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点专练6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与地质作用_第1页
必考点专练6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与地质作用_第2页
必考点专练6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与地质作用_第3页
必考点专练6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与地质作用_第4页
必考点专练6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与地质作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必考点专练6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与地质作用(建议用时: 45 分钟 )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2013 ·天津文综, 67)读下图,完成 1 2 题。太平洋珊瑚礁 (岛 )分布示意图1据图中珊瑚礁 (岛 )分布状况判断,珊瑚适宜生长在()。A岛屿周围的浅海B有暖流经过的浅海C温暖清澈的浅海D有河水注入的浅海2上图中一些珊瑚岛海岸, 分布着珊瑚碎屑组成的沙滩。 这些沙滩形成于 ()。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D沉积作用解析第 1 题,依据图中珊瑚礁 (岛)分布的纬度位置可看出,珊瑚礁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温暖清澈的浅海环境,故选择C 项。第2 题,珊瑚礁碎屑组成的沙滩应是沉积作

2、用形成的。答案1.C2.D(2012 ·北京文综, 10)下图为 “温带某景区导游图 ”。读图,完成第 3 题。3在图示景区的主要自然景观中()。A峡谷由河流下切塑造而成B河流补给主要靠冰雪融水C瀑布的落差受径流量控制D湖泊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解析图中峡谷有河流流经,应是流水的侵蚀下切而形成。该地区河流主要是大气降水补给。瀑布的落差与河流径流量关系较小。湖泊位于河流中间位置,不是火山口积水而成。答案A(2012 ·四川文综, 1)右图是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该山山顶海拔3 099 米,属山地针叶林带。读图完成第 4 题。4形成图中构造地貌的地质作用是()。A断裂上升B

3、褶皱弯曲C冰川堆积D风力侵蚀解析图中有一大陡崖,应是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上升而形成的。答案A(2012 ·上海地理, 78)板块运动造就了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基本形态。据此完成第 56 题。5洋脊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地震使海底抬升B地震导致海底中间凹陷C海底扩张处岩浆涌出D海底扩张处沉积物大量堆积6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可能形成()。A岛弧和海沟B海岭和海沟C海岭和裂谷D岛弧和裂谷解析第 5 题,洋脊位于海底板块张裂处,是岩浆喷涌形成的。第6 题,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可能形成海岸山脉、岛弧、海沟等地貌。答案5.C6.A(2010 ·山东文综, 56)下图为某地地质

4、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 78 题。7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BCD8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A风蚀现象显著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解析第 7 题,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是:在海洋沉积环境下,形成石灰岩层;石灰岩层在地壳运动作用下,抬升形成陆地;地下石灰岩层遭受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地下暗河;随着地壳进一步抬升,地下暗河被抬升到地表形成溶洞;在流水溶蚀、 沉积作用下, 溶洞内部形成石钟乳、石笋等。故D 正确。第 8 题,喀斯特地貌发育的环境:浅层石灰岩层,湿热的气候条件。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降水丰富,流水的侵蚀作用较强,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5、;喀斯特地貌区,地形崎岖,岩层破碎,地表水贫乏。故正确选项为C。答案7.D8.C9(2010 ·广东文综, 7)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 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 (如下图示意 ),其成因是 ( )。A侵蚀 搬运作用B搬运 堆积作用C风化 侵蚀作用D沉积 固结成岩作用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中“ 三峡大坝下游附近 ”。测点在距大坝下游很近的地方, 由于大坝的建设, 水流落差变大, 大坝附近水流速度加快,侵蚀搬运能力增强,将原来河床沉积物中细小的颗粒侵蚀搬运到下游,较大颗粒留在原地, A 正确。答案A(二)双项选择题(2014 ·苏州质检 )读下图,完成1011

6、题。10关于图示信息的判断叙述,正确的是()。A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年均温大致呈正相关关系B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年均温相关关系不是很明显C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年降水量大致呈正相关关系D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年降水量大致呈负相关关系11图中、四地,年降水量和岩石风化深度大致相近的是()。ABCD解析据图分析,可知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年降水量大致呈正相关关系,与年均温关系不是很明显;图中、 、 、四地,年降水量和岩石风化深度大致相近的是 和 。答案10.BC11.AC(2014 ·南京三模 )读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回答第 12 13 题。12图中各岩层的形成,按由先到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C D13下

