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doc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7/def95e2b-d8ce-4c33-80a1-d7885d2c5180/def95e2b-d8ce-4c33-80a1-d7885d2c51801.gif)
![聚苯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doc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7/def95e2b-d8ce-4c33-80a1-d7885d2c5180/def95e2b-d8ce-4c33-80a1-d7885d2c51802.gif)
![聚苯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doc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7/def95e2b-d8ce-4c33-80a1-d7885d2c5180/def95e2b-d8ce-4c33-80a1-d7885d2c51803.gif)
![聚苯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doc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7/def95e2b-d8ce-4c33-80a1-d7885d2c5180/def95e2b-d8ce-4c33-80a1-d7885d2c51804.gif)
![聚苯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doc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7/def95e2b-d8ce-4c33-80a1-d7885d2c5180/def95e2b-d8ce-4c33-80a1-d7885d2c518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聚苯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王 杏,关荣锋,田大垒,赵文卿(河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 焦作,454003)摘 要:复合改性技术能够有力的优化聚苯胺的性能,提高聚苯胺材料实际应用的价值。综述了聚苯胺/无机复合材料、聚苯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针对聚苯胺复合材料在金属防腐、传感器、电磁屏蔽等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关键词:复合材料;聚苯胺;导电性;纳米粒子;聚合物中图分类号: TQ226 文献标识码:AResearch Progress on Polyaniline Composites and their ApplicationWANG Xing, GUAN Rongfe
2、ng, TIAN Da-lei, ZHAO Wenqing(Institut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454003, China)Abstract: Modification technology by composition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optimize the performances of polyaniline but improve its value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 Resea
3、rch progress on polyaniline/inorganic composites and polyaniline/polymer composites were summarized, what's more, the application of polyaniline composite in metal anticorrosion, the sensors,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and other fields were introduced。Keywords: Composite; Polyaniline; Conductivit
4、y; Nanoparticles; Polymer0 引言自从Alan Heeger、Alan MacDiarmid和Hideki shirakawa三位科学家在导电高分子方面作出了开创性成就之后,就兴起了导电聚合物的研究热潮。除了良好的光电性能之外,导电聚合物还具有塑性好、成本低、质量轻和制备简单等优点.在众多导电聚合物中,聚苯胺(PANI)由于特殊的质子掺杂性、良好的氧化还原性和环境稳定性以及较高的掺杂导电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12。但后期加工处理的难度限制了其实际应用的推广,复合改性技术可以有效的改善其加工性能,不断拓宽导电聚苯胺的应用领域.基于国内外的研究报道,综述了近年来聚苯胺/无机、聚
