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语文( s 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简析及设计小学语文 (s 版)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简析及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简析:本单元安排由四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五”组成。四篇课文分别是精读课文莲叶青青 、 萧山杨梅 地震中的父与子和略读课文母亲的呼唤 。 连夜青青讲的是祖母十分喜爱荷叶,每年都在自家的院子里种着一缸荷花,荷叶长大了,她却把荷叶剪下送给别人的孩子治疮的事 ; 萧山杨梅讲的是作者小学时代的一位语文老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关心、爱护学生的事; 地震中的父与子讲的是在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为了寻找儿子,锲而不舍地在废墟中挖掘,最终与儿子劫后相逢的感人故事 ; 母亲的呼唤作者回忆了儿时母亲声
2、声亲切的呼唤。这几篇课文表现并赞扬了父爱、母爱、师爱、亲邻间的爱。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爱是人世间伟大而纯真的情感,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教育他们把爱的火种洒向生活的每个角落。根据课文的主要故事情节,每篇课文均配有一至两幅生动形象的插图,插图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重难点。“语文百花园五”共安排了词语真有趣、词语分类、标点符号的用法等语文基础知识,以及读背古诗、阅读短文、口语第 25 页交际、习作等学习内容。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单元在课文前面编排有导语和情境图。导语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3、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并提示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导语下面的情境图结合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画的是莲叶青青、荷花盛开的池塘边,三位小朋友谈论读了课文后的感受并深入探讨课文内容的情景。情境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探究心理。教学目标:1、 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新词,学会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的句子的意思。2、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 体会课文文字里流露出来的互爱之情。莲叶青青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认识并学会9 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2、学习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3、学会概括我心生感动部分的主要内容。教学重难点1、
4、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2、通过课文学会概括我心生感动部分的主要内容,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扫清文字障碍,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2、理解“一望无边、左邻右舍、念念有词”等词语。3、学习课文第1 段。教学准备课文中的插图、生字卡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2、解决上面质疑中容易解决的问题。三、检查读书效果。1、出示生字卡,练读。2、分自然段读课文。3、再读课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1、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5、?2、反馈学习情况。3、各个小组修改各段意。4、重点引导朗读描写“祖国”喜爱莲叶的语句。五、学习课文第一段。1、指定小组朗读第一段。2、自主学习第一段,并针对第一段提出质疑。3、我喜欢莲叶吗 ?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呢 ?( 喜欢,我生出了许多感动,心里急急忙忙地寻找着合适的句子。 )4、那么,为什么作者偏偏找不到自己要的诗句呢 ?5、你知道我的心事是什么吗 ?六、小结七、布置作业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课文内容。2、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3、通过课文的学习,观察自己熟悉的一个人的长相,抓住特点写下来。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二、再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三、精读课
