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病害(bnghi)的概念 病害:药用植物在栽培过程中,受到有害生物的侵染或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yngxing),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从生理机能到组织结构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和破坏,以至在外部形态上呈现反常的病变现象,如枯萎、腐烂、斑点、霉粉、花叶等,统称病害。第1页/共38页第一页,共39页。1.1.1病害(bnghi)的原因 发病原因有两种: 1、生物因素:如真菌、细菌、病毒(bngd)等侵入植物体所引起的病害,有传染性,称为侵染性病害或寄生性病害。 2、非生物因素:如旱、涝、严寒、养分失调等影响或损坏生理机能而引起的病害,没有传染性,称为非侵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第2页/共38页第二
2、页,共39页。1.1.2侵染性病害(bnghi)种类 现在在农业生产中最常见的是侵染性病害根据病原生物不同,可分为下列几种:1真菌性病害 真菌性病害一般在高温多湿时易发病,病菌多在病残体、种子、土壤中过冬。病菌孢子借风、雨传播。在适合的温、湿度条件下孢子萌发,长出芽管侵入寄主植物内为害。可造成(zo chn)植物倒伏、死苗、斑点、黑果、萎蔫等病状,在病部带有明显的霉层、黑点、粉末等征象。 第3页/共38页第三页,共39页。侵染性病害(bnghi)的种类 2细菌性病害 侵害植物的细菌都是杆状菌,大多具有一至数根鞭毛,可通过自然孔口(气孔、皮孔、水孔等)和伤口侵入,借流水、雨水、昆虫等传播,在病残
3、体、种子、土壤中过冬,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病。细菌性病害症状表现为萎蔫(winin)、腐烂、穿孔等,发病后期遇潮湿天气,在病部溢出细菌粘液,是细菌病害的特征。 第4页/共38页第四页,共39页。侵染(qn rn)性病害种类 3病毒病 主要借助于带毒昆虫传染,有些病毒病可通过线虫传染。病毒在杂草、块茎、种子和昆虫等活体组织内越冬(yudng)。病毒病主要症状表现为花叶、黄化、卷叶、畸形、簇生、矮化、坏死、斑点等。第5页/共38页第五页,共39页。侵染性病害(bnghi)种类 4、线虫病 植物病原线虫,体积微小,多数肉眼不能看见。由线虫寄生可引起植物营养不良而生长(shngzhng)衰弱、矮缩,
4、甚至死亡。根结线虫造成寄主植物受害部位畸形膨大。胞囊线虫则造成根部须根丛生,地下部不能正常生长(shngzhng),地上部生长(shngzhng)停滞黄化,如地黄胞囊线虫病等。线虫以胞囊、卵或幼虫等在土壤或种苗中越冬,主要靠种苗、土壤、肥料等传播。第6页/共38页第六页,共39页。1.2虫害(chnghi)第7页/共38页第七页,共39页。了解(lioji)害虫的口器 各种昆虫由于食性和取食方式不同,口器也不相同,主要有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 1、咀嚼式口器害虫:如甲虫、蝗虫(hungchng)及蛾蝶类幼虫等,它们都取食固体食物,危害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造成机械性损伤,如缺刻、孔洞、
5、折断、钻蛀茎秆、切断根部等。 2、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椿蟓、叶蝉和螨类等,它们是以针状口器刺入植物组织吸食食料,使植物呈现萎缩、皱叶、卷叶、枯死斑、生长点脱落、虫瘿(受唾液刺激而形成)等。此外,还有虹吸式口器(如蛾蝶类)、纸吸式口器(如蝇类)、嚼吸式口器(如蜜蜂)。 因此了解害虫的口器,不仅可以从为害状况去识别害虫种类,也为药剂防治提供依据。 第8页/共38页第八页,共39页。二、防治法 农业防治法 生物防治法 物理机械(jxi)防治法 化学防治法第9页/共38页第九页,共39页。2.1 农业(nngy)防治法 农业(nngy)防治法是通过调整栽培技术等一系列措施以减少或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6、大多为预防性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合理轮作和间作 原因:无论对病虫害的防治或土壤肥力的充分利用都是十分重要的。 方法:轮作期限长短一般根据病原生物在土壤中存活的期限而定,如白术的根腐病和地黄枯萎病轮作期限均为3一5年。此外,合理选择轮作物也至关重要,一般同科属植物或同为某些严重病、虫寄主的植物不能选为下茬作物,间作物的选择原则应与轮作物的选择基本相同。第10页/共38页第十页,共39页。农业(nngy)防治法 (2)耕作深耕 它不仅能促进植物根系的发育(fy),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还能破坏蛰伏在土内休眠的害虫巢穴和病菌越冬的场所,直接消灭病原生物和害虫。进行耕翻晾晒数遍,以改善土壤物
