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8/f0bcb332-c776-4213-a6a7-347df95e0073/f0bcb332-c776-4213-a6a7-347df95e00731.gif)
![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8/f0bcb332-c776-4213-a6a7-347df95e0073/f0bcb332-c776-4213-a6a7-347df95e00732.gif)
![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8/f0bcb332-c776-4213-a6a7-347df95e0073/f0bcb332-c776-4213-a6a7-347df95e00733.gif)
![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8/f0bcb332-c776-4213-a6a7-347df95e0073/f0bcb332-c776-4213-a6a7-347df95e00734.gif)
![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8/f0bcb332-c776-4213-a6a7-347df95e0073/f0bcb332-c776-4213-a6a7-347df95e007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是教育科研工作的首要环节,也是关键的一步。这是因为课题的 选择引导着研究方向,并制约整个研究工作的迸行以及研究的价值。但在现实之中,确确实 实存在着一些教师找不到研究课题,不知道如何选择研究课题,或者选择的研究课题本身是 “伪问题”而是不是“真问题”等现象。针对现存的种种问题,我们将从课题来源、课题选 择的一般步骤、裸题选择的方法和策略等方面做具体的分析与介绍。一、课题的来源一线教师作为特殊的教育研究群体,不同于专业研究者,其研究工作应主要围绕自身的 教学实践展开,裸题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_)在教学中发现问题教学中的问题是教师教育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
2、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可以说是千变万化, 层出不穷的。1. 将教育实践活动中迫切霄要解决的问题直接转化为研究课题教师可以把那些重要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例如,长期園扰教育界 的中小学谍业负担过重问题产生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怎样才能得到解决?再如学习因难 学生是怎样形成的?学习園难学生有哪些特点?教育教学中怎样促进学习曲难学生的转 化?学生厌学是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这种状况是怎样形成的?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着 怎样的关系?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这些问题几乎在每个教师教学过程中都会碰到, 并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从这些突出的现实问题中提出课题进行研究最能充分发挥教师自 身的优势,能
3、直接的提高教学质長。2. 从教学实践的疑难、矛盾和困境中发现研究课题教师可以从教学实践的疑难、矛盾和圉境中发现研究课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 到各种各样的疑难、矛盾与圉境,并且没有现成的成功解决方法可供借鉴。这种疑难或圉境 至少有以下几种类型:(1) 教师的理想与实际存在着差距。例如,教师希望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以此为基点迸行新的教学设计,试图引发学生兴趣,唤起学习热情,但实施下来效果并不明 显,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受到了一定的影响。(2) 教学情境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目标之间存在着冲突。如教师从“培养学 生创造力”的指导思想出发,在教学中市賣较有挑战性的作业,但这种做法却导
4、致一部分学 生跟不上功课,产生挫败感,昙终厌学。(3) 教师与领导、同事、或家长对教育教学存在的不同甚至对立的看法。如有的教师 为了提高教学质長,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做出新的尝试,以改变原来的“這鸭式”教学,但周 围同事或学生家长却不认同,认为他在出风头,会影响学生学习。(4) 教学中存在着比比皆是的“两难圉境”。例如顾及到丁单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就 有可能妨碍了学生集体;关注到丁学生的兴趣,规范性就很可能被削弱;充分发挥学生在课 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引导角色就可能无法实现了。上述的疑难、矛盾和圉境都可成为教 师的研究课题,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找出化解问题的方法,从而走出因境,提升教学效果。3. 从
