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历史期末测试_第1页
八年级上历史期末测试_第2页
八年级上历史期末测试_第3页
八年级上历史期末测试_第4页
八年级上历史期末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xXXXXX学校XXXX年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XXX年级xx班级姓名:_班级:_考号:_题号一、实验,探究题二、填空题三、计算题四、选择题五、作图题六、简答题七、综合题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实验,探究题(每空? 分,共? 分)1、如图所示,晒干扬净的麦子在水泥地面上堆成一个高大的圆锥形。这堆麦子的质量到底有多少呢?如果给你一根足够长的卷尺和竹竿,一只塑料桶,一把量程不超过10千克的杆秤,请对这堆麦子的质量做出估测,并阐述具体的步骤和办法。2、某课外兴趣小组,将塑料小桶中分别装满已知密度的四种不同液体后,用弹簧秤称它们的重,记录了下表的数据。液体密度/克/厘米30.81.01.21.4弹

2、簧秤的示数/牛1.61.82.02.2    (1)通过分析此表,小红同学发现液体密度与弹簧秤示数之间有一定规律。能正确反映这一规律的图象是_。    (2)若小桶中盛满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时弹簧秤的示数为2.3牛,小红推算出了该液体的密度是_千克/米3。3、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l)小莉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         cm。(2)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图所示,

3、若要使烛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上/下)调节。(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 15cm 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_清晰的实像,_(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4)小莉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将光屏向_(左/右)移动。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小莉同学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   &

4、#160;)A            B          C               D (5)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如果透镜上有一只小虫在爬动,则光屏上的像的大小将    

5、60;   (变大/变小/不变),像的明暗将         (变亮/变暗/不变)。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用米尺在水平桌面上画一直线并标明刻度,将透镜固定在50cm处,如图所示(4)小明做完实验后,又想用手表代替蜡烛,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于是他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丙)中的哪一个?    &

6、#160;  【    】5、下面是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探究光学规律的实验。(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得到下列四组数据:表格中错误数据是         ,正确的是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得出的光的反射规律是:             (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7、;当烛焰距凸透镜16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8cm。若要在光屏上成缩小、清晰的像,他们应将蜡烛向    移动(填“左”或“右”)。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此规律制成的。6、有一种五角棱镜实际上是一个玻璃棱柱,几个平面都经过精密磨光,是一种常用的光学器件,图a是它的横截面图图中A=B=C=D=1125°,E=90°,AB和CD两个平面外侧镀银    1如图(a)所示,一束光线PQ垂直射入AE平面,画出它射入棱镜

8、后直至射出的路径,标出在每一个镀银界面上的入射角    2如图(b)所示,一束平行光以45°的入射角射向平面镜 M如果用一个箭头形小纸片“”挡光,请在磨砂玻璃R上以箭头标出纸片的影设光源、小纸片的方向和磨砂玻璃的位置都不变(图3c),用上述五角棱镜代替平面镜,如果也要在磨砂玻璃上得到小纸片的影,应该怎样放置这个棱镜?在图c中作出五角棱镜位置的示意图并以箭头标出磨砂玻璃上的影    3如图(d)是一种单镜头反光相机的示意图,镜头L的焦距f满足关系式f<AB+BC+CD<2f取景时来自镜头的光经过两个小平面镜M、N的

9、反射后在磨砂玻璃R上成像(曝光时小镜M向上弹起,处于水平位置,来自镜头的光在胶片上成像)试作简图分析,这种取景器的最大缺点是什么,提出解决办法           7、2009年7月22日上午,五百年一遇的罕见日全食在天空上演,我国长江流域12个省区市能见日全食,观测日全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下的三种简便方法。方法一: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观察太阳的像,如图14甲所示,这是利用了      

10、;  成像原理;方法二:如图14乙所示,用啤酒瓶底观看日食,是由于啤酒瓶底可以       一些色光,避免强光伤害眼睛(选填“吸收”、“透过”)。  方法三:如图14丙所示,对着阳光,在光屏上观察太阳的像,这利用了             成像原理。当出现如图所示的日食现象时,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_。8、在太阳光或白炽灯下,如果挡住了光的去路,就会形成清晰的影子可是小明却发现,在日光灯下的