5、苯胺/聚合物复合材料研究应用的进展情况.1 聚苯胺/无机复合材料 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综合了聚合物和纳米材料的特性,表现出良好的光、电、磁等性能,并在电池、光电转化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聚苯胺/无机纳米颗粒由于良好的性能和灵活的功能设计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1.1 PANI/C复合材料由于聚苯胺具有良好的电活性、较高的储能密度和放电特性,在超电容器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对聚苯胺/活性碳复合型超电容器的电化学特性进行研究3,实验结果表明:制得的聚苯胺电极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容和良好的电化学特性;用聚苯胺作为正极,活性碳作为负极的复合型电化学电容器的工作电压达到1.4V、电容器单体比电容达到57
6、F/g,循环工作寿命超过500次。以活性碳为原料,制得PANI/C复合材料,导电性能较活性碳有所提高;作电极时,在1mol/LH2SO4溶液中有良好的电容性质4。氧化分散聚合制得导电聚苯胺,采用聚乙烯醇作为聚合稳定剂,研究多壁碳纳米管在不同浓度的聚乙烯醇水溶液中的分散稳定性5。将聚苯胺/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粒子分散在绝缘的硅油中,用旋转流变装置测定其外加直流电场的流变性。结果悬浮液一般是稳定的,剪切粘度随外加电场呈现快速而可逆的变化。由于聚苯胺/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聚合度随外加电场的增加而增加,材料界面的交互作用得到加强。在较宽的剪切速率范围内,聚苯胺/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剪切应力是随外加电场
7、的增加而增加的。碳纳米管/纳米TiO2-聚苯胺复合膜制成的电极,通过微观形貌发现,纳米基体上得到的聚苯胺膜层呈疏松、多孔的纳米纤维网状结构,同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6。1。2 PANI/ TiO2复合材料 纳米TiO2比表面积大,活性高,具有其本体块状物料所不具备的表面与界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优点,使其具有独特的力学、电学、磁学、光学等性能。将TiO2纳米粒子掺入到聚苯胺中制成PANI/ nano-TiO2复合材料,微观分析表明PANI和TiO2纳米粒子之间不是简单的混合,而是以TiO2纳米粒子作为反应中心;其电导率达到10-2S/cm,在导电涂层、电荷存储、太阳能
8、电池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7.魏亦军等8对纳米TiO2/聚苯胺复合膜电极的制备以及性能进行了研究.复合膜中TiO2以1035 nm 晶粒分散于聚苯胺中,电学性能较好,作为工作电极,具有较好的可逆性和氧化还原活性.在无模板条件下,利用苯胺在纳米TiO2微粒表面的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成功制备了聚苯胺/ TiO2纳米复合材料9.复合材料中,TiO2和聚苯胺分子链之间存在强的相互作用,并对材料的热稳定性起促进作用,TiO2的含量对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有显著影响,当含量为11.1%时,电导率达到极大值2。86S/。TiO2纳米粒子和胶体分别作为填料加入聚苯胺制得两种PANI/TiO2复合材料,材料的介电常
9、数和介电损失要比未掺杂的聚苯胺高,且PANI/TiO2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失要比TiO2胶体掺入聚苯胺得到的值高,主要原因是TiO2粒子的加入会促使聚苯胺基体中有效电子传输网络结构的形成10。室温下,于TiO2胶体中原位化学氧化聚合制得PANI/TiO2纳米复合材料11,在硅基板上自组装制成气敏元件,PANI/TiO2薄膜对NH3气体响应快,重复率高。1.3 PANI/ Fe3O4复合材料以导电高分子为基质的磁性微粒导电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具有磁性和导电双重特性,在传感技术、非线性光学材料、分子电器件、电磁屏蔽和雷达吸波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较多的磁性粒子主要是Fe3O4,其聚