5、具体的教学场景中捕捉研究课题教师可以从具体的教学场景中捕捉研究课题。中小学教师与专业研究者的一个重要区别 就在于,教师一直生活在教育教学实际的现场,是在现场中感受教育事实,生发教育理念, 提升教育智華的。而教育现场是教育问题的源发地,是问题产生的土壤,进入教育现场的教 师对教育现场所做的任何真切而深入的分析,都可能滋生大長的有待研究的谍题。例如,教师遇到一位学生,很随意的问道:“作业完成的怎么样了? ”这是一个“小” 得算不上“真问题”的问题,但只要学生给出回答,然后教师顺着这个问题深入下去,继续 与学生交谈,也许就能发现与之关联的教学上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学生“完成的不好”的原 因中可能存在着
6、学习情感、动机、能力等等问题,也可能是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漏洞,教师完 全可以就此展开研究。因此,教师一定要学会关注自己的教育实践现场,善于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 要认识到,研究裸题实际上大多并不是来源于理论材料的占有和分析,而是教育实践场景。 可以这样说,真实的教育实践场景既是研究得以进行的主要依托,又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所在。 教育场景笔涵丁大長的基至是无穷无尽的待研究的问题。而要在教育场景中发现这些问题, 则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和高度的敏感性。要能够在稍纵即逝的现象中捕捉问题,荃 至在貌似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不放过任何可以提出问题的细节和现象。【案例】吴舂花老师一年前在该班学生一
7、年级时就积极开展“小组台作学习”,课堂教学组织形 式得以丰富,课堂教学气氛得到很奸营造,尝试初见成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吴老师发现 了一些令人不满的现象:台作学习中遇到意见分歧时,小组成员你说你的思阳,我说我的见 解,缺乏必要的倾听、讨论等台作技能,没有实际效果;部分学生依赖他人,坐章其成,或 趁机偷懒,“游离”在课堂之外;很多学生易被他人同化,合作时“人云亦云”,等等。吴 老师认为其本质问题是小组台作学习仍停留在初步尝试运用阶段,因没有采取更细致的富有 针对性的措施依然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那么,应该如何加强指导,提高低年级数学小组 台作学习的有效性?这是摆在吴老师面前的一个教改理念向实践深
8、度转化的现实问题。为丁 有的放矢开展研究,吴老师在教师和学生层面进行了问卷调査与个别访谈,迸一步明确丁教 师在小组台作学习的分工、讨论、反馈、评价方面缺乏有效指导的具体问题,.厘清了研究思 站。至此,吴老师顺利地就将课题确定为小学低年级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吴春花老师能敏锐抓住理念向课堂转化过程中的本质问题展开跟进式研究,找准丁具有普适 意义的课题。(资料来源:面对新理念下课堂教学实践问题,教师怎样选择课题 (二)在阅读中剪生问题我们讲教师的研究课题应主要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并不是说教师可以完全放弃对 理论资料的占有,可以在“无阅i卖”的状态下做任何研究。实际上,占有一定教長
9、的研究成 果,研读、学习相关的理论文献,对教师来说是很必要的。与此同时,这也是研究课题的另 一个重要来源。1. 他人研究可以为教师发现研究课题提供启示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在了解他人的研究基础上,教师可以发现自己要研究的课题。这主 要有以下几种情形:第一,研究与他人相同的问题,但是阐发自己的观点,得出自己的结论。例如,看到别 人研究“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对策”,自己在思誇的基础上,发现自己能得出不同 的主张、不同的研究结论,于是选择同样的问题进行研究。第二,选择一个与他人的问题类似、接近的问题迸行研究。例如,了解了别人研究的“减 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对策”这一问题,自己选择“减轻中学生课业负担
10、的对策”这一问题。第三,选择一个比他人的问题更具体或更深层次的问题进行研究。因为前人或他人的研 究成果总会留下他们所没有解决的问题;同时教育在发展,一个问题解决了往往又会引出另 一个新问题。例如,素质教育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涌现出大長的研究成果。但是 当阅读了苦干有关素质教育的研究文章之后,就会发现目前素质教育的研究还侧重于理论研 究,且较为笼统和粗糙,与实践联系不足,尚未把有关理论与教育教学实际工作融会贯通在 一起。教师在阅读研究成果时,要时时注意结台自己的工作实际迸行有针对性的恩考,将自 己已有的经验与阅读材料中的分析相联系。2. 教育借患可为教帅选择研究课题提供线索教育类的报纸杂
11、志以尺有关的课题指南之中,都有教育科研与动态成果的反映,透腭出 各种各样的教育信息。教育报刊上有很多信息,经常阅读教育类报纸和杂志,可以从其提供 的教育信息中发现很多有价值的课题。孙云晓在你的孩于快乐吗?一文中写道,“雪化 了变成什么? ” 一个孩于回答:“变成了春天! ”这个回答是多么富有想象力,又多么宣有 艺术性,可居然被判为零分,因为标准答案是“雪化丁变成水”。“树上有五只鸟,被人用 枪打死一只后,树上还剩几只鸟? ” 一个孩于回答:“还有三只。”老师愕然:“怎么可 能? ”孩于解释:“爸爸被打死了,妈妈吓跑丁,剩下三个孩于不会飞。”这是一个充满情 感的回答,又是一个现实的回答。可是这也
