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 T 626-1999汽 车 玻 璃 升 降 器_第1页
QC T 626-1999汽 车 玻 璃 升 降 器_第2页
QC T 626-1999汽 车 玻 璃 升 降 器_第3页
QC T 626-1999汽 车 玻 璃 升 降 器_第4页
QC T 626-1999汽 车 玻 璃 升 降 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qct 6261999前言本标准是qct 290261991汽车用玻璃升降器试验方法和qct 290271991汽车用玻璃升降器技术条件的修订版。技术内容参考了国外先进标准和国内一些专业升降器生产厂家的意见,编写规则执行gbt 1.11993和gbt 1.31997的有关规定。新标准对qct 290261991和qct 290271991主要技术内容作了如下修改:耐久性要求改为2.o×104次;增加了耐腐蚀性要求;标准矩轮改为扭矩测量仪。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qct 290261991和qct 290271991。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2、。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汽车车身附件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侯少俊。本标准于1981年首次发布,1991年第一次修订,1999年11月第二次修订。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qct6261999代替 qc/t 2902691qc/t 2902791汽 车 玻 璃 升 降 器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玻璃升降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齿轮臂式玻璃升降器,其它型式的玻璃升降器亦可参照使用。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

3、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282819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t6251999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玻璃升降器(以下简称升降器)是指按一定的驱动方式将汽车车窗玻璃沿玻璃导向槽升起或下降,并能按要求停留在任意位置的装置。32玻璃导向槽(以下简称导向槽)是指车窗玻璃上下运动时对玻璃起导向作用的构件。33运动平行度是指车窗玻璃上平行于汽车座标系之基准平面的长度为100mm的线段,运动到某一位置时,线段二端点与运动前两对应端点之间的距离之差。34有效行程是指在升降器的极限行程内,上下两端各减去20mm后的部分。35模拟负荷是指模拟实车

4、升降器运动时的玻璃重力及玻璃与导向槽间的摩擦阻力之和的负荷。4技术要求41升降器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制造。42基本要求421升降器按图样规定安装后应运行平稳,无异常响声,无跳齿和卡滞等不良现象。422升降器弹簧圈间、制动鼓内及各摩擦部分均应涂以润滑脂。423升降器塑料零件不允许出现裂纹和影响使用的变形。43性能要求431手柄扭矩升降器最大静止手柄扭矩不应大于1.8n·m。432玻璃下降量升降器上升到任意位置时,撤消手柄扭矩后,玻璃底边中点的下降量不应大于3mm。433运动平行度升降器运动到任意位置时的运动平行度不应大于0.3mm100mm(单臂式

5、不应大于0.5mm100mm)。434操作强度升降器运动到任意位置时,固定玻璃托槽,在传动轴上施加14.7n·m的扭矩,各部位不应有破坏和永久变形,传动机构不应有脱齿现象。435静强度升降器运动到任意位置时,在升降器上施加400n的负荷,制动装置应可靠,各部位不应有破坏和永久变形。436耐久性升降器在经受往复升降2.o×104次(升降器上下运动一个周期为一次)耐久性试验后应符合和4.2.3。437耐腐蚀性升降器金属件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应符合qct625的有关规定,经耐腐蚀性试验后,升降器应符合4.2.1。438耐振性升降器承受二倍的实车玻璃重力的负荷,在振动频率为33.3h

6、z,加速度为29.4ms2的条件下,上下振动4h后,各连接部位不应脱落、松动,玻璃下降量不应大于5mm。5试验方法51基本要求检查升降器基本要求按4.2进行检查。52手柄扭矩试验521试验设备a)性能试验台性能试验台是一种模拟升降器实车安装状态的性能试验装置。其玻璃的重量与玻璃和导向槽间的摩擦阻力之和用模拟负荷代替,而用光滑导槽代替玻璃导向槽。也可用实车车门进行试验。b)模拟负荷模拟负荷是由模拟负荷基板和模拟负荷配重(以下简称配重)组成(见图1)。玻璃与导向槽间的摩擦阻力f按公式(1)计算,配重值p按公式(2)计算。f·l(1)式中:f玻璃与导向槽问的摩擦力,n;实车玻璃与导向槽间的

7、接触摩擦阻力系数,推荐值为每100mm的接触长度产生4n的摩擦力,n100mm;l实车玻璃与导向槽间摩擦部位的长度总和,mm。pgwf/9.8(2)式中:p配重值,kg;g实车玻璃质量(按产品说明书或图样规定),kg;w模拟负荷基板质量,kg;f玻璃与导向槽间的摩擦力,n。模拟负荷基板形状和尺寸以及配重的安装应符合图1的规定。模拟负荷基板厚4mm。c)扭矩测量仪准确度3。522试验程序a)对模拟负荷基板进行配重,使其达到按公式(2)计算出的配重值。将模拟负荷基板和升降器安装在性能试验台上,使模拟负菏基板的每一端面与光滑导槽槽底面保留3mm5mm的间隙。安装后升降器应上下运动自如,且上下运动10

8、次。b)在有效行程内的五个测量位置(见表1)上,用扭矩测量仪分别测量出每个测量位置的静止扭矩。c)取五个测量位置中扭矩最大值为手柄扭矩。表1 测量位置测量位置12345说明有效行程的最下点1测量位置与3测量位置距离的中点齿轮臂水平点(其它型式的升降器可取有效行程的中点)3测量位置与5测量位置距离的中点有效行程的最上点53 玻璃下降量试验531 试验设备a)性能试验台按中a)项;b)模拟负荷按5.2.1中b)项;c)高度尺或其它测量仪器刻度值为0.02mm;d)5kg砝码。532 试验程序a)按5.2.2中a)项进行安装后,在模拟负荷基板的底边中点挂5kg的砝码。b)用手柄从下至上分别将升降器摇