6、文,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1、学习课文第 2 段。讨论: A 祖母喜爱荷花吗?你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B 找出课文中体现祖母让我吃惊的语句,谈自己的理解,并通过感情朗读表达出我的感受。C 看着祖母这样地照顾荷花,有什么感受 ?并体会了什么 ?D 孩子们都很不以为然地看看祖母,祖母却是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分析这句子的修辞手法。2、学习课文第3 段。A 出示提纲。 B 让学生自学。 C 反馈学习情况。3、学习课文第4 段。A 全班一起朗读第 4 段。 B 你读懂了什么 ?你理解最后一句话了吗 ?四、总结全文。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17 莲叶青青下大工夫爱惜莲叶 守、欣、喜让、欣赏祖
7、母分享快乐倒贴茶水乐于助人 剪叶治疮念念有词萧山杨梅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师生互爱之情。3. 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4. 会认“杭、咖、啡、籍、遨、兼”等6 个生字,会写“杭、咖、啡、阅、籍、兼、蝉、初、库、沧”等10 个生字。掌握“杭州、咖啡、书籍、兼管、蝉鸣、初中、宝库、沧桑”等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师生互爱之情。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含义。 教学准备作者资料、书籍爱的教育 寄小读者/共4条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扫除障碍1. 自己
8、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2. 找学习伙伴互相读一遍课文,尽量把课文读通顺。检查识字情况。3. 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意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放开手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整体感受课文。 二、质疑解难1. 简单介绍本文主人公袁鹰。他成长为作家,和他酷爱文学,从小大量阅读课外书有密切关系。介绍“萧山杨梅”2. 借助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1) 组词: 籍()() 初()()阅()() 兼()()(2) 理解词语:遨游:漫游,游历。领略: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惬意:满意,称心,舒服。沧桑:沧海桑田的略语,比喻世事变化很大。(3) 指名学生分段朗
9、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作者回忆他小学时代的一位语文老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关心、爱护学生的事,表达了作者对老师深切的怀念、感激之情。三、浏览课文,观看插图,说说课文写了哪两件事?1、注重鼓励我们课外阅读。2、整理图书吃杨梅。四、指导写字1. 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2. 观察生字字形,记忆字形:“遨”:敖+走之旁“兼”:笔画记忆“初”:衣补旁3. 指导写字:“籍”:上下结构,左下“耒”,右下“昔”“兼”:笔顺是先写两竖再写撇捺。“初”注意部首“沧”最后两笔是横折勾,竖弯勾 教师在学生自学、互动的基础上给予辅导 五、作业:读一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写在
10、空花篮上。第二课时一、导入课题:出示杨梅图。杨梅大家都吃过。“在众多的杭州水果中,我常常想到萧山杨梅。” 板书:萧山杨梅 齐读课题“常常”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经常、时常 意在理解文中词语,丰富学生词语的积累, 这是为什么呢?打开书自读第一自然段。带来一丝温暖,想起一位老师。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作者四年级时的语文金老师。二、整体感知:浏览全文,回忆课文主要写了金老师的哪些事?鼓励课外阅读 ; 整理图书吃杨梅。 板书: 鼓励课外阅读整理图书吃杨梅 意在使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并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学文探究:1. 自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读读金老师的外貌。瘦瘦的脸和深咖啡色的中山服
11、。几十年了,至今记得,印象很深。感觉金老师会比较严肃。2. 默读第三、四自然段。我从金老师口中第一次听到“课外阅读”这四个字,养成了课外阅读的习惯,直到如今。金老师是怎样鼓励指导我们课外阅读的 ?把课外阅读当语文作业布置 ; 因人施教,个别辅导。金老师把我引到一个新奇的天地,让我结识了外国老师和小学生,又跟着冰心女士遨游天涯海角,去领略人间的喜怒哀乐理解词语:一个新奇的天地; 遨游天涯海角 ; 领略人间的喜怒哀乐。金老师引导我们进入书籍的宝库,去探索世界,探索人生。指导朗读。看第一幅插图,想象我们读书时的心情读读这句话。自读 ; 指名读 ; 评读。从鼓励课外阅读这件事中,你感受到金老师是怎样一
12、个人关心学生。 板书:关心3. 自读第五、六自然段。在作者回忆整理图书吃杨梅这件事中,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最好,反复读一读,想想体会到什么?校园十分安静,只有窗外的蝉鸣陪伴着我们默默地忙着。理解词语:“十分”“只有”结合上下文说说这两个词的意思。你能用上这两个词说一句话吗 ?指导朗读。试着读一读体会在只有蝉鸣十分安静的校园中边整理图书边读书的感受。金老师望着那一大包深红色的杨梅,笑着说:“吃吧,尽量吃吧,我们萧山杨梅最好吃 ! ”理解词语:“尽量”“最”这两个词什么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金老师善于赞赏学生付出的劳动,说明他尊重、爱护学生。指导朗读。读出金老师尊重、爱护学生的情感。同桌互读 ;
