他农业大省的竞争对广东省“农校对接”提出了挑战。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国内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商品的流通也逐渐不受地域限制,低价优质的产品将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竞争力。我国其他的农业大省如产粮大省河南、山东等地的粮食销售在广东省内同
13、本地的产品销售形成竞争。南部其他经济发达省份拥有更好的技术手段和营销人才,也将对合作社农产品营销造成冲击。另外国际贸易也使得农产品面临着更多的竞争者,只有不断增加农产品的自身优势,才能更好应对众多的竞争者。6.立法滞后、缺乏法律援助对“农校对接”提出了挑战。首先对于合作社来说,为了在农校对接合作中提高自己的地位和实力,它们需要充足的运营资金。这便导致合作社在筹资上会实施资金互助的行为,但这一行为在我国缺少立法依据,因此不能够有效地开展。另外为了在与高校的谈判中处于优势地位,合作社之间也会联合起来,成立联合社来使自身在谈判中取得更大的利益。但联合社也是法律上的一个难题,目前无法取得工商部门的注册
14、登记,因此其行为有效性和合法性就不能得到保障。最后在“农校对接”中合作社和高校一旦发生纠纷,如何通过法律手段和相关的政策来解决问题也将是一个难题。二、“农校对接”模式下农产品目标市场分析著名的市场营销学者麦卡锡提出应当把消费者看作一个特定的群体,称之为目标市场。目标市场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分析目标市场有利于企业占领和开拓市场份额。(一)目标市场的基本选择与定位在“农校对接”的模式下,农产品营销的目标市场是广大高校内的学生。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高校学生对于农产品的需求可以带动当地农业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大量消费能带来不菲的经济效益,使农业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扩大生产。因此,为“农校对接”寻
15、找更合理、有效的营销模式,就必须重视高校学生的农产品消费需求,了解目标市场。2013年,笔者根据对广州市高校中“农校对接”模式的客观情况发放了一份调查问卷。问卷的调查对象为广州市高校的在校学生。问题涉及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包括学历、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个人月食品消费支出等;对“农校对接”的了解;以及对品牌农产品的消费意向等等。在163份有效问卷中,男女人数大致相当,全部受访者皆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受访者的家庭人均月收入主要集中在3000-5000元,人均食品消费支出80%集中在100-1000元,家庭收入高的相对在食品方面的消费支出也大,对于食品品质以及饭堂卫生环境的要求高。由此可见,客观分析和
16、研究目标市场,有助于了解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针对目标市场提出相应的营销策略,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二)农产品目标市场营销策略根据杰罗姆麦卡锡(e.jeromemccarthy)在基础营销一书中所总结的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四个基本营销策略,通过分析所发放的问卷调查数据,笔者认为,要发展“农校对接”模式,应该注重以下几个营销策略:1.产品策略。产品策略主要是指农户在市场竞争中发挥产品独特竞争优势,以期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更加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广州市各大农业专业合作社所生产的农产品差异性并不凸显,因此农产品走品牌化品质
17、化、专业化的道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营养价值、食物品牌、卫生环境以及口味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有着几乎相近的比重,也同样不可或缺。对农户而言,提高农产品的营养价值以及品牌知名度,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而对学校饭堂而言,良好的卫生环境以及不错的饭菜口味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由此可见,合作社可以通过高校饭堂宣传其生产的农产品的丰富营养价值,提升在消费者之中的知名度,甚至可借此打造品牌效应,建立自身的竞争优势。有14.8%的消费者一定会选择品牌产品,同时没有人选择一定不买品牌产品。虽然有大部分人在选择品牌产品时不置可否,但是可以看出人们更倾向于品牌产品。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与扩大自身的
18、品牌影响力,有机会争取到大部分不置可否的潜在客户,提高经济效益。2.价格策略。价格策略就是指商家制定不同的价格方案,以应对不同的市场需求。价格毫无疑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最为关心的要素之一,它承载了吸引消费者购买欲望的主要任务。因此,对消费者目标市场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采用不同的价格方案。并且发挥“农校对接”模式的优势,降低农产品价格,这样可以使农业专业合作社在与同类农产品供应商的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优势。费在5-10元之间,体现了多数学生的消费水平。他们的价格需求主导了合作社对农产品的价格定位。值得注意的是有20.8%的同学每餐支出在5元以下,同时也有12.3%的同学支出在20元以上,他
19、们的需求或高或低,合作社都应考虑设定合理的农产品搭配方案。比如:散卖的廉价菜式或是营养丰富、品种齐全的套餐等。这样才能在保证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在价格策略上,不能忽视品牌对于产品效益的影响。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有22.1%的受访者不接受品牌产品的较高价格。72.4%的受访者对品牌产品10%以下的价格提高采取接受的态度,毕竟,农产品属于生活必需品,同时过硬的品牌象征着较好的质量,一定的价格提高,消费者还是会考虑购买。只有5.5%的受访者表示,过大的价格浮动变化会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家庭收入高的受访者相对而言在食品方面的消费支出也大,这一部分受访者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更高,注重农产品的
