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说课教案第1课时_第1页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教案第1课时_第2页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教案第1课时_第3页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教案第1课时_第4页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教案第1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教案 第1课时教材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定律,教材从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入手,从观察白磷燃烧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出发,通过思考去“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而不是去死记硬背规律。这样学生容易接受。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在

2、化学反应中,只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使反应物变成生成物,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并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同时也为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质量的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的原因;(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能推测物质的组成。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实验、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品质及合作精神;(2)使

3、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变化的物质 ,即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渗透物质不灭定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会从分子、原子的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难点:从分子、原子的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从关注化学反应前后"质"的变化,转移到思考反应前后"量"的问题上,教学可进行如下设计:1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过程,教师应当采取"自我发现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可首先投影前面学过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然后提问:对于化学反应你知道了什么?学

4、生各抒己见,最后把问题聚焦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上。这时教师不失适宜的提出研究主题:通过实验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2体验科学研究过程、设计、实施实验方案 学生以小组探究方式,根据实验目的(实验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并适时的给学生以帮助,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在设计方案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交流方案过程中,各组间互相补充,互相借鉴,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在实施实验时学生体验了科学过程,动手能力得到了加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和严谨求实的科学品质及勇于探索的意志力。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自己探索,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也体验了科学研究过程。 3反思研究过程、总结收获和不足重点、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实验器材:CuSO4 溶液、 NaOH溶液、FeCl3溶液、NaCl溶液、AgNO3溶液、白磷、锥形瓶、玻璃棒、单孔橡皮塞、烧杯、小试管一天平、酒精灯。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在前几章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哪些化学反应?投影:反应文字表达式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KClO3 KCl O2氢气氧气水 H2 O

6、2 H2O 氢气氧化铜铜水 H2 = CuO Cu H2O引言:这是我们学过的化学反应(指投影),对于化学反应你知道了什么?讨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分子种类、物质状态、颜色等发生了变化;原子种类、元素种类没发生变化;对于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原子数目是否发生变化存在争议。引入: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有同学说改变,有同学说不变,意思不统一,那么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探讨。设计与实施实验:讨论:根据实验目的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交流设计方案评价设计方案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哪些方案是科学合理的,哪些需要改进,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设计过程。实施实验:同学们的设计方案是

7、可行的,可以进行实验。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检查纠正学生实验操作中的问题1依照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测定的实验数据。2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3汇报实验结果引导学生从实验内容,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发生变化汇报实验结果同学们的实验结果是巧合,还是具有普遍意义?汇报:1实验内容2实验结果反应前物质总质量(烧杯试管两种溶液)_g,反应后物质总质量为_g。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_。3演示实验演示: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1观察记录: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_g,反应后物质总质量为_g。2书写反应文字表达式3实验结果分析: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_。

8、思考:通过以上几个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科学家曾做过大量实验,无数实验都证明: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相等。这是化学反应遵循的规律。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板书课题)投影:讲解关于质量守恒的化学史俄罗斯科学家罗蒙诺索夫通过在密闭容器中焙烧金属的实验,在1784年7月5日写给数学家艾列尔的信中和1760年发表的文章中都谈到:“自然界所发生的一切变化都是这样一种情形,从一个物体中夺取了多少东西,在另一个物体中就加进了多少东西。”所以假如什么地方减少了若干物质,在另一地方就增加了若干物质。罗蒙诺索夫认为,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进行葡萄汁添加酵母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实验

9、时,进行了分析测量,得出葡萄汁和酵母中所含氢、氧、氮、碳元素的质量和生成的酒精和二氧化碳中所含的元素的质量相等。于是得出结论:“无论是人工的或自然的作用都没有创造出什么东西,物质在每一反应前的数量等于反应后的数量,这可认为是一个公理”。提问:哪位同学试着回答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内容(略)讨论: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原因问题讨论: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化学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投影: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认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板书:二、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种元素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