7、理性状,减少土壤中致病菌数量,这已成为重要的防治措施之一。第11页/共38页第十一页,共39页。农业(nngy)防治法 (3)烧毁或深埋处理(chl) 除草、修剪及清园田间杂草及药用植物收获后,受病虫危害的残体和掉落在田间的枯枝落叶,往往是病虫隐蔽及越冬的场所,是翌年的病虫来源。因此,除草、清洁田园和修剪,将病虫残体和枯枝落叶烧毁或深埋处理(chl),可以大大减轻翌年病虫为害的程度。第12页/共38页第十二页,共39页。农业(nngy)防治法 (4)调节播种期 某些病虫害常和栽培药物的某个生长发育阶段物候期密切相关。如果设法使这一生长发育阶段错过病虫大量(dling)侵染为害的危险期,避开病虫
8、为害,也可达到防治目的。第13页/共38页第十三页,共39页。农业(nngy)防治法 (5)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能促进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增强其抵抗力和被病虫危害后的恢复能力。例如:白术施足有机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可减轻花叶病。但使用的厩肥或堆肥(dufi),一定要腐熟,否则肥中的残存病菌以及地下害虫蛴螬等虫卵未被杀灭,易使地下害虫和某些病害加重。第14页/共38页第十四页,共39页。农业(nngy)防治法 (6)选育和利用抗病、虫品种 药用植物的不同类型或品种往往对病、虫害抵抗能力有显著差异。如有刺型红花比无刺型红花能抗炭疽病和红花实蝇,白术矮秆型抗术籽虫等。因此(ync),如何利用这些抗病、
9、虫特性,进一步选育出较理想的抗病、虫害的优质高产品种,则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第15页/共38页第十五页,共39页。2.2 生物防治(shngwfngzh)法 生物防治是利用各种有益的生物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利用寄生性或捕食性昆虫 -以虫治虫: 寄生性昆虫,包括内寄生和外寄生两类,经过人工繁殖,将寄生性昆虫释放到田间,用以控制害虫虫口密度(md)。捕食性昆虫的种类主要有螳螂、蚜狮、步行虫等。这些昆虫多以捕食害虫为主,对抑制害虫虫口数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量进行繁殖并释放这些益虫可以防治害虫。第16页/共38页第十六页,共39页。生物防治(shngwfngzh)法
10、(2)微生物防治:利用真菌、细菌(xjn)、病毒寄生于害虫体内,使害虫生病死亡或抑制其为害植物。 (3)动物防治:利用益鸟、蛙类、鸡、鸭等消灭害虫。 (4)不孕昆虫的应用:通过辐射或化学物质处理,使害虫丧失生育能力,不能繁殖后代,从而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第17页/共38页第十七页,共39页。2.3 物理(wl)机械防治法 物理、机械防治法是应用各种物理因素和器械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如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进行灯光诱杀;根据有病虫害的种子重量比健康种子轻,可采用风选、水选(shu xun)淘汰有病虫的种子,使用温水浸种等。近年利用等离子体种子消毒法、气电联合处理法、辐射技术进行防治取得了一定进展。 第1
11、8页/共38页第十八页,共39页。物理(wl)、机械防治法 土壤病虫害的物理防治方法为土壤电消毒(xio d)法; 气传病害的物理防治方法采用的是具有空间电场生物效应的空间电场防病促生方法; 地上飞翔类害虫通常采用光诱、色诱、味诱的组合诱杀方法结合防虫网的设置来防控的。 第19页/共38页第十九页,共39页。2.4 化学(huxu)防治法 化学防治法是应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主要优点是作用(zuyng)快,效果好,使用方便,能在短期内消灭或控制大量发生的病虫害,不受地区季节性限制,是目前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其他防治方法尚不能完全代替。第20页/共38页第二十页,共39页。2.5 防治
12、(fngzh)方法总结 要掌握病虫发生规律,抓住防治有利时机,及时用药。还要注意农药合理混用,交替使用,安全使用,避免药害和人畜中毒。 由于近年(jn nin)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很大,大量农药投入到环境中,又因不合理的使用和滥用农药,人们越来越重视进行生物防治。第21页/共38页第二十一页,共39页。三、水稻(shudo)病虫害防治 稻褐飞虱 症状:成虫有长翅型和短翅型两种。 长翅型体长45毫米,黄褐色或黑褐色。短翅型成虫翅短,不达腹部末端,余均似长翅型。卵产于稻株组织中,卵帽外露。若虫有5个龄期(ln q),形似成虫。 第22页/共38页第二十二页,共39页。病原(bngyun):稻褐飞虱是一
13、种迁飞性害虫,在华北不能越冬。常年于7月上中旬迁入,可繁殖2代。长翅型成虫具趋光性,喜产卵于抽穗扬花期的稻株上。喜温暖高湿的气候条件,夏秋多雨、盛夏不热、晚秋暖和的情况均有利于发生。 第23页/共38页第二十三页,共39页。 防治方法: l农业措施 选用抗虫品种,加强肥水管理,做到基肥足、追肥早、适期搁田,使水稻生长健壮,以提高抗虫性。 2药剂防治 每6667平方米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30克,或10%叶蝉散可湿性粉剂250克,或50%混灭威乳油50毫升加水50千克(qink)喷雾。也可用80%敌敌畏乳油每6667平方米用150毫升拌细沙土20千克(qink)撒施。第24页/共38页第二十四