20、品牌以及质量,愿意为更高质量的生活付出更高的代价。这为“农校对接”模式留下了一块很有发展潜力的市场。结合广州市高校的基本情况,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价格水平是大众普遍可以接受的,这使得开展“农校对接”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同类竞争对手中具有竞争优势。3.渠道策略。渠道策略是指企业通过培养长期稳定的经销商以及建立完备的销售网络,使企业不用再直接面对消费者,而是由产品的分销商来联系在营销活动中的企业与消费者。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掌控营销渠道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了营销主体效益的大小。通过上表可以看出54.6%的受访者偶尔会接受高校饭堂的推荐,这说明大部分的受访者对于购买何种食物的目的性并不强,同时29.4%的受访
21、者则经常接受高校饭堂对食物的推荐,也说明了合作社可以合理通过高校饭堂的推荐,让消费者从多渠道了解与认知合作社的农产品,增强购买欲望,提高其产品在消费者中的品牌影响力。4.促销策略。促销策略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很多的商家都开始利用一些活动(比如,大减价、买一送一等)来适当改变销售模式,以起到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的做法。这种手段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提高产品的销售量,而且合理地使用还可以打响产品的品牌知名度,起到一定的品牌效应。即使在高校的饭堂中,促销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大学生生性活泼,喜欢搞活动,高校饭堂可以开展一些限时折扣及打折促销活动,在学生们每天必去的饭堂开展一些对“农
22、校对接”以及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的宣传。甚至可以在周末进行大学美食节等活动,提供一些试吃的产品让顾客品尝。通过总结分析,有将近一半的同学对“农校对接”模式是具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的。但54%同学对此模式还是一无所知,说明“农校对接”还存在不小的空间去发展。通过对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营养价值的宣传,把食品健康的生活理念传播到大学生活中去,可以使“农校对接”这种发展模式的市场潜力被进一步激发。因此采取广告投入、面对不同的消费群体进行产品细分、保证产品的品质、改变营销策略等有效营销手段,对于农业专业合作社与高校的效益有着极大的帮助。三、“农校对接”模式下农产品营销效益分析“农校对接”模式相对于传统的
23、营销模式而言,有力地将农产品的各个供应链联系了起来,将自古以来我国的小农生产与飞速发展的大市场衔接起来,充分满足了不同对象、不同层次的需求,逐步实现了合作社、高校及消费者三方共赢,这是一种可能引起农村经济模式变革的营销方式。(一)合作社及农户效益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户作为农产品的生产者,他们最关注的问题不外乎“种什么”、“怎么卖”。想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发展农村的经济,归根到底就是要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难题。“农校对接”这种模式给农民专业合作社带来了经济发展的契机,也为农产品销售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1.按需生产,稳定市场。在当前市场开放的大环境下,农户们广泛选择种植需求量较大、市场价格较
24、高的农产品以求提高收入。但是,由于农户限于本身的文化层次不高、市场信息获取渠道较少等缺陷,农户对农产品市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市场进行的预测准确性不足,同时因为农户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在市场中盲目跟风,产量过剩的情况并不鲜见。农民合作社与高校对接之后,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通过对高校师生食品需求进行定期的调查,以实现对高校农产品市场的最新需求进行充分了解与分析,并严格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农产品生产。这样不仅减少了生产成本,而且可以减低市场风险对农户的冲击,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2.广开销路,增加收入。生产者和消费者应适应宽容价格波动。农产品价格波动具有合理性,是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
25、的表现形式,也是消费者和生产者福利的保障。“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永远是“难兄难弟”,构成了一个循环陷阱。因此,生产者、消费者应保持适度宽容的心态,理性面对。诚然,政策扶持、价格调节仍是必备手段,但是要在市场规律的条件下灵活运用。探索推进农业产业支持政策,农业产业从田头到餐桌,从农户到市民,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建立综合的扶持政策。借鉴国外经验,尽快建立我国农产品调控目录制度,探索创立农产品价格稳定基金以保证目录制度的运行,在总结目前个别地方蔬菜价格政策性保险制度,蔬菜最高限价的基础上,进行试点、总结、提高,然后予以实施与推广。3.建立品牌,提高竞争力。由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主要是以农户单一耕作
26、为主,这种规模极小的生产方式既不能保证农产品的产量也无法保证农产品的质量,我国的农业生产难以建立起一个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因此,大力发展“农校对接”模式,一方面可以保证农业合作社的农产品销售,使农业专业合作社更快发展壮大。另一方面,高校的农产品采购量使得生产力有限的农业合作社向产品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扩大的合作社规模和专业化的生产,可以搭建出品牌建设的平台。合作社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展龙头企业,并且以龙头企业拉动合作社,将龙头企业的品牌打入市场,带动其他小合作社的建设,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4.促进合作社与农户的合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