12、不符合标准答案。上述这两条信息就给我们提出 了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课题:以什么样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课题指南也是为教师提供教育信息最为直接的一个渠道。为了提高教育研究的水平,有 计划地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国家、省、市教育领导机构在认真分析全国和各省市的政治、经 济和教育发展状况基础上,分别制定出一定时期教育科研课题指南和规划,为迸行教育科研 选题提供依据。例如,各级教育科研领导部门往往会以年度教育研究课题指南、五年规划裸 题指南、委托课题等形式提供一系列的教育研究课题;哲学社会科学的科研领导部门提供的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指南中,也往往包含一部分教育研究裸题。教师可以密切关注课题指 南,结台
13、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具体的研究课题,进行申报。从教育信息中选题,与教师平时做一个有心人,眼光敏锐,阅读广泛,垂于积累,经常 迸行信息资料分析是分不开的。因此教师应及时拿握教育信息、教育动态,做好情报资料的 搜集和分析工作,提高从教育信息中发现科研裸题的能力。(三)在交流中激发问题教师可以从与他人进行教育教学问题的讨论中得到启示,从而发现雷要研究和探索的问 题,并通过对有关问题的深入恩誇,进一步将有关的问题发展为教育研究的课题。事实上, 有不少教育研究课题正是通过这种途径而提出来的。首先,可以从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中总结出研究课题。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可 以获得大長的信息,因为每一位教师都会在
14、教育实践中积累不少的经验与教训。如有的教师 对学生态度和蔼可亲,从不训斥学生,师生关系一直很好,所教班级纪律好,学习成绩奸, 与之相反,另一为教师管理十分严格,但班级纪律却时奸时坏,学习成绪平平;有的教师在 教学过程中喜欢“跑题”,却深受学生喜爰,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十分浓 厚,相比之下,另一位在教学中“一板一眼”的老师,在课堂中常常遭受“冷遇”,学生也 总是无精打采。这些经验与教训,或是在一定范围内收到丁好的成效,或是在某种程度上产 生丁负向影响。那么,这些教育经验与教训之中反映了什么样的教育规律?某些措施和效果 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什么?怎样从教育经验与教训中提炼、揭示出一般的教
15、育规律?这些都可 供教师提出课题并进行研究。因此,教师一定要善干与他人交流,从别人的心得中吸取智華, 从别人的成果中吸取营养。其次,教师与持有不同理论观点的教师进行交流,可以为其提供一个相互冲突的对立面, 为提出研究课题提供参照。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交锋有利于扩展研究视角和视野,在进行争 论的同时,只要选淮角度,突出个性,就能选择很好的研究课题。例如,关于学生思想品德 教育这个问题,有人持“教育主导作用论”,有人持“环境制约论”,两种理论都有较强的 解释力,且都能“自圆其说”。但这两种观点之间却存在者明显的矛盾与不一致。有人专门 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丁 “学校德育与社会道德环境关系的研究”,提出了
16、新的理论观点,对 学校德育的“主导作用”做了条件限定,对社会道德环境的性质与发挥效能的规律进行丁探 讨,明确了二者的性质、特点和相互关系,从而为改善学校德育提供丁科学的理论依据。在 选择这类课题时,教师必须了解争论问题的历史、焦点和现状,客观地分析各方的依据和不 足,结合自身,提出对该问题的看法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广阔的教育领域,科学研究的课 题教旻众多,选择课题的渠道和途径也很多,上面介绍的仅仅是教师日常工作中较为常见和 操作便利的几种。只要做个有心人,虚心学习,勤于思考,就一定能找到适台自己的研究课 题。【案例】在选择研究问题时,高老师想到丁市教研员薛峰老师对她的评课指导。在课题立顶前一
17、学期的市教研室督导活动中,高老师在执教朱德的扁担时大胆设计丁让学生对课文最后 一节质疑的教学环节。但薛峰老师对此并不认同,他认为课中的整休感悟埴空其实就是课文 的重点内容,可以直接以此为突破口让学生质疑,从而引出文中其他小节,不必再按顺序一 节节学下去。当时,高琴老师深有感触。因为这番话触及丁一个圉扰她已久的疑惑:平时她 总想着如何通过提高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以使他们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但课堂上她常被 学生提出的令人哭笑不得的问题牵着鼻于走,不能顺利完成教学计划。高老师虽曾査寻资料, 但终究没找到有效可行的实施方法。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回顾与反思,高琴老师明白薛峰老师 其实给她指出丁两大问题:其一
