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交叉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协同创新_第1页
学科交叉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协同创新_第2页
学科交叉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协同创新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科交叉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协同创新摘要:“2021方案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旨在提高高校协同创新能力,效劳国家战略及区域经济开展。长江师范学院根据国家和重庆市两级“2004方案总体精神,以问题为导向,任务为牵引,牵头成立“重庆武陵山片区绿色开展协同创新中心,紧扣“守望武陵,振导山区主题,通过探索学科交叉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型协同创新平台资源配置体系。关键词:协同创新中心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国家实施“2021方案以来,国家和省市层面共认定的面向区域开展协同创新平台不断涌现,使我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和效劳区域经济开展的能力显著提高。相关研究说明,区域开展类协同创新中心在实践

2、探索中,区域创新合力、共同应对区域产业需求的良好机制、气氛和文化远未形成【1】。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且推进区域协同创新的成效并不突出【2】。有的学者认为,需求是与协同创新相关的重要变量,60%以上的重要创新受需求拉动而产生【3】。协同创新是各创新主体实现知识共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最优同步和系统高水平匹配的关键【4】。培养目标才是协同创新平台人才培养体系的逻辑起点和归宿【5】。本文以长江师范学院武陵山片区绿色开展协同创新中心为研究对象,着重考查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一、武陵山片区绿色开展协同创新中心概述武陵山片区绿色开展协同创新中心是由长江师范学院牵头,2021年8月

3、中心经重庆市教委评审认定为市级协同创新中心,2021年8月进入重庆市2021协同创新中心择优支持方案。中心由理事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办公室、科技研发部和成果推广部组成,坚持以“守望武陵,振导山区为宗旨,依托3个国家部委联合共建研究基地、2个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及10余个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涵盖教育学、民族学、应用经济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多个重点学科,紧密围绕武陵山片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特色产业培育与开展、民族文化传承与利用、教育资源均衡与供给四大问题而展开协同攻关和专题研究,是推进武陵山片区绿色开展示范区为导向的区域开展型协同创新体,目标是建成国内具有较高知

4、名度和影响力的面向区域开展的协同创新示范中心。二、学科交叉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中心以培养理论创新和实践能力并重的新型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标,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产学研紧密协作等途径,改革和建立适应新型创新人才培养与选拔的机制体制。中心在深入调研的根底上,统筹协调,在农业科技、根底教育、食品科学、工商管理等学科方面,既发挥学校的专业学科优势,又发挥企业的人才优势,以“互联网+教育、校企合作、新工科建设等教学改革持续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联合地方政府共同签署培养协议,聘任企业管理人才、技术骨干来校授课,联合培养订单式人才,直接面向行业企业和基层农业经济岗位培养输送人才。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就业向武陵山片

5、区倾斜,年均输送1000人以上,在职培训和技能培训1000人以上。这种人才培养方式,充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所积聚的优质资源,既解决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又解决了企业和基层农业开展的人才需求,为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源源不断输送了人才,最终实现了本地区学科交叉应用型人才资源自我生成的长效机制。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与实践一推行导师制协同创新中心充分发挥人才的专业优势和经验优势,大力推行“双导师制,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具备条件的化学化工、生物科学、旅游管理、农村行政管理与经济管理等专业,在为每名学生配备校内学业指导老师的同时,配备校外实践指导老师,校外指导老师在社会实践、职业开展、就业创业等方面提供指

6、导与支持,使得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充分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在民族文化资源方面,涪陵手工榨菜、涪陵御锣、龙潭八牌锣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来校开设讲坛,或者聘为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的实习实验和课外时间活动,把民族民间艺术文化融入人才培养的始终。应用双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提高了武陵山片区扶贫工作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而且扩大了民族文化传承和开发利用的渠道。二探索教研一体制中心协同地方高校、政府和企业在效劳重庆武陵山片区社会经济文化开展的同时,推动我校教育学、民族学、化学、园艺学、应用经济学、材料科学与工程6個一级学科成为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并助力教育、艺术、金融

7、、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园艺、材料工程等专业硕士学位点的立项建设。逐步形成以教育学为龙头的教师教育学科专业群;以民族学、应用经济学为龙头的艺术与文化创意、管理与应用经济学科专业群;以化学、园艺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为龙头的生物农业与环境工程、信息科学与装备技术学科专业群。学科群之间交叉融合开展,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对接,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对接,高等教育与中职教育和继续教育对接。三试点工程制教学协同中心鼓励参加创新创业培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鼓励协同中心的老师指导学生参加专业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和奖励。中心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通过产学研紧密结合等途径,实现科研成

8、果转化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工程,把局部研究内容转化为探索性、创新性实验工程,走出一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子,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四、构建新型资源配置体系协同创新中心整合了校内、校外各方面的优质资源,全面构建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新型资源配置体系。一需求工程共酿中心先后与涪陵、丰都、石柱、武隆、黔江、秀山等区县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实施绿色产业培育专项行动方案、环境保护与治理合作方案、教师教育校地合作和区域文化品牌打造方案。长江师范学院和签约的各个区县的科技人才,围绕工程需求,根据协同创新中心团队成员的学科特点和研究专长,组建研究团队,联合攻关,实现科

9、技人才的共享。二研发平台共享中心积极融入牵头单位的产学研合作体系,整合校内外科技研发平台。在校内,中心整合了长江师范学院3个部级共建基地,2个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0余个重庆市高校重点培育工程技术中心和科研平台。此外,中心还先后与西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吉首大学、湖北民族大学等兄弟高校共建科技创新团队,并联合开展课题攻关。先后与渝东南农业科学院、建峰化工集团、辣妹子集团等企业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共建创新机构、研究中心、生产关键技术攻关及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合作。三根底设备共享学校拨划了相对固定的办公和科研场所,并购置了相应的设备,办公环境优良。协同创新中心可根据需要共享使用学校

10、现有办公和科研设备资源,新购设备统筹纳入学校资产管理。协同创新中心可根据需要共享使用学校相应的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各平台创立的数据库建立的科研成果信息共享平台,做好了著作、研究报告、论文等学术档案的收集和管理工作,实现了信息资源和科研成果方面的共享。四开放基金共享中心为鼓励科研协作,推动武陵山片区各省市经济社会开展,设立了开放委托基金,本着“公开竞争、择优立项、铸造精品、打造团队的宗旨,引入竞争机制,采取委托、自由申报和培育工程等方式面向校内及武陵山片区片区高校开放。协同创新中心连续5年对外发布多批次重大委托工程,累计投入工程经费100余万元。针对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开展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领域和方向设立科研工程,开展联合攻关,积极为武陵山片区各级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开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理论支持和智力效劳。参考文献:【1】王方,何秀.高校面向区域开展协同创新的困境与突破J.高校教育管理,20211:65-71.【2】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