11、影子灰蒙蒙一片,一点不清楚,特别是处处装点着电灯的大厅里,人和物的影子就更是模糊不清了这是为什么呢?小明去问物理老师,老师拿出几根蜡烛、一个圆柱形铁块,让小明做了如下实验:(1)木块放在桌子上,旁边点上一只蜡烛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A)(2)在旁边再点上一只蜡烛,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B)(3)继续在铁块旁边点蜡烛,直到将蜡烛围满铁块四周,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C和D)结果小明发现,蜡烛影子越来越淡,最后几乎没有了!他又比较了一下白炽灯和日光灯,看到白炽灯的灯丝很集中,而日光灯的灯管却很长,他想了一会后,高兴的说:“老师,我明白了!”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明白了怎样的道理?请替她回答一下(2)此

12、结论在生活中可有什么应用?请举一例(3)在上述研究过程中,使用了哪些探究要素?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每空? 分,共? 分)9、如图表示物质的质量跟体积关系、物质的密度跟体积的关系,从甲图中可见,120克D物质的体积是        ,从乙图中可见斜线部分S的面积表示物质的       ,其值为        。10、粗测一高度为的酒瓶的容积,办法是先测出瓶的直径,再倒入部分的水(大半瓶水,正立时近

13、弯处),如图所示,测出水面高度,然后堵住瓶口,将瓶倒置,测出水面高度,则瓶的容积为11、一个实心圆球分为内外两层。内层由甲物质组成,外层有乙物质组成,且内层半径是外层半径的1/3。内层质量是外层质量的1/2。那么,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  。12、点燃两支长度不同的蜡烛,将其固定在桌面上,如图5所示。如果用玻璃烧杯将两支蜡烛罩在里面,发现较长的一支蜡烛先熄灭,这是由于燃烧产生的高温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要           ,从而二氧化碳气体         

14、 (填“上升”或“下降”)的缘故。13、下表是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请根据表中所提示的信息答题。(g=10N/kg)物  质密度(×103kg/m3)物质密度(×103kg/m3)物质密度(×103kg/m3)固    体银10.5铜8.9冰0.9金19.3钢铁7.9玻璃2.42.6液体硫酸1.8海水1.03纯水1.0表中所给密度值注明是在“常温常压下”测出的,说明密度不仅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还与物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有关。猜想:一般地,物质温度越高,其密度越        

15、。“物质密度与其本身的状态有关”,在表中找到能说明此观点的论据:                         。如上图,柱形容器底面积是20cm2,其中装硫酸,则容器底部受到硫酸的压强         Pa。14、如图所示,F、F'到凸透镜的距离均等于焦距,P、P'到凸透镜的距离均为2倍焦距。那么,烛焰在光屏上成的应是倒立、_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把蜡烛移到P与F之间,调整

16、光屏后,在光屏上得到的像将会_   (填“变小”、“变大”或“不变”)。15、摄影胶片的感光能力一定时,要获得正确曝光的底片,镜头的透光面积和曝光时间的组合就应该是一定的。镜头的透光面积由叫做“光圈”的机构控制,通常用22、16、11、8、5.6、4、2.8等数字代表,“22”就表示此时镜头透光的直径是它的焦距f的,依此类推。曝光时间的长短由叫做“快门”的机构控制,通常用500、250、125、60、30、15等数值代表,“500”就表示此时曝光的时间是,依此类推。现在通过试摄已经知道,光圈、速度的最佳曝光组合是11和15。如果为了其他需要而必须选用5.6的光圈,则此时应该选用的快门

17、速度是         。 16、如图24-19所示,两端开口的圆筒内嵌有一凸透镜,透镜主光轴恰好与圆筒中轴线重合。为了测出该透镜的焦距以及透镜在圆筒内的位置,小李同学做如下实验:在圆筒左侧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放置一点光源S,在圆筒右侧垂s直凸透镜的主光轴固定一光屏,点光源S与光屏的距离为L。左右移动圆筒,当圆筒左端面距离点光源S为a时,恰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将圆筒向右水平移动距离b,光屏上又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则凸透镜和圆筒左端面的距离x为_,该透镜的焦距f_。17、如图所示,一条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

18、30度,既有反射也有折射。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18、某人站在离湖岸边6m的C处,刚好能看见湖对岸的一棵树HG在水中的完整的像,如果眼距地面的高度为1.5m,湖两岸均高出湖水面1m,湖宽40m,则该树HG的高度为_m. 19、如图6,一束光线HG从一个实心玻璃球的左面G点处射人,从实心玻璃球的右面射出现在右图中画出几条折射光线,能正确表示折射光线路径的是       (从入射线开始连续填写线段字母)评卷人得分三、计算题(每空? 分,共? 分)20、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在精确测量各种气体的密度时,发现由空气中取得的氮的密度是