27、营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重要途径。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千家万户的农民实现了与市场的对接。因此,要继续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而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壮大龙头企业。政府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为龙头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加快对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和流通企业的技术改造,鼓励采用新技术和先进工艺,提高加工能力和产品档次。要加大对现有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的改组改造,把有市场、有效益的加工企业和流通企业,改造成为龙头企业。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广泛吸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社会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参与龙头企业建设。鼓励龙头企业到主产区建立生产基地,带动农民调整结构。合
28、作社走规模化生产的道路,不仅促进了农产品市场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而且能够使农户的生产行为产生一定的市场导向作用,让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革新。在“农校对接”的经营模式下,农业专业合作社可以积极联合各大高校及各大科研单位的种植技术专业员为农户及合作社提供农业生产技术专业培训,将程序化的种植管理流程合理引入到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生产建设中来,使合作社的产业结构做出合乎市场需求的调整。(二)高校效益分析1.降低成本,减少高校开支,减轻学生负担。在传统的农产品营销模式下,把农产品从生产地运送到消费者的餐桌上需要经历许多繁复的中间环节。首先,在收获季节时农产品采购商会直接到田间地头进行收购,然后这
29、批农产品就将被转手给各大市场的农产品批发商,这些批发商把收购到的农产品再进一步销售到全国各地的批发市场,最后高校到各大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农产品的采购工作。上述的每一个经销环节都会从中谋得经济利益,也就是说农产品的价格在一次次的转销中节节攀升,到最后农产品被高校所收购时的价格与当时被农户售出时的价格相比就会产生极大的差价。而“农校对接”这种经销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简单直接的生产者高校的运输供应链,把高校的农产品采购成本大大降低,同时在客观上也使农产品在流通中的营养损耗降低,缓解了运输中对鲜活农产品储存保鲜的压力,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高校减少了开支,学生的生活成本也降低了。2.提升食品监
30、管水平,保障食品安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安全问题始终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农校对接”模式中,高校中的广大学生对于农产品的需求是巨大的,“农校对接”模式对保障农产品的安全质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可以要求对口的农业专业合作社按照高校的需求生产无公害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因为“农校对接”模式下农产品物流运输环节得到很大的简化,这种改变有助于对农产品进行更加细致的跟踪调查,从生产源头上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方便对农产品的安全生产进行有效监管,保证安全可靠的农产品上市。流通环节的大幅减少更有助于建立农产品可追溯机制,当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可以快速发现问题所处的位置、环节,加快问题的解决速度,使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农产品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流行音乐器乐演奏(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速度与范围
- 公司年度总结与展望模板
- 市场营销成果报告模板
- 业务操作-房地产经纪人《业务操作》模拟试卷2
- 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预测试卷3
- 医生辞职报告怎么写
- 二零二五年度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安装合同6篇
-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参考答案
-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泸州市老窖天府中学高一(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人大提案格式范文
- 《那一刻我长大了》五年级语文下册作文12篇
- 南充化工码头管网施工方案(初稿)
- 2023年消防接警员岗位理论知识考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
- GB/T 30285-2013信息安全技术灾难恢复中心建设与运维管理规范
-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任务单
- 第一章 运营管理概论1
- 主体结构验收汇报材料T图文并茂
- 管理学原理(南大马工程)
- 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课件
- 施工现场装配式集装箱活动板房验收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