9、到表1规定的每个测量位置,然后快速释放手柄,以模拟负荷基板底边中点为基准点,用高度尺测量出模拟负荷基准点的下降量。c)取五个测量位置中下降量最大值为玻璃下降量。54 运动平行度试验541 试验设备a)性能试验台按5.2.1中a)项;b)模拟负荷按5.2.1中b)项;c)高度尺按5.3.1中c)项;d)测量平板。542 试验程序a)按5.2.2中a)项进行安装。b)通过模拟负荷基板的配重中心作一条水平线段,使线段两端点距配重中心均为150mm(见图l),两端点为测量点。c)将高度尺放在测量平板上,使测量平板保持不动,将模拟负荷的配重中心运动到表、所规定的五个不同测量位置,用高度尺分别测出两测量点

10、的高度值。d)按公式(3)计算各点运动平行度:tntnt1tntnt1(n=2、3、4、5)(3)pntntn/3式中:tn除第1测量位置外各测量位置左测点的高度测量值,mm;t1第1测量位置左测点的高度测量值,mm;tn除第1测量位置外各测量位置左测点的高度测量值与第:测量位置左测点的高度测量值之差值,mm;tn除第1测量位置外各测量位置右测点的高度测量值,rtlrn;t1第1测量位置右测点的高度测量值,mm;tn除第1测量位置外各测量位置右侧点的高度测量值与第、测量位置右测点的高度测量值之差值,mrn;pn·除第1测量位置外其它各测量位置的运动平行度值,mm100mm。e)取四个

11、测量位置中运动平行度最大值为升降器的运动平行度。55操作强度试验551试验设备a)性能试验台按中a)项;b)模拟负荷按5.2.1中b)项;c)扭矩测量仪按5.2.1中c)项。552试验程序a)按5.2.2中a)项进行安装;b)依次将升降器停留在表1规定的各测量位置;c)固定升降器的玻璃托槽;d)分别以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在传动轴上施加14.7n·m的扭矩。56静强度试验561试验设备a)性能试验台按5.2.1中a)项;b)模拟负荷按5.2.1中b)项;562试验程序a)按5.2.2中a)项进行安装;b)依次将升降器停留在表1规定的各测量位置,在玻璃托槽的中点向下施加400n的负荷。57

12、耐久性试验|571试验设备a)耐久试验台耐久试验台是一种能模拟升降器实车安装和工作状态,其驱动机构能使升降器以68次min的频率在有效行程内往复升降并能计数的试验装置。升降器在上下起动时不应有较大冲击,静止时换向,驱动机构应有过载保护装置,过载极限力矩为6n·m,金属导槽内粘有毛毡呢槽。也可以实车车门进行试验;b)模拟负荷基板;c)测力计准确度2。572试验程序a)将模拟负荷基板装于嵌有毛毡呢槽的导槽内,并使其每一端面与导槽毛毡底面保留3mm5mm间隙。用测力计向上拉模拟负荷基板,调整模拟负荷基板与两呢槽间的摩擦力直至f;b)将模拟负菏基板配重至实车玻璃的重量,并安装在升降器上,联接

13、驱动机构,安装后升降器应上下运动自如,且上下运动10次;c)调整升降器行程至有效行程;d)升降器每工作5000次应脱开驱动机构进行检查,直至2.o×104次。58耐腐蚀性试验升降器金属件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性按qc/t625中有关规定进行试验。59耐振性试验591试验设备a)振动试验台;b)模拟负荷基板;c)振动试验夹具振动试验夹具是一种具有模拟实车升降器安装状态,并能装于振动试验台上的专用试验夹具,金属导槽内粘有毛毡呢槽。592试验程序a)按5.7.2中a)项进行安装;b)将模拟负荷基板配重至2倍于实车玻璃的重量,并安装在升降器上,将升降器调整至表1规定的第3测量位置上;c)

14、将振动试验夹具安装到振动试验台上,在模拟负荷基板和导槽上作一直线;d)按4.3.8规定的振动试验条件进行耐振性试验;e)测量模拟负荷基板上直线与导向槽上直线间的距离。6检验规则61升降器经制造厂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62升降器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表2给出了各自的检验项目。表2 检验项目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章、条试验方法章、条出厂检验型式检验全检抽检第一组第二组1基本要求4.25.1-2手柄力矩5.2-3玻璃下降量5.3-4运动平行度5.4-5操作强度5.5-6静强度5.6-7耐久性5.7-8耐腐蚀性5.8-9耐振性5.9-注:""为检验项目,"-"

15、;为非检验项目。63出厂检验:出厂检验项目按表2,抽检项的抽样方法按6.7,合格质量水平(aql推荐值4.o6.5)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64在下列情况之一时,生产企业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定型时;b)产品设计、工艺、材料作较大修改时;c)产品停产一年再恢复生产时;d)成批或大量生产的产品,每二年不少于一次;e)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65 进行型式检验的升降器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同一批升降器中抽取,型式检验项目按表2,抽样方案按6.7,数量不应少于6套。一个检验批可由一个生产批构成,或由符合下述条件的几个生产批构成:a)这些生产批是在基本相同的材料、工艺、设备等条件下制造出来的;b)若干个生产批构成一个检验批的时间通常不超过一周,除非有关详细规范允许,但也不得超过一个月。66 型式检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除耐久性外,如确“一项不合格,允许抽取加倍数量的产品就不合格项进行复查,仍不合格时,则认为该批产品不合格;如有二项不合格时,不允许复查。67 抽样方案按gbt 2828规定的一般检查水平,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71 升降器应在显著位置注明:a)生产企业名称或商标;b)升降器规格、型号。72 每件升降器应用防潮材料包装,再装入包装箱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