10、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较多,近十几年引起了广泛关注12。聚苯胺作为一种轻质吸波材料,微波吸收系数不大,而铁氧体是一种传统的微波吸收材料,纳米无机物/聚合物复合吸波材料是实现这种技术的途径之一。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的发展和潜在的巨大应用价值使得纳米级铁磁体的微波吸收性能研究活跃13。通过制备工艺对聚苯胺磁性复合材料的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14,樟脑磺酸掺杂的聚苯胺在间甲酚溶液中制成PANI/Fe3O4-CSA0。5膜材料,所得的薄膜也具有相当高的电导率和磁化率.磺酸二茂铁掺杂后的聚苯胺经FeCl3氧化,电导率下降1-2个数量级,磁化率随着氧化度的增加而增加15。Fe3O4磁性粒子具有生物适应性好,薄
11、膜、单晶、纳米粒子各种形态都易于得到的优良性能。G.V。 Kurlyandskaya等13研究了Fe3O4粉体材料的吸收波性,Fe3O4纳米粒子表面覆盖生成聚苯胺、单纯的Fe3O4粒子和Fe3O4粒子与聚苯胺原位合成三种粉体,得出的粒子吸收波谱都没有较低的吸收区,且为均匀的、基本为球形的铁磁物质。对含有Fe3O4粒子的PANI纳米管的合成及性能的研究16发现:PANI/Fe3O4纳米管的合成与超声分散和溶液中酸苯胺形成的模版有关,通过微观分析纳米管的分子结构表明Fe3O4粒子有效地分散在PANI纳米管中,并且提高了Fe3O4粒子在PANI/Fe3O4中的含量。1.4 PANI/矿物复合材料 矿
12、物材料原料易得、结构特殊,通过合理的设计制得的聚苯胺/矿物复合材料同样具有电导率高,热稳定性能好的特点。 蒙脱土(MMT)是具有层状结构的天然矿物,其层间仅靠层间阳离子的弱静电引力连接,因而具有较强的层间离子交换和遇水膨胀性,聚合物与MMT复合将耦合出许多优异的性能。PANI与MMT插层复合、制备结构及功能各异PANI/MMT纳米复合材料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王鹏等17制备了PANIDBSA/MMT纳米复合材料,测试表明具有优良的吸波性能,XRD分析,由于MMT的掺入改变了PANI的聚集态结构,聚合主要是在MMT层间进行,是一种典型的插层型纳米复合物.强敏等18对PANI-MMT插层复合纳米材
13、料涂层的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蒙脱土的含量为0.5时产品的溶解度较大,成膜性较好,其防腐蚀性能也最好。电化学阻抗谱(EIS)表明:在NaCl质量含量为3。 5的腐蚀环境中,该复合纳米材料作为冷轧钢的涂层,耐蚀效果并不理想;与环氧树脂面涂料配合使用,耐蚀效果明显提高;浸泡试验表明以聚苯胺-蒙脱土复合材料作为冷轧钢的底涂料,防腐蚀效果较好。CeO2是用途非常广泛的稀土化合物,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的纳米粒子,再经乳液聚合获得具有核壳结构的CeO2/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测试表明,复合材料是CeO2为核,PANI包覆在纳米粒子表面,材料的热稳定性要比纯聚苯胺要高19.在对甲基苯磺酸(p-TSA)掺杂的PA
14、NI/ Y2O3复合材料中,Y2O3的掺入电导率降低,但可以提高聚苯胺的热稳定性20。煤具有特殊的芳环结构、孔结构及酸性侧基官能团结构特征,在周安宁21指导下,以煤为基体并作为一种大分子质子酸掺杂剂,引发苯胺的原位聚合制得了煤/聚苯胺导电复合材料,为煤的非能源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之后,对其导电性能的研究22表明:在0.21.0MPa压力范围内,电导率随压力增大而增大,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在环境中放置导电性能不稳定.2 PANI/聚合物复合材料把苯胺单体或聚苯胺与溶解性和加工性相对较好的聚合物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乙烯醇(PVA)、聚苯乙烯(PS)等复合可以得到各种改性的复合材料,具有
15、电导率可调节、力学性能优异、透明性高、成本低廉等优点。这类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是机械共混法和化学原位聚合法。2.1 PANI/PMMA复合材料PMMA在可见光区具有很好的透明性和光致发光性,促使人们研究其复合材料的光性能,特别是光致发光性能。将掺杂PANI与PMMA复合,PANI在PMMA基体中分散形成互穿网络结构,能够很好的改善聚苯胺的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可以作为发光层应用在聚合物有机发光器件中。PANIHCl/PMMA复合材料的直流电导率比复合前有所加强;PMMA的光致发光谱中光致发光谱强度随苯胺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强,进一步对复合材料的光致发光性进行研究,通过PANIPMMA复合材料