14、页,共39页。水稻(shudo)病虫害的防治 种子(zhng zi)期 1、恶苗病:二硫氰基甲烷、咪鲜胺、多菌灵、丙环唑。 2、稻瘟病:三环唑、稻瘟灵。 3、白叶枯病:叶枯唑、石灰水、乙蒜素。第25页/共38页第二十五页,共39页。恶苗病的图片(tpin) 稻恶苗病 又称白秆病,系水稻地上部的一种真菌病害。病原菌是子囊菌亚门的藤仓赤霉菌。无性态为半知菌亚门的串珠镰孢。从秧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病。病株徒长,瘦弱,黄化,通常(tngchng)比健株高3-10厘米,极易识别。病株基部节上常有倒生的气生根,并有粉红霉层。病菌发育适温25左右,种子带菌。选用无病种子或播种前用药剂浸种是防治的关键措施。 第
15、26页/共38页第二十六页,共39页。稻瘟病的图片(tpin) 稻瘟病是水稻上最重要的病害(bnghi)之一,分布广,危害大,常常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还使稻迷品质降低。 症状:稻瘟病在水稻全生育期中都可发病,按发生部位和表现的症状可以分为苗瘟、叶瘟、叶节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 第27页/共38页第二十七页,共39页。白叶枯病 白叶枯病是水稻中、后期的重要病害之一,发病轻重及对水稻影响的大小与发病早迟有关,抽穗前发病对产量影响较大。 症状(zhngzhung):白叶枯病主要在叶子上表现症状(zhngzhung),有叶缘型和凋萎型。第28页/共38页第二十八页,共39页。秧田(yngtin)期
16、 1、绵腐、立枯病:敌磺钠、恶霉灵、甲霜灵。 2、白叶枯、细条(x tiao)病:叶枯唑、络氨铜、叶枯唑、氯溴异氰尿酸、硫酸链霉素。 3、灰飞虱:吡虫啉、吡蚜酮、噻嗪酮、异丙威、啶虫脒。 4、稻蓟马: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 5、稻瘿蚊:丁硫克百威。 第29页/共38页第二十九页,共39页。白叶枯第30页/共38页第三十页,共39页。分蘖期 1、稻瘟病:三环唑、稻瘟灵、硫磺、咪酰胺-三环唑。 2、纹枯病:井冈霉素、三唑酮。 3、螟虫(mngchng):三唑磷、杀虫单、甲维盐。 4、稻纵卷叶螟:吡杀单、阿维毒。 5、稻飞虱:吡虫啉、噻嗪酮、异丙威 6、胡麻斑病:稻瘟灵、咪鲜胺。 第31页/共38页
17、第三十一页,共39页。稻飞虱第32页/共38页第三十二页,共39页。抽穗期 1、稻瘟病:三环唑、硫磺(lihung)、咪酰胺-三环唑、稻瘟灵、咪鲜胺。 2、纹枯病:井冈霉素、三唑酮、己唑醇、嘧菌酯、烯肟菌胺(爱可)。 3、螟虫:三唑磷、杀虫单、甲维盐、毒死蜱。 4、稻纵卷叶螟:吡杀单、阿维毒。 5、稻飞虱:吡虫啉、噻嗪酮、异丙威、啶虫脒。 6、稻曲病:井冈霉素、三唑酮、烯肟菌胺。 7、白叶枯、细条病:络氨铜、叶枯唑。 8、穗枯病:三环唑、三唑酮。 9、稻秆腐病:稻瘟灵、咪鲜胺。第33页/共38页第三十三页,共39页。稻秆腐病第34页/共38页第三十四页,共39页。稻秆腐病第35页/共38页第三十五页,共39页。稻曲病第36页/共38页第三十六页,共39页。第37页/共38页第三十七页,共39页。感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城市照明电气设备采购及运维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米面粮油仓储物流服务采购合同2篇
- 2025年度水泥产品销售渠道建设承包合同3篇
- 2025残疾人冰雪项目财务管理与审计合同3篇
- 2025年度木门销售合同书标准版4篇
- 二零二五版牛只运输途中疫病防控与应急处理合同4篇
- 2025年度美容美发行业技师技能认证合同3篇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民办学校教师心理健康辅导合同4篇
- 承包宅基地合同(2篇)
- 2025年度农产品电商平台佣金结算合同4篇
- 【京东仓库出库作业优化设计13000字(论文)】
- 保安春节安全生产培训
- 初一语文上册基础知识训练及答案(5篇)
- 初中班级成绩分析课件
- 劳务合同样本下载
- 血液透析水处理系统演示
- GB/T 27030-2006合格评定第三方符合性标志的通用要求
- GB/T 13663.2-2018给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
-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同步练习
- 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监测系统现场端建设技术规范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小小工程师》背背默默知识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