18、、如何根据教材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其二、如何根据教 材特点从整体上把握质疑点,构逹质疑教学模式,在结构化引导中逐渐提升学生自主质疑能 力。根据小学新课程标准,高老师觉得第二个问题更有研究的实践价值,不仅能解决自己当 前突出的教学实际问题,而且能将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新课程理念切实转化为自己的行为。 于是,高老师选择第二个问题开展研究,并根据课题名称的四要素将问题转化成丁课题一一 构建小学中年级语文自主性质疑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高琴老师能捕捉对自己有影响力的关键交流,以市专家的评课 诊断为信息资源,迅速、成功地找到了研究课题。(资料来源:面对新理念下课堂教学实践问题,教师怎
19、样选择课题http:/cdu.cm.ncLcn/jxxx/cmjydzb/dzb/m(>rc4.asp?id=912)二、课题选择的一般步骤课题的选择是一个比较圉难的过程,要经历一个从产生研究动机到选定研究方向,从研 究问题朦胧到逐渐清晰,从有初步的研究构想到确立研究问题以及明确研究目标的过程。选 题要按以下步骤进行。(一)调査研究,选择研究方向确定教育科研的研究方向是选择教育科研裸题的墓础。一个研究裸题的确定,往往是在 教学实践中,受某一教育现象的触发,产生研究的冲动,或者阅读教育理论书籍、教育杂志、 报纸及教育文献资料时受到启发,产生联想,萌生教育科研意向。因此,一开始往往拿不定 主
20、意,会对几个研究方向都感兴趣,这时就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査研究,了解有关课题发 展史实、课题研究水平与今后发展趋势。对于一线教师来说,调査研究的方法主要是査阅资 料和专家咨询。查阅资料可以考家哪一个研究方向更具有研究价值。广泛阅读有关资料,吸收与消化有 关领域其他人的研究成果,了解他们研究达到的程度以尺目前的研究动态,然后根据选题的 原则,反复比较、认真誇虑,该方向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有无继续深入挖掘的必要和可能; 自身在此方向是有无较多的信息积累和研究基础;相对于其他方向,有无更多的环境条件优 势。这样,在了解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比较几个研究方向,选择最适台自己的一个研究方向 确立下来,把精力
21、集中在这个方向上。此外,教师还可以征询专家或对某方向有研究经验者 的意见,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取得借鉴,有时要反复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之后再确立自己的主 攻方向。(二) 总结提炼,确立研究课题方向确立之后,就要对这个方向上要研究的问题迸行必要的主题提炼,才能加工成有意 义的、提法准确的、切实可行的课题。教师在实际研究中,尤其是初涉教育科研领域时,或 多或少存在着选题宽泛、狭窄、模糊等不当现象。因此,教师在进行有效的研究之前,必须 对所选定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提炼,以形成和确立有意义的、问题提法原则上是正确的、有可 能实现的科学问题迸行研究。具体策殆有以下几点:1缩小策略即将宽泛的主题缩小到易于把握的程度
22、。主题涉及范围的大小应与研究的时间和地点、 研究人员和对象的数長、研究事件的多雰等相适应。对于过于宽泛的主题,教师可以考虑缩 小研究对象的范围。例如“我国不同类型学校校园文化逹设研究”可缩小为“XX地区农村 初级中学校园文化逹设研究”。此外,教师还可以考虑聚焦研究问题的核心。如对于“XX 地区农村初级中学校园文化逹设研究”,如果研究人数有限、时间不长,缩小后这个问题仍 然宽泛,因为“校园文化”包含的因素太多了,有显性的物质环境、规草制度,也有隐性的 校风、教风、学风等等,教师如果觉得无法深入研究这样負杂的问题,可以取其中某个要素 迸行研究。因此,可把它缩小为:“XX地区农村初级中学教师教学风格
23、的调査研 究” “ XX地区农村初级中学课堂中师生关系研究”等等。这就是根据教育实际,对研究 问题进行聚焦。2.扩展策略即将狭窄的问题迸行扩充、丰宣,使其值得研究。问题狭窄在于研究的主攻因素太小, 或不具旨代表性和普遍性,使研究没有价值。对于教师来说,研究问题宜小不宜大,但毕覓 是研究,如果问题过小,就无须研究丁。如“怎样帮助XX同学提高外语成绪”,它是一种 个别的具体问题,要从这个问题中提炼初值得研究的课题,应该从普遍性的角度对其扩展和 丰富:“这个学生的外语成缰是否经常不好;班上其他人是否也这样,有多少,他们是否有 共同特点;什么原因引起他们英语学习不好”等等。通过这样的扩充和丰富,我们可
24、以把这 个问题提炼为“初一学生英语学习圉难的成因与对策研究”。这是通过对个别现象由表凡 里、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提炼。3分析策略即将复杂、模糊的问题迸行分解,或对模糊问题各要素的关系进行分析,使研究的问题 简化、清晰。对于模糊、負杂的问题,教师常束手无策,不知道从何入手解决,分析能使问 题范围清楚集中,它是教师提炼科研课题的重要策略。(1)分解问题。指将一个复杂的研究问题按照内在的逻辑体系,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 系的小问题,使这些问题形成具有一定层次结构的问题网络,从而在具体化的墓础上确定研 究问题。例如,语文裸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研究者可将此问题分解为:语文教学内容的改 埜、语文教学策略、方法、