16、的傅立叶光谱发现:PMMA含量增加,光致发光强度增加,可能是激子形成和随后辐射损失的几率增加23. PANI/PMMA复合膜的电导率随苯胺投料的增加而增加,随后趋于平稳,有较好的环境稳定性24。掺杂态的聚苯胺与有机硅改性PMMA可制备聚苯胺复合电致变色膜,对其结构和电致变色性能进行研究,在外加电压作用下其颜色在绿色至蓝黑色之问可逆变化。共聚物中含有偶联剂可以提高电致变色膜与ITO导电玻璃基底的粘结性及改善复合电致变色薄膜的耐溶剂性能25。2.2 PANI/PVA复合材料利用原位化学聚合在不同的水溶性高分子(褐藻酸、聚丙烯酸、聚乙烯醇)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和十二烷基磺酸钠)中合成聚
17、苯胺导电复合材料。比较得出,十二烷基磺酸钠掺杂的聚苯胺的成膜性,溶解/混合和加工性能极差.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条件下,聚苯胺/聚乙烯醇获得较高的分子量,而且电导率高达32S/cm26。王青豪等27利用化学乳聚法制备了聚乙烯醇聚苯胺复合膜,聚乙烯醇(PVA)含量增加,分散作用使得An在聚合时活性中心的利用率增加,同时,PVA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对乳液形成连续的自支撑膜具有积极的贡献,可显著改善PAn/PVA复合膜性能(均匀性、连续性、柔韧性等)和电学性能;但PVA过量,会对膜中的PAn粒子起到稀释和阻隔作用,导致膜的电学性能随之下降。试验得出PAn/PVA复合膜制备的最佳条件是:反应温度25,反
18、应时间10 h, w (PVA)为4.3%,n (DBSA):n (An):n (APS)三者的摩尔之比为1.25:1.0:0.42。原位聚合方法制得的PANI-PVA复合材料,电导率可达4.55S/cm,红外光谱显示复合材料中聚苯胺的结构与纯导电态聚苯胺的结构一致,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使UVVis吸收光谱发生蓝移;荧光光谱表明将PANI与PVA复合,增强了载流子的注入密度和限域效应,抑制了PANI的非辐射衰减,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发光效率28.以乳液聚合法合成聚苯胺,分别用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溶解本征态聚苯胺、水溶解聚乙烯醇后共混浇铸成PANI-PVA膜,实验表明两者具有很好的相容性29;在保
19、证电导率高的同时,膜的拉伸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都有明显的改善,力学性能得到了很大提高。2。3 PANI/PS复合材料聚合物包覆的核/壳结构复合粒子有着潜在应用价值。Armes等人30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制备了聚苯胺包覆聚苯乙烯的核/壳复合粒子,当聚苯胺的含量在8%左右时,能达到和本体相当的导电率.通过化学改性对聚苯乙烯微球进行磺化处理,引入亲水性的磺酸基,以此为模板,在磺酸根的掺杂下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导电聚苯胺/聚苯乙烯复合微球,复合微球中聚苯胺含量为19。3%时导电率约为0.10S/cm31.3 应用 近年来,聚苯胺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这里主要介绍聚苯胺复合材料在金属
20、防腐、传感器,电磁屏蔽等方面的应用情况。3.1 金属防腐聚苯胺作为防腐涂料起着重要的。水溶性的电化学聚合的聚合物涂层可以取代含有致癌物的涂层.在1的NaCl溶液中测试了聚苯胺的防腐性能。由于孔隙的存在,涂有聚苯胺的铝合金明显被腐蚀,但是经过后处理,对于金属铝聚苯胺的防腐能力提高到90%32。PANI作阴极,不锈钢作阳极,不锈钢的某些区域很快的钝化,并长时间有效的保持钝化状态,完全可以用作高腐蚀硫酸溶液中的不锈钢的保护,效率高达99。933。樟脑磺酸、苯基磷酸两种不同酸掺杂聚苯胺和PMMA的共混材料可以作为金属防腐层,对防腐机制进行研究得出:钝化膜的形成是由于PANI和不同金属基体间发生氧化还原
21、反应34。 3.2 传感器对于不同的掺杂剂和掺杂浓度,导电聚合物的氧化还原行为也不同,这一特性使导电聚合物成为非常有潜力的传感材料。多种导电聚合物如聚吡咯、聚噻吩、聚苯胺等都已被研究开发制成传感器,用来检测NO2、CO、NH3、H2等气体和可挥发的有机化合物以及湿气.DHAWAN等35分别用DBSA和对甲苯磺酸掺杂的聚苯胺与SBS树脂混合,所得复合膜对于氨水具有良好的电阻时间/浓度响应特性,检测的最低氨水浓度可达105mol/L,有望做成性能良好的氨传感器。不同酸(高氯酸、硫酸、正磷酸、醋酸或丙烯酸)掺杂的PANI/Mn3O4复合材料可用来检测在2090的相对湿度。根据酸掺杂的PANI/Mn3