10、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保持不变。 知识小结:NaOH + CuSO4 - Na2SO4 + Cu(OH)2 白色固体 蓝色固体 白色固体 蓝色固体 无色溶液 蓝色溶液 无色溶液 不溶于水NaOH + FeCl3 - NaCl + Fe(OH)3 褐色固体 白色固体 褐色固体无色溶液 红褐色溶液 无色溶液 不溶于水NaCl + AgNO3 -NaNO3 + AgCl 白色固体 白色固体 白色固体 无色溶液 无色溶液 不溶于水初步应用:(投影题目和答案)例1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金属镁的质量大,有人说这个事实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说对吗?为什么? 选题目的:本题目的

11、在于考察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思路分析:在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要确实理解定律中“参加”和“生成”两个词在具体化学反应中的含义。镁带在空气中燃饶参加反应的物质不仅有金属镁还有空气中的氧气依据质量守恒定律金属镁和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和为生成物氧化镁的质量。解答:此说法不对。镁带在空气里燃饶,是镁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生成物氧化镁的质量,一定等于参加反应的镁带和氧气的质量和,所以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质量重。 启示:对于知识来说不仅要记住,而且要真正理解。例2  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元素和(_)元素,可能含

12、有(_)元素。选题目的:本题是考察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本质-原子的三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发生变化)的认识和应用。思路分析: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初步表示为:蜡烛 + O2 CO2 + H2O根据原子种类在反应前后不变的道理可知,生成物中碳、氢原子来自可燃物,但不能确定生成物中的氧原子是全部来自空气中的氧气,还是一部分来自空气中的氧气、另一部分来自蜡烛,所以只能证明蜡烛中可能含有氧原子,原子是元素的个体,是构成并体现元素性质的基本单元。解答:蜡烛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启示:能灵活运用知识比只记住知识更重要。

13、反思研究过程:通过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的探讨,你有哪些收获?总结:对于今天的学习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相信大家会做的更好。同步练习:(投影)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元素的种类;物质的种类;物质的分子个数;各种原子的总数。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A. B.C.D.2在A + BC + D的反应中,5gA和一定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gC和10gD,则B的质量是( )A.18gB.7gC.8g D. 6g3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改变。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

14、,原子个数不变。C.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的分子数。4充分加热a克氯酸钾与b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留下残余固体c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A. (a-b)克B.(a-b-c)克 C. (a+b-c)克D.(a-b+c)克5某化合物X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2X+5O2=4CO2+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X的化学式为()A. C2H4 B. CH4C. C2H2D. C6H66下列各组物质,在敞口容器里发生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的是( )A.镁条放入盐酸中B.高锰酸钾固体

15、受热分解C.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在空气中加热铜粉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2Mg+O2=2MgO的反应方程式,下列各组数据正确的是( )A. 镁的质量2g, 氧气质量3g,氧化镁质量5g。B.镁的质量3g, 氧气质量2g,氧化镁质量5g。C.镁的质量1g, 氧气质量4g,氧化镁质量5g。D.镁的质量4g, 氧气质量1g,氧化镁质量5g。8已知反应3A + 2B = 2C + D,A、B两种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共140g,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A. 60g B. 80g C. 90g D. 120g参考答案: 1D2C3C4C5C6C7B8B二、填空题1.将A物质

16、25克、B物质5克混合加热,反应后的物质中,A仍有10克,B已完全反应,同时生成C物质11克,还有一种生成物D。则这个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及生成物的质量比A:B:C:D为: _。答案:15:5:11:9三、问答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问题:(1) 蜡烛燃烧后,质量减轻。(2)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质量比红磷的质量大。课后作业1复习本课教材内容,完成课后习题2预习 第二节 化学方程式附:板书设计:第一节 质量守恒定律NaOH + CuSO4 - Na2SO4 + Cu(OH)2 白色固体 蓝色固体 白色固体 蓝色固体 无色溶液 蓝色溶液 无色溶液 不溶于水NaOH + FeCl3 - NaCl + Fe(OH)3 褐色固体 白色固体 褐色固体无色溶液 红褐色溶液 无色溶液 不溶于水NaCl + AgNO3 -NaNO3 + AgCl 白色固体 白色固体 白色固体 无色溶液 无色溶液 不溶于水一、定律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二、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种元素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保持不变。 教学反思: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定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