25、手段的改革、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埜,课堂教学中主体参与的墓本 形式,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分解研究问题,不仅使研究的问 题更加明确,还可以帮助研究者,使所要研究的课题沿着一定脉络,由浅入深向前推迸,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2)分析因果。指分析问题的产生原因尺影响,发现问题的内在联系,以便深入准确 地学握问题之根本。如某学校“成功教育研究”课题,就是源于对“学习園难学生”问题因 果关系的深刻分析。“学习圉难学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有失败者心态:自車感强、自信 心丧失。这种心态产生于学生在学习中的反复失败。”因此认为改变学生学习圉难,就要 改变学生的学习心态,改变不良心态的最好办
26、法是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因果分析能帮助 教师找到问题的根本,同时也为问题解决提供思站和办法。(三)分析梳理,明确研究目标课题确立之后,就要明确研究目标。课题研究目标就是通过课题研究希望解决的问题和 将要取得的成果,即通过研究获得的对某一教育现象及其有关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的科学认 识。研究一个课题,雲要径过深思熟虑的推敲,明确研究目标,这样才能把研究问题的内容 与方向把握住,并成为界定研究范围的标尺。为了使研究目标明确,便于操作,可以从过程 论和系统论两个层面对课题目标进行分解。首先,从过程论的角度分析,可以把课题研究目标分成三个层次,分别叫做任务目标、 状态目标和成果目标。任务目标又叫做研究
27、工作目标,通过制定研究任务书来表达,内容包 括:裸题研究的任务是什么,由谁去完成,如何完成,什么时候完成等。状态目标对于教育 实验研究来说,是对被试施加实验变昼以后,旧状态发生变化,研究者所期望达到的新状态。 成果目标是课题研究的最终目标,是研究完成后希望得到的综台性成果。三个层次的目标是 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前一层次的目标是后一层次目标的手段。按层次设计课题目标,简明实 用,具有导向作用。其次,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一些综台性较强的课题,往往存在着目标系列,应当给予 明确,按它们之间的关联影响以及隶属关系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目标系统,便于课题研究的开 展,也有利于课题成果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有机体系。
28、例如,"关于当前教师对学生评语的 现状调査与分析”这一课题,目标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教师评语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 转轨中的现状;分析造成教师评语偏离素质教育要求的原因;指出教师评语中不符台素质教 育要求需改变的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显然,课题要实现的目标是明确的,目标之间 包含着一定的系统性也是清楚的,每一个于目标都可以构想自己的研究方案,但处于大系统 中,必须服从课题总目标的需要。三、课题选择的原则与方法(一)选题原则选题原则就是进行课题选择时应当道循的基本要求,其实质是为课题选择活动提供某种 行为准则和标准。为了保证研究质長,选择课题时应道循以下原则:1 价值性原则选择的价
29、值性原则,是指裸题要有理论学术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这主要表现为能满足 教育工作实际的需要和教育科学本身发展的雷要。教育为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所决定, 又影响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教育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 要求研究者去探索、去解决。通过教育科研的途径,可以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在迅速发展的过 程中得到科学的指导,少交“学费”,少走弯路。同时,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也要求教育理 论不断更新、发展与完善这不仅是教育理论自身发展的霁要,也有利于提高湼论的指导性, 加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力度,也反映了人类对教育认识的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因此,在选择 教育科研课题时,一定要舌虑教育事业和
30、教育理论发展的雲要,所选课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 价值和应用价值。该原则充分反映了开展一顶科研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种目的性和针 对性很强的探索活动,这就要求作为科研起点的选题必须符台教育科学理论自身发展的雲 要、利于验证、批判和发展教育理论,完善教育科学本身的理论体系;必须符台教育实践应 用的雷要,利于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育质長。对于大部分教育工作者而言, 后一方面的价值始终是第一位。当然,苦用长远的眼光来看、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研究课题, 它都必须首先指向其教育实践应用方面的价值,即使侧重教育理论学术价宣的裸题,其黒终 目的也是指导教育实践应用,昙终也会转化为教育实践应