7、列说法正确的是()。A L1 时 a、 b 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岩层年代不同B L1 时 a、b 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地质作用的差异C地表由 L 1 演化为 L 2 过程中,经历了下降运动D地表由 L 1 演化为 L2 过程中,伴随着图中褶皱的产生解析图中各岩层的形成,按由先到后顺序排列为 ;L 1 时 a、b 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地质作用的差异,地表由 L1 演化为 L2 过程中,经历了下降运动。答案12.BD13.BC二、综合题14(2010 ·上海卷 )今年 4 月以来,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川附近火山多次大规模喷发,火山熔岩不仅融化了部分冰川,导致山洪暴发、道路桥梁被毁,腾空

8、而起的火山灰更使欧洲部分空域成为航空禁区。(13 分)(1)冰岛是欧洲西北部的一个岛国,处在_板块和 _板块之间;从板块移动方向看,冰岛位于板块的_边界 (填“生长”或“消亡”)。(3 分)(2)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强大的_作用,沿着薄弱地带喷涌出地表的现象。成因上,火山喷发所形成的岩石属于_。(2 分 )(3)火山喷发破坏地理环境, 影响经济活动。 然而,对人类也带来有利的方面。列举两点。 (8 分 )解析第 (1)题,由冰岛的经纬度位置结合“全球板块分布及板块运动示意图 ”可知,冰岛处在亚欧板块及美洲板块之间的生长边界。第(2)题,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岩浆受到强大的挤压作用,沿薄弱地

9、带喷出地表的现象,火山喷发形成岩浆岩。第 (3)题,火山喷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既有利也有弊。其有利的影响主要是带来肥沃的火山灰土壤;带来硫黄等有用矿物;利用火山景观发展旅游;有利于火山研究。答案 (1)亚欧 美洲 (次序可互换 ) 生长 (2)压力 (内力、地质 ) 岩浆岩 (火成岩 ) (3)带来肥沃的火山灰土壤; 带来硫黄等有用矿物; 利用火山景观发展旅游;有利于火山研究 (任答两点 )15(2014 ·通质检南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1 年 9 月 14 日,山东省政府印发关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未利用地开发利用的意见 ,拉开黄三角未利用地开发大幕,在黄三角

10、地区,除了已经摸底调查过的792 万亩未利用地,还有近1 500 万亩的浅海面积,每年新生土地近1.5 万亩。材料二材料三(1)结合材料一、二可知黄河三角洲每年新生1.5 万亩土地的外力作用是 _。(2)黄河泥沙输送量只需要1 000 多年的时间就可以将渤海填平,然而渤海却并未被填满,根据材料三解释原因。(3)材料三中 A 、 B 和 C 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什么?(4)渤海是我国重要的石油产区。当钻头位于下图中、层时,能分别探测到()。A天然气、水、石油B水、石油、天然气C石油、天然气、水D天然气、石油、水解析第 (1)题,黄河含沙量大,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流速缓慢 (入海口附近地

11、势低平,河道变宽 ),河流泥沙大量沉积。第 (2)题,渤海仍处在一面沉降,一面堆积之中,而且堆积和沉降的速率相差不多,大体上可以互相平衡。第(3)题,A 处岩层断裂且两侧有明显的错位, 地质构造是断层;B 处岩层向下弯曲,地质构造是向斜;C 处岩层向上弯曲,地质构造是背斜。第 (4)题,石油、天然气和水三者密度不一样。背斜构造中,从下至上分别是水、石油、天然气。答案(1)沉积作用。(2)渤海仍处在一面沉降,一面堆积之中,而且堆积和沉降的速率相差不多, 大体上可以互相平衡。(3)断层、向斜、背斜。(4)B16(2014 ·江苏名校联考 )读我国西北某地区地形图和地质剖面图,回答有关问题。(1)简述图示区域地形地势分布特征。(2)图中虚线区域的地貌类型为_,简述其形成原因。(3)图中甲城市位于 _(填一种地质构造 )中,简述甲城市附近地区地质作用的主要过程。解析第 (1)题,从地形类型和起伏状况说明地形地势分布状况。第(2)题,结合虚线区域所在位置判断该地为洪积扇;因地形骤降,流水携带的大量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