19、1.2572 kg/m3,而从氨中取得的氮的密度是1.2505 kg/m3。虽然多次重复测量,仍然存在这个令人奇怪的差异。瑞利不放过这一细微差异而执著地研究下去。后来他与化学家拉姆塞合作,发现了气体氩,从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原来空气中取得的氮里混有密度较大的氩气,假设气体氩的体积占从空气中取得的氮的体积的1/10,请你计算出氩的密度。 21、如图所示,两个焦距分别为和的薄透镜和平行放置,两透镜的光轴略微错开,已知:两透镜相距为,;两光轴间的距离为,以透镜的光心为原点,其主光轴为轴(向右为正方向),向上为轴,在图示平面内建立坐标系,求此透镜组右侧的交点坐标.22、学校操场五星红旗在旗杆上飘扬

20、。同学们为了测出旗杆的高度,设计了三种方案(甲、乙、丙),如下图所示。请你任选其中的一种方案:                                          &

21、#160;                                  (1)你选哪种?请说明其运用的物理光学知识;(2)利用同学们的实测数据,计算出旗杆的高度。23、如图,AB两地相距4km,MN是与AB连线平行的一条小河的河岸,AB到河岸的垂直距离为

22、3km,小军要从A处走到河岸取水然后送到B处,他先沿垂直于河岸的方向到D点取水然后再沿DB到B处。若小军的速度大小恒为5km/h,不考虑取水停留的时间。(1)求小军完成这次取水和送水任务所想要的总时间。(2)为了找到一条最短路线(即从A到河岸和从河岸到B的总路程最短),可以将MN看成一个平面镜,从A点作出一条光线经MN反射后恰能通过B点,请你证明入射点O即为最短路线的取水点。评卷人得分四、选择题(每空? 分,共? 分)24、几种液体的密度见附表1;实验室里现有的甲、乙、丙、丁四种量筒的规格见附表2如果要求一次尽可能精确地量出170g的柴油,应选用:附表1 几种液体的密度 

23、    附表2  实验室的量筒规格物质密度(Kg/m3)量筒种类最大刻度每小格表示硫酸1.8×10 3 甲种量筒50cm 35 cm 3柴油0.85×10 3乙种量筒100 cm 35 cm 3煤油0.8×10 3丙种量筒250 cm 35 cm 3汽油0.71×10 3丁种量筒500 cm 310 cm 3A甲种量筒;        B乙种量筒;

24、      C丙种量筒;D丁种量筒.25、用普通照相机拍照时,要按被照物体距相机镜头的远近进行“调焦”,使用起来不太便捷。有一种“傻瓜”相机,只要把想拍摄的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不论远处还是近处的物体,在照片上都比较清晰,从而使拍照的过程变得十分快捷。这种“傻瓜”相机不用“调焦”的奥秘是(     )06年全国竞赛A.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B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C.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D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

25、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 26、如图2所示,一平面镜垂直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位于凸透镜的倍焦距处,在平面镜和凸透镜之间有一发光棒,当发光棒来回移动的过程中,处于某一位置时,整个系统成像的情况中不可能出现的是().一个实像和两个虚像.一个实像和一个虚像.两个虚像,无实像. 两个实像和一个虚像27、有一台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通过光束射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电光屏(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的高度,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面的高度。如图,所示的光路图,电光屏上的光点由s1移到s2时,表示液面的高度(     )了  

26、60;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28、中可以较全面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29、如图15所示,一根长度为的直薄木条上有两个观察小孔两小孔之间的距离为,恰好是一个人两眼间的距离,当木条水平放置时,此人想通过两观察孔看见此木条在平面镜里完整的像,那么选用的平面镜宽度至少是()2230、在电视节目正式播出以前,荧光屏上有测试图像,用放大镜分别支观察白色、黄色、黑色和其它 颜色的色条,可以看到(   )A、屏幕上由红、黄、蓝三种颜色组成;B、白色色条上红黄蓝三种颜色都求发、黑色色条上红蓝绿三种子颜色都发;、黄色色条是由红绿两种颜色组

27、成。 31、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70°,若入射光线方向不变,使平面镜绕入射点沿入射光线怀法线构成的平面顺时针方向旋转40°后,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 (A) 40°                 (B) 80°        &

28、#160;         (C) 120°                (D) 160° 32、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站在岸边的人通过平静的水面能看到“姑苏人家”在水中的倒影,该“倒影”是(   )A、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     