31、用方面的价值。2.创新性原则选题的创新性原则,是指所选研究课题必须具有新意、有独创性和突破性。选择前人没 有研究或研究极少的课题,自是创新,但老生常谈的问题也可以做出创新性的成果。新视角、 新方法、新途径一样体现创新性,许多有创新性的教育新思想和新观点,往往是来源于研究 设计、研究方法或研究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创新并非一定要另外开垦一片无人问津的“处女 地”,而是要善于把继承和创新结台起来。科学研究总是在前人巳得出的科学发现的基础上 进行探索,站在前人已有高度向更高的科学高峰華登。总之,为了获得具有创新性成果,教育科研应从多方面创新:第一,重视选题的创新性。 要从新问题、新事物、新理论、新思想、
32、新经验中选题;要把握时代的脉搏,从热点上选题; 从独特的角度来看问题,在未开垦的处女地上进行挖拥。第二,在研究方法上创新,采用新 的研究方法、手段或技术,改进、完善某些已有的研究方法。第三,在应用上创新,将一种 已有的理论方法首次应用到教育领域。3可行性原则选题的可行性原则,是指只有具杳一定主客观条件的教育科研选题才有预期成功的可 能。课题选择必须充分考虑主客观条件,分析课题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的切实可行性。从主观 方面看,应分析自己的专业特长、知识墓础、兴趣爰好、科研能力和经验、时间精力等;从 客观方面看,应分析是否有必要的参考资料、经费、设备、时间,是否能得到领导的支持和 各方面的配台等。对于
33、一线教师来说,选择课题应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自己的力長与研究课题的大小难 易是否相称。总的来说,中小学教师选题宜小不宜大、宜易不宜难。课题大了,涉及的范围 广、因素多、周期长;难度大丁,由于涉及的变長負杂,对研究者的主客观要求高,如果研 究者力所不能及,会半途而废。小的课题,涉及范围小、变長少,对研究者的主客观条件要 求相对低一些,容易出成果。而且由于课题目标集中,能较深入地解决一两个理论和实践问 题,其价值也可能是很大的。尤其是初步涉足教育研究领域的人,更应该选择那些范围较窄、 内容比较具体、难度较低的课题,特别是紧密结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有可利用的条件、 成果,能直接应用于自己实践的课题
34、。以后,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科研能力的不断提高, 视野的不断扩展,可以选择一些难度较大或综台性较强的课题。4科学性原则选题的科学性原则,是指所选研究课题必须符台教育科学理论及规律,必须具有明确的 指导思想和科学根据。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必须道循教育及与之相联系的各种事物的客观规 律,必须充分认识研究的客观条件。这就要求选题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墓础,应 该通过对教育的历史、现状的分析,对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各方面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经过严密的论证等形成课题,切忌主观想象,盲目选题。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从教育实践中直接选定的研究课题,必须具有丰宣可靠的事实依据和很 强的针对性。一要尽可能选择
35、具有普遍性的课题,少受个别的、待殊的教育现象的影响,更 容易透过现象揭示教育科学的本质规律。二要选择具体的、明确的课题,界线要清,范围宜 小。另一方面,选题的指导思想必须是正确的、科学的,所选定的课题应该能够纳入一定的 教育科学知识框架或理论体系。(二)选题方法中小学教师在选择课题时,除了要谭循以上原则,还要注意采用以下的选题方法:1问题筛选这是中小学教师常用的方法。教师在实际教育活动中,常常会遇到大長问题,通过对这 些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再分析其重要性程度和研究这些问题意义的大小,确定其研究价值, 并广泛听取意见,从中选取价值明显、且适合自己研究水平和能力的问题作为课题。2. 经验提炼这是中小
36、学教师可利用的发现和选择课题的方法。长期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教师在实 践中都模索了不少经验。如何把经验总结出来,把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其中必然要回答 一系列的问题,这样一个个研究的课题就出现丁。比如,许多班主任在班级逹设中积累了许 多经验,诸如“严格要求”、“尊重信任”、“感情投资”尊。这些经验具有普遍意义吗? 对不同年龄、不同个性的学生的作用是不是相同?这些做法有没有理论根据?它们的作用是 否相同?有无主次之分?由此而形成丁研究的裸题。3. 资料寻疑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资料中往往隐含着大長科研课题。资料寻疑,即通过对 有关资料的分析,比较不同观点,诘问前人的结论,揭露理论与实践的差
