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45数学教案(精编版)_第1页
认识45数学教案(精编版)_第2页
认识45数学教案(精编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认识 45 数学教案【篇一:数学教案1、4、5 单元】总备:一、课标的总体要求及本学段的具体要求:总体目标: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本学段具体要求: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简单的分数和常

2、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2、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3、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数学思考: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4、在解决问题过程中

3、,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解决问题: 1、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情感与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想过程的合理性。 5、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

4、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二、教学工作计划:. 1、指导思想本册教材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遵循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本册教材体现了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教材同时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2、本册教材的知识体系数与代数:数的认识与计算: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的思想认识:数学广角(排列、组合)关系与模式: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空间与图形:量与计量:测量(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图形的认识:四边形统计与概率:可能性实践活动:填一填、说一说、掷一

5、掷 3、本册教材要求(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两、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 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 千米=1000 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

6、 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 吨=1000 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 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成数,形成发现生活中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口算分阶段要求:有余数除法单元结束时平均错误率:6%以内,速度: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 8 道。期末平均错误率:4%以内,速度: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 10 道。 4、本册重难点重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难点:各单元知识点观念的建立、明确计算中的算理 5、实施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1)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 算理 ”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2)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千米、吨、秒这些概念的意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

8、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现实的活动进行感受,获得体验。其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获得有关量与计量知识应用的感性经验。(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4)数学教学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6、学生实际情况分析 5 班共有学生27 名。从整体看学生脑子比较活,教的知识理解得快。上课听讲比较认真、比较活跃。计算能力提高很快。问题:个别学生。采取措施: 1、每天进行计算练习。 2、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不抄错题。 3、进行大量变式练习,使他们多见又练。 4、教给学生多种检查方法。 5、抓个别生:李硕 6 班共有 28 名学生,男生14

9、 人,女生 14 人。本班学生活泼好动,不够踏实,上课发言不够积极。虽然愿意接受新知识,但有一部分学生接受新知识速度慢,脑子不够灵活。.采取措施: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上课认真听讲;握笔、看书姿势;训练他们认真读题,不抄错题。 2、集中时间进行大量练习,如:计算(口算、笔算)每天必练。 3、进行大量变式练习,使他们多见又练。 4、教给学生多种检查方法。 5、抓个别生:胡帅、x 欣怡、林凡恩、孟东、李煜颖 7、教学进度一、测量( 7 课时)千米的认识 4 课时左右吨的认识 3 课时左右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 课时)加法3 课时左右减法3 课时左右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 课时左右整理

10、和复习 1 课时三、四边形( 6 课时)四、有余数除法(5 课时)五、时、分、秒(3 课时)填一填、说一说 1 课时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 课时)口算乘法 3 课时左右.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5 课时左右中间、末尾有0 的乘法 4 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 1 课时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 课时)八、可能性( 4 课时)九、数学广角( 3 课时)掷一掷 1 课时十、总复习( 4 课时)第一周 9 月 1 日第二周 9 月 4 日9 月 8 日 千米的认识4 吨的认识 1第三周 9 月 11 日9 月 15 日吨的认识 2 加法 3第四周 9 月 18 日9 月 22 日减法 3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第五

11、周 9 月 25 日9 月 29 日整理和复习1 四边形 4第六周 10 月 2 日10 月 6 日 (十一放假)第七周 10 月 7 日10 月 13 日 四边形 2 有余数的除法3第八周 10 月 16 日10 月 20 日 有余数的除法2 时、分、秒 3第九周 10 月 23 日10 月 27 日 填一填、说一说1 口算乘法 3第十周 10 月 30 日11 月 3 日期中复习统练第十一周 11 月 6 日11 月 10 日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第十二周 11 月 13 日11 月 17 日 中间、末尾有0 的乘法 4 整理和复习 1 第十三周 11 月 20 日11 月 24 日 分数

12、的初步认识5第十四周 11 月 27 日12 月 1 日 可能性 4.第十五周 12 月 4 日12 月 8 日数学广角 3 掷一掷 1第十六周 12 月 11 日12 月 15 日 期末复习第十七周 12 月 18 日12 月 22 日 期末复习第十八周 12 月 25 日12 月 29 日 期末复习第十九周 12 月 30 日1 月 4 日 期末总复习第二十周 1 月 7 日1 月 11 日 期末考试第一单元测量单元总备 1、教学内容:测量认识长度单位毫米,知道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认识长度单位分米,知道分米与米和厘米间的关系测量 千米的认识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与米间的关系吨的认识认识质量

