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视阈背景下湘西腊尔山区苗族古村落保护研究_第1页
人文视阈背景下湘西腊尔山区苗族古村落保护研究_第2页
人文视阈背景下湘西腊尔山区苗族古村落保护研究_第3页
人文视阈背景下湘西腊尔山区苗族古村落保护研究_第4页
人文视阈背景下湘西腊尔山区苗族古村落保护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人文视阈背景下湘西腊尔山区苗族古村落保护研究    欧兰春+刘明珠+卓妮妮摘 要民族古村落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存之所,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之根。湘西腊尔山区苗族古村落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风情和建筑空间环境,充满迷人的魅力。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湘西腊尔山区苗族古村落因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而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应及时对其进行保护与发展,研究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关键词湘西腊尔山 古村落 保护 介入“介入”理论即萨特的“介入说”,其核心意思就是:基于学科的交叉和相融,在直面问题的同时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进行问

2、题的解决。“我在说话时,正因为我计划改变某一情境,我才揭露这一情境;我向自己,也向他人为了改变这一情境而揭露它。我每多说一个词,我就更进一步介入世界,同时我也进一步从这个世界冒出来,因为我在超越它,趋向未来。”因此,借鉴萨特的介入观念来研究湘西腊尔山区苗族古村落保护,是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审视问题,也是一次新的尝试。介入更多的文化思维:保护文化文化是一个所指范围包罗万象的概念,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物质和精神上创造和获得的总和,确凿地说,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人文历史、地理、风俗民情、价值观念、艺术行为等方面林林总总都属于文化。反作用来说,文化无论对个人还是民族也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因为文化

3、是万千岁月沉淀下来的精华,能化为硕大无朋的精神力量对社会长期发生作用。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如何传承和保护以及创新文化,对湘西腊尔山区苗族古村落显得尤其重要。湘西自治州存有40多个民族古村落,湘西腊尔山区的苗族古村落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不仅拥有着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而且还具有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它承载着生活在村落里一方百姓农耕文明的根基,记录了在这村落里发生的传奇故事。几千年以来,苗族同胞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慢慢地形成了具有独特鲜明色彩的民族文化。交通的闭塞,环境的险峻,文化的神秘,导致湘西一直被视为世界之外的秘境,历史上把湘西称为“蛮地”、“三苗”、“鬼方”等,但是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

4、影响,给湘西独特的文化树起了一道天然的屏障,使它不被外界所侵蚀和剥离,得以完好地延续至今。湘西有土家族和苗族两大少数民族。一直以来,苗族与其它文化之间一直存在在冲突与融合的矛盾之中,压迫统治与反抗斗争也始终相互交织。在历史上,苗族居住区与其它民族,尤其是汉族居住区往往相互隔离,相对独立。秦汉以来,统治者对苗民采取“附则受而不逆,叛则弃而不追”的羁縻政策,但元明时期,统治者日益加深了对苗族地区的打压,导致反抗起义不断。万历年间,统治者对湘西苗族实行了封锁政策,并且开始修筑“边墙”,“边墙”全长190公里,北起湘西古丈县喜鹊营,南至贵州铜仁黄会营。建碉设卡数十处,并以“边墙”为界,将墙外不服从管治

5、的苗族人民称为“生苗”,墙内接受教化的苗族人民则成为“熟苗”。至清朝初期,湘西腊尔山區的苗民仍处于“无君长,不相统属”的“生界”,之后清朝出兵征讨“生界”,从而就有了历史上的“乾嘉苗民起义”。镇压起义后,统治者下令开始在明代所修葺的基础上加固扩建,并广设讯堡、碉堡、屯卡、哨台、炮台、关门、关厢等,以“苗不出境、汉不入峒”的民族隔离政策来孤立和征服苗族。正是因为历代政府对苗族的孤立和抵抗,也正是因为“边墙”的形成,使得散落在“生界”腊尔山区的苗族人民承载着苗族丰富灿烂的文化。他们用自己的语言通过口口相传的民谣代代传诵,完整地保存了自己的民族精神和文化。湘西腊尔山苗族古村落就是一段历史的存在,随着

6、时代的不断变迁,腊尔山区苗族古村落格局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变化的过程中腊尔山区苗族古村落遵循着自己独特的轨迹,在时代变迁中屹立不倒。由此可见保持村落原有风貌和格局的延续性对于村落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一个村落不作整体的保护,就难以反映它们的历史、艺术和价值,也看不出它们所反映的不断变化的中国社会的生活全貌。关于保护湘西腊尔山区苗族古村落原风貌和格局的延续性的倡议主要有以下几点:(1)以规划促保护。通过城市规划控制给予古村落保护。可主要对腊尔山区苗族人民进行规划控制,禁止大拆大建,只能原样修缮,对确实因安全问题需要改建的,要求原址建新如旧,保持整体风貌不变。另外还可以通过旅游发展规划予以保护。

7、在编制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旅游发展修建性详细规划时,突出对古村的保护,以“合理保护、合理开发、科学利用”为原则,把腊尔山区苗族古村落纳入旅游规划。(2)以项目促保护。一方面积极申报文物保护单位,做实整体保护的法理依据,争取上级资金。另一方面通过旅游开发、国家和省市有关示范点创建等方式,争取上级资金解决保护经费。(3)以开发促保护。一是编制总体规划,严禁破坏古村旅游资源、植被景观等行为。二是挂牌保护古树古木。三是成立腊尔山区苗族古村落管委会,由村落领导自主管理,并制定村规民约,自觉自主加强对古村的保护。介入更多的人文关怀:保障措施中共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要注重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人文关怀和心理疏