22、O4复合材料的电阻均随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增加且接近于线性变化、灵敏度依赖于酸的种类,聚苯胺复合材料可以作为湿度传感器36。3。3 电磁屏蔽电磁屏蔽的基本原理是:采用低电阻值的导体材料,并利用电磁波在屏蔽导体表面的反射和在导体内部的吸收以及传输过程的损耗而产生阻碍其传播的作用。PANI可在绝缘体、半导体和导体之间变化,在不同条件下呈现各自的性能,因而在电磁屏蔽中具有实用价值.导电聚苯胺在电磁屏蔽材料中的应用主要包括37:导电聚苯胺电磁屏蔽涂料;导电聚苯胺纤维屏蔽材料;导电聚苯胺橡/塑复合屏蔽材料。PANI复合物或有效的PANI涂层由于其导电率是均匀连续的,有独特优势。将PANI分散到基体聚合物中如
23、PVC, PMMA和聚酯中,不仅电导率高,抗磁效应也很明显38.共混浇铸成PANIPVA膜同样具有电磁屏蔽功能.核壳结构的Fe3O4-PANI纳米粒子,由于具有磁性和导电双重性质,所以在电磁屏蔽领域应用前景广阔。3.4 其他应用PANI作为电致发光材料已呈现出诱人的前景,它既可用作电致发光器件电极材料,又可用作发光材料.PANI纳米颗粒水或溶剂分散液可以直接用以制备电致发光材料,操作简单,方便易行.例如将成膜性能良好的PANI纳米胶体分散液涂布于PET和PC基体表面制得的纳米复合材料就可以用作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目前,借助此技术已经生产出各种发光产品,如汽车牌照,速度表盘,发动机转盘,显示灯和开
24、关,移动电话屏幕显示以及大屏幕显示器等39.基于聚苯胺制得的复合材料还可以用于二次电池、储氢材料、太阳能电池和抗静电材料、吸波材料等。4 结论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复合技术的飞速发展,聚苯胺复合材料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效改善聚苯胺的结构和性能是研究者不断追求的目标,在改善后期加工处理技术问题的同时,聚苯胺的溶解性、导电性、稳定性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虽然聚苯胺复合材料的研究日益广泛,但需要通过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开发新型复合材料(尤其是与纳米技术结合的性能优异的材料),优化合成工艺,提高产率和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器件寿命和质量,为大规模生产和实际应用服务。参考文献: 1 Samrana
25、 Kazim, Vazid Ali, M. Zulfequar, et al。 Electrical, thermal an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f Te doped polyanilineJ. Current Applied Physics, 2007, 7 (1):6875.2 Grzegorz Milczarek. Electro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poly-aniline films in the presence of guaiacolsulfonic acidJ。 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
26、s, 2007, 9 (1): 123127。3 WANG XiaoFeng, RUAN DianBo, WANG Da-Zhi, et al. Hybrid Electrochemical Supercapacitors Based on Polyaniline and Activated Carbon ElectrodesJ。 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2005, 21(3):261-266。4 黄震雷, 丛文博, 张宝宏。 聚苯胺/活性碳复合材料电容性能研究J。应用科技,2007, 34(3):57-60.5 C.S.Choi, S.J.Park, H。J。
27、Choi。 Carbon nanotube/polyaniline nanocomposites and their electrorh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under an applied electric fieldJ。 Current Applied Physics, 2007,7 (4): 352355。6 陈忠平, 褚道葆, 陈君华, 等. 碳纳米管/纳米TiO2-聚苯胺复合膜电极的电化学制备及表征J。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7,45(2):288292.7 Xingwei Li, Wei Chen, Chaoqing Bian, et al.