13、单位吨知道吨与千克间的关系 2、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 1 毫米、 1 分米和 1 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3、教学重点:(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和毫米,建立1 千米、 1 分米、 1 毫米的长度观念。(2)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 吨的质量观念。(3)单位之间的进率和化聚的推算方

14、法。(4)学生估测意识的培养。 4、教学难点:(1)1 千米长度观念的建立。(2)1 吨质量观念的建立。 5、资料准备:课件、尺 6、课时总数及课时分配: 7 课时【篇二:数学探索:认识4 和 5 5】数学活动:认识4 和 5活动目标: 1.能从数卡象形实物图中感知,认识数字4 和 5 的字型 2.愿意在生活中寻找数字,萌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活动准备:.材料准备:教具:教学挂图327,数字点卡(数量为4 和 5 的象形数卡、数字卡 3、4、5),有数字的实物(手机,电视遥控器,计算器,钟面等)。学具:幼儿用书p14 、15,数字点卡( 4 和 5 的象形数卡、数字卡3、4、5)。经验准备: 1

15、.认识数字 1、2、3。 2.会玩拍手歌的游戏。活动过程:一、热身游戏:拍手歌教师:请你找个朋友两人玩拍手歌的游戏,边说边做相应的动作,我说你们停止你们就停止游戏。二、问题解决 1.找数字。出示数字卡,教师:你在儿歌中听到哪些数字?请你把它找出来。 2.认识 4 和 5 的字形。出示数字卡,教师:请你说说4 像什么?找一找哪x 图最像 4.在说说 5 像什么?找一找那x 图最像 5。 3.听信号举卡片。教师:数字 4 在哪里?幼儿:(举起数字4)数字 4 在这里。教师:(举起海马图)这x 图像什么?.幼儿(举起数字5)这 x 图像数字 5。 4.出示实物请幼儿找数字4 和 5,熟悉字形教师:这

16、里有些什么 ?请你找一找数字4 或 5 在哪里。三、操作与拓展 1.出示挂图,介绍操作内容与方法。教师:图上有什么?它们像哪一个数字呢?请你在方框里贴上正确的数字。还有一些玩具也不知道有多少,请你帮麦思选数字贴画贴在方框里,告诉大家这个玩具有多少。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与指导。 3.师幼一起检查操作结果。教师展示一 x 正确的操作单,请幼儿自己操作检查操作结果是否和教师展示一样。【篇三: 15 的认识教案】 15 的认识教案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章p1416 15 的认识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与操作,学生学会用数字15 来表示数量为 15 的物体,知道15 的数

17、序,能认读写15 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发言,进一步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 15 的认识。四、教学难点: 15 的书写。.五、教学流程:(一)情境激趣,引入新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我们一起去老奶奶家看看她家后院都有哪些小动物吧。(出示课本主题图)师:通过图片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整体感知图片内容。)(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15 的了解。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画,说说都有些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有多少? 师:把你观察的物体及其数量与同桌交流一下,比一比谁观察得更仔细。(数量多的

18、物体引导学生一起数。) 2、15 的认识。师:全班一起告诉我,物体的个数是1 的有什么?师:像这样一条狗,我们就用数字“1”来表示。(多媒体展示)师:我们找出了个数可用数字1 来表示的物体,那么物体的个数是2 的我们可用数字几来表示呀?生:2.(35 的认识过程仿照1、2 的教学过程)师:同学们,动动你聪明的大脑想一想,1、2、3、4、5 分别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呀?(通过学生的回答,生成知识,交流后整理概括出 15 各数的形状特征。)参考儿歌: 1 像小棒单个摆, 2 像小鸭水中游, 3 像耳朵听声音, 4像小旗迎风飘, 5 像秤钩挂东西。 3、15 各数的基数含义。.师:(指着 1 问)这个数是几?表示什么?(1 个)师:请你拿出你的小棒表示这个数的多少,并将小棒摆在“1”的下面,可以摆出你喜欢的形状。(学生摆,教师巡视查看。)师:再分别用2、3、4、5 跟小棒摆在2、3、4、5 的下面。并与同桌交流你各用了多少根小棒。师:想一想,生活中还有那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 各数来表示? 4、15 的数序。师利用多媒体在计数器上拨1 颗珠子,问: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来表示?生:1,。(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师:那再拨动一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