37、异尊,从中产生研 究课题。4现状分析即通过对中小学教育现状的分析,发现或揭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选择恰当的课题。5.意向转化中小学教师有时可能突然对教育的某一问题萌发一种探索的意向,这种意向实际上是一 定的教育实践或理论信息在思维中积累的反映。这种意向如不能及时抓住的话则可能稍纵即 逝;如果紧紧抓住,则可能产生一个研究课题。当这种意向出现时,如能对它作迸一步的思 誇,使得问题逐渐清晰起来;同时对有关问题的具体情况做进一步的调査,査阅相应的文献 资料,分析其研究价宣和自己的承受能力及其它客观条件,从而形成正式的课题。四、课题选择的策略好的选题,既取决于研究者的相关知识储宙、对研究动向的关注以及
38、求新的研究态度, 更得益于良奸的选题策路。可以说,良好的选题策晒,对于中小学教师寻找真正有新意、有 价值的科研课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思维策略选题恩维策陪就是研究者处理、加工研究对象的思维方法。但凡研究,都有所研究的对 象。但是只有研究对象,还不能构成研究的选题,许多中小学教师的选题就停留在这一步。 造成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缺少对研究对象进行精加工的选题思维策略。思维策略是研究者思考问题方式的具体表现,是个人心智水平的凝结。选题思维策略, 既是教育研究者研究思维方式的具体表现,也是活化研究者知识储备的催化剂和反映研究者 “学术主见”的试金石。具有新意的选题能够体现研究者独到的、个性化的思维
39、策略,而缺 乏新意的选题则反跌研究者拙劣的思维策珀。虽然思维策菇没有曙化的定规和程序,但它也 不是完全虚无缥缈、无踪可寻,总结前人的选题思维策略类型,在模仿中创造,逐步形成个 性化的选题思维策晒也是可行的。1批判思维策略批判恩维策菇是教育研究者怀疑的恩维品质的具体化。它常常表现为,研究者有意站在 现成的理论、权威的观点的对立面,从相反的方向怀疑它们的台理性,寻找反驳他们的突破 口,或者对教育教学实践中习以为常的现象迸行质疑。简单地说,就是反向求新。运用这种 策晒选取的课题,往往具有挑战性、颠團生和火药味,也有利于更清琵的认识问题,更有效 的解决问题。例如,“反思、”已是教育学领域中的流行话语,
40、把反思看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 途径,几乎成为一些人的“常识”,而有人怀疑这个常识,撰文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 效途径吗?(金学成,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第斗期)来反驳流行观点,并提出丁有效 反思的方式和教师反思的園难。中小学的日常教育活动日信一日,年負一年,重負度很高。久而久之,教师容易对某些 教育现象习以为常、麻木、不敏感。运用批判的策略,能够有效刺激教师麻木的神经,使教 师反思日常教育行为,质疑内隐的教育观念,提出有新意的研究主题。但是,批判不是“对 着干”,不是无理取闹。运用批判思维策晒,总是有所依据的。作为批判的依据主要有两个 方面:一是事实与经验,二是逻揖。如前所述质疑反思作用的论文
41、,就是基于现实中教师反 恩存在的尴尬现象和作者理性的逻辑分析,有理有据地提出了驳斥的观点。2逆向思维集略“逆向思维策晒”中的“逆”是指方向上的回逆,如果我们一般的认识是由此及彼,那 么逆向思维就应该是由彼及此。世界万物呈现出宣杂的相互作用状态。人们一般只看到A 事物对B事物的作用,而忽视了 B事物对A事物的反作用。因此,在选题时,如果能够逆 向思誇,往往会获得有新意的研究主题。这里以“中国之行”对杜威及其教育思想的影响 (王彥力,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年第2期)为例,对逆向思维选题策陥加以说明。无 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有关“杜威与中国”的研究几乎全部集中在杜威对于中国的影响 上,教育领域中
42、的研究更是如此。该文作者认为,不只是杜威对中国教育有影响,而且中国 教育对杜威也有影响。文章誇察T1919年春到1921年秋的杜威中国之行,史论结台地分析 了中国教育对杜威思考“习性”概念、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的基础等问题,产生了深刻 影响。也许,大多数中小学教师不会做这种课题的研究,但是,这种选题思维策菇还是宣得 借鉴的。3. 类比思维策略类比恩维策珀主要通过两类事物相互比较,发现异同,寻求有新意的研究主题。善干用 这种策珀来发现问题的人,在思、维品质上,往往表现为较强的迁移性和槪括性。他们善干发 现表面上看来不甚相近的事物间的相似之处,能在较抽象的层次上对它们进行概括、比较, “横向求新
43、”,从而为思想搭建桥梁。这要求研究者具有较宽的知识面。类比思维策珀主要 包括以下两种具体的策路:第一,通过与其他学科研究对象类比和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来发现本学科研究 的新问题。向其他学科“借”来新的理论、新的方法,对教育问题加以研究,可能会让我们 对习惯了的老问题产生新认识,赋亍其新意。第二,面向实际生活,从日常生活经验中提出教育科研课题。现实教育生活中蕴含着大 長可以借鉴、提升的原始素材,如果教师善于发现教育生活中的点滴事件,将其迁移到教育 研究中来,就可能形成宫有新意的选题。例如,南京师范大学附小的教师设计了一种新型的 实验课 听读欣赏课。这种课的设计除吸收丁国外的暗示教学理论外,
44、还从附小教师在 实践中遇到的两件事中受到启迪。一件事是一位教师的侄女听故事、阅读故事,养成了独立 阅读能力;另一件事是教师在家访中发现家长经常播放配乐故事给孩于听,孩于听得津津有 味,从小喜欢语文。附小教师将这两件事迁移到教育科研中来,形成听读欣赏实验课。4. 聚类思维策略在教育科研选题中,研究者运用聚类思维策晒,是为了发现研究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把相关对象整台为一个研究类型,以整体类型为研究对象,探索类型的内在机理和外部功能。 这种思维策珀要求研究者具有相当的抽象能力,能够从局部的、零碎的、经验性的研究对象 中,抽象出它们共同的类型,以此统领所研究的对象。例如,有位教师通过课堂中的“意外”