13、 指名读。萧山杨梅,我们在杭州时年年都吃,惟有这一次吃得最开心,最惬意。颗颗杨梅,又甜又有点酸,一直甜到心里,把嘴唇和舌头都染红了。理解词语:“又又”“一直”“都”这些词语在句子中有什么作用 ?表面是说杨梅的好吃,更深的含义是金老师请我们吃杨梅这件事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指导朗读。看第二幅插图,想象我们吃杨梅时的那种惬意的心情读读这句话。自读 ; 指名读 ; 齐读。 意在通过对重点词语、句子的品读使学生体会到作者对老师的赞美之情。 从整理图书吃杨梅这件事中,你感受到金老师是怎样一个人?爱护学生。 板书:爱护 4.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质疑: 读完这一段话, 你有什么问题? 意在培养学
14、生的质疑能力。 为什么四十多年了,再也没见过金老师,“我”却发出这样的呼唤,几十年世事沧桑,我们的金老师,您在哪里从中你体会到“我”对金老师有着怎样的情感?他一定又鼓励和指导一班又一班的学生由课外阅读进入书籍的宝库,去探索世界,探索人生。深深的感激,无限的思念。让我们也饱含着对金老师深深的感激,无限的思念的情感再读这一段。四、课外延伸:在众多的课外书中,金老师最早让“我”阅读的两本书是什么?爱的教育 寄小读者请同学们找来读一读,我想你一定从中有所收获。然后我们可以一起交流读书体会。/共4条 意在拓展学生视野,课内外有机的结合板书18 萧山杨梅鼓励课外阅读关心 感激整理图书吃杨梅爱护 思念地震中
15、的父与子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读懂课文,使学生受到“爱别人以及做人应有责任感”的教育。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学难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用具:投影片、挂图。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 ) 谈话引入。我们刚学过秋天的怀念 ,体会到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这篇课文通过一个传奇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爱的颂歌。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 读准本课的生字词 ; 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1. 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让学生读一读,读准即可。2. 默读课文,投影出示自学提示: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画出文中使你
16、感动的句子。并作简单的批注。( 新课标指出:鼓励学生选择适应自己的学习方式。 )画由不理解的词句或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想一想它的含义。( 新课标指出: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3. 小组合作学习,再交流。( 新课标指出: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师巡视,随机解决简单的问题。( 三 ) 班上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地朗读并加以指导。1. 课文结尾说这对父子了不起,为什么这样说呢?谈谈你的看法。2. 投影出示并体会这句话:“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1) 自由读。(2) 谈谈自己的理解。(3) 还不够理解的同学,再读一读,直到会理解为止。( 新课标指出:要“
17、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读中品味”。 )(4) 小结:父亲的了不起在于他的“不放弃”和“责任感”;儿子的了不起在于他对父亲的信任和对同伴有责任感。板书:不放弃责任感信任3. 你自己最喜欢哪些句子或段落, 自由读, 然后读给同学听。( 新课标指出:重视个体体验。 )4、分角色读。( 四) 以“父与子”为主题,小组合作编写小本剧,然后排练表演。( 新课标指出: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 五 ) 作业。把这个故事复述给自己的父母听。( 作业的设计,既锻炼学生的复述能力,又在学校和家庭之间营造出一种关心孩子的教育、 人人担当责任的环境氛围。 )附板书设计:地震中的父与子不放弃责任感信任母亲的呼
18、唤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深切和伟大。3. 认识“憔、悴、愚”等三个生字。 教学重点体会母爱的深切和伟大。 教学难点加深对母爱的理解。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出示学生和自己母亲的照片, 按孩子年龄由小到大排列。 有旧照片引起回忆,激起学生对母亲的爱 板书:母亲 母亲日夜操劳,抚养、教育我们长大。随着岁月的流逝,她一天一天地变老了。看了这些照片,我们才想起母亲曾经那么的年轻、美丽。然而,从小至今,没有改变的还是母亲的一声声呼唤,永远令我无法忘怀。 板书:的呼唤齐读课题二、读文识字:1. 自由读全文,标记生字,读准字音。利用查字典
19、等方法自学生字。2. 找学习伙伴互相读一遍课文,尽量把课文读通顺。3. 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读课文的情况。4. 认读词语,读准字音:憔悴不堪声嘶力竭愚笨5. 巩固记忆生字词。讨论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形近字组词:愚()呼()幸()视()遇()乎()辛()现()6. 提出不理解的词句,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理解: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不堪:达到不能忍受的程度,表示程度深。声嘶力竭:嗓子喊哑,力气用尽愚笨:头脑迟钝,不灵活。7. 读一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写在空花篮上。三、初步了解课文,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1. “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带我到公园玩,捉