8、导,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的关爱,拉近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距离。人文关怀的核心是肯定人和尊重人,具体上是尊重人的个性差异和主题地位,激发个人主观能动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人文关怀的概念介入到腊尔山区苗族古村落中来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如何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更多地关心人民百姓,促进古村落和谐建设是一个当务之急的研究问题。生活在腊尔山区的苗族人民长期与外界隔绝,地域位置闭塞,因此经济发展也十分滞后。但也正是因为生活在这样相对封闭的环境下,使得生活在腊尔山区古村落的人民生活质量和思想上都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在古村落保护改造中难免对居民造成影响,要将负面影响降到最小化,怎么使长期生活在腊尔山

9、区的苗族人民予以接纳,都是应该被合理化解决的问题。人文关怀于交通闭塞的腊尔山区的村落无疑是多了一份温暖。 对于生活质量上的改造,应秉承民族古村落保护精髓和关键在于完善古村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现如今我国很多古村落的保护工作还未完善,将原来很多富有乡村韵味及历史价值的元素在无形中抹杀,兴建了大量现代的建筑,使大部分古村落千篇一律,没有了自己的特色和历史底蕴。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村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苗族人民生产生活改善,传统文化保持活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古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应该以保护古村的整体风貌为前提,改善居住环境。古村内的石子巷道是古村建筑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进行保护。切不可全部铺上水泥或

10、大理石,对部分破烂,凹凸不平的古巷道可进行平整,固定石块,清理杂草碎石,完善路灯等照明设施。對排水系统的整治应维持原状,不进行上盖密封,以清理淤泥杂物、疏通渠道为主,以保留巷道特色。对供电线、网络线、电视信号线等应尽量埋底铺设,避免乱拉乱扯。湘西腊尔山区苗族古村落现如今还是处于落后状态。针对这一现象,应介入更多的人文关怀,促进整个腊尔山区的发展与进步。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雷艳在提交的古村落保护要让村民享受现代化发展成果建议中指出,古村落保护可以用互联网思维与精准扶贫模式,让村民享受到发展成果。所谓古村落的“绝对保护”,其实就是指为了保护而保护,只注重简单保存作为实体的古村落形态,而对其背

11、后所蕴藏的历史文化,缺乏应有的挖掘和激活。可以想见,这种保护一是只见投入,不见“产出”,成本高,难以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二是古村落处于封闭状态,缺乏人气,往往更容易凋敝。长此以往,不但保护效果难以保障,也背离了保护的初衷。在报告中提到了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和肇兴侗寨等成功保护案例,由此可见,越是形成旅游规模发展的地方,其建筑和文化保存相对越完整。当古村落不再是静止的物品,而是能够被积极利用起来,比如将其打造成旅游资源,使其处于“活”的状态,在保护上自然能够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一来发展旅游业有了经济效益,就等于为持续保护引来了源头活水。二来通过适当的开发,地方村民能够从古村落的保护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12、也就能够充分调动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应重视挖掘古村落与现代生活的历史性关联,如民间节日习俗、地域文化的塑造、民间手工艺与方言的传承等。另外在古村落保护过程中,可将其与扶贫结合起来。当村民在传统古村落的生产生活环境下,能够享受美好的生活。当古村落不再是落后的象征,而成为生活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形式,让保护自觉融入生活之中,古村落自然不愁无法延续。介入更多的美育思维:精神文明近几年以来,苗族古村落在物质上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完善。然而美育思维严重滞后,居民精神需求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尤其是生活在村寨里面的孩子在知识的获得方式上少之又少。因此,要在古村落保护发展中持续介入更多的美育思维,刻不容缓。

13、由于环境的限制,在湘西腊尔山区苗族古村落大多数是老人在家务农、孩子在家念书。在湖南日报发表的腊尔山区的星星文章中提到,湘西腊尔山区是湖南省少数民族高寒贫困山区,因此教育教学条件极差,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学校的基础设备差、师资力量薄弱以及在校学习的学生数量少。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应完善各项公益事业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例如:修缮教室设施,增加基础公共设施,让村寨里面的孩子能与大山外面的孩子一样快乐学习,并且开展贫困生补助活动,降低学生的辍学率。另外,应增加在腊尔山区古村落教书老师的数量,最大程度地满足古村落孩子的求知欲。增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来引导腊尔山区村寨里的孩子知荣知耻、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以及

14、提高文化认识水平,通过文艺的形式渗透文化教育。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和喜闻乐见的文化来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如政策宣讲、送戏下乡、播放电影、文艺汇演与出黑板报等等。用身边事,口头话来更加形象生动地方便村寨孩子们理解。加强宣传正能量,最简单的可通过表扬身边好人好事,树立身边的模范楷模,评选“孝心代表”“爱心代表”发扬中国传统美德,一方面树立正能量,另一方面宣传正能量。此外,在旅游文化的发展下,可通过孩子们经过专业的培训之后自主当景点讲解员,向外来旅游者介绍苗族古村落的历史文化等。即可培养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可培养孩子们的对家乡的归属感与自豪感。在达到自身精神文明建设良好的目的之余,同时也拉动古村落旅游业发展。湘西腊尔山区苗族古村落体现着湘西文化的瑰丽与多姿,保护工作一直都未曾懈怠。但关于其保护与传承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个村庄的事情,必须是整个社会各尽其能、各司其职、共同参与才能尽可能做到完善。注释:秦朝建立郡县制起到宋、元交替时期前,中央王朝笼络少数民族使之不生异心而实行的一种地方统治政策。苗民起义,又称古州苗民起义,清史称为古州苗乱、贵州苗乱、苗民叛乱,是满清统治时期的大规模的苗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