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方案_第1页
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方案_第2页
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方案_第3页
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方案_第4页
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方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精神,加强我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以下统称两类学校)建设,基本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基本情况及现状分析(一)基本情况。我区现有100人以下小规模学校18所,规划保留9所,这9所小规模学校共有在校学生531A,教师70人,占地71319平方米,校舍面积9908平方米;乡镇寄宿制学校11所(其中寄宿制初中8所),在校生数14148人,寄宿学生数5322人,寄宿生比例37.62%,教师870人,占地505403平方米,校舍面积147295平方米。(二)现状分析。1. 学校布局。当前,我区规

2、划保留的“两类学校能提供学位14679个,总体上能够满足需求,但屠园实验学校等个别学校存在学位缺口,需要扩建校舍。受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等因素,未来三年部分小规模学校生源将快速萎缩,需要进行撤并,其中,202*年计划撤并3所。2. 办学规模。呈多头发展态势。蔡集朱李等小规模学校因集中居住区建设,生源逐年增加;陈集鲍河教学点等小规模学校附近村庄需要拆迁,生源将快速萎缩;洋北初中等部分寄宿制学校在校人数连年递增,存在校舍资源短缺等现象。3. 办学条件。主要表现为部分学校基础设施不达标,办学条件仍需改善;师资结构不够合理,专任教师仍显不足;校园环境文化仍需打造,办学特色有待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不明显

3、,教师教学业务素养和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能力仍需提升。三、规划目标202*年底,除屠园实验学校初中部在建外,规划保留的其他19所学校将全部达到省定办学要求,两类学校在学校布局、办学条件、教职员工配备、经费投入与使用、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得到显著提升,能够满足教育教学和提高教育质量实际需要,城乡义务教育基本实现一体化发展。四、主要任务(一)合理配置资源。编制区农村基础教育设施布局规划(2019-2030),进一步优化两类学校布局,规划保留埠子大西、罗坪联伍等9所小规模学校,202*-2025年有序撤并陈集鲍河、中扬李宅、中扬熊楼等9所教学点,最终保留小规模学校9所、寄宿制学校11所。202*年对耿车

4、刘坪教学点等3所小规模学校进行升级改造、对*实验学校等8所寄宿制学校进行扩建或提品改造。确保到202*年底前,除*实验学校初中部在建外,两类学校布局与学龄人口变化和农村居中居住区建设相适合,基本实现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办学质量和效益提升。(二)改善办学条件。继续实施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对照两类学校基本办学要求,推进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和功能室建设,落实床铺、食堂、饮用水、厕所、浴室、卫生、安全防护等基本生活条件。严格按照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囹类标准,为两类学校配齐配足实验室、功能室、仪器设备和纸质图书。大力实施班班通设备、校园网络、校园广播系统升级改造工程。不断提高师生信息

5、素养,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努力提髙两类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确保到202*年两类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基本标准。校舍建设:202*年8月底前完成小规模学校改造任务、完成除屠园实验学校外的其它寄宿制学校建设任务;202x年8月底前完成屠园实验学校建设任务。安全保障:*等学校要在学生宿舍楼值班室安装一键报警装置。陈集陆坪教学点要配备一名具备资质的专职保安员,在门卫值班室安装一键报警装置;王集九城教学点、朱海教学点要配齐“八个一防卫器械;耿车刘坪教学点要在门卫值班室安装一键报警装置;蚕种场小学所安装的视频监控系统要与属地公安机关联网。教学装备:计划202*年8月底前,对耿车刘坪教学点等9所小规模

6、学校添置学生图书和教室电脑等教学设备,对屠园实验学校等11所寄宿制学校购置学生图书、功能教室和教师电脑等教育教学设备。(三)加强师资建设。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核定教职工,将乡镇中心学校和小规模学校教师一并定岗。继续通过招聘新教师缓解乡镇寄宿制小学编制不足的矛盾,202*年计划为缺编的龙河中心小学、屠园实验学校、中扬实验学校等招聘教师14名,其中部分岗位将对教师年龄、学历、在小规模学校服务年限做出限制,充分缓解学校教师编制不足、教师队伍结构不够优化的问题;通过中心校与小规模学校教师交流达到乡镇学校教育均衡;通过音体美教师走教实现小规模学校均有音体美专业教师授课;加大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教

7、师培训力度,切实发挥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作用,实现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教师全员培训;继续按照提高乡镇工作人员补贴20%的比例发放岗位生活补助标准;继续推进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将到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的经历作为申报高级教师职称和特级教师的重要条件。深入开展城乡区域教研共同体活动,发挥城区学校的辐射引领作用,每学期区域共同体至少在两类学校开展教研活动1次;成立七个名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成员每学期至少到"两类学校开展教研活动1次;继续开展名师课堂超市活动,各校特别是农村小规模学校,每学期需根据学校学科需求,至少1次邀请区内外名师到本校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每学期优先安排农村小规模学校

8、及教学点教师参加市、区级暑期教师培训;教师发展中心优先到农村小规模学校及教学点开展教研校校行活动。(四)强化经费保障。将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区财政预算保障,重点向两类学校倾斜。对不足100人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按100人拨付公用经费,对乡镇寄宿制学校按寄宿生年生均200元标准增加安排公用经费政策;对义务教育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按年生均小学1500元、初中2000元足额发放生活补助经费;严禁乡镇中心小学挤占村小学经费。(五)提高办学水平。推进乡镇中心校和小规模学校一体化办学、协同式发展,实行中心校校长负责制,统一党的建设、教师配置、课程教学、教研备课、考试评价和教师管理,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

9、继续推进城乡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鼓励市实小、市实验学校等城区优质学校对口帮扶农村薄弱学校。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加快实现“两类学校宽带网络全覆盖,发挥好优质学校、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重视体育和美育。完善留守儿童教育关爱体系,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台账,健全优先保障、精准帮扶等制度。持续推进扶智工程和课后延时服务,对家庭困难学生进行文化艺体辅导。五、规划资金202*年计划投入资金17332.7万元用于农村两类学校校舍、教学装备建设、安全保障等方面,所需经费由区财政统筹安排。六、预期效益到202*年底,全区小规模学校布局进一步得到优化,

10、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师资建设不断提升、经费保障得到落实、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各项指标基本达到省定办学要求,学生、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显著提升,预计202*年直接受益师生人数达到15000余人。七、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保障。成立以区教育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校舍办、装备室、教师工作科、体卫艺科、教师发展中心、教育科、财审科、督导室等相关科室负责同志和各相关学校校长为成员的两类学校改善提升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研究制定两类学校改善提升工程的政策措施,部署实施进两类学校改善提升工程专项行动的各项工作,统筹协调专项行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校舍办,由汪育新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统筹协调落实两类学校改善提升工程领导小组的决策部署,负责专项行动的运转调度和日常建设工作中的具体事宜。(二)加强资金管理。两类学校建设相关费用实行年度预算机制,职能科室按照财政预算规定推进项目实施,资金的使用、拨付按照经费使用的相关管理规定执行,财务科做好资金的使用、拨付、管理、审核等相关工作。(三)加强督导考核。区教育局督导室(区政府教育督导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