20、迷藏时母亲的呼唤成为“我”幼年生活中最快乐的记忆。2. 小时候的一天,母亲带“我”到海边玩,母亲担心的找“我”,那次呼唤令“我”一辈子也忘不了。3. “我”小时候听到母亲的呼唤感到“心烦”,但听不到母亲的呼唤又会感到害怕。 意在理清文章脉络四、作业:回家留心听听自己的妈妈是如何呼唤自己的。第二课时一、齐读课题。交流:回家后,听到自己妈妈呼唤自己时的甜蜜体验。那么作者对母亲的呼唤有什么感受 ?二、理解课文:1.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作者对母亲的呼唤有什么总的感受? 板书:亲切甜蜜 2. 文中写了三件事表现了这充满爱和关怀的呼唤。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三件事分别给作者留下什么感受 最快乐,最难忘,心
21、烦又渴望3. 再次默读课文,画出感动自己的相关句子,写体会感受4. 小组内仔细读读画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5. 全班汇报:(1) “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带我到公园玩,捉迷藏时母亲的呼唤成为“我”幼年生活中最快乐的记忆。重点理解“总是,慈祥,温暖,温馨”融融亲情,深刻难忘(2) 小时候的一天,母亲带“我”到海边玩,母亲担心的找“我”,那次呼唤令“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共4条重点理解“急切、近乎绝望、声嘶力竭”担心到心力憔悴“憔悴不堪、散乱的头发、喜极而泣的神情”无比关心,深切爱意(3) “我”小时候听到母亲的呼唤感到“心烦”,但听不到母亲的呼唤又会感到害怕。“心烦”小, 天真幼稚, 不懂这是妈妈
22、爱“我”的表现。“感到害怕,哭了起来”与前面茅盾,显得刻骨铭心,感到幸福眷恋6. 哪件事最令你感动?选择一件,有感情地读一读。7. 最后一段。这段课文怎样总结全文,与开头呼应的 表达我对母亲的深深眷恋。首尾呼应 意在渗透文章的写作方法 8.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读了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五、再讲讲你的感受母爱的故事。 意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六、拓展阅读:语文同步读本难忘的教诲:母亲教育孩子不要讥笑别人,要学会自己奋斗,学会去掉不必要的负担,快乐地生活。可贵的沉默:老师引导学生学会关爱自己的父母。 意在拓展学生视野,课内外有机的结合 、板书:快乐20 母亲的呼唤难忘 亲切 甜蜜渴望语文百花
23、园五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百花园安排了“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能说会道”、“笔下生辉”。教学要求:1、 语海畅游 同义词、逻辑训练、加标点。2、 积少成多- 送孟浩然之广陵3、 阅读平台- 心灵创可贴4、 能说会道 讲述我家的故事。5、 笔下生辉 自己家中感人的事情。教学重难点:1、阅读平台 - 心灵创可贴2、能说会道 讲述我家的故事。3、笔下生辉 自己家中感人的事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等。教学时数: 3 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语海畅游”,完成“读读背背”和“阅读平台”。教学过程:一、学习“语海畅游”。1、 出示文字幻灯:板书有课本中的例子。2、 认真读读以下字,你发现了什么?3、 小组内讨论,交流字的注意点。4、 出示幻灯“一起”和“一同”学生读这组字,并开火车进行口头说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做练习,教师检查反馈。5、出示课本例子6、学生做练习,教师反馈做练习情况。(1) 把“学生”删掉,因为其他三个都是表示年龄的。(2) 把“少年”删掉,因为其他三个都是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绿色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合同索赔处理协议
- 2025年度花艺师花卉种植基地花卉新品种引进合同
- 2025年国际货运代理服务及进出口贸易合同
- 2025年度新型城镇化道路施工劳务分包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建筑渣土运输环保达标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与施工包工合同
- 2025年度养老产业租赁合同与养老服务创新协议
- 2025年度绿色能源产品采购及销售合同协议范本
- 2025年度礼品卡定制化设计与印刷合同
- 2025年度轿车售后服务网络建设与运营合同
- 供电企业舆情的预防及处置
- 【高中语文】《氓》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T-WAPIA 052.3-2023 无线局域网设备技术规范 第3部分:接入点和控制器
-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教学设计)-【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金点子活动总结汇报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完整
- 原料验收标准知识培训课件
- Unit4MyfamilyStorytime(课件)人教新起点英语三年级下册
- 物流运作管理-需求预测
- 《电机与电气控制(第三版)习题册》 习题答案
- 财务管理专业《生产实习》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