28、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TiO2 nanoparticles by polyanilineJ。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03 (217):1622.8 魏亦军, 褚道葆, 姚文俐. 纳米TiO2聚苯胺复合膜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J.合成化学, 2004,12:6971.9 苏碧桃,敏世雄,佘世雄,等.导电聚苯胺/TiO2纳米复合纤维的制备和表征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42(4):6770。10 T。C。 Mo, H。W。 Wang, S。Y。 Chen, et al。 Synthesis and Dielectr
29、ic Properties of Polyaniline/Titanium dioxide NanocompositesJ。 Ceramics International, 2007, doi:10。1016/j。ceramint。2007.06。002.11 Huiling Tai, Yadong Jiang, Guangzhong Xie, et al. Fabrication and gas sensitivity of polyanilinetitanium dioxide nanocomposite thin filmJ。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2007,
30、 125 (2):644650.12 包蕾,姜继森。 磁性微粒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23(6):924-928.13 G。V. Kurlyandskaya, Jessica Cunanana, S.M。 Bhagat, et al. Fieldinduced microwave absorption in Fe3O4 nanoparticles and Fe3O4/polyaniline composites synthesized by different methodsJ. Journal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31、Solids, 2007, 68 (8):15271532.14 Silvia E. Jacobo, Juan C。 Aphesteguy, R。 Lopez Anton, et al. Influence of the preparation procedure on the properties of polyaniline based magnetic compositesJ。 European Polymer Journal, 2007, 43 (4): 13331346。15 Xueming Wu, Xianhong Wang, Ji Li, et al。 Preparation a
32、nd electricalmagnetic properties of polyaniline doped with ionic ferrocenesulfonic acidJ。 Synthetic Metals, 2007, 157(45):176-181.16 Xiaofeng Lua, Hui Maoa, Danming Chao, et al。 Ultrasonic synthesis of polyaniline nanotubes containing Fe3O4 nanoparticlesJ。 Journal of Solid State Chemistry 2006,179 (
33、8) 26092615。17 王鹏, 王庆昭, 王剑,等。 聚苯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J.高分子学报,2006(9):1100-1105.18 强敏, 陈林, 陈涛,等。 聚苯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能J. 腐蚀与防护, 2005,26(5):203-205.19 王彦鹏,赵红晓,任莉君,等.CeO2/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与表征J。化工新型材料,2007, 35(3):37-39.20 庞书君, 孙竹, 王军, 等. 聚苯胺/氧化钇复合材料的合成与热稳定性研究J。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06,23(7):5456.21 马良。 不同煤岩组分/聚苯胺导电材料的合成
34、和性能研究D. 西安科技学院,西安:2002。22 王美健, 杜美利. 煤/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06,34(8):60-62.23 M。 Amrithesh, S. Aravind , S. Jayalekshmi, et al。 Enhanced luminescence observed in polyanilinepolymethylmethacrylate compositesJ。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07, doi:10.1016/j。jallcom。2006.02.096.24 谷亚新, 刘运学, 范兆
35、荣, 等. 导电聚苯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膜的合成及特征J。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20(3):196-199.25 张超灿, 宋丽娜, 孙江勤, 等。有机硅改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致变色性能研究J. 玻璃钢/复合材料,2001(3):1115。26 Tetsuo Hino, Takumi Namiki, Noriyuki Kuramoto。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ovel conducting composites of polyaniline prepared in the presence
36、of sodium dodecylsulfonate and several water soluble polymersJ。 Synthetic Metals, 2006, 156 (21-24): 13271332。27 王青豪, 钟平。 聚乙烯醇聚苯胺复合膜的制备及其电致变色性能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6):66-68。28 任斌, 黄河, 刘少琼, 等. 有机导电复合材料聚苯胺/聚乙烯醇的光谱分析J.光谱实验室,2003,20(2):165-168。29 匡汀。聚苯胺与聚乙烯醇共混相容性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1):102105。30 Khan
37、M A, Armes S P, Perruchot C, et a1。 Surface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3,4ethylenedioxythiophene)-Coated Latexes b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J。 Langmuir, 2000,16:4171417931 周辰, 李树保, 赵妍, 等。 导电聚苯胺/聚苯乙烯核/壳结构复合微球的制备J。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06,21(4):1316。32 V。 Karpagam, S. Sathiyanarayanan, G。 Venkatachari。 Studies on corrosion protection of Al2024 T6 alloy by electropo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路电缆施工合同范本
- 2024年12月事业单位考试模拟题闯红灯被判刑警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公司合同范本工程
- 借款房屋抵押合同范本
- 临时农业种植合同范本
- 门头申请书表
- 2025年斜坡式提升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神安康合剂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癃清片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圣诞瓷制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车间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劳动法概述劳动法与新经济业态的结合
- 孤残儿童护理员儿童护理工作基础知识课件
- 九年级短跑2 公开课教学设计
- 美学原理全套教学课件
- 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
-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护理课件
- 课堂精练九年级全一册数学北师大版2022
- 着衣母婴卧像教学设计
- (鲁科版五四制)小学三四五年级全部单词(带音标)
- 维克多高中英语3500词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