45、 而引发思考,对课堂中的意外情况做出类型化分析,将课堂出现“僵局”现象、学生答非所 问、学生回答超出教师认知范围、学生回答异常精彩等四种课堂教学中的事件整合到“教学 意外事件”这一类型中,进行聚类研究,整体把握这类事件的本质。中小学教师往往受经验所限,只能就一事论一事,缺乏聚类意识,不善于聚台具有內在 联系的教学事件,不善于把相关教育经验“串联”起来,这使得许多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 不能深入,缺乏提炼,流于表浅。运用聚类思维策菇,有利于中小学教师有效改进思维方式, 使自己从具体的现象中超越出来,站在高一层次的平台上,俯视教学经验中的种种问题,并 从根本上把握教育经验。(二)实践策略1循序渐进集
46、略“循序渐进”就是选题时,要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单项到综台,步步为 营、逐步发展。这要求研究者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希图一鸣惊 人;研究者要选准一个恰如其分的研究墓点,从一个基本问题做起,选奸了一个突破口,有 了成果,有了经验,有丁积累以后,继续深入的研究下去,扩展开来,逐渐形成自己相对稳 定的研究方向或研究领域。2. “边缘搜索”策略所谓“边缘搜索”就是在“边缘地带”寻找未解决的问题,确立研究课题。在科学研究 中,“边缘地带”往往被人们忽视,很少有人涉足,存在不少空白点和可开发的处女地。这 里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边缘,理科与文科的边缘,教育学科与
47、其他学科的边 缘,大、中、小、幼学段的边缘,课题与课题之间的边缘,尊尊。近些年来,有不少采用“边 缘搜索”策略选择的课题,取得丁很好的成果。例如,上海徐汇区教育局和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中学等单位研究的“关于大、中学徳育衔接问题研究”就是一个大学、中学学段边缘的 课题。大、中学的德育工作是一个既有相对独立层次、又有纵向密切联系的系统工程。但在 大、中学德育过程中,衔接问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因此,大、中学德育工作衔接的 实践尺其研究仍是薄弱环节。这个课题经过两年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3厚积薄发集略蜜蜂要酿一公斤蜜,必须在200多万朵花上采集原料,来往飞行45万公里,相当于绕地 球赤道11圏。我们选择课题进行教育科研,也要采取这样厚积薄发的策站。这就要求教师学 会积累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一节第一课时烷烃与烯烃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
- 2024-2025学年高中数学第2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5课时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一课后提能训练新人教A版选修4-1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十六章5反冲运动火箭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5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1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2近代民主理论的形成练习人民版选修2
- Module 4 The Natural World(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牛津上海版(试用本)英语二年级上册
- 英山县实验中学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 16宇宙的另一边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Unit 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Section B 2a - 2e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Unit 6 Useful numbers Period 4(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直肠癌临床解剖
- 2023年新高考物理广东卷试题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版)
- 研学旅行课程标准(一)-前言、课程性质与定位、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
- 解放牌汽车CA10B后钢板弹簧吊耳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哈
- 高中地理高清区域地理填图册
- 培根铸魂征文800字
- 连续梁0号块施工课件
- 旋挖钻机入场安全教育记录
- 第二章直线和圆的方程(单元测试卷)(原卷版)
- 第二篇-安全操作规程
- 罪犯教育学课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