29、 B、光的折射所成的虚像    C、光的反射所成的实像      D、光的折射所成的实像33、如图所示,P 是一个光屏,屏上有直径为5厘米的圆孔。 Q 是一块平面镜,与屏平行放置且相距10厘米。O1、O2 是过圆孔中心O垂直于Q的直线,已知P和Q都足够大,现在直线O1O2上光屏P左侧5厘米处放置一点光源S,则平面镜上的反射光在屏上形成的亮斑面积为(   )A 3/320米2B /100米2C 3/200米2 34、下列四种物理现象中,有真有假。关于它们真假的判断,正确的是:在雷雨天,先看见闪电后

30、听到雷声;鱼儿在水底吐出的气泡,上升的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袋装快熟面从三明带到青藏高原,包装袋向外鼓起一些;一杯热水拿到冷的空调房内,杯子的外壁凝结出大量的水珠.A为真、为假;      B为真、为假;C为真、为假;      D为真、为假.评卷人得分五、作图题(每空? 分,共? 分)35、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实像,请画出入射光线经透镜后的折射光线。36、如图,黑箱内有一只焦距为3cm的凸透镜和一只平面镜,请你画出黑箱内的光路图,并标出平面镜上入射角的度数。37、美术课上,小琼面前立着一幅“米老鼠”的简笔画(如下图甲所示

31、)。她从没学过绘画,竟然清晰、准确的描出了画中的“米老鼠”。请说明其中的奥妙,并作图示意(作图时,以图乙中A点代表简笔画中的“米老鼠”)。38、(09广州)如图15所示水面上方有一发光点A1,水中另有一发光点A2人在空气中看到A2在水中的位置就是A1在水中的像的位置。画出:(1)A1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2)A2发出的光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每空? 分,共? 分)39、如图10所示,汽车的前灯为什么要装有横竖条纹的玻璃罩?            

32、;                                   图10评卷人得分七、综合题(每空? 分,共? 分)40、(09四川自贡).右图所示,东东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东东

33、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东东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呢?请写出你的推断:            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你推断的理由是:                     

34、0;              参考答案一、实验,探究题1、方案:取出适当的麦子,测出其体积和质量;然后测出一大堆麦子的体积,麦子自然堆放,认为密度相同,根据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可求得一堆麦子的质量。方法和步骤:     出一桶麦子的质量m1和体积V1   (4分)取适当的麦子装入桶内,用杆称称出其质量为m1。将麦子缓慢地倒出,使之成一小圆锥形。用卷尺测出其周长C1,求出圆锥体底面的半径r1。用卷尺测出其母线

35、长l1,求出圆锥体的高h1。利用数学公式求出小堆麦子的体积V1=。测出大堆麦子的体积V2(4分)用卷尺测出其周长C2,求出圆锥体底面的半径r2。将竹竿沿麦堆的斜坡放置,使其某一长度与母线相当,用卷尺测出竹竿这部分的长度即得大圆锥体母线长l2,求出圆锥体的高h2。(说明:也可用投影法,直接测出锥体的高h2)利用数学公式求出大堆麦子的体积V2=。 2、析与解:从A、B、C三个图象可知:液体密度与弹簧秤示数在坐标系中成直线,因此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为一次函数=kF+b,将表格中的第一、二次数据代入得:    0.8=1.6k+b    

36、60; 1.0=1.8k+b      联解得k=1,b=0.8,所以液体密度与弹簧秤示数之间的关系式是=F0.8,其图象应为B。当弹簧秤示数为2.3牛时,该液体的密度是1.5×103千克/米3。 3、(l)10(2)上(3)放大  幻灯机(4)左 B (2分)(5)不变  变暗4、(1)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2)缩小;倒立;(3)放大;投影仪;(4)D;5、(1).40(或50);50(或40)        .反射角等于人射

37、角 .   (2).左;照相机6、1见图(a)2见图(b)和图(c)    3图(d)所示相机的最大缺点是:取景器中看到的景物是倒立的分析如下: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使远处物体在胶片上所成的是倒立的实像经过平面镜M、N的反射,这个像成在了取景器的磨砂玻璃上,仍是倒立的,如图(d)所示当我们分别用单箭头和双箭头代表光束的两侧,作出两次反射光后,水平射来的光线上侧仍在上侧,所以平面镜M、N的反射并不能改变像的倒正    如果用一个五角棱镜代替N,如图(e)所示,就可解决这个问题从图中可以看到,入射光束的上侧经M和五角棱镜射出后到了下侧,所以倒立的像被真倒过来了7、平面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